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集中供热的健康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基础建设水平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仅从供热管道的角度对腐蚀作了问题分析,并对如何防护作了探讨,以便能减缓或避免热能的白白损失,为集中供热的健康发展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3.
对铜腐蚀的分类、铜用缓蚀荆的种类和吸附机理进行了论述,介绍了近年来铜的腐蚀和保护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在缓蚀剂的使用中,最好同时选用几种都有抑制铜腐蚀作用的缓蚀剂即复配缓蚀荆.  相似文献   

4.
船舶海水管系的腐蚀及其防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船舶海水管系腐蚀的主要原因及影响腐蚀的重要因素,提出了防止管系腐蚀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空间活动构件尤其舱外活动件要在空间低温、交变温度、辐照、严重摩擦磨损和冷焊等苛刻环境下长期运转,其寿命与精度已成为航天器能否在轨长期服役的关键环节之一.锆及锆合金具有中子吸收截面小,良好的耐腐蚀和抗辐照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核工业和化工业当中,其具有作为空间飞行器活动构件材料使用的发展潜力.但由于纯锆的抗拉强度较低,不能直接作为结构材料使用.实现强韧化并突破制备技术的瓶颈成为将其应用于空间活动构件的关键环节.本文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讨论了锆合金结构特点,成分设计与优化,组织性能关系等问题,针对空间活动构件的服役环境,提出了可作为空间活动构件使用的锆系合金材料的最佳体系与成分.  相似文献   

6.
作为水冷动力堆燃料棒包壳材料的Zr-4合金在水冷动力反应堆中会发生疖状腐蚀。疖状腐蚀一旦发生,会造成有效壁厚减薄,这将影响包壳强度,可能引起破裂;另外,氧化锆粉末剥落后富集在冷却剂中,会导致二氧化锆在回路零件上沉积,引起回路零件的磨蚀损伤及其它影响。本主要对Zr-4合金的疖状腐蚀特征及其产生机理作一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7.
金属植入物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中常产生较大的伪影,严重降低MRI图像的质量,进而影响病理诊断分析。降低金属植入物的磁化率是降低MRI伪影的有效途径。医用锆合金以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优越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低的磁化率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回顾了锆合金的发展历史,分析了相组成和合金元素对锆合金磁化率的影响,详细介绍了Zr-Nb合金、Zr-Mo合金、Zr-Ru合金等低磁化率锆合金的研究现状,展望了锆合金作为医疗器械候选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油井管作为油气田开采过程中的基础设施,随着油气田的不断深入开发,油气井的实际开采环境越来越恶劣,其接头螺纹连接处的腐蚀失效问题日益突出和严重.为保障井筒完整性,提高油井管的使用寿命,对几种典型的油井管接头螺纹腐蚀类型进行了介绍,详细分析和综述了其腐蚀机理和影响因素.针对文中介绍的腐蚀类型,对其腐蚀防护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的条件、特征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斌 《科技信息》2010,(36):I0304-I0304
探讨输油管道的腐蚀形式按其腐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壁腐蚀和外壁腐蚀两种情况。通过对输油管道的腐蚀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腐蚀发生的原因,提出有效地防护措施延长管线的使用寿命和所输油品质量,减少泄露造成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摘 要:本文研究了Cl-对AZ91镁合金微生物腐蚀的影响。硫酸盐还原菌(SRB)在镁合金表面形成生物膜,能够对Cl-穿透生物膜到达金属表面起到阻挡作用。随着Cl- 浓度的增加,镁合金在含菌培养基中的平均腐蚀速度逐渐增加,腐蚀电位逐渐降低。当含菌培养基中的Cl-浓度小于1.5g/l时,Cl-对镁合金微生物腐蚀的影响不大;当Cl-浓度大于1.5g/l时,微生物生物膜的存在显著地降低了镁合金对Cl-的腐蚀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反应堆的第一道安全屏障,锆合金包壳材料的显微组织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针对目前国内外在中子辐照对锆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领域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采用微观分析手段,针对不同中子注量下锆合金包壳的第二相、氢化物和氧化膜展开研究,获得其在实际使用工况下的演变规律,为我国锆合金包壳材料的优化改进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淬火速率和锆含量对7055型铝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淬火速率和锆含量对7055型铝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并结合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其机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淬火速率和锆含量的增加都可提高合金的抗晶间腐蚀能力,当锆含量大于0.1%时,合金晶间腐蚀的淬火敏感性明显减小;微量锆的添加阻碍了再结晶,细化了晶粒;淬火速率的提高减小了晶界无沉淀析出带的宽度,因而提高了合金抗晶间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14.
镍基耐蚀合金是一类高性能的耐蚀材料.基于防腐蚀问题,概述了纯镍的性质与耐蚀特性,分析了镍基耐蚀合金与镍铬不锈钢及镍基高温合金的区别与联系.介绍了工程中镍基耐蚀合金的种类及其应用,强调了高性能通用型镍铬钼合金的特征与进展.并结合应用实例,提出应大力发展、开发及应用此类高性能耐蚀材料.  相似文献   

