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小儿烧伤原因及临床特点,以预防和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2005~2009年999例0~12岁小儿烧伤住院病例的发病率,患儿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季节分布,城乡分布,烧伤程度等进行了回顾总结及分析.结果 小儿烧伤占我院同期烧伤患者的59.32%,婴幼儿期发病率最高,为76.28%,夏秋季发病率为57.26%,农村患儿占89.19%,致伤原因主要以热液烫伤为主,占92.29%,烧伤程度以轻、中度烧伤为主,二者占总数的85.89%.结论 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普及烧伤的安全教育,可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小儿烧伤原因及临床特点,以预防和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999例0~12岁小儿烧伤住院病例的发病率,患儿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季节分布,城乡分布,烧伤程度等进行了回顾总结及分析。结果小儿烧伤占我院同期烧伤患者的59.32%,婴幼儿期发病率最高,为76.28%,夏秋季发病率为57.26%,农村患儿占89.19%,致伤原因主要以热液烫伤为主,占92.29%,烧伤程度以轻、中度烧伤为主,二者占总数的85.89%。结论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普及烧伤的安全教育,可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正> 正常人口腔温度为36·5~37·4℃。若口腔温度经常上升到37·5~38℃之间,这种温度称为低热。低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原因比较复杂。引起低热的常见疾病有:结核病、慢性泌尿道感染,慢性肝胆疾病,慢  相似文献   

4.
烧伤儿童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由于儿童的各器官发育均未成熟,从体表面积算,总血量较成人少等原因,便小儿的调节机能及对体液的耐受性较成入差。加上烧伤后机体电解质调节紊乱,休克的发生率也比成人高。现将27例烧伤儿童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儿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龄二岁半H岁,烧伤面积最大78%,最小3%;平均24%。其中回烧伤均值为9%。原因:汽油烧伤、开水、热粥、鞭炮致伤等。临床护理一、大面积烧伤发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创面大量渗出血浆、血容量不足所致。首先应快速建立输液通道,维持有效循环血量。1、补…  相似文献   

5.
病毒感染也属于机会感染,烧伤病人也时有发生。本文通过5例烧伤合并病毒性皮疹的分析,阐述了病毒性皮疹的原因、诊断、治疗,着重强调预防治疗的重要性。本组资料发病率为0.36%;发病时间为烧伤早期和烧伤恢复期;发病部位为正常皮肤和已愈合的创面。发病与创面细菌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深切缓进给磨削烧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磨削难加工材料的型面和沟槽中,较大的磨削深度导致磨削区温度较高,使工件表面发生烧伤.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的深切缓进给磨削实验,分析不同磨削参数下工件的烧伤情况.同时,通过分析磨削时所消耗的磨削功率和磨削能,分析烧伤的原因,并提出判断工件烧伤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采用滚动轴承的大中型电动机轴电流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电动机轴瓦造成的损害,并结合实践经验介绍了轴电流烧伤轴瓦的特征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烧伤泛指由热力、电流、化学物质、激光、放射线等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治疗烧伤不但费用高,且烧伤后瘢痕挛缩、致残致畸,严重影响病患的生活和工作。婴幼儿烧伤患者因为其特殊的年龄发育特征,烧伤体表面积超过10%即可能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本文通过近年来的文献综合分析发现,热力、电流、化学物质、激光、放射线等是我国婴幼儿烧伤的主要原因,尤其热液烧伤。找准婴幼儿烧伤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给予及时正确的现场急救、抗休克对症、早期功能锻炼等多方面的科学、细致的护理干预,最大程度地帮助婴幼儿烧伤患者恢复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磨齿烧伤和裂纹是影响齿轮质量的关键。通过对磨削烧伤的种类和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针对锥面砂轮磨齿机磨齿特点,找出影响变质层深度的主要因素。采用回归设计方法,通过试验找出齿面变质层深度与各工艺参数间的关系式。这对于分析磨削烧伤等磨削缺陷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探索中药烧伤膏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通过文献检索方式,探索中医对烧伤的认识和疗伤的方法及中药烧伤膏剂的治疗情况。中药膏剂在治疗烧伤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临床应用广泛,取得一定的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尤其是在I度和Ⅱ度烧伤方面应用广泛,值得进一步研究。中医对烧伤的治疗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辩证施治、理论方药为指导的治疗方法,提出中药烧伤膏治疗烧伤方面的问题,为中药治疗烧伤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87年7月以来35例酸烧伤住院病人的临床分析,对酸烧伤的高发人群、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判断酸烧伤深度、推测致伤酸种类的经验,得出对酸烧伤急救及全耳治疗,减轻中毒及防治并发症的体会,特别指出眼腐蚀伤在酸烧伤病人中的高发性及其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宇 《黑河科技》2002,(1):41-41,42
在统计临床病例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儿烧伤休克期抽搐的原因,并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3.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3):124-125
目的:观察烧伤后合并湿疹的临床特点复方氧化锌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烧伤后湿疹创面分析,发现并发烧伤后湿疹,进行复方氧化锌软膏治疗。结果:经早期诊断、复方氧化锌软膏治疗后,平均3-7天湿疹及炎症反应完全消退,烧伤创面得到及时修复,平均6-21天后烧伤创面完全愈合,均无复发。结论:复方氧化锌治疗烧伤后湿疹具有良好的效果,可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4.
