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新疆南天山成矿带某金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围岩矿化蚀变理论,利用TM数据对矿化区异常蚀变信息进行提取.矿化蚀变信息是遥感找矿的重要标志之一,蚀变信息的提取可以为野外地质找矿提供重要靶区.基于新疆南天山的地质情况和自然条件,选取南天山某金矿区TM影像数据对其进行蚀变信息提取处理,并对矿区铁染和羟基蚀变进行分级.在总结和参考前人蚀变提取的技术方法基础上,对TM数据首先进行几何校正、大气校正、掩膜(去除植被、水体和阴影的干扰)等预处理,而后运用最经典的蚀变提取方法—Crosta主成分分析法,最后用密度分割的方法对矿区进行铁染和羟基蚀变划分,并划分为三个等级.  相似文献   

2.
遥感技术优势的发挥离不开与实际矿床地质背景的结合,该文选取新疆和田上其汗东区为研究区,从遥感数据角度分析解释成矿地质过程中的蚀变现象。利用光谱分辨率较高的ASTER卫星遥感数据,结合现代成矿地质理论及搜集的区域地质资料,通过遥感短波红外波段提取热液活动相关的成矿信息,分析矿化蚀变与地层、构造、岩体、化探异常、航磁异常的关系及致异常因素,结合已知矿点地质环境分析,研究多种矿化蚀变空间分布特征与块状硫化物型矿床成矿过程的关联,优选找矿靶区,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江浪穹隆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属九龙—木里铜锌多金属成矿带,江浪穹隆为区内重要的控矿构造,穹隆内发育多处矿点,找矿前景良好.在分析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地质依据和光谱前提的基础上,依据研究区矿化蚀变特征及蚀变矿物的特征光谱分别进行鉄化蚀变信息和泥化蚀变信息的提取,并结合前人的地质、物探、化探成果进行综合叠加分析,提出江浪穹隆成矿区的挖金沟—柏香林、打熊沟—黑牛洞、上海底—白崖子—笋叶林3个区域具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Sentinel-2A影像数据的光谱特征分析,并结合遥感矿化蚀变异常信息的提取理论,选取四川省康定雅拉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羟基蚀变异常信息,通过图像密度分割和蚀变信息面积统计,结合Landsat 8遥感数据提取分析结果和研究区地质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entinel-2A遥感数据进行矿化蚀变异常信息提取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并且提取精度高,提取蚀变信息面积广,可为Sentinel-2A新型光学遥感数据在遥感找矿领域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热液成矿作用的重要标志就是围岩蚀变,而围岩蚀变范围往往大于实际矿体范围数倍乃至数十倍。以查干陶乐盖地区为例,利用遥感矿化蚀变信息识别与提取手段,采用"多元数据分析+比值处理+主成分变换+掩膜干扰去除"等方法对遥感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对各信息分量进行分析比较。结合影像特征和地学围岩蚀变相关理论,阐述矿化蚀变异常信息提取的方法,对成矿有关的蚀变信息进行提取,为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积累经验和提供参考,为该类地区成矿远景区及找矿方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的探讨,总结区域内成矿有利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矿体形态等特征,并总结归纳矿区找矿标志,为同一区域内找矿提供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7.
耿同升  路小丽 《科技信息》2011,(25):I0028-I0029
本文介绍了干树矿区区域地质,矿区地层、构造及典型矿床特征,金矿矿床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对本区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在该区找矿具有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和矿化、遥感、物化探异常、采矿遗迹等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陈涛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2):125-128
矿化蚀变信息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利用遥感技术提取蚀变异常信息在找矿评价预测工作中,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地表植被和第四系覆盖的干扰,增加了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的难度。本文以安徽某地区为研究区域,选用TM影像作为数据源,对植被、水体、阴影等干扰因素进行掩膜去除,采用主成分分析技术,标准差倍数法密度分割处理,并与地层信息叠加以消除假异常的方法,成功提取了该区矿化蚀变信息。  相似文献   

9.
