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丹 《科技信息》2008,(36):226-226
《乐记》、《乐论》是中国传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代表作,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礼乐教化”的认识上具有经典意义。《乐记》作为古代音乐理论专著,总结了孔门有关音乐艺术的理论,荀子作《乐论》而形成极完整成熟的儒家音乐思想体系,这两部作为中国古代所留下的经典,在音乐美学方面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本文试从《乐记》、《乐论》心、物、情的音乐审美、礼乐教化两个方面探索先秦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
音乐人类学研究以人的生物特征和民族文化特征差异而形成的不同音乐文化。藏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以及以萨班《乐论》为标志的音乐理论。文章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解读萨班《乐论》中有关音乐声音的概念"俱声乐"和"缘起乐";音乐的社会行为和音乐家的社会地位;人体发音部位与音调和歌词的关系;人的声音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的生理特征和声音的关系等。认为萨班《乐论》中体现的音乐理论与音乐人类学理论存在诸多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3.
儒家音乐思想中蕴含着浓厚的伦理道德意识,其内容主要是以"德"为基础的为人之道、待人之道的礼乐观,"礼"通过伦理来约束、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而"乐"则是通过一定的"美"的形式,陶冶人的道德情感,影响人的道德意识。礼乐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杨冯圆 《科技信息》2012,(1):498-498
周子的时代距离今天有近一千年的历史了,但他的“乐论”与今天流行的音乐思想之间并没有一道鸿沟.它所讲的音乐自然观和“淡和”的音乐审美观,在今天也是适用的。他的思想对于今天的音乐爱好者和工作者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和”是《乐论》所论的核心美学范畴.以和为美不惟是阮籍论乐的核心,也是整个正始时期的理想美学原则.它具有特定的美学内涵与外延,及历史渊源.在正始审美风尚中,它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内涵演变及原因具有可追溯性.  相似文献   

6.
"四声"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理论中,早在先秦两汉就有关于乐律"四声"的讨论。沈约声律"四声"理论同乐律"四声"有着相同的文化渊源并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永明声律说中以四声作文的主张与传统音乐学"五声杂比"为乐的理论及创作方法非常接近,永明体平仄病犯等理论同乐论中"同声"、"异音"等理论亦相类似。中国古代音乐理论是永明声律说最直接的来源。  相似文献   

7.
孔子对《诗经》作"正乐"的工作,其目的是要使"《雅》、《颂》各得其所",这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从音乐风格的差异明确分《雅》、分《颂》的依据,这是就"辨体"而言;其二是从诗的使用场合、方式等方面使《雅》《颂》"各得其所用",这是就"明用"而言。两个层面结合,正是孔子音乐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年轻时深受儒家音乐思想影响。柳永在继承儒家"乐由心生"音乐思想的基础上,摆脱礼乐对人性的束缚,最终形成了以"唯真是求"为核心的音乐思想和"以悲为美"的创作风格。然他的艳冶词曲则是他成为词家们所评骘的焦点,其著作《乐章集》更是向世人诠释了一位真实纯粹、满腹才情的民间词人。  相似文献   

9.
“礼乐”互动指的是“礼”和“乐”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所形成的关联共生、相济为用的人文特质,其源于周代礼乐文明,以中和的秩序为内在精神,逐渐演变为以儒家美学为主导的审美价值体系、思维形式与意义表达。以此视角探究久为经学名目所掩的唐代“九经”之一《周礼疏》,彰显经学家贾公彦在义疏中展现的儒家审美思考。其《疏》是在唐代初年以礼乐立国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中展开的,主要就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礼”“乐”关系、“礼乐相济”等论题加以继承与补充,在对律吕、礼器等的诠解中申发了礼乐“中和之美”,还就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予以探讨,是儒家美学和礼乐审美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官修科举教材,其对唐代及后世的礼乐文化建设给予影响深刻,美学意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礼乐"作为孔子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基于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时代环境提出来的。它承袭了周代的礼乐传统,但又被孔子赋予"依于仁,志于道"这一新的内涵。礼别异,乐合同,礼乐关乎人的性情,是孔子用以感化人心,践行仁德,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通读《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以仁为基础的礼乐思想,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超脱个人的审美生活之境,走向群体的审美生活之境。因此,孔子礼乐思想具有实践美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谈情感体验在普通高中音乐欣赏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人类情感最自然的流露.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容的内容万千,是其它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正如孔子所说"乐,其可知也."如何"知乐"?音乐欣赏教学则是通向"知乐"的桥梁.而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中则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诗歌在产生之初曾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出现于齐梁时期的"永明体"让诗歌走上了脱离外在音乐,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经历了唐代的"声诗"阶段后,诗歌在宋代几乎完全丧失了入乐的功能,成为了一种单纯的文学样式.本文试图从诗歌、音乐两个方面入手,探求诗歌在由唐到宋的转化过程中,其外在音乐性丧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一 在儒家所主之礼乐说中,礼乐二者,合为一体;不偏不倚,相反相成。论语学而云: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邢疏云: “此章言礼乐为用相须乃美。……和谓乐也”。‘礼之用,和为贵’者,谓礼必资乎乐;‘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者;谓乐必资乎礼也。礼记仲尼燕居云: “达於礼而不达於乐,谓之素;达於乐而不远於礼,谓之偏”。素乃重礼之过,‘偏’乃重乐之过;是皆不远礼乐为用相须,不可偏废之情耳。漠书礼乐志云: “六经之道同龄,而礼乐之用为急。………二者并行,合…  相似文献   

