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网络文本收集九华山游客对宗教旅游体验的评价和感受,运用挖掘数据手段,得到游客感知宗教旅游体验的丰富程度,已成为宗教旅游研究的重要途径.以安徽九华山为例,将游客点评网站文本数据作为样本,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提取九华山宗教旅游体验的高频特征词,了解九华山宗教旅游体验的内容和主题;运用内容分析法,建构分析类目,探索游客对九华山宗教旅游体验的感知;对宗教旅游体验进行评价,了解九华山在游客心目中形象的优劣程度.为九华山宗教旅游体验的完善和提升提供依据,完善了以网络文本为数据来源的宗教旅游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阳  靳雪  龚先洁 《河南科学》2020,38(5):829-835
以浙江省建德航空小镇为案例地,运用网络爬虫技术法和文本挖掘法,收集了携程网、去哪儿网和马蜂窝网站上401条评论和游记文本,并对文本数据进行高词频统计、社会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测度,探究了该小镇的旅游形象感知和维度分异.由此得出结论:第一,建德航空小镇的旅游形象维度具有差异性,其中旅游吸引物维度是第一层次,旅游基础设施维度是第二层次,休闲和娱乐、旅游环境和地方氛围维度是第三层次,公共基础设施维度是第四层次.第二,游客对建德航空小镇的整体感知形象是人文类新兴特色旅游地,认知成分主要由航空文化、特色小镇、休闲娱乐、旅游基础设施4个主题组成.第三,在建德航空小镇旅游形象感知中,积极情感占比大.游客满意度高,说明该小镇正面旅游形象的打造已卓有成效,形成了网络口碑效应.  相似文献   

3.
旅游形象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物,也是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以清明上河园为例,在"认知—情感"形象模型的指导下,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以问卷调查和景区服务人员的访谈为分析样本,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信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可知:1)游客对清明上河园的感知形象整体比较好;2)景区在旅游商品和服务人员方面存在一定问题;3)性别、学历及月收入等社会统计学特征对游客的感知形象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地旅游形象在吸引潜在游客、提升目的地竞争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通过采集游客在西安发布的微博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和ROST词频分析软件深入分析了国内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感知集中在代表性景区,整体形象感知,游客情绪等.整体上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感知良好,但也存在负面感知,其关键影响因素表现在天气、交通、景区人多等方面.运用微博数据对西安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相关管理部门明确西安旅游形象的定位以及针对性地实施旅游形象提升工作.  相似文献   

5.
以Tripadvisor社交媒体中有关入境游客对凤凰古城的点评内容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探讨入境游客关于凤凰古镇旅游形象的感知研究.借助KH Coder和Nvivo软件,总结并系统地提取了凤凰古城的旅游认知形象,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入境游客对凤凰古城旅游形象的消极感知因素.研究发现:(1)入境游客对凤凰古城旅游认知形象主要包括古城特色、休闲娱乐、美食购物和景色差异;(2)游客对凤凰古城旅游形象的消极感知与当地居民、旅游从业者和其他游客旅游行为密切相关;(3)入境游客对凤凰古城的总体情感倾向以积极态度为主,但程度有限.在此基础上,提出凤凰古城旅游形象提升的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将短视频社交媒体与目的地形象、游客行为意向相结合,根据短视频表征内容开发目的地形象测量表,构建变量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抖音短视频显著影响旅游者对目的地认知形象、情感形象的感知;游客认知形象感知对情感形象产生显著影响,与情感形象共同影响整体形象感知;旅游者对目的地整体形象感知显著影响旅游者的行为意向;短视频对行为意向影响路径被目的地形象完全中介.将短视频、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整体形象、行为意向等概念相结合,丰富了目的地形象的理论研究,同时可为目的地营销者、目的地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游客网络日志及评论研究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利用网络文本收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和感受,已成为旅游形象研究的重要途径。利用百度、谷歌等各种搜索工具进行检索以及根据设定的目标条件对游客关于曲江旅游景点进行评价的网络评论和网络日志进行分类、筛选和分析,最终符合条件的文章有82篇,评论2908条。对网络日志和评论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建构了三个分析类目,探索游客对曲江景区整体形象的感受,从而明确曲江景区在游客们心中满意程度的高低,并为曲江旅游景区的升级和发展提供参考,完善以网络文本为数据来源的旅游形象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旅游与互联网的联系愈加紧密,网络评论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网络评论反映了游客对景区的印象和看法,是景区形象的重要反映.而负面评论则体现了景区的负面感知形象,对于景区发现问题,改善管理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携程旅行网上关于大连圣亚海洋世界的网络负面评论进行研究,将评论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形成景区总体体验、核心吸引物、具体场馆与项目和经营管理4个一级类目和对应的19个二级类目,根据各类目的负面评论单元的数量与主要观点,归纳得到游客感知的圣亚海洋世界景区负面形象,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最后提出突出景区特色、提升表演品质、加强场馆维护与完善管理的建议.通过探索海洋表演类景区负面形象的主要感知因素和形成原因,丰富了景区形象研究的内容,也为该类景区形象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网络信息技术(ICT)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类行为模式的飞速转变。近年来,网络不仅成为旅游目的地传播形象、拓展市场的重要载体,也成为影响大众旅游决策的重要工具。通过选取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北京市灵水村作为案例地,以游客对灵水村的网络评价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挖掘软件提取出游客对灵水村感知形象的60个高频词汇,从旅游地客观形象、情感形象、重游意向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游客对灵水村的旅游形象感知以积极情感为主,游客对"古村落""举人""爸爸去哪儿"等形象感知强烈,消极感知来自门票价格、旅游开发水平、居民态度等方面。在此基础上,从旅游设施改造升级、旅游产品规划设计、创新营销等方面提出提升灵水村旅游形象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嘉峪关市游客感知形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方法,对嘉峪关市旅游形象宣传高频词与游客实地感知形象高频词进行深度挖掘,对比分析二者的异同点,并且利用ROST ContentMining软件对游客实地感知网络文本进行情感分析.结果表明,嘉峪关市旅游宣传形象与游客实地感知形象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游客对嘉峪关市旅游景区(点)的感知印象深、满意度高.嘉峪关市应继续保持对景区(点)的强有力宣传,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拓展市场空间范围,进行国际化的旅游市场定位,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往旅游.  相似文献   

