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吕香子 《科技信息》2013,(25):229-229
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只有通过观念创新、人本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文献资料的管理创新,才能对现存的各种管理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建立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并在创新中求生存谋发展。只有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自主创新提出背景,对自主创新的创新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自主创新与模拟创新、合作创新之间关系,从创新性、价值网络、知识管理三个维度,对自主创新进行研究,指出自主创新与根本型创新、适度创新、渐进型创新、构建型创新、模组型创新、破坏型创新、延续型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在营销创新方面往往是集中在"点"上的创新,没有能够从系统上进行营销创新。本文从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手段创新、营销策略创新和营销方式创新等方面展开讨论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营销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类和考察.根据创新的知识载体,可以把科技创新分成概念创新、理论创新、发明创新和实验现象创新.据此将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原因进行分类,并与创新的程度的划分联系起来,形成了创新矩阵,并具体考察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革命老区创新驱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科技创新的杠杆作用、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支点作用及政府如何撬动老区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思考,并以信阳市浉河区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例,就创新政策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探索进行了分析,该模式立足老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实际,推动了浉河区的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6.
校园科技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科技创新进行了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室、阳光网吧和身边用品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在校园里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从创新教育的内涵、存在问题、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高校需从发挥学生的个性、主动性,教育教学创新、营造氛围、建立相应的创新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俞志斌 《科技信息》2008,(12):228-228
美术文化教育所具有的趣味性、形象性、感染力、渗透力,对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所具有的深刻而又具体的作用是难以取代的。所以在美术绘画理论上进行创新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美术绘画理论中的创新教育应是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创新人格品质的培养。创新的意识是前提,创新的思维是核心,而实践能力是实现创新的必要手段,创新的人格品质是保障。  相似文献   

9.
对科技体制的现状进行制度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对科技体制创新战略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科技体制创新的战略目标及其定位等问题,提出科技体制创新应该坚持整合创新系统、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科技法律和制度体系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等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教学的本质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形式多种多样。进行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老师要进行研究,进行创新,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着手,引导学生主动地关注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创新作为企业永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信息经济时代,企业要想通过创新战略实现产品创新以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不断追求创新绩效的优化.本研究采用SEM结构方程模型与多元回归分析,以成都市136家中小型风险企业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创新战略与企业特征契合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战略与社会网络契合度越高,企业创新绩效越高;(2)创新战略与管理控制体系的契合度越高,创新绩效越高;(3)创新战略与创新文化之间的契合度越高,创新绩效越高.该研究结果对我国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创新2.0和协同创新是信息化时代和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创新2.0和协同创新的理论内涵,论述了创新2.0背景下协同创新的各主体及其作用、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协同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过程及各主体在其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应建立各主体尤其是用户参与协同创新的平台,从而将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转为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创新壁垒分类方法,即将创新壁垒分为知识创造壁垒、知识获取(知识流动)壁垒、企业创新壁垒和创新环境壁垒。在此基础上,还尝试提出了“绝对创新壁垒”与“相对创新壁垒”这二个刻画创新壁垒大小的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研究了基于该创新壁垒分类的政策反应问题。这一研究工作对建立促进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辽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辽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支持能力五个维度.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辽宁2001-2010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进行了纵向比较,分析总结了辽宁近几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特点;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系:高校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和文化创新分别对应于创新型城市的创新驱动基础、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人力资源和创新友好环境。列举了国内、外试点创新型城市,就其建设中高校发挥科技创新能力的典型案例,在高校的科学研究类别、产学研合作渠道、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环境营造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更好地发挥高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科技创新活动为中心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士华  吴兴泉 《科技信息》2010,(27):23-23,253
本文分析了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探讨了各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热情、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活动实施机制等方面的优势。探讨了以科技创新活动为中心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7.
从管理学的内容和特征出发 ,认为管理的创新应该从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战略创新三方面加以研究 .思想观念的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激励方法的创新是方法创新的核心内容 ;战略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制高点和难点 .创新贯穿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但创新的管理不仅仅指创新的过程管理 ,还包括创新人才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管理 .  相似文献   

18.
城市作为集聚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主要区域,其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地区比较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本文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山东省特点建立了山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实力、创新潜力和创新综合实力三个方面对2016年山东省17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东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依旧处于领先水平,中部地区发展平稳,西部创新基础薄弱但发展潜力巨大。最后,针对各市创新能力提升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朱焰  余万林 《科技信息》2013,(23):185-186
农业保险是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保险政策创新对农业保险的壮大会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农业保险政策创新包括理念创新、举措创新、方法创新、功能创新、形态创新五个方面。农业保险政策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要建立完善的推进农业保险政策创新的决策机制,促进农业保险政策创新的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