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前言目前用生物学方法进行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的研究,正受到国内外的格外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也在迅速发展.特别在研究水污染方面,利用生物监测水质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正常情况下,任何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动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的生态系关系.一旦生物所处的环境遭到破坏,即由于某些外来的物质参与到某一生态系后,就会使该生态系中原有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受到波动,甚至遭到破坏,从而打破了它们原有的质能小循环.这时作为该生态系中基本功能单位之一的生物(主要是动物),就必然要在其生态学、形态学、毒理学以致遗传学等方面,呈现  相似文献   

2.
棉虫控制     
(一)棉虫生物防治除特殊情况外,事实证明在农业生态系中长期药杀各种害虫,而不利用捕食物,寄生物或病原物等原始型生物防治是难以凑效的。虽然生物防治在综合防治中,仍未强调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但最近十年一直重视天敌对扑灭害虫或潜在害虫时的重要性。利用天敌进行综合防治常采取(a)输入外地天敌(通常引自害虫的原产地),(b)利用害虫寄主,环境,和天敌三者关系,助长当地天敌的作用更为有效。上面(a)条(古典的生物防治)看做是对各种害虫防治技术中最有效的一种;但近年来对调查能控制棉虫的外  相似文献   

3.
一、农业措施防治病虫害的指导思想。生态学的理论认为,植物病害是错综复杂的生态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农业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防治上只能控制病情而不能  相似文献   

4.
常用啮齿类实验动物寄生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武汉地区某实验动物室用啮齿类实验动物寄生虫感染情况。由昆明种小鼠和BALA/c小鼠检获三种肠遭寄生蠕虫,即四翼无刺线虫(Asplculuris tetraptera)、隐藏管状线虫(Syphacia obvel-ata)和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由普通大鼠、Wistar株检获三种肠道寄生蠕虫和一条绦蚴,即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鼠管状线虫(Syphacia maris)和链尾蚴(Cysticercus Fascioloris);由豚鼠检获五种肠道原虫和一种体外寄生虫,即活动豚鼠毛滴虫(Trichom-ohas caviae)、豚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aviae)、豚鼠小唇虫(Chilomitus cavlae)、梨形杯纤毛虫(Cythodinium pirilorme)、肠唇鞭毛虫(Chilomaslix intestinalis)及豚鼠长毛虱(Gliricolaporeelli)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动物寄生虫的感染率与感染度不同;饲养环境条件、饲养方式对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有明显影响。提出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是防治动物寄生虫病,提高动物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对危害较重的寄生虫病提出了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5.
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是指干扰内源激素的生物合成、代谢和功能,从而干扰动物内分泌系统的外源活性物质。本文特别介绍了做为EDC类物质之一的雄激素干扰物(Androgen disruptors,AD)的不同种类和生理效应。AD可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结合发挥AR激动剂或拮抗剂作用,其中做为激动剂的AD主要有1,2-二溴-4-环己烷(TBECH);做为拮抗剂的AD主要有氟他胺类、有机氯杀虫剂类、二苯甲烷类、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烷基酚类等。它们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干扰AR的功能,进而对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等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本文认为在国内应加强对AD的深入研究,并重视AD对鱼类等非哺乳类动物的影响的研究;同时应注重从源头上阻止AD在环境中的扩散和二次污染,并大力发展生物植被降解技术、光催化技术、新型纳米材料吸附、人工生态系等生态修复技术,建立无毒、无内分泌干扰效应的AD高通量筛选技术,以消除AD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实验动物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是现代实验动物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畜牧兽医领域使用实验动物开展动物试验的时间最长 ,涉及动物种类最多。改革开放后 ,随着畜牧业发展和规模生产的兴起 ,动物疫病防治及其疫苗生产、检验和研究尤其显得重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兽用药品、生物制品的检测必然要与国际接轨 ,而兽药检验均需使用实验动物开展动物实验。因此 ,提高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 ,也显得极为迫切。长期以来 ,农业系统动物试验环境条件较差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传毒、散毒、影响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安全隐患 ,2 0 0 3年春季“非典…  相似文献   

