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林果低温贮藏的冷害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冷害可造成林果采后低温贮运损失.使其食用品质下降,甚至不能食用。笔综述了林果的冷害症状、冷害机理,并重点介绍了如何防治林果低温贮藏冷害的方法,其中包括变温贮藏、化学物质处理、气调贮藏及其他方法。最后探讨了这些方法在生产中应用的可能性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冷害修复可作为林果冷害防治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北方农作物的收获,各级种子公司生产和收购的大量种子,要经过冬季自然低温贮藏,这是一项经济有效的贮藏,但要利用好自然条件,对贮藏的种子,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荔枝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不同荔枝品种中与褐变有关的部分生理指标: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膜透性和呼吸强度.结果表明:低温有效地抑制了PPO和POD的活性,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受到抑制,较耐贮藏的“桂味”荔枝,其与褐变有关的酶活性较低,呼吸也较弱.  相似文献   

4.
苹果在贮藏过程中不断失去水分和分解有机物而影响果实的颜色、风味、冷库贮藏苹果能最大限制度地减少物质的消耗,保持新鲜果实的优良品质。本文通过对西华县各冷库贮藏苹果经验的总结,介绍果实贮藏过程中对呼吸作用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据《粮油市场报》1997年4月8日报道:“今年吉林省白城市的安全保粮工作,遇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入库粮食数量超过粮库实际接收能力的40.6%,超过粮库实际烘晒能力的70%。为确保粮食烘晒工作顺利完成,白城市粮食部门所有烘干机都开足马力,昼夜抢烘高水分粮  相似文献   

6.
热处理对板栗酶活性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扎”板栗果实在50℃热处理60min,研究板栗果实的贮藏效果以及贮藏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并与未经热处理的栗果对照,结果表明:热处理能抑制栗果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POD活性、CAT活性;降低了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显抑制板栗中真菌发生和蔓延,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但Vc含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用塑料袋贮藏法选用无毒的塑料袋若干个,每两个套在一起备用,将晾干的大米装入双层袋内,装好之后挤掉袋中的残余空气,用绳扎紧袋口,使袋内大米与外界环境隔绝,可长期保鲜。袋缸套装、定时倒腾贮狱法将档次较高的好大米晾干后,装人米袋内,扎紧袋口,放人米缸,将米缸置于干燥通风处存放。夏季温度升高,袋缸中间的大米易发热变质。因此,每隔10天应将大米从袋缸中倒出来,通风、除潮、散热,再重新贮藏。用草木灰或生石灰吸湿法贮藏用白布包若干新鲜、干净的草木友或生石灰,放人米缸底层,再将晾干的大米装入缸内,盖严米缸,置阴凉…  相似文献   

8.
从贮藏板栗中分离并鉴定出5种主要病原菌,它们是Dothiorella gregria,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apularis sp,Penicillium sp和yeast。通过对这些病原菌的侵染条件和贮藏生态环境的研究发现除青霉外,低温自发气调能有效地抑制其它4种病原菌的蔓延,而无毒无污染的山梨酶钾又可使青霉的危害大为降低,从而确立了低温气调控制生长期感染病原菌的蔓延,以及适当的药剂防止采用感染病原菌扩散的防霉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在分析苹果品种与生理特性与贮藏的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贮藏燕果的几种方法,提出了苹果在贮藏中易出现的病毒及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荸荠的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荸荠的营养特性,总结了荸荠果实的民间贮藏、常温贮藏、鲜切保鲜及病虫害等的研究现状及荸荠加工研究现状,对荸荠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1992-1994年对13个柚品种果实进行了贮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中所列柚类品种果实一品质均有所变化,大多数果实的糖,酸,Vc及果形指数下降,而果汁率,可食率的变化并无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12.
13.
贻贝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磷脂含量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贮藏在20℃,5℃、-10℃和-18℃温度下的鲜活紫贻贝做了磷脂总量变化的研究,运用高压液相和比色法检测了贻贝在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下的磷组组分及其含量。发现在-18℃贮藏20d,磷脂总量损失了24.64%,而在20℃放置1d,就损失21.84%,说明磷脂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张炎 《科技园地》2004,(4):16-17
1.贮藏特性:青(辣)椒多以嫩绿果供食用,采收后及贮藏中极易萎蔫、变红和腐烂。它性喜温暖,属冷敏型蔬菜,适宜贮温为8℃~10℃,相对湿度为90%~95%。  相似文献   

15.
大米霉变及仓储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欣  郑军 《黑河科技》1997,(4):12-13
大米是主要粮食品种之一,如储存不当易于霉变,造成损失。笔者就多年粮油检验的工作实践谈一下大米的霉变及仓储方法。1大米零变原因大米是由稻谷加工而成,其成分有淀粉、蛋白质、脂肪、乙种维生素、糊粉粒和可溶性糖类。其霉变是由微生物的作用引起的品质劣变。发热霉变常发生在多雨高温季节。正常品质的大米,散装的先发生于大米上层粮面下10-30厘米,包装的一般先发生于上层第2-3包,对于每个麻袋的大米来说,则先发生于包心与袋口之间。1.1霉变初期是微生物分解大米的营养成分,减少于物质,降低使用价值。大米对温、湿度、氧敏感…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的保鲜贮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的生产发展迅速,目前正在发展成为继植物性、动物性食品之外的第三类食品——菌物性食品.但由于食用菌具有含水量高、组织脆嫩,在采收和贮运过程中极易造成损伤,引起变色、变质或腐烂等特点,因此如何推行实用型的食用菌保鲜贮藏和加工技术已成为食用菌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食用菌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17.
板栗贮藏中的病原菌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贮藏板栗中分离并鉴定出5种主要病原菌,它们是Dothiorella gregria,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apulariasp,Penicilliumsp和yeast.通过对这些病原菌的侵染条件和贮藏生态环境的研究发现除青霉外,低温自发气调能有效地抑制其它4种病原菌的蔓延,而无毒无污染的山梨酸钾又可使青霉的危害大为降低,从而确立了低温气调控制生长期感染病原菌的蔓延,以及适当的药剂防止采后感染病原菌扩散的防霉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切花保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鲜切花衰老原因、切花保鲜剂及应用、切花保鲜贮藏、切花保鲜包装技术等问题进行了综述,总结和提出了多种切花保鲜,包装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由悬浮培养获得的番木瓜体细胞胚含水量高达90%以上,成苗率低,不能贮藏。经脱水,含水量为50%-70%的干燥体细胞胚在MSO培养基上的成苗率为82%,在室温(25℃)下贮藏60天后存活率为83%。贮藏期间体细胞胚无一萌, 但含水量小于30%的干燥体细胞胚存活率低。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新鲜细胞胚表面存在很多突出细胞,当体细胞胚萌发时,这些细胞进一步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或次级体细胞胚,妨碍体细胞胚的正常萌发。而含水量50%-70%的干燥体细胞胚表面细胞枯死,但生长点却完成无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