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目前无线电业务存在的电磁兼容问题出发,介绍当前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电磁兼容技术问题的主要特点,并提出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主要方向和方法。此外,文中还介绍了有关国际和国内的电磁兼容标准化组织和活动以及我国的电磁兼容发展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2.
毛睿 《科技信息》2010,(21):J0098-J0098
从结构的角度出发,针对各种电磁干扰情况,给出了具体的电磁兼容结构设计方案,来提高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能力。  相似文献   

3.
陈锦杰 《科技信息》2012,(28):480-480,482
共用接地系统是现代综合防雷系统的主要内容之一,银行的计算机房由于对接地装置和电磁兼容的要求高,施工不到位的共用接地系统因无法有效消除电磁干扰影响,造成银行宁愿选择高成本的独立接地系统。本文从共用接地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出发,分析了影响共用接地系统电磁兼容的原因,通过对传导耦合、辐射耦合耦合机理的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做好共用接地系统电磁兼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结合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的特点,阐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电磁兼容的特殊性,提出了几种实用的电磁兼容技术和电磁兼容技术的设计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汪印根  孙珍 《科技信息》2013,(4):405-405,407
本文介绍了电磁兼容的概念,分析了电磁兼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直升机电磁兼容工艺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舰船电子系统电磁兼容是舰船战斗力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电磁干扰产生的原理出发,详细阐述分析了舰船电子设备干扰产生机理及传播途径,讨论了各系统的电碰兼容问题,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为舰船电磁兼容设计给出了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黄宗议 《海峡科学》2009,(7):50-51,55
VDR工作环境中的电磁污染较严重,电磁兼容设计必不可少。文章从介绍船舶的电磁环境入手,以阐述VDR的技术原理为基础,分别从抑制干扰源、消除传输介质、合理选择元器件等3个方面探讨了VDR电磁兼容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8.
电磁兼容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玉彤 《广东科技》2008,(12):117-118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广泛应用,电磁兼容技术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充分注意并加以研究。本文是作者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就电磁兼容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新根 《科技信息》2011,(5):105-105
电磁兼容性设计是机柜设备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依据电磁兼容性的基本原理,综合考虑了屏蔽材料、屏蔽方式、缝隙和孔的处理等诸多因素,结合机械加工的手段和工艺,对机柜电磁兼容性的结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电磁兼容技术的基础上,讨论了开阔试验场、屏蔽室、电波暗室等电磁兼容测试场地和几种常用测量仪器的特点,根据我国电磁兼容测试的实际情况重点研究了电磁兼容的替代测试方法及自动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波 《创新科技》2014,(16):87-88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对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解决其电磁兼容的途径,主要侧重于提高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智能建筑物内含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计算机网络和自动化系统等,这些电子设备很容易因雷击而遭破坏,本文从电磁兼容的角度系统的介绍了防雷设计,从电磁兼容三要素3个方面具体分析了防雷装置和措施以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探讨电力自动化中的电磁兼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林峻 《广东科技》2011,20(20):174-175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磁兼容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本文分析了口前电力系统内所涉及的电磁兼容问题并介绍了相应的电磁兼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电磁兼容数据库是电磁兼容测试的核心,是实现自动测试的首要条件。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电磁兼容试验数据库,该数据库在确保测试精度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完成测试数据的统计、分类以及频谱占用率、时间占用率、故障特性统计等各类处理工作。数据库的建立不仅为电磁兼容试验自动测试提供了可能,更为建立电磁兼容试验标准打下了坚实基础。文章给出了电磁兼容数据库建立的具体思想、方法、步骤及所实现的数据库实例,该方法对同类及相关自动测试系统数据库的编制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国内电磁兼容技术的市场需求,特别针对京津冀地区高等学校和特种行业的电磁兼容发展水平进行了总结,结合河北工业大学省市部共建高校以及河北省"国家一流大学建设"的办学定位,电子科学与技术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技术开放式科研平台的建设,探索了电磁兼容技术领域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方法,提高学生的电磁兼容测试及设计整改水平,为京津冀地区电磁兼容行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和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6.
电磁屏蔽技术与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福平  冯晨  王以伦  邓宝林 《应用科技》2005,32(11):28-29,33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磁干扰越来越严重。所以,电磁兼容设计已经成为产品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在电子设备及电子产品中,电磁干扰能量通过传导性耦合和辐射性耦合来传输,为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对传导性耦合需采取滤波技术,即采用EMI滤波器件加以抑制;对辐射性耦合则需采用屏蔽技术来加以抑制,电磁屏蔽已成为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大部分电磁兼容问题都可以通过电磁屏蔽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介绍电磁兼容的重要性和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就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对整体布局、布线、电磁屏蔽及接地等几个方面如何进行电磁兼容设计做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汽车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测试主要集中在新产品研发阶段。本文提出了一种汽车电子产品全寿命电磁兼容测试方法,通过建立测试模型、退化模型及验证模型,进行了加速寿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产品使用寿命期限内,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电磁兼容性能逐渐变差,在某个阶段会超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的限值要求,进而影响到整车的电磁兼容性。该研究对提高我国汽车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电磁兼容水平具有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明了电磁兼容认证的重要性。为了规范电子电气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电磁兼容标准。我国在加入了WTO的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着新的竞争压力。提高产品质量,认真对待电磁兼容技术要求和强制进行电子电气产品的电磁兼容认证,是国内设计生产电子电气产品企业和国家相关组织机构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PCB的电磁兼容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电磁兼容在电路设计中的重要性,并且详细介绍了在设计印制电路板时要注意的电磁兼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