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 红薯茎线虫病是红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也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该病于1937年由日本传入我国青岛李村农场,后传播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以及河南部分县份。近几年来,我省春薯区均有发病,尤以予西发病最重,发重区不仅导致春薯大量烂薯,而且造成夏薯的严重感病,有的烂薯率高达80%以上。其危害程度大大超过黑斑病,成为红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红薯茎线虫病源是一种寄生线虫,主要寄生在红薯的块根及茎内,能以卵、幼虫、成虫三种虫态同时  相似文献   

2.
<正> 甘薯根腐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河南是重病区之一,多年来严重阻碍着甘薯生产的发展。一九八○年开始推广高产抗病甘薯品种徐薯一八,到一九八二年全省推广面积达五百多万亩,占甘薯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七,成为我省甘薯当家品种之一。由于推广徐薯一八,使全省根腐病发病面积下降了百分之八十七点九,绝收面积压缩到万亩以下,增产近十二亿斤(折粮),折现金一亿三千多万元。  相似文献   

3.
石鸿文  宗万昌 《河南科技》1991,(10):10-10,12
<正> 我省地域辽阔,有各种类型的生态环境,这就有利于麦类病害的发生流行。麦类病害的种类很多,但主要有:小麦条、叶锈病,麦类白粉病和赤霉病,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叶枯病、颖枯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黄矮病、丛矮病、土传花叶病、大麦条纹病、云纹病、黄叶病、散黑穗病等20余种病害。近年来,小麦条锈病在我省经常发生流行。比如,1983年信阳地区发病面积达200.5万亩,损失小麦2500万公斤;1991年达300.0万亩,损失小麦  相似文献   

4.
郑州郊区沟赵公社西连河大队一队1978年开展了土豆和红薯间、套作高产栽培试验.其中一区亩产鲜薯10599斤(面积1.27亩,亩产土豆1097斤,红薯9502斤),二区亩产10276斤(面积1.47亩,亩产土豆1217斤,红薯9059斤).其主要栽培措施是:试验田前茬是棉花,中等地力,土质为壤土。年前冬耕一次,深7寸.翌年初春灌水一次,亩施炉灰1千斤,3月中旬春耕。种植方式:一区3.6尺一带,土豆行距1.6尺,株距5寸,亩留苗3334株;红薯堆距(2×2)  相似文献   

5.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红薯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约1000万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夏薯(麦茬红薯)占70—80%。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红薯已成为经济作物并逐步转向综合加工利用及商品化发展。亩产2500公斤鲜薯可产淀粉500公斤、红薯渣200公斤:按每公斤淀粉2.0元、每公斤红薯渣1.0  相似文献   

6.
<正> 红薯是我省主要秋粮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在一千二百万亩以上。近年来由于黑斑病、根腐病的发生和蔓延,导致发病地块单产下降、品质变劣、难以窑藏。为解决以上问题,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南阳地区农技站、郑州市郊区农业局、河南农学院等单位组成的多学科研究小组,从一九八一年起对红薯病害的防治进行研究,经过三年努力,从大田统计、植物生  相似文献   

7.
济源市今年试种的50余亩脱毒红薯 ,在农业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最近喜获丰收。日前 ,济源市农委、科委、各乡镇以及洛阳农专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在济源市轵城镇黄龙村召开脱毒红薯推广现场会 ,通过实地测产 ,亩产可达5000余千克。红薯病毒病是红薯的主要病害之一 ,发病率高达100%,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脱毒红薯就是栽种运用生物技术脱去病毒病的薯苗 ,这项技术已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十项重大农业推广项目之一。今年初 ,济源市农业局引进脱毒徐薯18等两个品种 ,在轵城镇黄龙、周楼等村试种50亩 ,喜获丰收。有关人员在实地测产…  相似文献   

8.
<正> 小麦纹枯病是近年来在我省发生普遍、危害较严重的一种主要病害。目前,已对小麦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我们对该病害的发生危害现状,逐年加重原因等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并提出了防治办法。一、小麦纹枯病发生现状小麦纹枯病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在我省仅是局部发生的次要病害,近几年逐年加重,已成小麦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1990年全省发生纹枯病1394.59万亩,造成小麦产量损失80360.26吨。洛阳市1990年发生31.5万亩,1991年扩大至95.7万亩,占川灌区小麦面积的87%。据郊区及偃师县调查,小麦苗期即受该病危害,三叶期地下茎可表现典型症状,普遍率达  相似文献   

9.
<正>红薯以块根为收获作物,鲜薯体积大,含水量高,组织柔嫩,皮薄易破损,易遭受冻害和感染病害而发生腐烂。  相似文献   

10.
王国勇 《河南科技》1992,(10):13-13
<正> 红薯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烂窖现象,轻则食味变坏,食用价值降低;重则全窖腐烂,对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红薯发生烂窖的原因主要有温度、病害、干湿害、缺氧和机械损伤等。一、温度 1高温。当温度在16℃以上时,薯块呼吸作用加强,放出大量水分,自身抗性下降、给病害病菌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使薯块烂坏。2低温。温度低于9℃,持续10-13天,薯块就会受冷害腐烂。冷害和冻害不同,冻害是薯块处在-2℃的温度下,细胞间结冰,细胞壁破裂死亡;冷害则是长期低温,薯块生理机能受到抑制而衰竭死亡,两者特征均为软腐。  相似文献   

