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3 毫秒
1.
“大爱镇江”的基本蕴涵是“对镇江的大爱”和“大爱的镇江”。探讨“大爱镇江”文化渊源,不仅要重视镇江区域传统文化因素分析,而且更要重视由镇江区域传统文化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及其作用。“大爱镇江”价值共识的形成、实践行动的倡导,尤其是“大爱镇江”文化环境的构建,是“大爱镇江”实现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郭艳艳 《科技资讯》2008,(33):177-177
本文认为目前的高校要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必须树立大爱理念,并在大爱理念的前提下,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包括强化全员育人意识、落实四项任务、坚持六个原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队伍建设、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等。  相似文献   

3.
杨霄 《科技咨询导报》2007,(16):233-234
高校学生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必须有大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在服务学生上下功夫,同时要处理好严格教育管理和主动服务引导的关系,处理好为学生服务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大爱精神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服务”的大学精神以及新型“教学观”“师生观”的核心和体现,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灵魂。本文针对大爱精神的内涵,大爱精神与师德师风建设的关系以及在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弘扬大爱精神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沈玉霞 《科技信息》2012,(16):203-204
高校图书馆播撒大爱,方是最高之境界。本文阐述了大爱精神的基本内涵,并指出构建和谐图书馆就是要构建和谐的馆员队伍、和谐的馆读关系、和谐的图书馆文化、和谐的借阅环境。弘扬大爱精神对构建和谐图书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重要内容、重要途径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教师对学生的爱,当是人间大爱,为学生留有一块心灵的天空,为学生保留一份做人的尊严,关爱、宽容每一个学生,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本文对给学生一份尊严大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冬卉 《科技信息》2011,(29):I0201-I0201,I0254
大爱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爱心,是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是一种超越本爱与人爱的理性之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大爱精神有利于培养大爱之心、有利于构建责任体系、加强诚信意识。新时期,以大爱精神为导向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有:完善制度文化、突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特色、凸显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起点。同时,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学工作,势必发挥着一种中介和导向作用,藉以实现教学体系、教学手段、特别是人才培养上的现代化。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到底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现代教育理念呢?笔者认为,至少应具有以下三种理念: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学反思也是反思性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成长,完成质的飞跃。教师在授课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获得意见反馈、及时修正方向,总结工作中的得失,积累经验,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反思性教学的开展可以加快新课程理念的顺利实施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傅山作为启蒙思想家,是一个卓越的人文主义者,他是中华文化中璀璨的人文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者。傅山的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批判精神,他冲破了“书生故纸万重围”的桎梏,投身于救时济世的社会实践;他直刺当时主导意识形态,凸显“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气魄,并从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两个层面表现其批判精神。二、主体精神,对当时主导意识形态理学的形而上下的批判,是为了发现主体自我,唤起主体精神的觉醒,定位主体自我身份,重估主体自我价值,挺立主体自我的主心骨。三、大爱精神,傅山融突了孔子“泛爱众”和墨子“兼相爱”的理念,以弘扬中华民族大爱精神。四、餐采精神,“餐采”是指开放思想、冲破偏囿、偏爱,博采广食,获取各种营养,以便茁壮成长。傅山以“餐采”喻作学问,作为作学问的重要理论原则,体现了其理性精神。五、革新精神,傅山的批判精神、主体精神、大爱精神、餐采精神,都体现了革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职业教育的不但兴起,为教育行业带来了不少的欢喜忧愁。职业学校不同于普通高校,它有着特殊群体和环境,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面对素质迥异、心态万别的学生,给职业教育教学带来了无穷困难。如何创造和谐的教与学理念是现在要研究的重点.以下围绕职教教师和学生的新型关系、职教教师对教与学的认识、职教教师对教与学方法的探讨.提高职教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促进青年大学生学的有效保证四个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任耘 《科技知识动漫》2007,(12X):119-120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高校教师师德状况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通过对高校师德现状的实证调查分析,认为当前应从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师地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等四个方面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深刻剖析《课程标准(实验稿)》和《课程标准(正式版)》的细微差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前言”细致剖析,主要剖析了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个方面,贴近一线教师的工作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读性,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对教师学习、理解和贯彻新课程,对教师与新课程共同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将实现小学数学教育的新型化。  相似文献   

14.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的理解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文章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结合体育教师工作的特点及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指出当代体育教师应具备“健康第一”、因地制宜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体育锻炼与养护相结合、促进学生发展的体育教学评价、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尊师、爱生、崇术、重教”的大学办学理念是对大学中基本人群关系(教师与学生)和基本工作关系(教学与科研)要求的反映。“尊师”,就是要尊重与依靠教师;“爱生”,就是要关爱和激励学生;“崇术”,就是要崇尚并发展学术;“重教”,就是要重视并促进教学。“尊师、爱生、崇术、重教”只是对大学办学理念的一种尝试性表述。  相似文献   

16.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理念的重要途径。在新时期下,师资队伍建设的关注点不能停留在教师队伍的结构性指标上,而是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内涵与和谐,营造适合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使教师真正做到爱其岗、谋其事、尽其职。  相似文献   

17.
案例写作本质上是研究的一种表达方式。教育案例的兴起缘于“科研兴校”、“教师成为研究者”等理念。中小学教师没有精深的理论,只有丰富的教学实践;没有严谨的科学方法,只有感性的文字描述。他们回避了长篇大论和逻辑推理,用生动、鲜活的事例来从事特殊的研究。教师从事的研究是对实际生活、工作体验感悟的书写,是对自身成长、学生教育管理的反思的描述。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学行为受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思维理性的双重影响,教育理念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体验.案例研讨是丰富教师教学体验的主要方式,在新课程改革培训过程中,要采用案例研讨的方式,对教师进行教育理念的培训.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下,教员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员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的开发者、学员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和促进者。为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员,充分发挥学员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教师基层党支部建设对于推动人才培养工作非常重要,党建与人才培养工作应有效契合。为此,应创建高校学习型教师党支部,推动人才培养工作。创建高校学习型教师党支部应从创新理念、创新载体、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等三个方面着力;要采取创新教师党支部班子建设工作思路、促进学习型教师党支部与人才培养建设的融合、强化人才培养的内省化过程、抓好教师党支部的知识化建设等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