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超声波提取黄精中总氨基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对黄精提取条件进行选择,采用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用酶标仪测定黄精中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5、提取时间45 min、超声次数2次,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3C2D2,此时黄精总氨基酸的提取率为1.53%,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乙醇浓度,次要因素是提取次数,最小影响因素是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结论:此方法便捷、操作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竹叶为原料,响应面法优化竹叶中氨基酸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氨基酸得率的主要因素及其最佳水平范围,并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由实验结果确定了竹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竹叶磨浆的最佳固液比为1∶30,提取温度60℃,提取pH值为10,提取时间为60min,在此条件下,竹叶氨基酸提取率最高为1.70%。为竹叶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盐酸为提取溶剂,通过加热回流对草乌中氨基酸进行提取,确定了氨基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组成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提取时间6 h,盐酸浓度8 mol/L,提取温度90℃;草乌中含有16种氨基酸,质量分数为7.68%,其中必需氨基酸6种,占氨基酸总量的29.62%.  相似文献   

4.
美洲大蠊药材中总氨基酸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采用均匀实验设计,对美洲大蠊药材中总氨基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美洲大蠊药材中质量控制指标总氨基酸的含量,选用均匀设计安排实验,对考察提取方法、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优化。结果:美洲大蠊药材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70min。结论:本工艺方法简单、稳定可行,适合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5.
袁凤娟  于璐  张萌  王岩 《广西科学》2022,29(6):1141-1150
为探究面包树(Artocarpus altilis)树叶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本研究以面包树树叶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常温提取法、回流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3种方法进行提取,得到最佳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6.15%、固液比1∶8.3 (g/mL)、提取温度74.03℃、超声时间71.33 min,类黄酮得率为8.87%,含量为0.93 mg/mL。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0.23 mg/mL,对ABTS+自由基的IC50值为0.024 mg/mL。上述工艺条件能有效提取面包树树叶中的类黄酮成分,其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为面包树树叶类黄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氯甲酸对硝基卞酯(PNZ-C1)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建立了山黧豆中神经毒素β-N-草酰基-L-α,β-二氨基丙酸(β-N-oxalyl-α,β-diaminopropionic,β-ODAP)及其他游离氨基酸的同时分析法.HPLC法为色谱柱Ultimate XB-C18,流动相乙腈和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值=4.6),梯度洗脱程序0~5 minφ(乙腈)25%,5~ 30 minφ(乙腈)25% ~ 90%,流速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00 nm.利用该方法对山黧豆中β-ODAP及其他游离氨基酸的提取条件中乙醇体积分数、山黧豆粉的质量浓度(ρ(山黧豆粉))、提取温度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φ(乙醇)为10%,ρ(山黧豆粉)为0.025 g/mL,提取温度为60℃时,提取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虎眼万年青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溶剂原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及提取时间对粗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L9(34))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溶剂原料比20 mL.g-1,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h,提取4次。并通过对有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活性评价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得到的粗多糖具有很高抗氧化活性,可以探索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药品或功能食品。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食用菌制种及栽培中的污染真菌5科7属12种:毛霉科(Mucoraceae)1属2种,根霉属(Rhizopus),黑根霉(R.nigricans Ehrenb.),杭州根霉(R.hangchow Yamazaki.),点头根霉(R.reflexus Ehrenb.);长喙壳菌科(Ceratostomataceae)1属1种,毛壳菌属(Chaetomium Kunze et Schmidt),卷顶毛壳菌(C.murorumCda.);丛梗孢科(Moniliaceae)2属5种,青霉属(Penicillium)3种,皮落青霉(P.crustosumThom),葡酒色青霉(P.vinaleumGilman et Abhott.),类阿达青霉(P.adametzioides Abeex Smith.Br.),曲霉属(Aspergillus)2种,黄曲霉(A.flavusLink.),青霉状曲霉(A.penicilloidesSpegazzini);暗梗孢科(Dematiaceae)2属2种,链格孢属(Al-ternariaNees ex Wallr.)1种,细交孢链孢霉(A.tenuis Nees.),枝孢霉属(Cladosporium)1种,禾黑芽枝霉[C.herbarum(Pers.)Link];黑盘孢科(Melanconiaceae)1属1种,拟盘多毛孢菌属(Pestalotiopsis),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sp.).其中,杭州根霉(R.hangchow),点头根霉(R.reflexus),卷顶毛壳菌(C.murorum),皮落青霉(P.crustosum),葡酒色青霉(P.vinaleum),类阿达青霉(P.adametzioides),青霉状曲霉(A.penicilloides),禾黑芽枝霉(C.herbarum)8种真菌为河南省食用菌污染真菌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厦门及周边地区产10种食用菌的脂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厦门及周边地区产的黑木耳、鲍鱼菇、平菇、香菇、草菇、茶树菇、鸡腿菇、金针菇、蘑菇和姬松茸(子实体和菌丝体)的10种食用菌样品中的脂肪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分析了样品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食用菌的粗脂肪含量在1%-5%之间,其中姬松茸子实体最高(约5.4%),最低者为黑木耳(约0.7%).脂类中共有10种脂肪酸组成得到了确认,但在含量及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其中又以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等为主要脂肪酸,其余的则明显较少.这些为从不同角度探讨对上述食用菌的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产食药用菌的最佳培养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兼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猴头菌、金针菇和白木耳为实验菌株,重点研究了摇瓶种子培养基和深层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合。在最佳深层发酵培养基中,猴头菌、金针菇、白木耳菌丝体转化率分别可达85.6%,83.4%,68.1%。  相似文献   

1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市售食用菌中硒含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几种市售食用菌中硒含量进行了测定.以硫酸-高氯酸作为消化剂,邻苯二胺替代3,3-二氨基联苯胺,在硒含量为6~30μg范围内对平菇所做的重复性实验和回收率实验都有较好的效果.对市售平菇、双孢蘑菇、香菇、姬菇、金针菇等5种食用菌中硒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18.74,33.47,22.68,23.27,20.70μg/g,为富硒食用菌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油脂废白土是油脂精炼过程的副产物,数量多、价格低,还包含了许多未被利用的生物质.通过对油脂废白土的主要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的测试,分析了油脂废白土作为营养料添加于食用菌培养料中的可行性,以及在此应用中重金属污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食用菌佐餐菜工艺技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详细介绍了食用菌佐餐菜加工工艺和技术路线,分析了该项技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和深层培养技术在食用菌产业中四个方面的应用;获得高白蛋菌丝;制备药物;开发利用野生菌途径之一;液体菌种制备。运用深层培养技术原理提出这一技术应用广泛的理论依据。针对深层培养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我省食用菌发展的现状 ,通过深入细致的了解各地区的气候、资源等状况 ,为实施我省区域性规模化发展食用菌提出了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北碚地区食用菌重金属含量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北碚的主要食用菌样品,分析其重金属平均含量表明,铅>镉>汞>砷,低于国标,说明重金属含量总体上是安全的。但是,10%样品的铅含量和2%样品的汞含量超过国标,全部样品的砷含量均低于国标。食用菌重金属的平均总含量大部分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此外,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呈现出冬季最高的趋势,这种现象可能与环境中的重金属本底值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食用菌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系数极大,说明环境条件,品种和栽培技术影响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选择环境条件好,采用优良品种,改革栽培技术能降低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学习及交流,加深了对本职工作的理解。针对食用菌栽培这门课,探讨了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