多源数据在西藏多龙矿集区找矿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利用ASD光谱仪对多龙矿集区蚀变岩石进行波谱测试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利用ASTER数据提取了多龙矿集区的遥感蚀变信息;其次,选用ETM+数据对该区进行了地质解译,最后,把地球化学数据和遥感蚀变信息、遥感地质解译信息进行综合圈定了找矿靶区.通过多源数据综合研究认为:1)遥感蚀变信息整体呈近东西向和南北向分布,与主构造方向一致,且多龙矿集区的形成与断层发育密切相关;2)通过Cu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和遥感蚀变信息、地质解译信息综合圈定的找矿靶区,经过野外实践验证表明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因此,以岩矿波谱测试为基础,综合遥感蚀变信息、地质解译信息和地球化学等多源数据的找矿方法具有快速、经济、高效的效果,尤其在西藏这种气候恶劣、生态背景脆弱的地区拥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姜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3):6676-6680
遥感蚀变信息的定量化提取旨在应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对成矿区域范围内的示矿要素进行增强处理,并以地物光谱特征的统计值为依据,定量化提取与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岩层,为快速识别区域成矿远景、直接预测找矿靶区,提供直观的找矿决策依据。通过对铀矿遥感多光谱数据各波段及波段比值进行特征统计分析,提出了铀矿矿化蚀变由含水矿化物、植被指数、综合蚀变因子所影响,确立了定量提取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获取的铀矿蚀变异常对找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地物光谱测试及图像波谱分析,总结一套ETM卫星图像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的方法。方法根据野外波谱测试数据,建立蚀变矿物波谱数据库,并按ETM数据的波段对波谱库进行相应的重采样,使得重采样后的光谱分辨率与ETM的光谱分辨率相匹配,以选择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的最优波段组合;根据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的最优波段组合,分别采用比值(组合比值)、主成分分析(多重主成分分析)和光谱角填图等方法提取铁化、泥化和硅化信息,并对所提取的各类矿化蚀变信息进行可靠性评估。结果经野外实地验证和已知资料对比分析,预测的成矿远景区均具一定找矿前景。结论利用遥感技术手段,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在西部植被覆盖较少地区进行成矿远景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希望沟地区作为五龙沟外围重要的金矿找矿靶区,研究程度较低,为了解该区的成矿潜力,文中阐述了希望沟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系统总结了区内XⅦ,XⅧ金矿化蚀变带的地质特征、矿(化)体特征;研究了XⅦ,XⅧ号带矿体构造叠加晕。结果表明:确定区内的金矿石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ⅩⅦ,ⅩⅧ金矿化蚀变带规模大,深部延伸稳定,带内矿体具南东侧伏规律;ⅩⅦ-2与ⅩⅧ-2矿体构造叠加晕均出现"前尾晕叠加"现象,反映深部仍存在较强的成矿作用。研究区找矿潜力较大,应加强地表及深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新疆喀拉通克地区成矿预测的遥感地质解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ETM+数据,采用"波段比值+主成分分析+密度分割+中值滤波"和多波段融合技术对新疆喀拉通克铜镍地区进行构造信息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与解译。对提取出的矿化蚀变信息和构造信息结合地质矿产资料综合分析,为研究区进行了成矿预测和扩大铜镍矿找矿范围提供新的思路和遥感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ETM+遥感影像,进行研究区构造解译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并综合分析区域地质化探、物探等信息,建立适用于研究区的遥感找矿模式,圈定找矿远景区,用于指导区域找矿。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遥感勘测技术在大营铀矿区应用的问题, 基于大营铀矿区的 Hyperion 卫星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 以及油气微渗漏理论思想, 提出重点提取出含铁离子、 碳酸盐、 粘土矿物等典型矿化蚀变信息的研究方法, 并 将填图结果与内蒙古大营铀矿区的基础地质、 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资料予以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所提取出 的多数矿化蚀变信息能作为该地区铀矿勘查工作中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东昆仑华力西-印支期中酸性岩浆岩相关的斑岩型铜矿研究取得许多重大突破,注斯楞地区发育印支期斑状-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且斑岩型矿化蚀变发育。该区中高温元素异常组合发育且与物探异常、构造和蚀变矿化岩体套合好,Cu、Sn和W元素丰度值高,具有典型的中高温热液作用下的斑岩成矿地质特征。区内矿化蚀变等特征与区域卡而却卡铜(钼)矿和乌兰乌珠尔铜(锡)矿地质特征相似;且岩体蚀变带及韧性剪切带内有数个铜、钨矿化点的发现。综合分析认为,注斯楞地区具斑岩型铜(钨)矿找矿的巨大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了紫金山金铜矿的资源前景,本文在区域成矿背景条件下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对矿床成因、矿体特征、蚀变带特征和工程控制情况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该矿深部铜矿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的探讨;研究矿区内成矿有利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矿体赋存状态等特征,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浅成中—低温热液型岩金矿床。并总结归纳了矿区找矿标志,为同一区域内找矿提供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19.
青海托勒南山一带矿产资源丰富,以钛、磁铁、金、铅锌等多金属矿为主,研究区位于托勒南山以北大白石头沟一带,分布两处明显磁异常带。在总结分析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航磁异常的综合查证,结合前人地质、矿产、物探、化探等资料,重点对区内航磁异常的成因、地质背景、矿化蚀变、成矿条件、找矿标志等进行了综合研究,筛选了3处找矿有利地段,为下一步该区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提供重要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白日其利地区金矿化的分布规律,对区内F1,F2,F3断裂的构造—蚀变—矿化分带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金矿化主要分布在NNW向具多期次脆韧性剪切特征且具强烈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黄铁矿化、毒砂矿化构造强烈部位。金矿化与矿化蚀变强度、赋矿岩石变形程度呈正相关,断裂构造下盘金含量明显高于上盘。该研究成果指出了主要找矿层位,可为该地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较为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