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阐述了某工程地基处理中,以钢渣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机理、施工与检测。重点讨论了钢渣桩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并从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同碎石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太原科技》2011,(12):111-111
2011年11月8日。由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全球最大的钢渣处理服务商——美国哈斯科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山西太钢哈斯科科技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同时,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钢渣综合利用项目也在我市阳曲县侯村乡开工建设,这是迄今为止山西省引进的用于循环经济领域的美国最大商业投资项目。也是全球技术最先进的钢渣综合利用环保项目和我国第一个钢渣肥料制造项目。  相似文献   

3.
2011年11月8日。由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全球最大的钢渣处理服务商——美国哈斯科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山西太钢哈斯科科技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同时,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钢渣综合利用项目也在我市阳曲县侯村乡开工建设,这是迄今为止山西省引进的用于循环经济领域的美国最大商业投资项目。也是全球技术最先进的钢渣综合利用环保项目和我国第一个钢渣肥料制造项目。  相似文献   

4.
对电炉钢渣进行破碎、筛分等处理后制备成钢渣吸附剂,在实验室中用该吸附剂处理合铬废水,并在不同条件下对它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最佳的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废水中Cr(Ⅵ)的浓度低于1.0mg/L,可以达标排放。利用钢渣吸附剂处理含铬废水,可以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沈阳市固废现状的科学分析和评估,提出构建"一园两区、南北互补"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此探讨了该模式的基本构思,提出了适用于沈阳市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布局方案。该模式打破传统生活垃圾单一处理模式,探索以园区形式将各类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可服务于沈阳市的垃圾处理系统,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同时提升沈阳市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减量化处理效果和无害化处理水平,为沈阳市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废旧电池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 《太原科技》2006,(3):61-63
废旧电池未经妥善处置进入环境后,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德国在废旧电池的处理方面充分体现着其《循环经济固废法》的理念。在此对德国废旧电池处理情况进行了介绍,并与中国的废旧电池处理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对中国废旧电池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飞快的发展,全国各地都在大规模地进行着交通基础的建设。软土地基已经成为公路建设中遇到的一个较为普遍的情况,特别是在沿海城市,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对于道路的安全、寿命以及工程施工的进度造价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故本文将对软土地基的性质、危害及常见处理方法和适用条件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钢渣和煤基固废的综合利用,研究了煤基固废复合改性剂(CMCSR)(煤气化渣-硅钙渣-煤田区域水库底泥)对高温重构钢渣的胶凝性能和体积稳定性的影响,采用XRD、SEM、EDS等测试方法,对重构钢渣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高温重构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CMCSR可以提高钢渣的胶凝性能,显著降低了钢渣中f-CaO含量。当重构温度为1250℃,CMCSR掺量为25%时,重构钢渣28d活性指数比原钢渣可提高16.1%,重构钢渣中f-CaO的含量由4.04%降至1.90%,满足GB/T20491-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中f-CaO含量≤3%的要求。CMCSR掺量由15%增加至35%,重构钢渣中形成透辉石(CMS2)、钙铝黄长石(C2AS)、C3A等硅铝基矿物。高温重构过程促使RO相中的FeO转变为镁铁尖晶石(MgFe2O4)和磁铁矿(Fe3O4)。重构温度为1250℃,掺25% CMCSC的重构钢渣形成结晶良好、粒径可达10μm以上椭圆形的C2S颗粒。研究表明,掺入煤基固废复合改性剂的高温改性钢渣,其体积稳定性、胶凝活性和易磨性得到了有效改善,从而为钢渣的低能耗细磨加工进行制品开发,或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直接应用提供了可能,实现了煤基固废与冶金固废的协同利用。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灰土挤密桩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设计方法、计算过程及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采用灰土挤密桩法进行地基处理,能够有效地消除其湿陷性,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如何经济有效地处理软弱地基,是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中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对市政道路软基处理的基本原则进行简单探讨后,对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级公路中,遇到不少涵洞、通道、挡土结构等结构物置于软弱地基上或软厚的杂填土之上,施工期短暂时,成为不少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棘手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采用生石灰喷粉深层搅拌桩(简称石灰搅拌桩)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具有技术简单可行.且经济合理的特点,能有效地加固软弱地基,减少软土层沉降和整体工程工后沉降,提高软土层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也蒸蒸日上,与此发展的同时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其难度也在提高,其中对软土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针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如何处理软土地基的具体措施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北京品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新型添加剂“水泥精”与南京金江水泥厂合作,将只能生产22.5R水泥的废钢渣成功生产出42.5R优质水泥。目前,该技术成果在南京金江水泥厂MB3513三仓水泥厂投产。据悉,使用该项技术利用废钢渣生产的42.5R水泥各项指标均达到GB175—2007标准,其产品质量完全可用于商品混凝土。  相似文献   

14.
钢渣作为炼钢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副产品,其产量大、利用率低,大部分钢渣的堆存不仅占用了土地,还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资源。因此,钢渣的资源化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钢渣的一次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对每种钢渣处理工艺技术条件以及优缺点进行了描述和点评。鉴于钢渣辊压破碎-余热有压热闷技术在解决钢渣的后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环境影响等方面的优越性,该钢渣处理工艺可能会成为未来一个时期钢渣一次处理的主要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5.
市政道路施工在城市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市政道路施工要面临的施工困难也是非常多的,通常要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因此,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对城市日后的运行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因此,一定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同时要不断地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高速铁路软土地基为研究对象,对软土地基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针对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系统研究与说明,进而针对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几类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做出了阐述与分析,并据此论证了做好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工作在进一步提高整个高速铁路建设质量与建设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尧斌 《科技信息》2008,(8):280-281
在平顶山某高层住宅建设中,采用了CFG桩复合地基进行了地基处理,从承载力、变形性、施工工艺、工程实际检测效果和工期与造价评价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表明CFG桩复合地基在中原地区的地基处理中有很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将固体废弃物替代天然砂石可有效地促进建筑材料绿色化,本文主要研究典型废渣(如不锈钢渣和废玻璃)制备水泥砂浆的可行性.首先通过分析各类废渣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将其部分替代砂浆中河砂和水泥的途径来研究废渣砂浆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水淬钢渣砂等体积替代50%的河砂使得砂浆抗压强度提高,而两种废玻璃砂等体积替代50%的河砂对砂浆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此外,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还建议了两类钢渣粉作为胶凝材料制备水泥砂浆的掺量.最后分析了各类废渣以砂或水泥形式制备砂浆的经济性,发现在保证砂浆性能的同时,不锈钢渣与废玻璃作为砂和水泥外掺料制备砂浆均可带来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各类道路不可避免地会与铁路交叉,并多采用下穿箱形立交桥方式,常会遇到拟建场地地基软弱的情况,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本文结合某下穿铁路立交工程软弱地基处理实例,详细阐述了高压高压旋喷桩加固设计和施工参数,质量检测和跟踪观测结果表明该地基处理是成功的,可同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推进工业固废资源化,同时有效提高工程弃土的利用率。选用高炉矿渣、钢渣、磷石膏3种常见的工业固废协同水泥,复配聚羧酸减水剂,对工程弃土进行固化处理。通过D-最优混料试验,确定固化剂的最优配合比为高炉矿渣:钢渣∶磷石膏∶水泥∶聚羧酸=59.9∶5∶20∶15∶0.1,在该配方下固化土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了5 583 kPa。利用X射线衍射(diffraction of X-rays, XRD)试验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试验对新型固化剂固化土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固化土中生成大量的丝状物、针状物和絮状物,使孔隙减小,土体结构更加紧密。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为工业固废和工程弃土资源化处理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工程弃土二次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