11.
南乐县谷金楼公社后平邑大队几年来一直进行红薯高产栽培试验,1976年3.5亩平均单产9016斤,1978年的高产试验,经地、县农林局及县科委共同验收,三亩春红薯平均单产10648斤。现将试验简介如下:一、试验地概况及田间管理:试验地为砂质壤土.肥力中等偏上,地势平坦,灌排方便,前茬棉花,冬耕,春灌,每亩施土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莆田地区从1965年开始创出亩产万斤红薯后,经科技人员和贫下中农的共同努力,单产指标年年上升,高产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1978年莆田县东峤,江口两个公社亩产超万斤薯的有463亩,最高亩产达到1.5万斤.把他们的经验和我们学习的体会作一简要报告。莆田地区位于北纬25°28′,海拔10.2米,为亚热带滨海平原气候,霜期2.2日,年降雨量平均1326.3毫米,春夏多雨,秋冬日照充足,雨量偏少。土壤种类有:海滨盐碱土,丘陵红壤等。  相似文献   

13.
小麦纹枯病和根腐病是危害其正常生长发育的两个主要病害.它们的发病症状极为相似,在生产管理上容易发生混淆.只有正确区别两种病害的形态特征,才能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夺取小麦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4.
<正> 稻茬麦的病害主要有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害虫主要有蚜虫、牯虫等。在优化品种布局、合理栽培等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只要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药剂防治措施,一般就能达到控制病、虫发生及危害的目的。一、麦田病害的防治 1、赤霉病的防治。小麦赤霉病是稻茬麦区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仅信阳地区1985年发病面积达316.15万亩,损失小麦8500万公斤。因此,抓好赤霉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其农业防治措施有:健全麦田沟系,降低田间湿度;选用高产、耐病品种,消灭菌源,改善田间环境条件等。药剂防治的方法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即80%以上麦穗抽出定长时,  相似文献   

15.
<正> 用抗菌类和防腐消毒类药物处理薯块和薯窖保鲜红薯的新法,经清丰县韩村乡科技户王聚才三年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用这个方法,将收获后的红薯按窖贮要求挑选后,连同地窖用药物处理,入窖后可贮存到来年七月底保鲜完好率达95%以上。我省红薯种植面积在二千方亩、总产400亿斤左右。一千万农户,几乎家家户户年年都要贮存一些红薯,备冬春食用。但贮  相似文献   

16.
<正>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以幼虫附着于灌浆期的麦粒嫩皮上,吸取麦粒中的浆汁,造成严重减产。 1986年我省通过15个地、市50多个县的普查,小麦吸浆虫均有发生,面积700万亩  相似文献   

17.
<正> 绿豆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近年来,随着我省绿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逐年上升为严重危害绿豆的主要病害之一。据调查,我省多数绿豆田块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田发病达95%以上。该病害主要危害绿豆根系,使植株侧根数、根重、根活性、根瘤量以及固氮酶活性均表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病株比踺株百粒重降低1~2克,一般每亩减产20—30%,重者减产50%左右,甚至绝收。几年来的研究表明:镰刀菌属的 Oxy spori-urmsch 是我省绿豆根腐病发生致病真菌,以绿豆种子萌发以后即可危害。病原菌主要是从伤口和  相似文献   

18.
<正> 小麦生产是我省农业一大优势,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一半以上。由于小麦播种面积大、品种多、气候适宜,因而其病害发生的种类也较多,尤以小麦白粉、条叶锈和赤霉等病为普遍而严重,白粉和锈病常年发病面积分别达1000万亩和1000~2000万亩之多。小麦赤霉病这几年也在扩大蔓延,1985年是此病最为严重的一年,以至波及了4000万亩麦田。仅此几种病的发生,每年就  相似文献   

19.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界的豫、鄂、陕三省七县结合部。全县辖16个乡镇,515个行政村,418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03万人。全县国土面积279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0万亩,山地290万亩,水域6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199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  相似文献   

20.
<正> 枣疯病病源是类菌质体。类似泡桐丛枝病源体,比泡桐丛枝病危害性更大。枣树感病后不仅无花无果,且1—3年便枯死,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北京密云县的小枣产区,已于七十年代初毁于此病;我省内黄、淇县、尉氏等县于八十年代初开始蔓延,淇县、尉氏部分地区有50%的枣树死掉。内黄县于七十年代晚期开始从城东北的马上乡发病,后南侵到城关镇,又逐渐沿县东向南蔓延。现在已侵染到主产区后河乡的东北边缘几个村。枣疯病是一种历史性病害,在各枣区都有零星病株。原有的零星病源再加上侵染洪峰,内外夹攻之势正威胁着主产区后河乡的6万亩枣园。枣疯病的侵染速度是惊人的,如马上乡李石村、大黄滩、小黄滩1979年零星发病,到1982年发病率达30%,今年1300亩枣园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