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叶芝的代表作《基督重临》借助《圣经》中基督重临的教义和“伪基督”的原始意象,宣称即将到来的新时代不是太平盛世,而是伪基督降临的天下大乱,表达了西方战后的恐怖景象和危机意识,是一首取材于基督教末世论神学的先知诗篇。  相似文献   

2.
《圣经》与西方文学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关系,但由于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的种种原因,我国在从《圣经》视野解读西方文学方面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忽略《圣经》视野,致使在西方文学理解上出现了诸多误读。从《圣经》视野解读西方文学可从《圣经》知识、《圣经》象征、《圣经》观念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圣殿》中运用了"洁净圣殿"的圣经原型故事。与原型故事中圣殿成为贼窝相对应的是被败坏的美国南方社会到处充斥着淫欲与强暴、怯懦与自私;与原型故事中耶稣洁净圣殿相对应的是霍拉斯一面洁净自己的内心,一面与强暴、自私等进行斗争;与原型故事中受难基督形象相对应的是鲁碧与那个没有名字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论基督教《圣经》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作品,为英美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所以,《圣经》对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希腊当代作家卡赞扎基斯呕心沥心写就的《基督的最后诱惑》展现了人类尤其是作家自己在爱与斧、拯救世界与俗世欢乐之间惊心动魄的冲突.相比《新约》不受诱惑、没有罪过的神子耶稣,卡赞扎基斯的耶  相似文献   

6.
《西风颂》中充斥着大量的圣经意象。雪莱大量借用圣经意象的目的并非宣扬基督教义,而是创新性地为其自身抒发情感所用。  相似文献   

7.
《圣经》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有对《圣经》的基本了解,就谈不上正确认识西方,也无法真正领略到西方文学的精髓。然而,尽管《圣经》文学价值极其丰富,但其宗教色彩也极其浓厚。笔者结合自己多年面对本科生高年级开设的《圣经故事》课程的教学实践和基于对《圣经》的一定研究,从学术角度、政治角度、英语语言学习角度和文学研习角度,提出了对开设《圣经》有关课程的初步看法及其反思。  相似文献   

8.
《圣经》是基督教的宗教典籍,它本身也具有非凡的文学意义。在《圣经》众多的文学体裁中,叙事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圣经》第一章《创世纪》中的公开型叙事者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了它所取得的叙事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9.
原型是一种在文学中反复运用并因此成为约定性的文学象征或象征群,歌德的《浮士德》中潜藏了许多《圣经》原型,在主题意向、情节结构、人物类型等方面均有所表现,既继承了《圣经》中的原型,又有所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10.
就对文学的直接影响而言,古希腊的神话和基督教的《圣经》已经成为浸润欧美文学的不可或缺的两支伏流。提起《圣经》,不少中国读者便会因它是基督教的经书而敬而远之。诚然,《圣经》有其神秘成分,让在“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觉得荒诞无稽。欧美文学一向以希伯来文学和希腊文学为其渊源。许多欧美第一流的作品,无论是诗歌、小说、戏剧或散文。它们的思想脱胎于圣经,它们的感情来源于圣经。《圣经》之于莎士比亚也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11.
论基督教《圣经》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作品,为英美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所以,《圣经》对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叶攀 《科技信息》2009,(18):101-101
《圣经》通常被描述为"最伟大的书"。这是因为它对人类的思想和信仰有重大的影响,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本书像《圣经》一样影响深远。虽然《圣经》是2000多年前写成的,但是它仍然影响着今天的人们。从国家领导人到著名的体育运动员到科学家,各种各样的人都在阅读和学习《圣经》。西方文化的许多基本概念和原则都是源习于《圣经》,许多英语的短语和词句也是源自《圣经》。本文主要讨论如何依托圣经文化知识来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  相似文献   

13.
《圣经》作为基督教经典对世界文化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圣经》的汉译,对中国的政治、哲学、文学、语言、艺术、文化等领域的影响极其广泛。特别是从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和影响来看,汉译《圣经》既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资源,又是现代文学家创作灵感的聚宝盆。  相似文献   

14.
《圣经》是开启西方文化的钥匙。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附录I列出了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中的社会文化课程,其中第(f)项是《圣经》。从《圣经》对英语词汇学习、英美文学阅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论述了系统地学习了解《圣经》对于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从《雷雨》到《北京人》,曹禺以戏剧来探索人生的轨迹中,显露出一条基督因素渐行渐远,但始终若隐若现的线索。曹禺对现实人生关注力度的加大及其对现世幸福的执著,决定了其对基督思想的远离趋向,而其童年记忆及其对形而上探索的坚持,却使他难以斩断与圣经世界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希伯来圣经中的三篇重要作品《约伯记》、《诗篇》和《耶利米哀歌》在文学表达上具有一个共同特性:身体性.身体性在其中具有各种存在形态,它可以看成是对上帝神性的深切体验.而身体性对于文学、美学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基督教宗教经典的《圣经》为西方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恒久的主题。特别是文学与神学完美结合的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其文学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基督教《圣经》的熏陶和润泽。只有熟悉掌握基督教《圣经》,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拓宽文学知识,提高欣赏视野。  相似文献   

18.
《圣经》作为一部特殊的古代历史典藉,史实记录完整、详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同时,《圣经》又是希伯来文学的集粹,在创作形式和文体表现方面呈现出多样化风格。《圣经》对欧美文学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穆旦的诗歌从圣经中借用一套话语符号、叙述模式和文学意象,呈现出显见的基督教色彩。"上帝"、"神"、"主"之类术语频繁出现,为其诗歌文本增添了特殊的深广程度。遍观其《蛇的诱惑》、《神魔之争》、《出发》及《隐现》,圣经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资源进入诗歌世界,构成诗人反思人生意义、批判社会现实的支点。《隐现》尤其展示出一种弥漫着基督教观念的精神境界:抒情主人公秉持绝望的心灵求主救赎,欲从一个混乱世界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清净与安宁,而他的焦虑却终未消除。穆旦诗歌中的圣经意象承载了诗人特定的宗教意识,那种意识反映出个体生命在战争年代的生存困境,也折射出W·B·叶芝、T·S·艾略特等西方现代派诗人对中国新诗创作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圣经》对英美文学影响甚大,它文字优雅,用词简练,寓意深刻,我们常用的谚语、习语等有相当一部分都来自于《圣经》,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典故和谚语。了解与《圣经》有关的习语、谚语的背景知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是不无益处的。本文将从《圣经》中与数字有关的谚语和习语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些比较常见的尤其是与数字七有关的谚语与习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