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力量,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有重要推进作用。治理视域下,辅导员队伍出现角色认知冲突、治理方式换挡期冲突及治理手段适应性冲突等现实困境。究其原因,无论是辅导员个体层面,还是高校管理及社会环境层面均面临着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变化及挑战。对此,高校辅导员应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树立科学的专业教育理念;以思政教育为基础,精通广泛的专业教育知识;以价值引领为关键,提升专业教育技能。同时,高校要以发展机制为目标,优化系统的专业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2.
"运动是良医"视域下的校园体育文化对改善整个校园人群身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价值.明确运动是良医内涵的基础上,认为新时期对接国家健康战略的客观需要,改善体质状况及生活方式的内在诉求,传承主动健康理念、提升健康素养是高校体育文化培育价值的集中体现.最后,提出拓展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优化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广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满足校园人群运动健身服务需求;营造校园体育锻炼环境,增强运动健身支持性氛围;体育志愿服务进社区,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延展健身指导形式;探索校园运动健身促进计划是高校体育文化培育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为推进融合教育在残疾人体育教学中的深入发展,更好地发挥体育育人和促进健康的功能,在体育俱乐部模式应用于高校残疾人体育融合教学背景的前提下,阐述其在教育公平性、相互认同、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的价值;分析其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差异、师资专业化欠缺、学校支持匮乏、对残疾学生的需求缺少关照等方面的发展困境;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提出构建“共生”文化,提升师资力量和组建辅助团队,加强支持和硬件保障,设置基于差异性的运动项目及评价体系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采用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1991年到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山西省数据中的城乡男女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的动态分析,结果显示:(1)身高、体重呈现“持续增长”的动态特征,BMI指数的动态变化验证了这一特征并显示身体形态尚在“正常”范围;(2)身高呈现发育提前的趋势,城市19~22岁学生身高增长幅度较小的结果表明成年人的身高增长趋势并不明显;体重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美国“学校健康与体育教育联盟”(AAHPE)致力于学校体育工作者与卫生健康领域工作人员共同协作,合力提升美国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养与运动能力。通过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对AAHPE的组织特征与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宗旨与指向方面,AAHPE倡导为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实现学生健康福利提供服务,对新型体育与健康教育理念的形成提供指导,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立法提供咨询。在结构功能方面,AAHPE通过预设的健康教育计划来规范学校对学生健康问题的认识;通过举办专业研讨会、建立专业委员会等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探讨为学生提供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所需的各类知识与技能。我国可以借鉴AAHPE的运行方式,在国家统一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延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包容性,优化学生的健康行为;通过有效课程与教学提升学生对健康风险的认识,使用个性化信息指导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当代地方科技》2007,(7):47-57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根据这一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2/3,  相似文献   

7.
 运动兴趣和运动方式可以正向预测共情能力,而运动经验、运动量与共情的关系则尚不清晰。综述了运动促进共情的认知神经机制的两条通路,包括运动通过激活镜像神经系统促进情感共情、运动通过促进认知控制系统促进认知共情;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研究设计不够严格,研究样本缺乏同质性,现有研究结果难以比较;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健康人群,对临床等特殊人群关注不够;运动影响共情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方面,目前采用的技术还较为单一,数据可重复性方面存在局限。建议未来加强3个方面的研究:(1)严格把控实验设计,明确运动兴趣、运动经验、运动量和运动方式等改善共情不同成分的剂量效应;(2)尝试开发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症等共情受损人群运动处方;(3)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技术创新,深化运动对共情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培育是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青年价值共识养成的需要,是立德树人的需要。高职院校青年价值观培育现实困境表现为:培育过程中青年价值观培育理念认知不足、培育体系不健全、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唯有明确立德树人目标,深化高职院校价值观培育理念认知;遵循科学实效原则,健全高职院校价值观培育体系;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发挥高职院校青年价值观培育主体作用,才能提升新时代高职院校青年价值观培育实效。  相似文献   