7.
近数十年来,由于大量地向农田投入化学农药,结果造成了环境污染,人畜中毒,杀死害虫天敌,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助长了害虫的再增猖獗和新的害虫的发生.因此,当前各国的科学工作者在研制高效、低毒、低残毒化学农药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害虫的综合防治.害虫天敌是农业生态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害虫发生的重要因素,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是综合防治的重要内容.摸清本地害虫天敌的种类、分布、效能和发生规律是利用自然因素控制害虫发生为害和综合治理害虫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从1972年开始对湖北省害虫天敌的种类、分布和寄主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九年来先后在恩施、宜昌、郧阳、襄阳、荆  相似文献   

8.
苗永梅 《科技信息》2012,(13):80-80
由于生物的多样性,各种生物的生活习性各不相同。这就给农业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农业,用照相机捕获田间动物的活动情况,用传感器将数据传给电脑,用图像识别技术识别是那种生物,再根据农业常识给予防治。这样可以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要用科技创新支撑国家农业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物安全是指有效防范由各类生物因子和生物技术误用滥用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威胁与伤害,特别是高度危险性人兽共患病、动物疫病、植物病虫害和外来生物的致灾性。2003年暴发的非典型肺炎和2020年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皆源于野生动物,属于人兽共患病。此类疾病是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共同病原体引起的,既可通过同源性链在动物与动物或人与人之间传播,又可通过异源性链在动物与人之间流行。2018年以来,外来入侵生物非洲猪瘟病毒和草地贪夜蛾在我国扩散蔓延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农业生物安全作为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根本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以显生宙碳循环异常环境的地球生物学过程为研究主体,重点研究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和晚泥盆世两大重大地质突变期的地球生物学过程特点和规律,查明碳循环异常的起因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探索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是古生代海洋生态系破坏和中生代型海洋生态系开始重建的转折点,古海洋缺氧对该转折影响深远。通过对华南多条剖面高精度碳同位素、碳-硫形态、碳酸盐晶格硫(CAS)、DOP和Δδ13C等分析测试,该年度研究在认识该时期古海洋缺氧的时限、程度、演化和成因机制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大灭绝前的二叠纪浅水碳酸盐岩台地以氧化环境为主。由于火山活动释放大量的CO2、SO2等气体,导致气温上升、陆地生态系统开始瓦解、陆源输入增加、海洋贫氧层(OMZ)扩张,大灭绝后海洋环境向缺氧环境转变。早三叠世早期δ34SCAS明显比晚二叠世偏重,波动剧烈,且与δ13Ccarb明显正相关(3次同步正漂),意味着严重的海洋缺氧、硫化事件,海水硫酸盐浓度很低(3 m M)。早三叠世早期δ13Ccarb频繁和幅度较大的波动,指示了动荡不稳定的海洋碳循环;之后δ13Ccarb和δ34SCAS变化率同步减小,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可能是由于海水温度下降、海水循环增强,海洋碳循环趋于稳定。中三叠世δ34SCAS下降,变化率进一步降低,碳-硫同位素的正相关关系逐渐消失,反映该时期海洋硫酸盐浓度进一步升高,以正常的氧化状态为主。大灭绝后动荡的海洋碳-硫循环及缺氧环境导致了生物复苏迟缓。晚泥盆世弗拉斯-法门(F-F)生物大灭绝事件是显生宙又一重大地质转折时期,集中体现在生物礁生态系中,菌藻类取代后生动物(珊瑚-层孔虫)造礁。对华南地区多个剖面细致的观察和统计分析表明,菌藻类可侵入"活着"的后生动物并抑制后生动物的发育。后生动物骨骼虽然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并对菌藻类有反抑制作用,但在环境恶化时,这种平衡会被打破,导致后生动物个体无法生长而死亡,直至后生动物生物礁被菌藻类生物礁取代。中-晚泥盆世植物登陆,陆生植物粗大根系的发育,导致陆地生物-化学风化急剧增加,近岸海域海水营养水平激增,可能是晚泥盆世菌藻类"大举入侵"珊瑚-层孔虫礁生态系最终取而代之的直接推手。  相似文献   

11.
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是发展我国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而植保资源其中包括害虫天敌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查清害虫天敌资源,是实行科学防治病虫害、促进农业增产的重要环节。当前,害虫防治仍面临两个重大而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农药继续污染环境引起人们的严重不安;二是合理的生态平衡急待建立,因此,进一步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探索其他防治措施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近年来,以蛛治虫的研  相似文献   

