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2-吡咯甲酸为原料,经酰氯化反应生成2-吡咯甲酰氯(Ⅲ),Ⅲ再与α-氨基酸甲酯(Ⅱ)在n(Ⅲ):n(Ⅱ)=1:1,二氯甲烷为溶剂,室温反应4h,合成了3个N-(2-吡咯甲酰基)-α-氨基酸甲酯(Ⅰ),摩尔收率为79.5%~95.6%.通过^1H NMR、^13C NMR、IR、MS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2-氯苯甲酰肼(2)与芳醛反应得到相应的酰腙(3a~3h),而后与丙酸酐脱水环化成了3-N-丙酰基-2-芳基-5-(2-氯苯基)-1,3,4-噁唑啉类化合物(4a~4h),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对化合物4a~4h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2-乙基蒽醌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过量乙苯为原料,在无水AlCl3和NMP存在下,通过傅氏酰化反应制得2-(4‘-乙基苯甲酰)苯甲酸,再用20%的发烟硫酸进行催化关环反应,合成了较高产率的2-乙基蒽醌,考察了溶剂体系,反应时间和温度对酰化反应的影响,并用IR,NMR等方法证实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新显色剂1-(4,5-二甲氧基-2-苯甲酸)-3-(4-硝基苯)-三氮烯(简称DMBANPT),并研究了它与镉(Ⅱ)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Triton X-100存在下,于pH9.2的NH3-NH4Cl缓冲介质中,DMBANPT与镉(Ⅱ)形成3:1的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i.96×10^5L/(mol·cm).镉(Ⅱ)含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废水中的微量镉,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PEG-600为催化剂的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用2-氯苯甲酰氯与硫氰酸铵及胺反应,一锅法制得N-(2-氯苯甲酰基)-N′-[5-(3-吡啶基)-1,3,4-噻二唑-2-基]-硫脲Ⅲ,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IR和MS证实。  相似文献   

6.
以间苯二酚为起始原料,分别经甲酰化和乙酰化得到2,4-二羟基苯甲醛和2,4-二羟基苯乙酮,然后经选择性的甲基化,甲氧甲基化,羟醛缩合,还原等步骤完成了天然产物1,3-二-(2,4-二羟基苯基)丙烷的全合成.产物通过^1HNMR,IR,MS进行了结构确证.  相似文献   

7.
以4-硝基苯酚为原料,在无水K2CO3和乙腈的作用下,与氯乙酸乙酯反应制得4-硝基苯氧乙酸乙酯,收率90.1%;再以无水乙醇为溶剂,于80-85℃,与州(水合肼)=85%的反应3h,制得4-硝基苯氧乙酰肼,收率79.7%;然后该化合物以吡啶作缚酸剂,三氯氧磷作酰氯化试剂,室温条件下与苯甲酸反应,制得N,N’-二酰基肼,收率90.6%;最后N,N’-二酰基肼在三氯氧磷作用下,脱水环化合成了最终产物2-(4-硝基苯氧甲基)-5-苯基-1,3,4-噁二唑,收率88.2%.通过IR,^1H NMR,^13C NMR对上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以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间硝基苯甲酸和对甲基苯甲酸为原料,先将氨基葡萄糖的羟基加以保护,然后以N,N-二环已基碳二亚胺(DCC)为脱水剂,合成N-硝基苯甲酰基-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氨基葡萄糖.产品结构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表征确认.研究表明: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氨基葡萄糖、DCC和间硝基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的摩尔比为1∶1.5∶1.5,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h为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2-甲酰基-4,6-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及其衍生物是合成具有生理活性的间苯二酚类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本文以乙酰乙酸甲酯为原料,采用直线型合成方法,经过芳环化、乙酰酯化、氧化、水解和甲醚化等反应,以25.8%的总收率完成了2-甲酰基-4,6-二羟基苯甲酸甲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并对目标产物和中间体的结构进行了1H NMR、13C NMR和MS波谱表征。  相似文献   

10.
5-甲氧基-1-(4-三氟甲基苯基)戊酮是制备抗抑郁症药物马来酸氟伏沙明的关键中间体。本文介绍了一种由对三氟甲基幕甲酰氯与4-甲氧基丁基卤化镁在催化剂存在下合成5-甲氧基-1-(4-三氟甲基苯基)戊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三个主要步骤:步骤一为酰氯的制备。对三氟甲基苯甲酸和亚硫酰氯氯代得到对三氟甲基苯甲酰氯;步骤二为格氏试剂的制备,1-卤-4-甲氧基丁烷与金属镁反应得到格氏试剂;步骤三为酮的制备,对三氟甲基苯甲酰氯与上述格氏试剂在催化剂FeCl3存在下偶联得到5-甲氧基-1-(4-三氟甲基苯基)戊酮。该方法的特点是:原料易得,成本较低,反应周期短,效率较高;污染排放轻,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11.
以芘和3,4-二甲氧基苯甲酰氯为原料,经酰基化、脱甲基反应合成了1-(3,4-二羟基苯甲酰基)芘;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硼酸与1-(3,4-二羟基苯甲酰基)芘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硼酸使1-(3,4-二羟基苯甲酰基)芘在波长366 nm的吸光度减小、吸收峰蓝移至344 nm,379和399 nm处的荧光增强,其吸光度(366 nm)减小的程度和荧光(379 nm)增强的程度与硼酸的浓度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溶液中硼酸以B(OH)4-形式与1-(3,4-二羟基苯甲酰基)芘分子中的邻位酚羟基结合形成1∶2络合物.  相似文献   