14.
重视和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古今中外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从纵向看,自奴隶社会以来,没有哪一个社会阶层的教育不强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的。我国周代的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奴隶主阶级认为礼乐教育作用很大,“乐,所以修内”,“礼,所以修外,”以礼乐作为修养和应世的工具。因此,特别重视礼乐教育。春秋时期的孔子曾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其重视思想品德之教育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唐朝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最高峰。对唐代音乐文献的研究,在正史中主要依靠《旧唐书·音乐志》和《新唐书·礼乐志》。通过两者内容的综述比较可以发现:前者偏重于“乐”,比较注重音乐品种和音乐史实的叙述,行丈简洁;后者倾向于“礼”,对礼仪的描述篇幅巨大,论乐的部分较少且认识深刻。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礼乐一体的政治统治架构中,音乐与政治关系密切.《秦王破阵乐》突出反映了唐代宫廷音乐兴衰受政治影响的情况.以史料为基础,以《秦王破阵乐》为例,研究唐代宫廷音乐兴衰与政治变化关系,以期达到保护和传承中华音乐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礼乐文化影响下的先秦儒家审美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与乐的起源与原始巫术和图腾崇拜有直接关系,与原始宗教密切相连,后经上古三代的发展,特别是经过西周时代的强化,礼乐逐渐脱离了宗教神秘色彩,但源于原始社会祭祀活动的文化精神,仍以礼乐的理想准则而延续。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的先秦儒家将礼乐与伦理紧密结合,用"仁"来解释礼乐,表达其美学主张,认为凡是美的,就必须体现"仁",符合"礼",注重美与善的关系,强调艺术与伦理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8.
王道政治的整体形态与总原则是以教摄政,为政以德.马一浮认为道德之外无别有所谓政治.而一言可以该摄性德之全者曰仁.故德教即仁政.德教仁政落实在制度上即礼乐制度.他认为舍礼乐无以为政,凡一切政典皆为礼之所摄.而孝则是王道政治本始的实践原则.盖礼乐之义,行之必自孝,一言而可以该行仁道者日孝.故马先生的王道政治观,概括为德教仁政可,概括为礼乐制度或礼治可,概括为"以孝治天下"亦可.此类概括皆方便,其实三者一体存在,为王道政治展现的基本内容,是马先生王道政治观的基本思想组成.  相似文献   

19.
王夫之有着深厚的礼乐教化理念,在道德文明的教化方面他力主返本:即以礼乐教化为本,认为礼乐之教不立则无以移民之志。具体言之,礼教能化民成俗之大、以礼约民则莫之禁而自禁;乐教以移易人之性情。因之,立礼乐为教之本则推广无难。王夫之以礼乐之教为本,实现了道德教化的返本与开新。  相似文献   

20.
礼乐文明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由于文献不足的问题,人们对商代在中国礼乐文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论述很少。而商汤桑林祷雨为史书多处记载,是有商一代关于礼乐记载较多的事件。从此入手探讨《大濩》乐与《桑林》乐的关系兼及论证了阳城县为桑林祷雨的地望,认为桑林祷雨及《大濩》乐的制作反映了商汤把以民为本的道德准则和上帝的意志结合起来的治国思想,其中德治是其核心。认为商代礼乐的功用虽然仍以巫术宗教礼仪为主,但是也已经开始向治国和教化的工具转变。因此商代是我国礼乐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