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阻抗法测定了20名体育系男性大学生(实验组)和20名非体育系男性大学生(对照组)在坐位和卧位时,安静、负荷运动及恢复期三种状况下的心缩间期(STI)。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对安静PEP、QS_2、PEP/LVET无明显影响,有训练者具有较好的心泵功能、心肌收缩性能和心力储备,有较强的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和负荷承受力以及对心脏活动的调节力;负荷运动中的LVET、PEP/LVET比值可灵敏而准确地评定心功能的优劣。  相似文献   

2.
利用MCA-3C心脏功能信息检测仪,探讨运动训练对心脏的张力-收缩速度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以普通专业女大学生(对照组,n=9)、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体教组,n=9)和女子曲棍球队运动员(女曲组,n=9)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安静状态及40W,80W和120W负荷蹬车3min(转速为60r/min)结束即刻、120W恢复期第5min和第10min的心缩间期(STI)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可改善训练者安静时心脏功能,通过降低HR,延长LVET,缩短ICT,延长MST来实现;运动训练可改善训练者运动时心脏功能,通过降低运动时HR上升幅度,延长LVET,缩短小强度及中等强度运动时ICT,维持大强度运动时ICT不再继续缩短来实现;运动训练对加速训练者运动后HR恢复,维持运动后恢复期MST及EML稳定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水平的成年人心血管机能指标在运动中的变化情况及组间差异。方法:40—49周岁的男性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受试者进行标准化体质测试,并按照我国成年人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进行分组。完成受试者的分组后,应用超声心动技术测量不同体质水平的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运动负荷中及运动后恢复期的相关的心血管机能指标。结果:不同体质水平受试者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等心脏形态指标上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心血管功能组间有着显著的差异,突出表现在血压(BP)、心搏指数(SI)、心率(HR)、射血时间(LVET)等机能指标上;不同体质水平成年人在递增负荷运动中其反映心脏功能的指标变化差异明显,体质水平较差组的受试者表现出心率、血压等指标上升速度较快,最大值偏高等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步行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心脏机能的影响;采用每天步行25min(2800~3000m)的方法,利用超声心动图与多功能自行车测试实验前后安静状态,负荷状态SV与实验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R、EF、ESV有显著性差异(P<0.05),负荷状态SV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HR、ESV有显著性降低(P<0.01,P<0.05),EF增加显著P<0.05.可见,步行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心脏功能,尤其是负荷状态下有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62例大学生心输出量、最大吸氧量等指标在递增负荷后的变化,讨论SV(每搏输出量)、CO(每分输出量)、VO2max(最大摄氧量)、VAT(通气无氧阈)、HR(心率)等有关指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探讨了男子大学生适宜的运动负荷强度及不同体能受试者在不同负荷状态下的机能反映。普通大学生适宜的运动负荷强度值为最大心率的51%~88%之间,此范围是最大摄氧量的34%-70%,是最适宜的运动负荷强度。大学生运动员组的适宜负荷强度高于普通大学生,而且大学生运动员在每分输出量后的心力储备仍有一定水平,建议普通男子大学生以心输出量开始下降时心率为安全运动的限度。  相似文献   

6.
