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面对新的形势,迫使中国共产党人明确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大胆的、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很多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了很多正确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这些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一.正确认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矛盾,正确处理十大关系。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  相似文献   

2.
《论十大关系》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的不朽之作,为寻求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仅从毛泽东提出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和向外国学习两个方面的问题,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谈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3.
建国后,毛泽东即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虽然这种探索是艰辛的,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却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果。他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提出从我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原则。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正是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与《论十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十大关系》第一次提出了走我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方针。为此,刘少奇与毛泽东一起进行了艰辛的开拓和探索。;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提供的资料,提出的观点,为毛泽东概括十大关系提供了重要参考;他把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思想作为指导方针多方面体现在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中;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教训,坚持《论十大关系》的重要思想原则,在60年代国民经济高速中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5.
1956年,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中国建设的探索之路。文章精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的各种矛盾,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明确了党对每一种关系应当采取的正确方针,从而奠定了走中国建设之路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1956年,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中国建设的探索之路。文章精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的各种矛盾,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明确了党对每一种关系应当采取的正确方针,从而奠定了走中国建设之路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论十大关系》是马列主义在中国实践中的发展,是毛泽东根据中国具体国情,概括总结出来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思想,其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方针,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从《论十大关系》对中国特色哲学思想、经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思想、科技文化建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贡献,探讨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巨大贡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征程的接续奋斗,成功探索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现代文明、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价值追求取代了西方以资本为逻辑的现代化价值理念,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突破了西方“历史终结论”“普世价值论”和“文明冲突论”,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们深入阅读毛泽东同志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仍然可以感受到其中发出的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的思想光芒。这篇重要的理论文献是党的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益探索的开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建设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初步探索。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走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交换的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交换的理论,发展民主政治的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及"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外交方针都证明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以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对我们继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和广大人民的心愿,比较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研究他们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设计,对于我们加深理解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诞生 80年来 ,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 ,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和规律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都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3.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人的宏伟愿望。毛泽东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直接的理论渊源.邓小平经济思想则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一脉相承关系,是继承与突破、坚持与发展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党的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我们党在中国发展问题上的经验集成和思想结晶。科学发展观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和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又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早期领导人江泽民对发展观的探索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从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角度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关于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关系.并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设想。本文阐述了毛泽东同志这一经济思想及其思想渊源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最先提出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战略命题,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之路。毛泽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点的独创性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提出并初步探索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形成的历史和逻辑起点。深入把握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贡献,对于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正确认识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茜 《科技知识动漫》2007,(4X):190-190
毛泽东的探索,对于我们党在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尤其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而努力奋斗,这是我们肩负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18.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思想作风。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重点阐述了实事求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坚持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使国民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毛泽东在其革命实践中一贯遵循的原则。从1949年新中国诞生,毛泽东就开始积极思考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理论和观点,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思想,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教育现代化是支撑、推动和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教育现代化的国家战略,其领导下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演进和实践探索史。中国共产党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教育、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转变教育地位、教育体制改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到给人民更好的教育为核心的演进历程,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与时代特色的教育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教育现代化理论不但推动了我国教育现代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现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教育现代化理论是与其自身所处时代相契合并与未来的可能性相衔接的,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样,在本体论层面和方法论层面都有创新的价值蕴含。实践证明,中国教育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为新形势下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