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南极有着极为脆弱的环境,这是事实。1961年生效的《南极条约》,虽只有短短的14条,但却成为自此之后协调南极事务的根基。南极洲是地球上唯一一块没有主权国家的大陆。从空中俯瞰,南极大陆形似一片洁白的银杏叶,其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约等于1.5个中国陆地面积。南极有着极为脆弱的环境,这是事实。白色沙漠地球72%的淡水在南极南极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明确主权归属的一块冰雪大陆,相当于我国国土面积的1.5倍,比整个欧洲的地理面积还要大约170万平  相似文献   

2.
大洋底部资源:人类未来的重要资源接替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国家管辖海域以外的国际海底区域面积约2.51 7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49%,是地球上尚未被人类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的潜在战略资源基地.这一广阔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金属、能源和生物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是21世纪重要的陆地可接替资源.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3,(10):12
2002年12月到2003年6月间,古巴近海和陆地考古接连有惊人的大发现。这些发现引起了一个让全世界都关注的课题——柏拉图的记述美国航天飞机中有一架称为“亚特兰蒂斯”,意为大西洲。公元前380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发表  相似文献   

4.
程刚 《科学大观园》2011,(16):54-55
被称作"大西洲"的亚特兰蒂斯是一个传说中拥有高度文明的古代城市,但它在12000年前就已沉入海底。然而法国一个匿名的"海底科学家小组"声称,他们在中美洲加勒比海的海底下无意中发现了一块貌似城市遗址的巨大海床,这座"海底古城"中遍布着纵横交错的"街道"和各种形态各异的"建筑",而它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神秘消失的"大西洲"。当该组织拍摄的海底"大西洲"  相似文献   

5.
古国的沉没     
一、文明古国突然失踪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曾在他的两篇对话录《泰密阿斯》和《克利斯提阿》中,详细地记载过一个远古传说:大约在比柏拉图生活的时代早9000多年前,在大西洋中有一块面积很大、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大陆——大西洲。大西洲位于北美、欧洲、非洲之间。在这块土地上,气候温暖,那里有巍峨的山脉,森林茂盛,到处生长着奇花异草,并且盛产黄金。远古居民  相似文献   

6.
大陆动力学被认为是继板块构造理论之后地球科学中最有希望的新的突破点,这不仅是由于当前地球科学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主要来自大陆,更由于它直接与资源开发、减灾和改善环境等当今人类社会最关心的主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研究表明,44亿年前,贫瘠平坦地球几乎完全被海洋覆盖,仅有少数小岛屿存在,因此当时地球非常"安静和黯淡"。研究负责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分校安东尼·伯纳姆博士称,地球的历史就像是一本撕去第一章的书,其早期历史并不存在岩石,但是我们使用锆石元素能够描绘出早期地球的模样。在地球最初形成的7亿年里没有山脉和碰撞大陆,这是一个非常安静和  相似文献   

8.
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地球上的火山活动、地震、山脉和盆地、陆地和海洋的形成等都与地球深部活动有关. 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方法 研究地球深部物质成份和结构最直接的方法是在地球浅部和地表找到被地质作用从深部翻弄出来的深部矿物.这种矿物可被实验证明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另外可以借助于地球物理方法,例如用地震S波速推断的物质组成.利用陨石的组成和高温高压下人工模拟地幔深部物质.还有最困难和耗资的办法是超深钻探,迄今孔深没超过1.5万米.我们相信地球深部的动力可以将地球深部物质搬运到地表,例如在地表见到金刚石(形成深度>150公里)和柯石英(形成深度150~300公里),就是良好的实例.地表地质、地球物理和人工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寻找地球深部物质和认识形成的高温高压环境,是地球科学研究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二叠纪时期,地球上拥有面积巨大的单一大陆——联合古陆。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动物和植物分布各地,所有这些信息都可以被从现今散布在各个大陆上的化石中得到印证。然而一篇发表在《古脊椎动物学》杂志上的文章则认为,在当时这个古老大陆的中心地带存在一片相对孤立的沙漠地带,拥有着其独特的动植物系统。这片沙漠地区大致位于今天的尼日尔地区,当时这里生活着一种名为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美国耶鲁大学和日本海洋地球科学与技术局的研究人员开展的计算机模拟结果认为,在未来2.5亿年内,地球上现在的南北美洲大陆将会合并,加勒比海和大西洋将会消失,而亚洲将和美洲拼接到一起形成全新的超级大陆——阿马西亚。这是地球板块运动的结果。板块是地球岩石圈内巨大的块体,它们会在数亿年为单位的漫长时间内发生相互运动。  相似文献   