12.
动物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Rotavirus)是引起各种幼龄动物非细菌性腹泻病病因之一[1].文章对动物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病原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方法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对1351例各类动物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率在13个不同年龄组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年龄与疾病发生的一些内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岁以内(尤其是1月龄以内)是动物各种临床疾病最常发的年龄,占各年龄组病例的35.68%;其次是3~4岁的动物,发病率高达22.67%。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发生的疾病有所不同,但最常见的疾病是胃肠道疾病,前三位的依次是反刍动物的前胃驰缓(18.21%),各种动物感冒(13.84%)和反刍动物瘤胃积食(10.73%);而不孕症是常见的产科病(3.65%),它占各种母畜产科疾病的34.75%,且多见于3岁的动物。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大自然》发表了科教电影剧本《森林白蚁》,说森林白蚁是“一伙专门危害森林的害虫”.这个说法是不全面的. 在无限丰富多采的自然界,存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以一定的方式同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推动生态系  相似文献   

15.
<正>棉蚜现已成为我区棉田主要害虫之一.其主要寄主有棉花、瓜类、菊科、茄科、苋科等植物,它的为害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按照新疆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要求,93年在我团植保站试验地进行了小区试验,以进一步了解好年冬防治棉蚜效果和确定好年冬防治棉蚜的稀释倍数,为大田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其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药剂 20%好年冬乳油(FMC公司生产);40%氧化乐果乳油(中国海门农药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调查与分析对实验动物福利的认知情况,为对医务工作者实行实验动物福利的教育及培训提供依据及策略。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图书等资料,分析现阶段类似问卷,总结相关问题自制问卷;选择涉及实验动物工作的医院临床工作者、高校科研工作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选取并发放调查问卷。结果 医务工作者对动物福利概念及相关内容了解者仅占50%或以下。在不同身份的医务工作者对实验动物福利内容认知的差异性比较中,动物实验开展前进行预实验情况与实验之前已经掌握实验步骤情况,科研工作者优于其他两者(P<0.05);了解我国实验动物福利相关法律和曾经接受过实验动物福利相关的教育方面,医学生优于其他两者(P<0.05)。结论 医务工作者对实验动物福利认知度参差不齐,整体较差,有必要加强实验动物福利相关的培训,尤其是对有动物实验需求的临床工作者。  相似文献   

17.
蜘蛛种类很多,分布很广,是多种害虫的有效天敌。保护和利用蜘蛛是开展生物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搞好综合防治的一个组成部分。据国际报道已知蜘蛛有62科,其中11科就有12950种;据国内初步查明鉴定的有32科149属1000多种。据日本报道,稻田蜘蛛有13科70种以上,其中常见有8科10种。据我区温岭县病虫观测站近三年的调查,已知我区稻田蜘蛛有20科93种以上(详见《浙江农业科学》1976年第1期28~35页)。为了查清我区蜘蛛资源  相似文献   

18.
0 前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后,随着畜牧业发展和规模生产的兴起,动物疫病防治及其疫苗生产、检验和研究尤其显得重要。当前,我国还面临着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兽用药品、生物制品的检测必然要与国际接轨,而兽药检验又依赖标准的实验动物。因此,提高实验动物质量和加强管理,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也显得极为迫切。以下就农业系统实验动物现状及管理加以综述。1 农业系统实验动物管理农业部于1983年召开农业系统实验动物工作座谈会,由何康部长签署成立了以科技司藏成跃司长为组长的农业部实验动物领导小组,成员10人,刘瑞三、郭玉…  相似文献   

19.
动物变迁的研究,在我国是探讨历史时期(近八千年来)我国野生动物(本文一律简称为动物)分布及其变化原因的规律的学科.它既是历史地理学中一个新兴分支——历史动物地理学的核心,也是举世瞩目的重大问题——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环境的优劣与人类的生存是息息相关的,环境保护必须掌握和应用环境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一) 野生动物是指生存在天然状态下或来源于天然自由状态的,虽然已经短期驯养,但还没有产生进化变异的各种动物。野生动物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它们栖息在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环境之中,是有生命的自然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