11.
以车耳营民俗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分析乡村旅游效应问题.结果表明:根据SPSS分类结果将该地区认知类型划分为典型积极型(I组、II组)、退却型(IV组、V组)、冷漠(VI组),分别占到了总样本的85.56%、10.60%、1.92%.其中,积极性认知类型组可以更客观地反映旅游影响,退却型认知类型组没有认识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对旅游影响体会不深刻,冷漠型认知类型组对旅游影响完全否定或者极度夸张.从不同认知类型组看,积极型认知类型组对乡村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应、资源环境效应持肯定态度,而对道德文化效应和生存环境效应持中立态度;冷却型认知类型组认为旅游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持,但旅游区居民自身经济状况未得到改善,对社会文化效应持中立态度,而对道德文化和环境的负面效应感知强烈;冷漠型认知类型组对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均持否定态度.人口统计学特征对旅游感知水平的影响表现为"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成员是否从事旅游业"和"是否本地人口"是影响旅游经济效应感知层次的的关键因子,"家庭人均年收入"、"性别"、"家庭成员是否从事旅游业"对居民感知旅游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泛长三角41个城市为例,用旅游经济引力模型和网络模型分析2005年、2010年、2015年泛长三角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特征演化.研究发现:1) 泛长三角旅游经济联系量不断增长,上海等城市占比缩小,垄断地位减弱,旅游联系日趋紧密,整体上呈现平衡发展的趋势;2) 网络呈现东部密集,西部稀疏,中间密集,南北稀疏的不均衡格局,边缘城市孤岛状态逐渐消退,网络整体性与网络密度趋高;3) 核心—边缘区节点城市发展稳定、联系越发紧密、互动性增强,核心区成员数量增加,网络发展渐趋平衡,核心区带动作用增强,“涓滴效应”日益显著;4) 节点网络中心性隐喻了长三角城市定位呈阶梯状格局,细分为5个角色群体以定位各节点城市的地位与属性.其中上海节点中心性各项指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共同扮演着旅游核心角色.  相似文献   

13.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近几年提出很多围绕特色村寨的原创乡村旅游新概念和新理论,如:游居、野行、诗意栖居、场景时代等.特色村寨的旅游形象是检验和衡量地区开发特色村寨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依据.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例,使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从马蜂窝、携程等网站获取游记、评论等样本,利用ROSTContentMining软件对文本进行高频特征词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研究游客对景区的旅游形象感知.(1)128篇游记样本中提取出162条高频词汇,频次排在前60位的词汇表明游客的主要关注点集中在村寨的景观,高频词汇的语义网络矩阵以村寨为核心,其他特征词向周围发散状;(2)游客对特色村寨旅游认知形象主要为村寨形象、旅游吸引物、村寨设施及服务三个方面;(3)综合来说,游客对于湖南武陵山片区的村寨旅游形象感知以正向情感为主,通过后续人工读取文本发现,负向情感主要源于村寨的道路交通以及卫生环境等基础设施服务不完善.  相似文献   