11.
<正>查尔斯·达尔文在1871年认为生命起源于"温暖的小水池",达尔文提出的这个理论而今已经被证实是正确的,科学家发现35亿年前澳大利亚岩石中包含着迄今地球最古老的陆地生命证据。该证据包括远古微生物形成的岩石层和粘性微生物液体中保存完好的气泡,这项发现不仅将地球  相似文献   

12.
一、地质学的发展历史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样样都仰赖于这个小小的星体,世世代代耕耘着这块土地。所以在很早很早以前,人们便开始对地球上的各种物质和现象有着各式各样的观察、猜想和抽象。但是,科学地质学的出现,只不过两百多年的历史。从大陆到海洋,又从海洋到大陆最初,人们只能在大陆上活动,二百多年来的地质研究历史,主要是在大陆上进行的。五十年代以后,才正式对洋区进行研究,补充了这块占地球面积70%的空白区,使地质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这是与海洋探测、潜海以及海洋钻探  相似文献   

13.
一、海水淡化当今之势 1.海水淡化意义重大 地球确是水的故乡,尤其是海洋,更是人类世界最大的水库.它覆盖地球表面积的71%,水的储量约有13.7亿立方千米,占地球总水量的95%,占地表水总量的98%.但是,可供人类直接享用的淡水总量仅有3000立方千米,占陆地水量的0.64%,不足地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三.  相似文献   

14.
地质学家与古气候学家发现,过去的120万年内地球上曾发生过四次明显的大冰期,其中发生在距今12,7万年~18万年间的大冰期被称作里斯冰期。当时地球上十分寒冷,冰川广布,地球上2/10到3/10的大陆面积被冰川覆盖(现在只有约1/10的大陆被冰川覆盖)。那时在亚洲的冰盖边缘甚至到达今天的贝加尔湖附近。太阳从东非的草原落下,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冷风吹来,首领不禁打了个寒战。即使作为部落之长,他的身体上覆盖的兽皮也和部落的其他成员一样少。值得安慰的是,今天部落的狩猎队打到了一只瘸腿的瞪羚,这就是  相似文献   

15.
地球上陆和海的分布很有意思。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地球仪上任何一块大陆,与之相对一侧(以地球球心为中心的另一侧),几乎全是海洋。非洲大陆的背后是中太平洋,亚欧大陆的背后是南太平洋,北美洲大陆的背后是印度洋,南美洲大陆的背后是西太平洋,澳大利亚大陆背后是大西洋,南极大陆的背后则是北冰洋。这些现象是偶然形成的,还是有什么内在联系呢?目前人们还说不清楚。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有人借鉴了地球收缩说,它是在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形成之前提出来的。这种学说  相似文献   

16.
正中、英古生物学者历时10年,就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展开研究,最终发现:大灭绝后1000万年,湖泊、森林等陆地生态系统才明显恢复。在已知地球历史上,曾出现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在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次大灭绝,让超过80%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陆地生物迅速灭亡。此后,地球上演化出一直持续至今的现代生物群。  相似文献   

17.
耿华 《科学大观园》2005,(14):15-16
相传9000年前,“西海”中有一块巨大的陆地,这就是“大西国”所在的亚特兰蒂斯大陆。这里风光秀丽,物产富饶,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人民生活富足,强大的军队威震四方。不料,一场毁灭性的地震和随之铺天盖地而来的海啸,使整块亚特兰蒂斯大陆载着都市、寺院、道路、运河以及全体国民,在一夜之间沉陷海底,消失在滔天的浪峰洪谷中……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孙立广——谢周清研究小组对广东省南澳岛的海岸沉积剖面进行研究,揭示了该岛1000年前遭受南海海啸袭击的历史,证实了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海啸冲击大陆海岸带的事件。袭击西沙东岛的海啸的年代约为公元1024年,历史文献中记录的广东潮阳遭受破坏性海浪袭击的时间为1076年,南澳海啸层陆地动物骨骼的定年  相似文献   

19.
由彭少麟研究员和周晓峰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部陆地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39899370)取得重要进展.最近,该项目被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之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计划(GCTE)列为核心研究项目,分类级为一等(这是GCTE给予某一研究项目的最高支持),开展该研究的中国东部南北样带被列为IGBP的第15条国际标准样带.这表明该项目已获得国际科学界的承认,项目组所开展的研究已与国际同类研究接轨.去年,该项目被评为国家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上天、下海、入地,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三大壮举。大陆科学钻探是“入地”的重要手段,被称为“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