9.
使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台中市六个行政区65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获得有效问卷898份,平均年龄71?32岁。根据调查所得资料,以描述性统计、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获得以下结果:身体活动量与生理生命质量( PCS )及心理生命质量( MCS)成显著正相关,而每周运动三天以上的老年人,仅在心理生命质量( MCS )上有较佳的表现,但若达到每周运动五天以上,则不仅心理生命质量(MCS)上较佳,生理生命质量(PCS)也有较佳的表现。建议老年人平时应增加身体活动量,每周从事五天以上的运动,增强体适能,提升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体质指数异常学生的运动与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数理分析等方法,对高职院校体质指数异常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分析,以运动、心理干预的方式改善他们BMI指数异常状况,为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综合能力和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梳理法比较和阐释了“Physical Literacy”与“身体素养”的殊异,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典籍中“身体素养”的涵义和哲学意蕴,得出其本然含有身心一元论与具身认知理论,继而提出“身体素养”是中国古代体育教育的题中之意。以中华古典射艺为中心视角,梳理出4类身体素观:1.气力与心志相统一;2.精神修养与形体砺练并行不悖;3.仪礼与德艺整体发展;4.日用即道、日新至臻的身体素养论。察其要旨,古人修身强调道艺双修、德性养成,重视体育运动中的身体审美性质,在仪式性场域中实践社会伦常,和谐群己关系,体现出鲜明的中国体育特色。中国古代的体育运动在素养教育与体格培育两方面与现代体育理念遥相契应,深化中国古典射艺价值研究不仅能够建构具备中国特质的身体素养理论,亦有助于重新定位古典射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建立节约型社会有重要意义,提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将节约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从经济节约指数、社会节约指数、科技支持指数和环境支持指数4个准则层面给出30个具体指标,基本涵盖了节约型社会的各个方面。最后对如何提升资源节约型社会节约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1)推进节约经济的发展;(2)推进节约社会的发展;(3)加快科技进步;(4)提高环境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13.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验对照法,探讨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身体自我特征是否与普通大学生存在异同,从身体自我的具体描述和身体满意程度2方面对被试的身体自我特征进行深入分析.(1)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组对于运动能力、健康和运动习惯的关注程度要显著高于普通组,而形态维度的关注程度较低.(2)在身体满意程度的积极和中性子维度上,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要低于普通组,而在消极和期待维度上要高.(3)男女生在身体自我的能力、健康和消极子维度上差异显著.总体来看,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身体自我特征与普通大学生组存在较明显的组别差异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4.
对田径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展开研究,明确核心力量的概念范畴,分析核心力量训练在提升田径运动员身体机能、确保其在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协调性、避免肌肉损伤方面的作用,提出爆发力训练、静力性动作训练和无负荷运动训练等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以期更好地提升田径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5.
探讨大学生身体成分和体质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进行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分别运用体质健康测试系统和人体成分分析仪对中南大学566名大四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和身体成分测试,并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①男、女大学生台阶指数与体质综合评定成绩相关性较高(男生:r=0.655,女生:r=0.589;P〈0.01);②体成分测试综合评分与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不高;③学生体质综合评定成绩与体成分指标中的体脂百分比(BF%)和腰臀脂肪分布比(WHR)相关程度较高(P〈0.01).由此可知大学生身体成分测试指标中体脂百分比(BF%)与腰臀脂肪分布比(WHR)能用来反映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是推进资源型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典型资源型城市临汾为例,阐释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优化发展的产业、空间、管理和旅游4种转向,并对旅游业驱动乡村振兴的过程和实践模式进行分析,探讨资源型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和机制。结果表明:(1)临汾市产业由第二产业向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型,空间上农业用地适度向旅游建设用地转化,管理由传统粗放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旅游由单一要素向多元要素转变;(2)临汾市探索出乡村旅游实践模式,即明确定位,重塑旅游形象,发挥龙头景区带动作用,探索发展工业旅游,重建乡村生态环境,协调推进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3)乡村旅游从农业、农村和农民3个维度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资源型城市乡村发展亟需转型,资源型城市乡村应注重旅游形象的重塑,明确自身定位,开发新型特色旅游资源,构建本地完整旅游产业链条,以谋求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身体研究主要围绕身体的符号化和非物质化进行,在错综复杂的话语包围下,身体处于失语状态。卡尔维诺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以反讽的方式对这种状态进行反思:一方面,小说展示了基督教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力机制对身体的编码和规训,规训的目的是促使人实现身心的完整和谐;另一方面,规训的结果却是制造出种种夸张变形的残缺身体和人格(例如“半边人”)。目的和结果之间的悖论颠覆了以完整和谐为核心的基督教“元叙事”,揭示了一切事物都是充满矛盾的自反性存在(无论是符号体系,还是人自身),实现了对身体符号化的反讽,身体的复杂性本质在意识形态遮蔽下借助非正常的残缺形态发出了声音。  相似文献   

18.
在消费文化视阈中,身体理论与身体写作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与此相关的"身体批评"却一直隐而不显。生理身体与社会(交往)身体两种形态为身体的主要存在方式。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身体描写和日常生活中的身体叙事为身体批评提供了广阔的资源。身体批评应该从身体感性、身体的伦理叙事和身体的文化政治三个维度去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兰州市老年人群(60~75岁)的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影响老年人是否具备健康素养的关键性因素,识别干预工作的重点内容。方法:运用多阶段抽样法选择8个县(区)1 089名常住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21年兰州市老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3.1%。研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是否具备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涉及教育程度和家庭平均月收入。结论:重点干预人群为低文化程度及低收入老年人群;传染病防治素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老年人健康素养问题;应加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建立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的老年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监测体系,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确保老年人群健康素养水平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结合某高职院校早操工作实践,对早操工作运行机制、积极作用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高职院校做好早操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增强学生体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巩固提升体育课教学效果,促进校园文化和学风建设,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等方面,制约高职院校早操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认识水平、组织管理模式、宣传发动力度及场地设施条件。基于此,提出了促进早操工作开展的对策:(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2)完善机制,创新方法;(3)强化宣传,多元引导;(4)加强交流,取长补短。旨在充分发挥早操应有的教育作用,促进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