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剧扩展、效益惊人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已经走过了四年的发展历程.全面评估四年来的发展,正确认识当前所处阶段的特点,不仅对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对全国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顺利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由中国智密区研究所主持,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大学及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办公室等单位参加组成课题组,对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近千家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比较,目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与实践结合,促进新技术产业向集团化、基地化、国际化发展。调查研究的结果形成了总报告及关于产权形式,企业行为和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三个分报告。国务院已决定,全国还将陆续成立26个试验区。总结北京试验区成立三年来的经验、存在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对其它试验区的创立和发展将是有益的。本刊特摘要发表上述三个分报告。本期刊载的《北京市新技术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研究》一文,由季应波执笔,参加分课题研究的有戴卫(北京市政府研究室)、翁心林(北京市科委)、史利国(北京市政府研究室)、潘峡(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季应波。  相似文献   

3.
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由中国智密区研究所主持,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大学及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办公室等单位参加组成课题组,对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近千家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比较,目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与实践结合,促进新技术产业向集团化、基地化、国际化发展。调查研究的结果形成了总报告及关于产权形式、企业行为和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三个分报告。根据国务院决定,全国还将陆续成立26个试验区。总结北京试验区成立三年来的经验、存在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对其它试验区的创立和发展将是有益的。本刊将摘要发表上述三个分报告。本期刊载的《北京市新技术企业的产权研究》一文,由孙蚌珠执笔,参加分课题研究的有赵文彦(中国智密区研究所所长),杨阑(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焕亮(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讲师),汪慧清(北京联合大学讲师),季应波(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相似文献   

4.
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由中国智密区研究所主持,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大学及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办公室等单位参加组成课题组,对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近千家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比较,目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与实践结合,促进新技术产业向集团化、基地化、国际化发展。调查研究的结果形成了总报告及关于产权形式,企业行为和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三个分报告。国务院已决定,全国还将陆续成立26个试验区。总结北京试验区成立三年来的经验、存在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对其它试验区的创立和发展将是有益的。本刊将摘要发表上述三个分报告。本期刊载的《北京市新技术企业的行为研究》一文,由何国祥、阮祖启执笔,参加分课题研究的有赵文彦(中国智密区研究所所长),何国祥,阮祖启,吕春燕(北京科学研究中心研究生),郭建荣(北京理工大学),刘焕亮(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讲师),冯树祥(中科院数理化学局),李铁儒(中国智密区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新区阶段发展理论,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正处在由产业主导中期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过渡。高新区“二次创业”过程也是园区实现“五个转变”的过程。首先,园区要从注重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的外延式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其次,园区要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转变;第三,园区要努力实现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转变;第四,园区要推动产业发展规模由小而分散向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转变;第五,园区要从逐步、积累式改革向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新体制、新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1998,(6)
来试验区卧虎藏龙到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你会认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人。但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些科技企业家们。他们是试验区每个企业的灵魂,是整个试验区、是高科技产业的脊梁。当我面对麦威集团总裁陈志善的时候,我觉得我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磁铁,我被吸引;面对的又是一团火,我变得热烈。他的魅力征服了我。"我是男人""男人有两种强烈的情感,"陈志善说:"一是恐惧,一是欲望。"陈志善说,他人生旅途中只有过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丰台园是横跨申奥大道——北京四环,距市内最近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原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丰台园区,1991年11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94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包括规划总面积为5平方公里的产业基地、长9公里的科技一条街和丰台园科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核心,建立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根本保障。厦门市提出加快海湾型城市的建设方案,目前正处在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过渡,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进入提高经济档次、提高技术含量的发展阶段。为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1998,(6)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诞生整整十年了,她是在中国智力最密集的北京中关村地区开始起步的,她的成就举世瞩目,她的经验尤其宝贵。《中关村十年之路》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走过的十年征程,描述了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辉煌成就,深入探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因素和成功的经验,并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0.
《总体方案》的批复,标志着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要实现产业转型攻坚任务,我们必须围绕"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大胆先行先试、破解难题、创新机制,推动山西省产业发展由粗放高耗增长向集约绿色发展转变,由低附加值、高污染模式向高附加值、环境友好型模式转变,由生产采掘发展形态向服务制造发展形态转变,为转型跨越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1992年12月19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国家科委宣布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这一天起,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面启动,渐入佳境。 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蓬勃发展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高科技工业园、黄岛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市北科技街三部分组成。政策区面积9.8平方公里,重点落在高科技工业园。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主要有3个突出的特  相似文献   

12.
预备党员既是党员,又不是正式党员,它是一个由预备党员向正式党员过渡的重要阶段,各级党组织必须切实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基于耦合协同理论,对2009-2018年西部12省(区、市)科技创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三大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研究表明,近10年来西部地区正在由中度失调向初级协调阶段过渡,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能力较弱,严重滞后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处于区域经济引领型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1998,(5)
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已经整整10周年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兴起,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诞生与成长,对发展我国的高技术产业的巨大推动和示范作用及深远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来。被称为"中关村现象"和"试验区效应"将成为跨世纪时期有长期研究价值的课题。"中关村"高技术产业的兴起标志着中华民族一个新的革命性进程的开始——中国迈  相似文献   

15.
新建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纷纷采用内部企业网结构(Intranet),这是由于Web模式的创建和成功应用,进而有可能实现client/server向browser/server架构的过渡,这种过渡是大跨度的,需要采用新技术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六安师范专科学校是一所具有40年历史且办过本科专业的省属高校.40年来,我校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建设输送了15000余名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即将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是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新形势,作为以知识创新和传播为主要任务的大学必将得到更大发展.校党委审时度势,作出了加快发展的决定,制定了自1999年至2010年分三个阶段发展的目标.第一阶段重点是办好专科,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办学能力;第二阶段重点完成由专科学校向本科学校的过渡,按本科学校标准进行建设,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第三阶段重点建设好本科,注重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本科层次的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黎群 《科技潮》2002,(10):59-60
在以中关村园区为首的北京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建立后,为了确保和鼓励科技园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北京市都制定了一系列法规与政策。在这些政策法规中特殊的税收和关税优惠政策引人瞩目,它们像杠杆一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力地引导着园区内的公司和企业向高科技产业倾斜和发展并综合各种法规政策中以税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办法,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8.
我的第一个意见是,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大时代中的和平与发展阶段。这个大时代,指的就是由十月革命开始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大时代。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它由若干个阶段组成。  相似文献   

19.
刘云美 《科技信息》2009,(25):351-351,336
在当今世界处于经济危机的时期,物业管理服务企业需对物业服务成本加以控制;业主需求的多元化促进了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由管理型、服务型向经营型的过渡.笔者认为“物业经营”将是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发展的第四阶段,物业经营必然成为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生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北京优联思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美合资的北京太平洋优联技术创业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同出资组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在计算机、机电一体化、核技术应用等领域有雄厚的实力和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