选取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14个乡镇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就诊资料50 881例,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与广义相加模型相结合,对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与各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其与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热指数呈负相关,与平均气压、平均风速呈正相关.结果表明,热指数是比温度、湿度等单独作用更全面的气象指标.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发病风险增高的主要原因是低热指数,低热指数对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的影响表现为长期效应,滞后6~8 d是主要发病时间.不同季节热指数滞后效应的结果不同,夏季的低热指数易导致患病风险增加;冬季高热指数滞后8 d时易增加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李红霞  孟俊明  李栋 《甘肃科技》2012,28(2):140-141
探讨了农牧区小儿烧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对2005 - 2010年收治的278例小儿烧伤住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小儿烧伤男孩高于女孩,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低龄儿童,其中1岁幼儿烫伤风险最高.通过系统治疗,所有病例痊愈.针对烧伤发生的不同特点制定治疗措施,使用MEBO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313例电烧伤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电烧伤发生的规律,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对电烧伤的人群分布、受伤环境、致伤电压、电烧伤类型、烧伤部位、烧伤面积、并发症以及截肢(指趾)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电烧伤病人中,以男性成年工人为主,男女之比为8.841,成年占86.27%;工人占69.01%;其中电工占31.95%;大多数电烧伤发生在工作过程中,占72.84%;致伤电压以380伏最多,占56.23%;各类电烧伤中以电弧或电火花烧伤最多,占61.02%;电接触伤在学龄前儿童中发生率最高,为同期电烧伤的80%;电烧伤部位以上肢最多见,占86.90%;电烧伤以小面积为主,TBSA<5%占54.95%;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昏迷,发生率为28.12%;截肢(指趾)率为0.86%,学龄前儿童的截肢(指趾)率最高为30.00%;10000伏以上的电压烧伤截肢(指趾)率最高,为62.50%。结论缺乏安全意识和用电知识,违规操作,电力设施维护不善以及对儿童的监护不周是引起电烧伤的主要原因。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电烧伤主要是电接触伤,致残率高,后果严重。所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普及公民的用电知识,加强对电力设施的管理维护以对儿童和老年人的监护是预防电烧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矿渣与磷石膏配制低热微膨胀早强水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现矿渣的综合利用和改进水泥性能。方法研究矿渣的活性、细度、掺量及磷石膏对生产低热微膨胀早强矿渣水泥性能的影响,并试验研究该水泥的其它性能。结果控制矿渣细度sb=382~450 m2/kg,水泥熟料细度sb=310 m2/kg,矿渣掺入量为50%~70%等工艺参数,通过磨料混合可制成425以上的低热微膨胀早强矿渣水泥。结论矿渣可用于425以上的低热微膨胀早强水泥生产。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院磨削科研组与有关工厂和研究所合作完成的关于高速磨削砂轮修整用量、磨削温度以及磨削表面质量等试验研究成果,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本文分析了磨削表面烧伤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讨论了磨削热源和磨削热的传散;阐述了防止磨削表面烧伤的一些途径和工艺措施;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烧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烧伤后几乎机体每个系统都遭到破坏,严重烧伤的营养治疗是整个烧伤治疗中常重要的一个环节。1临床资料病例:县某,女,刀岁,因重度烧伤于l卯8年2月对日入院,入院时病人除双侧足踝、会阻部、双乳房及头颈部外,其余身体各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烧伤,且表皮脱落,可见水泡,手都烧伤深达肌层。诊断为80%重度烧伤,浅flo50%,深11”30%,配合临床治疗,营养师结合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适量脂肪的营养治疗。由于营养供给充足,病人恢复良好,现有待进一步治疗后,就可出院。2讨论2.l蛋白质烧伤后,皮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病人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解决严重烧伤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72例严重烧伤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明显下降。结论:运用循证方法护理严重烧伤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病人,能促使护士去寻找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方法,更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