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血肿扩大是原发性脑出血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综述了原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情况,为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及致残率都很高.CT对诊断本病价值很大,不仅是有效的诊断方法,也是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手段之一。但由于高么压脑出血血肿在不同时期的CT表现不同,加之部分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造成误诊的病例时有发生,通过回顾分析7例误诊病例,总结误诊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出血量在30ml以上的中重度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内外科治疗的预后.方法: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头颅CT下简易三维立体定位,对出血量在30ml以上的中重度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观察其预后及致残率.结果:较传统内外科治疗死亡率低,早期实施手术可以减少致残率.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中重度脑出血是一种安全且效果非常理想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早期实施可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重度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58例重度脑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血肿清除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开颅组死亡率低于微创组,但重残率高于微创组。结论:对于重度高血压脑出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术式,开颅血肿清除术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根据人院时出血部位、血肿量、GCS评分等选择不同术式对高血压脑出血116例进行治疗,并分析不同术式的疗效。结果116例脑出血中死亡27例,存活89例。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组相比,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生活完全自理率最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率最低。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34例小儿外伤性颅内血肿,根据血肿类型、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强调小儿外伤性颅内血肿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急性血肿病情多数危重,要及时手术清除病灶,非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如果治疗及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简称小骨窗)与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简称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分别对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经外侧裂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结果:小骨窗组与立体定向组血肿抽吸术患者术后偏瘫开始恢复时间分别为(12±3.2)天、(18±4.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肺部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没有明显差别(P〉0.05);预后(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小骨窗组优于立体定向组(P〈0.05).结论:与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相比,经外侧裂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清除血肿,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微创法清除颅内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对12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术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26例患者术后存活120例(95.3%),本组死亡6例(4.8%).生存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用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疗效.ADL1:恢复日常生活34例(26.9%);ADL2:生活自理35例(27.7%);ADL3:部分生活自理33例(26.1%);ADL4:卧床不起但有意识21例(16.6%);ADL5:植物状态3例(2.4%).结论出血至手术时间、意识与脑疝征、瞳孔改变、中线移位4项因素对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的预后价值,超早期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采用钻孔碎吸引流、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破入脑室者行脑室外引流,在围手术期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并严格落实,预防早期并发症.结果:手术后存活77例,成活率为90%.对77例存活者术后1个月行所疗效评定,其中临床基本治愈21例,显著进步34例,进步12例,无进步10例.结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在围手术期严密监测,加强护理,预防和及时发现并发症,对患者预后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保守治疗少量血肿(30 m 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颅内深部少量出血的9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微创手术治疗组(微创组)(50例患者)和保守治疗组(对照组)(46例患者).微创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进行微创穿刺清除,对照组给以常规药物保守治疗.通过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死亡率、再出血率、平均住院时间和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短期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微创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入院1周后Glasgow昏迷评分(GCS)检测结果显示:微创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微创组再出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相比有增高的趋势(P0.05),死亡率两组数据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4)微创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5)采用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系统对出院半年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微创组GOS得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微创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少量血肿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患者的短期预后和恢复效果明显.2)微创血肿清除术能显著缩短少量血肿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有助于缓解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人脑出血可以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来治疗.通过对临床高血压脑出血106例外科治疗分析,发现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主要注意把握好时机,以发作24 h内为好;另外,常用的有脑室引流血肿溶解术、穿刺血肿法、直接血肿清除术、双极电凝止血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原发性肝癌35例,误诊原因除症状不典型、并发症表现突出、AFP阴性,B超阴性外,与医生未详细询问病史、缺乏仔细体检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2例重型颅脑损伤所致神经性贪食患者。主要为脑外伤恢复期出现贪食、暴食、情绪改变,自发诱吐等。颅脑外伤急性期的格拉斯哥昏迷记分5分、6分各1例。CT检查:额颞部脑挫裂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且有不同程度的颅内血肿。脑电地形图检查:轻-中度异常。2例患者经高压氧、药物及综合心理治疗,1例治愈,1例好转。并结合国内外有关资料对本病的诊断、临床表现、病因、治疗、预后及与抑郁症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血肿抽吸术对脑出血后早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产生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6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3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血肿抽吸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MMP-9水平,分析MMP-9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DS)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的MMP-9水平均达到高峰,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随后患者MMP-9水平开始下降,治疗组患者下降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NDS评分都有所改善,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分析患者MMP-9水平和NDS评分具有正相关性(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2.4%高于对照组62.5%(P0.01).结论:营养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6年患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在30 mL以上的45例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的54例患者分两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统计结果 有显著差异.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技术操作简单,损伤轻,能最大限度地解除患者病变的恶性循环,保留患者的生理功能,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是目前临床治疗脑出血比较理想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在50%左右,传统外科开颅手术治疗死亡率在40%~60%之间,使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死亡率为21.9%,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开颅清除血肿及去骨瓣减压术后,对术后患者进行持续有创动态监测颅内压(ICP)的临床意义。对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开颅清除血肿及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接受1~7 d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依据术后颅内压上升情况,将患者分为正常和轻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重度升高组。比较3组患者基本资料,术后颅内压监测期间临床信息和并发症,术后6个月预后。结果表明: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正常和轻度颅内压升高组87例,中度颅内压升高组22例,重度颅内压升高组11例,3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术后颅内压升高情况和GCS评分呈负相关(r=-0.633,P0.01);3组并发症发生率逐渐增加,分别为11.5%,36.4%和63.6%,差异有显著性(χ~2=20.04,P0.001);术后6个月预后优良率逐渐降低,分别为84.0%, 45.5%和27.3%,差异显著(χ~2=24.54,P0.001)。从而得出结论: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能早期预测患者术后病情、并发症情况和预后,有助于及时采取客观准确的临床治疗方案,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急性硬膜外血肿是颅脑外伤的严重继发性病变,多需手术治疗,若处理及时、恰当,则预后良好,死亡率明显降低。我科1984年2月~1997年9月共收治急性硬膜外血肿434例,占同期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492%,现将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434例中男382例,女52例。年龄9~67岁,16~45岁398例,占917%。致伤原因:车祸364例,占839%,坠落伤29例,占67%,打击伤25例,占58%,砸伤16例,占37%。(2)临床表现:头痛212例,呕吐25…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常见病,内科保守治疗,血肿吸收慢,病程长,耗资大,加之中老年体弱,合并主要器官多种疾病多,所以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我院使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治疗各种颅内血肿,吸出颅内出血,减轻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使被挤压的脑组织及时复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和脑缺氧,有效的保护脑神经功能,对挽救病人生命和减少后遗症至关重要。因此,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确能挽救患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老年人慢性脑膜硬下血肿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对15例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是无明显外伤史,多以痴呆、精神异常及锥体束征阳性为首发表现,本组病人尚有情感障碍、共济失调为首发表现者,无明显特征性。CT扫描虽能发现血肿,但对呈等密度时的血肿不如MRI更具优势。说明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需结合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