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宋代庐陵地区出现了一大批诗词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很大影响,在中国区域文化中也是一个奇迹.本文对宋代庐陵诗词作家作品量的统计分析,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该地区文学艺术发达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宋代庐陵诗词研究队伍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作者的创作量、合著情况、地区分布、所属系统分布、机构发文以及核心作者分析等方面对全国19782003年间有关宋代庐陵诗词研究论文的作者队伍进行统计分析,看到了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发现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宋代庐陵诗词研究队伍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作者的创作量、合著情况、地区分布、所属系统分布、机构发文以及核心作者分析等方面对全国1978-2003年间有关宋代庐陵诗词研究论文的作者队伍进行统计分析,看到了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发现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庐陵素以“文章节义之邦”而享誉海内外,基于这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课题组启动了相关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本文论述了“宋代庐陵文化名人研究数据库”建设的背景及意义,详细阐述了数据库建设的思路与步骤。  相似文献   

5.
从论文的研究角度、文体分布、研究对象及发文数量等方面,对1978-2003年间研究宋代庐陵作家诗词论文的选题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庐陵,是我国江西省的地区名称。庐陵民俗体育是中国民俗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起源与当地的历史、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原本发展较好得民俗体育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甚至很多富有价值的民俗体育已经消失。因此,在传承方面面临着严重困境。该文主要介绍了庐陵体育发展的主要困境,并提出一些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园林艺术作为一种传统乡居追求,历史上首先出现于我国北方,而南宋以降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大批中原人士涉江而来.为赣江流域的庐陵先民.诗书传家"提供了优越条件,形成了蜚声遐迩的庐陵文化,建筑文化是庐陵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庐陵古村落建筑的园林化,是庐陵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进行庐陵古村落乡土建筑文化的研究,不仅对发掘、保护以及利用现存的古村落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当代村镇的规划建设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园林艺术作为一种传统乡居追求,历史上首先出现于我国北方,而南宋以降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大批中原人士涉江而来,为赣江流域的庐陵先民“诗书传家”提供了优越条件,形成了蜚声遐迩的庐陵文化,建筑文化是庐陵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庐陵古村落建筑的园林化,是庐陵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进行庐陵古村落乡土建筑文化的研究,不仅对发掘、保护以及利用现存的古村落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当代村镇的规划建设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玖蔚  李俊 《甘肃科技》2022,(5):85-87+100
庐陵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史册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它蕴含着许多与人类文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和先进因素,图书馆肩负着传承和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具有地方特色的庐陵文化歌曲,是庐陵文化的一种。文章以庐陵文化歌曲为研究的切入点,阐述了庐陵文化研究的现状、庐陵文化歌曲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网络科技时代,图书馆如何发挥资源优势、信息检索优势、学生课外特色实践活动优势、智慧图书馆设备条件优势等4个方面,探讨了图书馆推动庐陵文化歌曲传播的策略,让更多民众在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作品中,领悟庐陵文化的精髓,达到广泛传播庐陵文化的目的,进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0月24日,由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进士第一村"进士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吉水县盘谷镇举办.来自国内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十余篇,与会学者围绕"中国进士第一村——谷村历史文化","庐陵进士"以及"庐陵文化特征"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蔡絛系北宋奸相蔡京之子,宋人朱胜非及〈宋史·蔡京传》共指为恶,因负千载骂名。本文意在论证朱胜非及《宋史·蔡京传》“肆为奸利”之评不可信。蔡絛之为人不过纨绔任性,并非奸恶。蔡僚喜著述,乃宋代笔记作家中的大家。《铁围山丛谈》为世所共悉,然其所著《西清诗话》、《北征纪实》、《国史补》、《国史后补》等则未受世人注目,实价值亦颇大,本文特为表出之。  相似文献   

12.
宋初西昆体在诗坛享誉几十年,但在历代宋诗研究中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西昆体的产生是时代和文学发展的需要,西昆体在宋诗特点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西昆体作为一种唯美派文学,在文学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诗歌在宋代的接受从整体上来说可以概括出三个层面:一、陶、柳诗风异同论:即苏轼对柳宗元诗风的发明之功,以及陶、柳诗风对宋代诗学精神演进历程的影响;二、韩、柳诗风不同论:韩、柳诗风在宋代接受过程中的差异性以及背后所反映的宋代诗学精神的演变;三、柳诗深得骚学论:柳宗元诗歌的内在气质以及宋人对柳宗元诗歌气质的扬弃。  相似文献   

14.
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农学家,也是一个关心民瘼、情深意密的诗人。从蔡襄"文以道为本"的主张,以及其诗歌与"白体"、"西昆体"和"晚唐体"三大宋初诗风的关系,可以看出蔡襄诗学思想主要受韩愈影响。其诗歌创作博采众长,对于颇为后人诟病的宋初三大流派都有所吸收。  相似文献   

15.
两宋由于新旧党争以及主战主和之争产生了大量的贬谪文人,其中不乏词坛大家。贬谪使词人们离开繁华都市中的温柔富贵和青楼的笙箫、家宴的安乐,在谪途与贬所饱经磨难的同时开阔了眼界。万水千山行遍的经历让他们笔下的词境发生了两大转变:一是由狭小变为阔大;二是由柔媚变为刚健。而这两点转变正是词体“诗化”的重要表现,可以说,词人贬谪对词体诗化有着莫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禹锡作为中唐独具特色的诗坛大家,其诗能于韩孟、元白诗派之外独辟蹊径,影响了晚唐乃至整个宋代诗歌。而刘诗传播的高潮时期正是在宋代,因而宋人在刘禹锡诗歌的解读过程中所透露出来的诗学观值得关注与探讨。宋人刘诗观可概论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政治讽刺诗:欲拒还纳之“怨刺”;其二,咏史怀古诗:精警深微之绝唱;其三,民歌体乐府诗:“奔轶绝尘”之天籁。可见宋人经过初期长达百年的仰视与模仿以后,已能冷静地阅读和分析唐人诗歌,从而拓展出了一套宋人自身的有关唐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17.
在晚清多元化的诗坛格局中,宋诗派以独特的审美宗尚而独标笤颖。道咸诸公以开元、天宝、元和、元祐诸大家为职志,同光体诗人宗三元、主三关,打破分唐界宋的畛域,力求会通唐宋。宋诗派从宋诗接受范型、美学视角、终极目标以及宋诗学史体系的建立等四个维面,建构了宋诗接受完整的学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作为明清之际文坛盟主,适当时艰局危,诗派中衰之际,钱谦益负救弊之责,对于明代文学复古观念的总结,以评议宋无诗论、弇州晚年定论、陈艾之争为典型事例,体现了钱氏在易代诗坛上结明诗之局,下开清诗之先的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雅俗文化相互渗透的宋代文化环境中,雅致和世俗成为文士们审美意趣与生活情趣对立统一的两个基本点,他们的文学作品也典型地体现出雅俗兼融的特点。但是由于文体特点、功能、地位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宋诗和宋词在雅俗发展上出现了不一致的走向,表明雅俗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始终影响甚至制约着文学的发展,同时文学自身规律的发展,又促使雅俗观念等审美意识发生变化,以适应变化了的客观现实,从而对文化走向产生一定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