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事会控制、经理报酬与公司经营绩效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影响企业经营者报酬的一些因素--董事会控制、经理个人特征、公司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董事会在对企业主要管理者--经理(CEO)的激励约束机制控制中的作用.基于我国200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和非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经理报酬的相关性都不显著,CEO的双重性与经理报酬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不强,董事会、独立董事在公司经理激励约束机制控制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实证结果还表明,经理个人特征对经理报酬的解释能力远大于董事会结构变量和公司经营绩效变量对经理报酬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重复博弈分析发现独立董事薪酬与公司盈余信息质量间存在正相关后,采用2002~2007年深交所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信息透明度、盈余管理程度、盈余激进度和盈余平滑度四个指标衡量盈余信息质量,对其与独立董事薪酬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独立董事的高报酬并不会带来公司盈余信息质量的提升,独立董事报酬与公司盈余信息质量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个结果说明要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作用,改善独立董事薪酬结构和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市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独立董事治理功能是公司治理研究的最新发展领域. 本文采用部分可观测Bivariate Probit模型, 实证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网络位置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 丰富的网络关系有助于独立董事掌握更多的社会资本, 提高其监督动机和监督能力, 从而有效抑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 实证检验发现, 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与上市公司违规倾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表明独立董事网络对其监督职能的发挥存在促进作用. 补充检验发现, 独立董事网络的监督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制约信息披露违规方面, 在非信息披露违规方面作用不明显; 将独立董事区分为审计委员会成员和非审计委员会成员后, 发现仅有担任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董事的网络关系才具有显著的监督促进作用; 独立董事网络的监督促进作用在盈利性较差的公司中表现更为明显. 研究结果丰富了独立董事、董事网络和上市公司违规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审计委员会成员的选聘与结构两方面的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特征,选择2008年沪市上市公司董事长与公司控制主体变动、审计委员会成员结构等数据,对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特征予以考察,结果显示:公司发生第一大股东变更倾向于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成员变更;独立董事同第一大股东或董事长同步变更时盈余管理可能性更大;审计委员会包含董事长、董秘、财务负责人等关键职员,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表明了审计委员会成员的选聘行为及其职责履行的独立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的治理状况。  相似文献   

5.
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肖曙光 《系统工程》2006,24(8):87-92
本文大容量(以1998~2003年期间深沪证券交易所全部A股上市公司(1277家,含部分中途退市公司为基础样本),以该期间深沪证券交易所实施过独立董事制度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1264家)为有效样本。)、长周期(1998~2003年间.截至2003年12月31日止)研究了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关联性问题,得出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与上市公司业绩存在较弱的关联性,独立董事制度的确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了一定影响的结论。文章最后,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的某些不足并提出了某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企业环境绩效是环境战略及其执行的结果,董事会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董事会对环境战略制定、执行监督负直接责任,因此,董事会特征与环境绩效密切相关。基于代理理论,利用74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数据,对董事会特征与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独立性、连锁性、规模对环境绩效有正面影响,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结论相反,董事会持股对环境绩效有负面影响。另外,虽然资源松弛性与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是研究发现,资源松弛性能够增强董事会连锁性对环境绩效的正面影响。证实了董事会在我国企业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性,为企业环境治理和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连锁独立董事背景下,基于社会网络中心性视角,考察独立董事网络位置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并从信息透明度和委托代理问题视角探索了独立董事网络影响股价同步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网络中心性越强导致股价同步性越高,具体表现为独立董事在网络中连接的董事数量越多、在董事关联间发挥的中介作用越重要,使得该公司股价同步性更高.机制分析表明,独立董事网络对股价同步性的作用机理主要通过影响公司信息透明度和委托代理关系来实现的.独立董事网络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在金融化程度较低、内部治理水平较差、两职分离、政企关系较弱和外部监督较强的公司中股价同步性更高.研究结果通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角度为减弱市场中噪音交易、降低股价同步性、稳定资本市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首先,以公司关系网络具备高管举荐功能作为潜在假设,构建数理模型,分析公司关系网络对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绩效敏感度的影响. 然后,选取2005-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量化公司关系网络的密度,对数理模型的推导结论进行实证分析.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约有83% 的上市公司中至少有一位董事或总经理同时还在其它上市公司中担任董事或总经理职务.和理论模型的结论一致,实证检验结果 表明公司关系网络的密度越大,高管的平均薪酬水平越高,但薪酬-绩效敏感度越低.这说明,公司关系网络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激励安排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内部视角出发,利用代理成本、控制权等理论,研究公司治理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提出高管持股比例、董事会结构、终极控制人性质、股权集中程度、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设置等变量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途径及后果,并选择我国资本市场已实施股权激励的样本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选取了2008~2014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为研究对象,探究声誉激励对独立董事履职的影响及后果。研究表明,独立董事对声望相对较高的董事席位的重视程度更高,履行职责更勤勉,且独立董事任职公司有更优秀的经营表现和更高的成长性。这说明,声誉激励是独立董事履职的强有力的激励,不论是独立董事自身还是企业决策,声誉激励都是一个重要的决策考量变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控制市场风险溢价、降低股权融资成本是盘活实体经济稳步增长的重点要务,而高管能力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力量,对融资成本是否具有抑制作用?运用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高管能力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机理,并将董事网络关系作为正式制度缺陷的补充机制纳入分析框架。结果显示:高管能力的增强降低了股权融资成本;董事网络位置的提高促进了两者之间的负相关性,且该结论排除了企业规模的替代效应,但受到产权性质带来的政治因素干扰。进一步剖析董事网络的内部结构特征,引入董事联结强度与董事亲密度进行情境效应分析,发现外部董事弱联结与低董事亲密度均强化了董事网络位置的治理效果,企业需要警惕内部董事强联结与高董事亲密度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引入管理者—投资者意见分歧理论,考察管理者与外部投资者对同一信息做出不同解读造成的双方估值差异如何影响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基于公司实际业绩与分析师预测业绩之差构造两个意见分歧替代变量,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管理者—投资者意见分歧与上市公司实际投资负相关;且意见分歧程度越高,公司过度投资越少,投资不足不受影响。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外部投资者反对意见对公司管理者形成一定约束,双方意见分歧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一直都是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以2008~2012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依据,从企业发展的动态角度探讨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熟期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最高,衰退期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最低;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成长期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绩效影响不显著,成熟期和衰退期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绩效表现出显著正相关,从相关系数来看,衰退阶段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绩效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对R&D投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4~2007年披露R&D投入的790个上市公司为样本观察值,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结构与R&D投入的关系.结果表明:研发投入与董事会素质正相关,董事会素质越高,R&D投入越大;当执行董事的比例在1/10~1/3时,或当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任时,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越会弱化执行董事之间在R&D战略决策及监督管理层执行R&D活动的知识协同效应,导致R&D投入越小;具有研发、设计和营销等职业背景的董事长和第2影响力董事,往往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其越年轻越倾向于增加R&D投入;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任,会降低R&D投入.  相似文献   