选取西安体院女足队员16名,普通专业健康女大学生16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心脏泵血功能的比较.运用MCA-3C多域多维心功能检测仪测试各组心脏泵血功能指标:每搏射血量、每搏功、心脏指数、总外周阻力的变化.结果发现:每博射血量(sV)、总外周阻力(TPR)、血管顺应性(c)、心肌收缩力指数(HI)、每搏功(SWI)、每分功(CWI)都有明显的变化,其中SV、C、SWI、CWI显著高于普通女大学生;TRP显著低于普通女大学生.研究认为:长期大强度的运动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心脏泵血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的目的是用脉搏图法估测13岁男孩对递增负荷运动的心血管反应和评价心血管对运动训练的适应。结果表明,安静时和较小强度运动时,训练前和训练后的心血管动力学参数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进行较大强度运动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明显较低(P<0.05),而每搏输出量明显较大(P<0.05),心输出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这些结论提示,训练前递增负荷运动时的心输出量的增加主要依赖于心率的提高,而训练后主要依赖于每搏输出量的增加。这是训练引起的心脏工作效率提高的一个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运动训练和铁牛七提取液联合干预对高脂膳食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将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安静对照组、有氧运动组、疲劳运动组、高脂对照组、有氧运动高脂对照组、高脂加药组、高脂运动加药组,检测大鼠心脏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安静对照组比较,高脂对照组LVSP、±dp/dtmax、±d2p/dt。max显著降低,HI〈及LVEDP显著升高;与高脂对照组比较,高脂加药组的HR、mSP、mDP降低;高脂运动组和高脂运动加药组的HR、LVEDP降低,LVSP、±dp/dtmax、±d2p/dt2max有所升高.研究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可以改善高脂膳食大鼠心脏功能,有氧运动联合铁牛七提取液对高脂膳食大鼠心脏功能的提高效果优于单纯的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长期递增负荷运动中雌性大鼠骨超微结构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0只3月龄经过17周递增负荷训练后,利用透射电镜(TEM)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和观察长期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对雌性大鼠股骨的超微结构的影响、测试分析骨形成和骨吸收生化标志物的变化。结果:(1)根据大鼠动情周期抑制率BUN、体重、BMD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可判断出本实验动物模型建造成功。(2)透射电镜(TEM)实验结果表明,4、9周时的运动训练对大鼠骨超微结构无明显影响,13、15、17周大强度递增负荷运动对大鼠骨超微结构影响显著,定性比较,超微结构损伤较同期对照组差异显著;(3)生化指标变化趋势表明随着运动强度的加大骨处于高转换状态,结合BMD结果判断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结论:实验中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检查BUN、BMD变化结果证实,随着运动强度的加大,大鼠动情周期显著紊乱,明显抑制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正常生理功能。9周前的运动组大鼠骨超微结构较同期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证实了适宜的运动强度对大鼠骨组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9周后大强度递增负荷的运动对大鼠股骨超微结构的负面作用显著;大鼠骨超微结构的异常具有位点特异性。17周大强度递增负荷的运动导致大鼠骨处于高转换状态,骨吸收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0.
随机挑选20名男性中长跑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实验组服用银杏叶软胶囊2周,每天早晨2粒.2周后观察银杏叶软胶囊对安静状态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递增负荷运动中对抗氧化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服用银杏叶软胶囊后,安静状态时与对照组相比,其抗氧化能力无明显改变;而在运动过程中可延长运动时间、降低主观用力感觉等级表(RPE)(P<0.01及P<0.05);并可显著提高抗氧化酶SOD、GSH-Px的活性、降低MDA的水平(P<0.05).本实验结果提示,服用银杏叶软胶囊可以提高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并可延缓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导流壳几何参数选取及其对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井用泵的特点,根据多个水力模型的设计、试制、试验,总结分析了流壳几何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几何参数选取范围,有助于探索怎样提高潜水泵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土壤源热泵机组冬季供热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热泵机组各部件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行特征,建立了可快速准确地模拟热泵机组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土壤源热泵系统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与实验测试值吻合较好。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土壤源热泵机组的制热性能系数COPh基于为3.1左右,优于风冷热泵机组,是一项有效的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乳化液泵排、吸液阀振动产生的机理设计了泵的振动信号测试系统和泵的故障诊断软件。测试系统采用PC计算机、电涡传感器,声卡,建立了乳化液泵振动信号的信号采集系统并对测点的安放进行了说明。用声卡成功地代替了一般的数据采集卡来采集振动信号,有效的降低了整个测试系统的成本。乳化液泵故障诊断系统软件主要包括主调度模块、功能模块组、人工神经网络程序包和数据库等部分。主调度模块主要控制和协调诊断系统其它部分的工作。诊断系统软件的在线故障诊断功能、事后故障诊断功能、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以及其它工具的功能都是通过它调用相应的功能模块或子程序来实现的。中心数据库是为整个乳化液泵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服务其主要功能是存储各种过程参数和故障诊断参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离心式水泵高效工作区的性能曲线进行二次拟和,分析离心式水泵机组并联调速运行特性.以机组最小功耗为目标函数,以系统流量为约束条件,建立泵站并联调速优化运行控制的数学模型.将不同转速泵并联调速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求解多元函数条件极值问题,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和非线性方程的Newton解法求解该模型,得到并联调速机组优化运行时工况点的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证实该模型有效、可行,给出的优化控制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泵站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5.
