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溶氧对谷氨酸棒杆菌发酵产谷氨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控制0、5%、30%3种溶氧水平进行谷氨酸分批发酵,考察了3种溶氧水平下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的代谢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溶氧降低,发酵液中柠檬酸和α-酮戊二酸的含量降低,三羧酸(TCA)循环还原臂途径中的有机酸含量增加,丙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含量也有所增加,在溶氧为0时,乳酸和乙酸大量积累。通过分析不同溶氧水平下的相关酶活和胞内氧化还原状态,发现随着溶氧降低,谷氨酸脱氢酶酶活降低,乳酸脱氢酶酶活升高,胞内氧化还原电势升高,它们的共同作用使氧限制条件下发酵的代谢流流向TCA循环的还原臂途径和乳酸合成途径,导致谷氨酸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用丙酮抽提了大麦的酚类成分并检测了总酚含量以及提取物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测定了还原力和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的一致活性.结果表明,大麦提取物能有效清除由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及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其活性高于Trolox;有较强的还原力和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大麦提取物在体外...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壳聚糖絮凝剂纯化苦参醇提工艺.方法: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为指标,考察苦参醇提取液加入壳聚糖絮凝剂的最佳浓度、比例和静置时间.结果:当苦参醇提取液浓缩至生药质量与浓缩液体积比为1∶6时,加入0.75%的壳聚糖的醋酸溶液,静置18 h,过滤,所得溶液的干浸膏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由原来的9.18%升至23.42%.结论:壳聚糖絮凝法可用于苦参醇提液的澄清.  相似文献   

4.
以重金属Zn、Fe为研究对象,选取长风公园内的银锄湖和华东师范大学内的丽娃河的沉积物,通过室内模拟水生植物根际泌氧的周期性变化,研究4种不同氧化还原条件:好氧(+O)、厌氧(-O)、好氧后厌氧(+O→-O)和高度厌氧(--O)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厌氧处理相比,好氧处理下银锄湖沉积物中可氧化态Fe比例由5.53%下降至4.60%,可还原态Fe比例由13.77%上升至16.20%,残渣态Fe比例由81.08%上升至83.49%,而且Fe向上清液中的释放量减少;弱酸提取态Zn比例由30.14%下降至29.16%,可还原态Zn比例由25.40%下降至23.90%,可氧化态Zn比例由35.73%下降至32.72%,残渣态Zn比例由32.73%上升至35.92%,最终使得上清液中Zn的含量较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Fe、Zn存在相关性.本研究将对城市富营养化水体生态恢复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银耳多糖的提取及其清除自由基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讨论了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法获得银耳多糖的方法.并在体外化学模拟系统反应中,观察该多糖消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以及防止油脂质氧化的性能.试验表明:银耳多糖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明显,50%清除量为0.112 mg/m l,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着多糖浓度而升高,50%清除量为0.264 mg/m l,油脂抗氧化性能介于VE和VC之间.  相似文献   

6.
纯化牛血获得的高纯度血红蛋白,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戊二醛交联反应得到聚合牛血红蛋白,应用SDS-PAGE对其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比较。利用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系统和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研究氧化应激状态下过氧化氢和超氧化物对血红蛋白携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戊二醛交联血红蛋白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溶液总体系5 m L、血红蛋白质量浓度82 g/L、磷酸钾缓冲液(p H=7.4)的浓度为0.1 mol/L、0.47 mol/L的赖氨酸0.2 m L、0.25 mol/L的冷戊二醛1.2 m L及在4℃下150 r/min摇荡24 h;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和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的存在会使血红蛋白被氧化,体系中存在抗氧化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会有效减弱血红蛋白氧化程度,提高其携氧性能。  相似文献   

7.
玉米(Zea mays)根尖的氧化还原活性随介质环境氧的浓度增高而升高,当氧分压达17.262 kPa时,氧化还原活性趋于平稳。有氧与缺氧的根尖各种辅酶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NADPH和NAPP~+的含量与氧化还原活性的变化呈正相关,但与NADH和NAD~+的含量关系不大。缺氧根再供氧,其NADPH和NADP~+含量随加氧的时间而升高,而NADH和NAD~+的含量则相应减少。供氧根比缺氧根NAD激酶活性提高约20%,表明NAD激酶在有氧条件下与辅酶Ⅰ转换为辅酶Ⅱ有关。  相似文献   

8.
松花粉黄酮提取物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松花粉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采用还原K3Fe(CN)6法对松花粉中黄酮的还原力进行了测定,用水杨酸法研究了松花粉中黄酮的清除·OH的效果,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松花粉黄酮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研究了松花粉黄酮提取物对Fe2+诱发卵黄低密度脂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结论是松花粉中黄酮的含量为2.95‰;松花粉黄酮在体外有较好的还原力和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对碱性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和Fe2+诱发卵黄低密度脂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过氧化产生的烷氧基(LO·)和烷过氧基(LOO·)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均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上述结论说明了松花粉黄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L-抗坏血酸-6-对羟基苯甲酸酯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L-抗坏血酸-6-对羟基苯甲酸酯(APHB),并从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能力及还原能力测试4个方面研究了它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L-抗坏血酸-6-对羟基苯甲酸酯对上述3种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还原能力也较强,其抗氧化性能总体上与VC相当,优于市面上常用的抗氧化剂TBHQ,是一种有潜力的VC衍生物。  相似文献   

10.
对阳泉无烟煤采用两段氧化法,研究其经过空气预氧化处理对碱-氧氧化产品中苯多羧酸(BPCA)产率的影响.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官能团测定对预氧化煤进行分析,阐明煤组成、性质的变化及其对苯多羧酸形成的有利影响.结果表明,阳泉无烟煤最佳预氧化条件为300℃、3h,此条件下处理的煤样,在碱溶液中最佳条件下氧化苯多羧酸对煤的产率为28.95%(daf),与原煤样相比相对提高4.51%.在两段氧化的碱-氧氧化阶段加入12%的乙酸促进剂,苯多羧酸对煤的产率为37.17%(daf),比原煤样相对提高34.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