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庭花  高克祥 《甘肃科技》2012,28(6):9-10,79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面对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原有的依靠政化手段的社区治理方式已不能很好地解决城市基层社会问题.通过对现存社会治理模式实践和理论的探讨,认为应建立以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协商化为特征,以实现政府与公民合作管理社区为目标的社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按区位划分,社区有城市社区、城郊结合部社区和农村社区.而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群体,中国农村社区是村庄,再扩大点是乡,还有集镇或乡镇,有时也扩大到县城.因此,囿于篇幅,本文解读的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的发展而在历史纵向上和在空间上不断演变的农村社区,透视的是农村社区在其中演变和变迁的规律,总结思考的是我国农村社区在遵循这一规律走向城镇化道路的必然与关键.十六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的规划可以说正是顺应这种趋势、尊重我国具体国情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较快,学者们都将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加以关注。但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城市社区,对转制社区中的社会组织关注较少。而这类社区中的社会组织在产生原因、发挥作用、组织的种类等方面都有其独特性,值得研究。通过B市M社区这个典型的转制社区的社会组织的现状的考察,对其发展进行一些思考,对相关研究做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以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为双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采用内容分析法,从融合的历史过程、融合的可能性、融合的必要性、融合的类型、融合的路径、融合的困境、融合的环境等7个方面,对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合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发现当前研究存在内容、视角、方法和区域等4个方面的不足,提出未来研究需要转换研究视角,构建社区治理的教育支撑体系;转型研究方法,加强问题导向的实证研究;平衡研究区域,重视农村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合研究。  相似文献   

5.
国外乡村社区变迁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开展乡村社区研究以来,乡村社区一直受到社会学、地理学和乡村人类学等学科的关注。各学科都对乡村社区的概念内涵、乡村社区的变迁及其机制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上形成了乡村城市化理论、城乡连续体(统)、乡村社会变迁的时空模型等理论体系。研究尺度上从中观层次的乡村地域研究向大尺度宏观研究和针对要素的微观机理分析转变。国外乡村社区及其变迁研究的经验、理论与方法对于我国乡村社区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按区住划分,社区有城市社区、城郊结合部社区和农村社区。而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群体,中国农村社区是村庄,再扩大点是乡,还有集镇或乡镇,有时也扩大到县城。因此,囿于篇幅,本文解读的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的发展而在历史纵向上和在空间上不断演变的农村社区,透视的是农村社区在其中演变和变迁的规律,总结思考的是我国农村社区在遵循这一规律走向城镇化道路的必然与关键。十六大报告中,时“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规划可以说正是顺应这种趋势、尊重我国具体国情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对社区归属感研究的一次初步探索。作者从社区归属感的定义入手,描述归属感的维度.对社区归属感因素进行量化,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社区居民归属感以及归属感与居住年限、人际关系、社区满足感、社区参与程度四个万面的相互关系并对其进行了结果分析。作者认为.居住年限、人际关系、社区满足感、社区参与程度等因素对社区归属感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社区建设已经成为城市整体进步的基础,社区发展的重要性日益被各方面各层次的工作者所认识。随着社区建设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作为社区建设重要内在推动力的社区参与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研究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问题不但可以从理论上丰富社区自治和社区参与,更能在实践中解决社区自治和社区发展的现实问题。本文是从社区参与的概念、社区参与的意义以及国内外对社区参与的研究这几个方面来对社区参与相关研究梳理与整合的。  相似文献   

9.
公正、谦抑、人道是现代刑法的三大价值目标,对其实现离不开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罚执行等动态的法律运行环节。社区矫正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着刑法价值理念的转换。现代刑法价值对于社区矫正的催生作用,和社区矫正运行对于刑法价值实现的推动作用,是认识两者关系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刑法价值视角下,我国应着力处理好社区矫正的惩罚性功能与恢复性功能的关系,并通过立法保障和制度设计引导社区矫正走向。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区(以下简称社区)从亚社区向现代社区的转变过程中,社区功能和作用发生了演变,呈现出社会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当前依托于住宅开发进行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发展需要,因此需积极探索新的建设模式.文章提出以"街道-社居委"2级社区为单元进行社区配套设施的规划配置;分析确定了与"街道-社居委"层级设置和管...  相似文献   

11.
大连社区外语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连社区外语教育状况调查,发现存在着缺乏理论研究、社区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教育对象单一等问题,据此提出理念策略、资源策略和学习策略,以进一步促进社区外语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话题检测与跟踪技术的理论为指导基础,建立向量空间模型的话题模型.结合演化理论对社区内话题的生命周期进行检测与跟踪,度量话题的强度,以描绘出话题的演化过程及趋势.研究藏语网络社区的话题演变,可便更加快捷方便地了解社区动态.  相似文献   

13.
从居民的情感需求层面构建指标体系,基于徐州市调研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原住民与否、出行频率、邻里关系、对社区发展的关心程度与居民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社区认知程度、年龄、性别与居民满意度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教育水平、居民参与意愿与居民满意度存在显著的负向关联,单位社区的重...  相似文献   

14.
我国许多学者对社区养老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社区养老的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如社区养老理论滞后于实践发展,忽视老年人的异质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不够,以及缺乏对社区养老提供者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社区教育”的概念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教育是理论圈和实务界热衷探索的社区工作新模式 ,其目标在于完善市民、强化机构和发展社区。作为一个系统 ,社区教育可以直接刺激工作对象的成长 ,间接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根据不同要素 ,社区教育的内容可以划分为相应类型。社区教育正是由实施主体、服务对象、居民需要、工作目标、教育内容、实务手法、干预效果等要素按照一定逻辑合成的系统。由于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双重不足 ,社区教育值得有兴趣人士进行专门探索。  相似文献   

16.
刘德浩  孙海军 《科技信息》2008,(10):171-172
本文运用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在对社区的理解、社区现状、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等方面的深入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经验,探索性地研究济南市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以期建立新的社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体育俱乐部成为人们日常锻炼身体的主要场所,但场地设施的建设与人们的需求矛盾日益凸显。研究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社区体育俱乐部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协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五个影响社区体育俱乐部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协同的因素为(1)社区体育俱乐部开展情况;(2)社区体育俱乐部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协同情况;(3)社区体育俱乐部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协同产生积极影响评价的情况;(4)对制约社区体育俱乐部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协同因素的评价;(5)影响街道/镇和体育业务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合作对社区体育俱乐部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姚智勇 《科技信息》2012,(34):344-345
根据上海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闸北区社区调研的基础,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本文从居民体育活动状况、活动组织管理、设施使用情况和参与活动人群基本情况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上海市闸北区社区体育运行现状。通过对闸北区社区体育运行现状的研究,希望可以促进上海社区体育的发展,为上海制订一套符合自身城市实际情况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集思广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社区、社区组织及社区发展的内容、特征、原则与宗旨等方面的深入阐述 ,从社会工作、社会结构及社会发展战略三个方面揭示了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乃至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社区发展能够在人的现代化与区域社会现代化两条路向上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而人的现代化与区域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由社区服务组织与社区发展组织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20.
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咨询访谈法等对常州社区体育人才网络建设与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吸取了一些地区和国家在社区体育人才网络建设与管理上的先进经验,对常州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