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目的 建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动物模型,评估自主研发的取栓器取栓治疗效果。 方法 体外制作动物自体血凝块,采用介入方法将自体血凝块注入肠系膜上动脉,造成动脉栓塞,使用取栓器进行取栓。 结果 实验猪均成功建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致肠缺血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更贴近临床实际情况。 结论 采用本实验方法可成功建立可用于后续取栓治疗研究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动物模型,更好的模拟临床上发病患者的栓塞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MDCTA研究正常人及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及距离的大小及其对十二指肠水平段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利用MDCTA,回顾性观察108例正常人和17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和十二指肠水平段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距,并进行对比。[结果]所有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的MDCTA都展示了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对十二指肠水平段的"钳压",引起十二指肠梗阻。108例正常人中,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为46.3°±16.5°,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为14.3°±5.6°;正常人十二指肠水平段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距为14.7±4.4mm,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为4.5±0.8mm,两组数据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MDCTA可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钳压"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十二指肠梗阻,又可准确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及距离的减小,对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在肠系膜上动脉CT血管成像(CTA)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40例患者肠系膜上动脉CTA的原始数据,利用滤波反投影重建(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30%、ASIR 60%、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L、DLIR-M、DLIR-H共6种算法重建图像,测量并分析肠系膜上动脉的CT值、SD值和信噪比,两位放射科医生进行主观图像评价。结果:6种算法重建图像CT值、噪声、信噪比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LIR-H,DLIR-M、ASIR60%、DLIR-L、ASIR30%、FBP图像噪声依次增加,信噪比依次降低;3种DLIR的CT值无明显差异,但DLIR的CT值高于FBP和ASIR;主观评分显示DLIR重建图像血管锐利度增强。结论:DLIR改善了肠系膜上动脉CTA的图像质量,并且能提高血管锐利度,但也存在改变原始信息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刘刚  杨立 《前沿科学》2011,5(4):30-36
[目的]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MDCTA影像特点并进行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MDCTA影像特点、临床表现、治疗策略和随访结果,归纳影像类型并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根据影像表现分为四型:一型:假腔开放,可见出口入口(3例);二型:夹层范围较小,只见入口不见出口(3例);三型:夹层范围较大,只见入口不见出口,假腔内血栓形成,可见假腔入口处溃疡样改变(8例);四型:假腔扩大并腔内血栓形成压迫真腔,致真腔闭塞(1例)。除四型需行腔内治疗或外科手术外,其它类型均可经保守治疗趋于稳定,长期随访情况良好。[结论]MDCTA对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的诊断、分型及随访观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背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肝细胞癌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的个体差异使得医生需要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重视个体化策略.高精度的TACE术后预后和疗效预测模型可以辅助医生制定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但目前预测TACE转归的生物指标仍未达成共识.[进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挖掘患者个体差异与TACE术后预后和疗效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辅助医疗决策、个性化诊疗的目的.本文总结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TACE术后预后和疗效预测的研究进展,着重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式.[展望]目前的深度学习算法无法完全利用所有医学特征,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继续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分割技术将提供更准确的分割结果.更深的网络结构可帮助医生更好地预测患者的TACE预后,为医师提供更精确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高且病情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长期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及生命,正确了解小儿PDA及选择最佳治疗方法,以对机体最小的干预治愈小儿PDA,是小儿心脏学科的初衷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急诊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BA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例大咯血病人急诊行支气管动脉栓塞(BAE)。其中单纯性明胶海绵(GS)栓塞10例,GS+SM栓塞10例。结果 即刻止血率100%,单纯性GS栓塞组2例病人1a内再发咯血,GS+SM栓塞组无1例复发。结论 GS+SM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效果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直肠上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直肠癌的安全性,减少化疗药物剂量后的疗效与副反应,以及对手术切除的影响。方法:采用经皮股动脉入路作直肠上动脉化疗栓塞术,用表阿霉素30mg,羟基喜树碱20mg(或顺铂30mg),5-Fu500mg化疗,明胶海棉条(大小1.0cm×0.2cm)1条栓塞。并于化疗栓塞术后第二周或择期行肿瘤切除术。结果:16例患者临床症状减轻,CT复查10例中9例肿瘤有缩小,1例无变化为恶性间质瘤,16例中15例顺利完成根治术,尤其术前评估难以切除肿瘤的9例中有8例顺利完成肿瘤切除。结论:直肠上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直肠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可作为直肠癌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到中晚期,其死亡率排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在我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逐渐成为中晚期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案,其特点是准确性高、创伤小、出血少,可延缓肿瘤生长,延缓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肝癌介入治疗的过程中,有效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术前术后心理健康、平稳,对治疗积极配合,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根据校园生活污水的污染程度低、重金属含量少、用水时间相对集中等特点,分别采用SBR法、SBR+厌氧法和用优势菌强化的SBR法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方法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和出水条件相同时,优势菌强化的SBR法可缩短水处理的周期,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排放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运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 ,比较研究了优势菌—膜生物反应器和普通活性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对洗车废水的色、味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优势菌—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水质良好 ,该反应器出水色、味优于普通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出水 ;经过生物强化后的普通活性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水质优于该反应器强化前出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段外剥横扎加注射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嵌顿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分段外剥横扎加注射术,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水肿、肛门狭窄、尿潴留。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术后水肿、疼痛、肛门狭窄、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分段外剥横扎加注射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