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从审判工作实际出发,以刑罚为视角,结合攀枝花市涉毒犯罪的特点,攀枝花市民族地区在打击涉毒犯罪刑罚适用上应充分利用财产刑的作用,特别是加大罚金及没收财产等附加刑的适用,使涉毒犯罪无利可图;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景下,建议出台结合各地毒品犯罪实际的刑事司法政策,增强刑法的威慑功能,建立打击、遏制特殊人群涉毒犯罪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大理州毒品犯罪问题有其自身的特点,犯罪主体呈现出以农民、无业人员为主,以担任马仔角色的居多,且特殊主体涉毒情况突出等特点;犯罪方法以零星贩卖或运输毒品为主,多以贩养吸,且犯罪手段呈多样化、隐蔽化。毒品犯罪分子所处的社会弱势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促使他们参与毒品犯罪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毒品是一种罪恶的商品,其“市场”表现也同样受经济规律的调节。本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我国刑事立法在涉毒犯罪上存在着重标轻本之失误,以及这种失误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4.
试论毒品犯罪的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毒品犯罪研究中采用知识社会学视角,前提是对毒品问题复杂性的判断,把毒品(毒品犯罪)视为社会中被建构出来的“知识”,人们对这种知识的认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这些因素,才能全面反思、理解毒品政策的正当性。毒品问题的复杂性判断是摒弃“运动式治理”思维的基础,这种判断在中华民国时期已经形成共识。当时的知识分子曾从法律本位、国家主权维护和国际合作、禁毒的步骤、禁毒中政府经济利益、禁毒中法律权威性和吸毒者矫治等角度广泛讨论毒品问题,前人对毒品犯罪的这种问题意识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5.
验证显微红外技术通过红外显微镜快速采集微量甚至痕量样品红外光谱的能力.研究中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是利用红外显微镜直接采集塑料自封袋表面微量毒品的红外光谱图,并与毒品标准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尤其是特征吸收峰进行定性比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集到的样品红外光谱图与毒品标准红外光谱的主要吸收峰尤其是特征吸收峰相吻合,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并可为侦破涉毒案件提供充分证据.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分析疫情对犯罪的影响,以某市为例,选取10类重点犯罪类型,通过构建混合时间序列犯罪预测模型,对疫情前后犯罪演变的过程及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疫情显著改变了犯罪的演变趋势。在疫情爆发初期,除了涉赌犯罪,其余犯罪类型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随着疫情防控逐渐常态化,强奸猥亵、故意伤害、涉交通、涉黄等犯罪呈现反弹趋势,而诈骗、涉赌、抢夺抢劫、涉毒等犯罪依然呈现下降趋势,盗窃犯罪则基本维持不变。通过本研究能有效提高我国公安机关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下的犯罪分析能力,为科学制定社会治安防控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国内毒品犯罪的影响下,甘肃省毒品犯罪活动日益频繁,已经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甘肃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极大地制约了全国禁毒工作的开展。对甘肃省毒品犯罪形成的社会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毒品犯罪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根据甘肃省毒品犯罪形成原因及其构成特点,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使禁毒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毒品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犯罪,在组织、犯罪手段及反侦查能力方面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当今世界毒品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受全球毒情恶化的大环境影响,加上国内滋生、诱发毒品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不少.我国禁毒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很严峻。当前严峻的毒品犯罪态势使一般侦查手段不能适应犯罪控制的需要.秘密侦查手段以其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逐渐在世界各国侦查部门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9.
任曦 《当代地方科技》2009,(12):175-175
近年来,毒品犯罪屡禁不止,使禁毒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从对毒品犯罪国际国内的立法比较出发,分析我国现有的毒品犯罪刑法规定,进而提出完善我国相关规定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王琳 《太原科技》1998,(1):30-31
由于毒品犯罪猖獗,打击毒品犯罪力度加大,毒品种类和制作形式也变得多样化。随着冰毒,蓝精灵,绿豆仔,十字架等毒品的出现,急需加强对毒品分类和毒品检验研究,本文对此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毒品犯罪的司法适用中,应当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地位。为了严格限制毒品犯罪死刑的适用,首先需要从观念上树立起保障人权的理念,不将毒品数量作为决定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唯一标准,而要综合考虑毒品犯罪案件的具体情节。对毒品犯罪适用财产刑,有助于消除毒品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经济基础,能够抑制行为人实施毒品犯罪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刑事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郑永红 《科技信息》2009,(16):17-17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人们是否从事某一项行为都是在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支配下进行的。毒品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也是在综合分析该行为的成本收益之后才实施毒品犯罪的。因此,本文主要以经济学的观点分析毒品犯罪的犯罪成本和犯罪收益,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基础对禁毒对策进行经济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毒品来源推断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毒品来源推断技术在打击毒品犯罪中的作用引起了各国法庭科学工作者的关注,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地尖端毒品分析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仅有一两个实验室刚刚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GC)和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GC/MS),对某部门送检的一批共12起案件的毒品进行了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获得了这一批案件毒品样品中主成分、痕量杂质、搀假剂和稀释剂组成及含量的特征,发现了一些十分有价值的情报信息,为该部门在打击毒品犯罪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情报服务。  相似文献   