15.
铁基非晶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对其在功能及结构材料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总结了微合金化元素添加、结构弛豫、纳米晶化、自由体积等对铁基非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对近年来铁基非晶耐腐蚀性能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向镍基耐蚀合金中添加Ti、Fe元素,采用手工电弧炉熔炼制备新型Ni-Cr-Mo-Cu-Mx耐蚀合金,用化学浸泡法、电化学法(极化曲线法、循环伏安法)对其耐晶间腐蚀和耐点蚀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Ni-Cr-Mo-Cu合金中加入Ti元素可以增强其耐晶间腐蚀能力,减弱其耐点蚀的能力;加入Fe元素会降低Ni-Cr-Mo-Cu合金耐晶间腐蚀的能力,但提高该合金耐点蚀的能力;实验合金晶间腐蚀与点蚀的电化学行为和特征与其浸泡腐蚀的结果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7.
在Cr、Mo成分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Cu的质量分数(1%~5%),研究新型Ni-Cr-Mo-Cu高镍耐蚀合金在氧化性介质、还原性介质、氧化-还原性介质和质量分数6%的FeCl3中的耐蚀性能及其在H2SO4、HCl和FeCl3中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w(Cu)=1%~5%的Ni-Cr-Mo-Cu合金具有优良的耐介质腐蚀、电化学腐蚀性能,在质量分数80%的H2SO4中钝化明显,在质量分数30%的HCl中自腐蚀电流低,在质量分数6%的FeCl3中有钝化区且未发生点蚀.4种实验材料中w(Cu)=3%的合金综合耐蚀性能最好,在质量分数80%的 H2SO4中有更宽的钝化平台和更低的维钝电流.  相似文献   

18.
镁合金由于密度小,比强度高,作为结构材料在汽车工业和电子产品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限制镁合金进一步扩大应用的主要障碍是其差的耐腐蚀性能。镁合金主要的服役环境是在大气条件下,大气湿度、腐蚀性污染物是影响镁合金腐蚀的主要因素。在含有氯化物的环境中,镁合金呈现强的腐蚀敏感性。对于镁合金在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了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在镁合金表面覆盖防护性膜层是有效方法。介绍了化学转化膜、阳极氧化膜、金属镀层等几种典型的镁合金表面防腐蚀处理方法。由于六价铬致癌,传统的铬酸盐表面处理工艺逐渐被限制和取缔。开发环境友好型的镁合金表面腐蚀防护技术并在工程上应用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observed grain boundary structure of Cu:Ni 70:30 alloy tubes before and after exposure to seawa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in platelet precipitates along grain boundaries of the alloys nucleated in the process of heat treatment and coarsened when they were exposed to seawater, indicating that the coarsening was induced by seawater corrosion. The diffraction image of the precipitate is fringe structure and possessed its own wave lengths. The fine scale structure is susceptible to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which could be confirmed by corrosion morphology observation of specimens after a long-time seawater exposure.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optical metallography (OM) and tensile testing etc., detecting corrosion morphology, microstructure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change due to the precipitation coarsening induced at grain boundaries of the specimens during exposure in sea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