14.
借助用户生成内容(UGC)分析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和感受,是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有效方法之一.文本使用火车采集器采集网络社区服务平台“百度旅游”中的武汉点评,以内容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借助ROSTER CM6软件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得出:1)受关注的旅游资源中,武汉市人文旅游资源量多,自然旅游资源质优.2)积极感知因素体现在城市历史人文气息浓厚、自然旅游资源观赏价值高、特色饮食味美实惠、当地居民直率热情等方面,消极感知则是由于城市交通拥堵、人多拥挤、以黄鹤楼为代表的景区质价不符等因素产生.3)武汉市应加强对受旅游者忽视的优质旅游要素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以及消费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网络购物,物流服务成为影响消费者网购满意度和制约电商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索影响网购物流服务的因素及其作用,并依此设计相应的物流优化方案,进而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提高物流顾客满意度,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效益。为探究消费者网购物流服务因素类型及其作用机制,从网购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以网络购物者在平台上的评价信息为研究对象,利用八爪鱼数据采集工具从天猫商城抓取一定量的评论信息,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挖掘,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提取物流服务因素主范畴和类型。把影响网购物流服务的因素分为7个主范畴,挖掘主范畴关系结构,将影响网购物流服务质量的因素归纳为配送质量、感知体验、售后服务质量和可靠性等4个主要类型。基于主范畴的典型关系结构,最终确定了"网购物流服务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为核心范畴,分析得出物流服务质量的作用模型。运用语义网络分析和理论饱和度检验对物流服务质量因素的类型及其作用机制进行验证,语义网络分析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知识处理与内容挖掘软件进行全网分析,通过词频分析及关键词共现分析验证所得结果;理论饱和度检验采用原始资料法与信度评估法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感知体验是网购物流服务的直接驱动因素,它决定了顾客是否进行网购行为;售后服务质量和可靠性通过影响感知体验间接驱动消费者的网购行为,是网购物流服务的间接因素;配送质量既可以直接影响网购物流服务质量,又可以通过感知体验间接影响网购物流服务质量。通过上述几方面改善物流服务,不仅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获取和保持稳定的客户群以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可以作为电商企业完善自身物流系统的重要依据,探索自身物流的薄弱环节,使企业得到更好发展。该研究方法及所得结果对B2C电子商务企业改善物流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旅游决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国内可控因素(价格、距离、设施、交通、服务水平、好客程度、旅游景点)对亚洲地区外国游客来华旅游影响的程度,找出这些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关系,并将可控因素分类,为旅游决策提供一定依据;根据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1037)中来自韩国、日本、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的游客在西安、上海、昆明、桂林、广州、北京6个城市的调查资料,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借助统计软件SPSS和数学软件MATLAB,对7个可控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分析,再找出7个可控因素的公共因子,对公共因子进行排序;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到总体影响程度与7个可控因素之间的线性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找到7个可控因素的3个公共因子;初步得到7个因素对旅游决策总体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服务水平、交通、旅游景点、设施、价格、距离、好客程度;将7个因素分为3类:服务水平、交通、旅游景点、设施为最重要一类;价格、距离为次要一类;好客程度单独为最不重要一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图像拼接技术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拼接图像检测算法.该算法把离散余弦变换(DCT)与灰度共生矩阵结合,计算图片DCT域上的灰度共生矩阵,将共生矩阵作为特征向量,采用特征提取 分类方法,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进行分类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哥伦比亚大学灰度图片库和中国科学院彩色图片库上达到了91.2%和98.5%的最高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抖音粉丝量数据,运用空间分类、核密度、最邻近指数等研究方法,对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 从空间分异看,各省、市的旅游经济发育水平存在差异,其中上海、湖南、湖北等地的景区网络化水平较高,而四川、安徽等地较低.同时,从格局分布看,较高及高关注度景区在江浙沪一带呈集聚分布,在四川成都呈孤立分布,中低关注度景区分布范围广,但整体上东密西疏.2) 从空间集聚看,整体呈现出“双核引领,多点驱动”的结构特征.3) 从空间结构看,中高关注度景区在空间上呈均匀型分布,低、较低关注度景区呈集聚型分布.从集中程度来看,上海、江西、贵州的集中水平较高,而安徽、四川、重庆、湖南等地较低.4) 从虚实差异来看,景区网络关注度虽然打开了市场,但由于发展差距过大,导致整体发育水平并不高.5) 从各因子的影响力度来看,宣传力度以及实体建设水平对地区网络旅游经济的解释程度较高,经济支撑力、网络化水平次之,交通条件及服务水平的解释力较小.  相似文献   

19.
基于颜色纹理和形状特征相结合的图像检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度共生矩阵是一种有效的纹理图像分析方法,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图像检索,定义了一种新型的灰度共生矩阵描述子,该矩阵描述子能够有效结合颜色、纹理和形状特征,通过描述像素的空间相关性来进行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 利用该矩阵描述子进行图像检索时,先在RGB颜色空间中计算彩色梯度,然后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来描述图像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其检索性能优于传统的普通灰度共生矩阵.  相似文献   

20.
针对ML-GCN中标签共现嵌入维度过高影响模型分类性能和ML-GCN中没有充分发掘标签之间不对称关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注意力网络的多标签图像分类模型ML-GAT;ML-GAT模型首先对高维标签语义嵌入矩阵进行降维;然后通过降维后的低维标签语义嵌入表示和标签类别共现图得到标签共现嵌入;与此同时ML-GAT将多标签原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