14.
毒品犯罪具有易诱发暴力犯罪的特点,毒品犯罪对其次生犯罪的引发作用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引入经济学领域基于距离测度的产业聚集度DO指数(DO index),以华北沿海T市2018—2019年的毒品犯罪和其次生犯罪作为研究对象,将两类犯罪共生关系数值化。研究表明:毒品犯罪与四类次生犯罪(抢劫罪、强奸罪、危险驾驶罪、故意杀人罪)在空间上呈现出小尺度共聚关系,共聚程度随距离变化在理性选择理论的作用下多为倒U形关系。毒品犯罪与故意伤害罪在空间上为随机分布关系,该关系受当地民风民俗与毒品特殊药理性影响。作为对日常活动理论空间视角的补充,警方可加强毒品犯罪发案0.48 km范围内相关人员的管控,以达到对与其具有共聚关系的次生犯罪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凉山彝族自治州毒品犯罪形势严峻,毒品种类以海洛因为主,零包贩运遍地开花,大宗、跨地区的毒品交易日益严重,毒品犯罪显现流动性、家族化、暴力化倾向。毒品犯罪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成为制造流浪儿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当理性对待毒品犯罪,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教育,提高警方打击毒品犯罪的能力,加强服刑人员及吸毒人员的社会化改造。自治州应利用自己的立法权,因地制宜完善有关禁毒法规。  相似文献   

16.
杨彦文 《科技信息》2011,(15):404-404
当前毒品犯罪国际化的趋势,要求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加强各国之间的警务合作,才能有效遏止毒品犯罪的蔓延并最终铲除毒品对国际社会的危害。我国警方与周边国家警方和国际刑警组织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探索出了打击毒品犯罪有效的途径,有力地打击了日益猖獗的毒品犯罪活动,确保了我国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17.
对运输行为按行为人主观罪过的内容来定罪,既解决了运输毒品罪与走私毒品罪、贩卖毒品罪的区别,又解决了非法持有毒品罪与运输毒品罪的区别问题。按行为人犯罪意图的实现程度来认定犯罪的结束形态,可以解决运输毒品行为的犯罪预备、未遂与既遂问题。  相似文献   

18.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在刑法典颁布10余年以后,首次出现在单行刑法之中。这一重要罪名被立法所确认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打击毒品犯罪的形势需要、履行国际法中关于禁绝毒品的国际义务的需求、打击毒品犯罪的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和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践对我国毒品犯罪立法的影响等是“非法持有毒品罪”得以出台的主要立法背景。1997年新《刑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非法持有毒品罪”立法得到了完善。  相似文献   

19.
选取美国芝加哥2012—2017年的盗窃、抢劫、毒品案件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影响域的犯罪网络构造方法,并针对犯罪表现的行为特征与网络行为特征进行映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构造的犯罪网络在不同犯罪类型、不同网络规模下均表现出无标度性、小世界特征;局部呈现高聚集性,并体现不同的聚集特点;犯罪网络社团化的程度明显.因此,可以利用复杂网络手段,对犯罪网络建模与拓扑特征分析方面作进一步深入探讨,对不同犯罪模式的动力学研究以及预防和资源配置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攀枝花市地处川滇结合部 ,成昆铁路、1 0 8国道纵横其间 ,是四川内地通往云南至中缅边境的咽喉 ,距世界上最大的毒源地“金三角”仅 80 0公里 ,在历史上就是种毒、吸毒的重灭区。近些年来 ,攀枝花市又成了毒品过境的“黄金通道”和毒品消费市场。本文试就我市毒品犯罪问题作一些探讨 ,以期对我市禁毒工作有些许帮助一、攀枝花市毒品犯罪的现状和特点1 攀枝花毒品犯罪的现状( 1 )毒品犯罪逐年猛增 ,虽经屡次打击 ,仍呈蔓延之势。攀枝花市毒品犯罪主要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 ,特别是近几年 ,发案率大幅上升。据统计 ,1 987年查获毒品犯罪案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