迟脉与数脉的心功能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测了53例迟脉和58例数脉患者的心功能,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有左心功能损伤,迟脉组总外周阻力增高,血流缓慢;数脉组总外周阻力降低,血流加速,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因此,导致迟脉患者表现寒证,而数脉患者表现虚证.  相似文献   

16.
影响螺旋离心泵扬程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从螺旋离心泵的特殊结构形式和泵基本方程出发,指出了影响螺旋离心泵扬程的几种因素,并对这几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利用CFD软件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螺旋离心泵主要是通过其螺旋段部分对流体作功的,可见螺旋式叶轮能起到多级泵加能的作用.通过对其吸入段不同间隙下的外特性实验研究,找出了此螺旋离心泵的合理间隙值,进而指出了间隙的合理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7.
搭建了变流量空调系统实验台,对一次泵变流量空调系统在定干管压差控制策略下部分负荷工况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负荷率的降低,冷水机组COP先升高后降低,且在60%负荷率时COP最高;水泵综合效率始终降低;冷水机组输入功率与水泵输入功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水泵输入功率始终降低,而冷水机组输入功率先降低后升高,导致27.2%负荷率下冷水机组和水泵的总输入功率高于45.1%负荷率下的总输入功率;水泵的变频运行不满足相似定律,推导出水泵输入功率与流量的关系方程,得出其输入功率与定压差阻力和机房侧阻力所占比重以及水泵综合效率有关,实验中水泵的输入功率近似与流量的二次幂成正比。  相似文献   

18.
研究出一种在柴油机调整泵-喷油器的新方法,对其原理和步骤进行了详细叙述。并做实验研究,此法还具有检验泵-喷油器的功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强度游泳训练对大鼠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的游泳运动对大鼠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适度游泳组(Moderate swimming group,MS)、高强度游泳组(High-intensity swimming group,HS)和空白对照组(Sedentary control group,SC)。8周的游泳训练结束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的形态和功能指标。结果:与SC相比,MS组和HS组大鼠心脏重量分别增加了16%和17%(P<0.01),MS组和HS组大鼠心脏室间隔和左室后壁的厚度显著增加(P<0.001),左室的重量分别增加了36%和41%(P<0.001),但MS组和HS组左室的重量无显著改变。与安静对照组相比,MS组和HS左室内径、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和射血分数均显著增加。组织多普勒结果显示MS组和HS组大鼠心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二尖瓣环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几乎没有改变,导致MS组和HS组Ea/Aa显著高于SC组(P<0.01),并且,HS组Ea/Aa显著高于MS组(P<0.01)。结论:(1)长期游泳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大鼠的心脏功能,其主要生理特征表现为提高安静状态下心脏舒张功能,可导致心肌的能量利用出现节省化;(2)运动训练强度可能比训练时间更能有效提高大鼠心脏舒张功能;(3)大强度的游泳运动并不能导致病理性心肌肥大征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泵及泵用作透平时的数值模拟与外特性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泵及泵用作透平时的内部流动规律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建立了一种开式泵用作透平时的实验台,同时对一单级单吸离心泵的正反工况进行了外特性实验研究,从而得到了相应比转速的泵在正反工况下的外特性曲线,进而验证了泵在反运转时可用作透平且具有较高的效率.采用全流场和结构化网格技术对泵及泵用作透平时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对泵及泵用作透平时的内部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