15.
探索了目前各种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反映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债权治理、经营者激励之间关系的联立方程组,运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国有股比例与独立董事比例与高管层持股比例与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高管层报酬均为负相关,且这些相关性会影响单个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控股股东利益导向和非理性分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非理性分红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监管层的政策引导不能完全解释该现象。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股权分割的特殊背景下,控股股东个体利益最大化是影响公司非理性分红的重要因素。在控制了控股股东的股权比例后,发现民营控股的比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非理性分红倾向更强。股东间的权力制衡和内部监控机制对抑制非理性分红的作用不明显,而负债对非理性分红行为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考察创始人作为实际控制人对企业董事会结构与管理层薪酬的影响,研究创始人的公司治理角色.通过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A股上市公司中披露了创始人身份信息的企业2010~2015年相关数据进行面板数据个体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得出:创始人作为实际控制人会降低企业的董事会规模,但同时会提高董事会独立性;创始人控制会降低管...  相似文献   

18.
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人收益: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分析了终极现金流量权比例与公司治理机制对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行为的影响关系.选取2003--2006年间中国上市公司中发生的85笔大额且控制股东地位发生变更的非流通股转让交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表明: 中国上市公司中以大额股权转让溢价衡量的控股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规模平均达到10.66%;以独立董事比例、股权制衡水平为代表的公司治理水平越高,控股股东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就越小;控股股东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规模与其终极持有的现金流量权比例存在统计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李学峰  徐荣 《系统管理学报》2021,30(6):1106-1119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防范内控危机是当前金融治理背景下财务领域的研究热点。使用聚类分析法计算上市公司高管群体断裂带,并考察其对企业内控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群体断裂带与企业内控质量显著负相关,且公司内部微观层面高管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加剧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体现出高管持股的“盘踞效应”,而公司所在地宏观层面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则会缓解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作用机制的检验显示,高管群体断裂带通过抑制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讨论与分析从而降低了内控质量;进一步区分断裂带类型后发现,基于深层特征形成的断裂带对于内控质量的负面影响显著高于表层特征断裂带。本研究丰富了断裂带理论的应用和内控质量影响因素的内涵,对于如何提升企业内控质量、规避非系统性风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司诉讼风险的影响因素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的研究较少从公司融资行为角度探讨,本文以2003-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超额银行借款与公司诉讼风险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公司超额银行借款与诉讼风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以及地区法律环境的改善可以显著弱化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公司内部控制与地区法律环境在弱化公司超额银行借款引起的诉讼风险过程中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本文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行为出发,拓展了公司诉讼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同时结合内部控制和地区法律环境,丰富了宏观环境对公司微观主体行为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