12.
以硫代脯氨酸和苯甲酸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的稀土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它的化学式为Na(CTH5O2)2(C4H6NO2S)·2H2O。体外试验表明对Hela细胞的增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富马酸海藻糖甲酯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马酸海藻糖甲酯的合成分3步完成:第一步,以摩尔比为1:1的甲醇和马来酸酐为原料,以3%的无水AlCl3和3%的硫酸氢钠为异构化催化剂,在60℃下酯化反应0.5h,再升温至80℃异构化反应2h,得到富马酸单甲酯(MMF);第二步,以摩尔比为1:2.5的MMF和亚硫酰氯为原料,在90℃下反应1h,得到富马酸单甲酯单酰氯(MMFC);第三步,将MMFC和海藻糖按摩尔比4:1混合,以二氯甲烷为分散剂,在10%无水K2CO3和10%TBAB(w%MMFC)相转移催化下,40℃水浴反应3h,得到富马酸海藻糖甲酯(TMF),收率69.24%.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TMF对混合菌群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抑菌能力优于MMF,与苯甲酸相当.  相似文献   

14.
以氨基磺酸为催化剂,通过苯甲酸和苄醇来合成苯甲酸苄酯,并对影响酯化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0.4g/0.05mol苯甲酸,醇酸物质的量比为3:1,带水剂(甲苯)为15ml,反应时间为120mins,反应温度为140—160℃,酯化率可达72.7%.  相似文献   

15.
以Ti(OC4H9)4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氧化石墨(Graphite oxide,GO)二氧化钛粉体(GO/Ti O2),且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比表面积测定(BET)及透射电镜(TEM)等仪器对其进行了初步表征.以罗丹明B(RhB)的光催化实验为探针反应,研究其光催化活性,发现与单纯Ti O2相比,复合纳米粉末的光催化活性有显著的提高.通过粉体的分子荧光光谱(PL)、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UV-vis reflection)及电化学性能的测定,发现石墨的引入有助于减少电子的复合效率.同时,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POD)分光光度法、苯甲酸荧光光度法、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KI分光光度法测定降解过程中的氧化物种,结果表明GO/Ti O2光催化机理涉及到超氧自由基的氧化机理,并未涉及催化剂的空穴氧化.  相似文献   

16.
李华勇 《江西科学》2010,28(6):775-778,784
详细介绍了食品中苯甲酸的检测新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气相色谱法(GC)、离子色谱法(IC)、毛细管电泳法(CE)、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GC-MS)、动力学荧光法、电位滴定法等,为食品中苯甲酸的便捷、准确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二酐与对氨基苯甲酸的酰化反应合成了乙二胺N,N-二(4-乙酰胺苯甲酸)二乙酸(H4L),并以此为配体分别与稀土离子Sm3+、Gd3+、Eu3+和过渡金属离子Mn2+、Fe3+组装得到系列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及热重-差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与结构的表征,配合物的组成可表示为M(HL)?3H2O(M=Sm3+, Eu3+,Gd3+,Fe3+)或者M(H2L)?3H2O(M=Mn2+).配合物Gd(HL) ?3H2O的荧光发射光谱中没有离子特征谱图,而配合物Eu(HL)?3H2O在618nm处5D07F3跃迁的发射峰最强.配合物Gd(HL)?3H2O的弛豫率为7.43mmol/(L?s),体外弛豫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三聚氯氰(CNCL)和三溴苯酚(TBP)为原料,以复合物CJ-1为相转移催化剂,以氢氧化钠为缚酸剂,合成溴氮型阻燃剂2,4,6-三(2,4,6~三溴苯氧基)-1,3,5-三嗪(FR-245)的新工艺。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是:n(CNCL):n(TBP):n(NaOH):n(CJ—1)-1:3.05:3...  相似文献   

19.
刘洁  赵伟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6):1-3,50
建立一种以Fe(phen)3^2+为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测定Fenton反应产生的·OH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在pH=3.0条件下,利用Fenton反应所产生的羟自由基与Fe(phen)3^2+作用后使吸光度(A)降低,在510nm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A值变化,可间接测定羟自由基的生成量.通过测定条件的研究,探讨了最佳实验条件,以及在最佳条件下进一步探讨抗氧化性药物苯甲酸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的量效关系.该方法稳定,可作为一种简便的筛选抗氧化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一个新的有机配体L与乙酸锰为初始反应物[ L =4,5-二氮杂芴-9-[3,5-二羧基]苯亚胺],通过常规的方法合成了一个新的含有螺旋状水链的三维超分子配合物,[Mn(C19H9N3O4)(H2O)4]·7H2O (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 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9573(8) nm,b=1.34347(12) nm,c=2.06644(18) nm.化合物1展示了一个由新颖的螺旋状的水链和[Mn(C19H9N3O4)(H2O)4]构筑单元通过氢键作用而形成的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