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师声乐教学吸收和借鉴戏曲艺术的精华,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对传承和振兴戏曲艺术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根据作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针对目前我国声乐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只重视基本技法的教学而忽视演唱个性张扬的现象,从教育观念、因人施教、教学体系几方面论述在声乐教学中培养演唱个性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刘莉 《科技咨询导报》2009,(24):219-219
声区统一是歌曲演唱中的重要问题。应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培养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坚持循序渐进的学习和训练,来解决好声区统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的数十年来,我国的高校民族声乐教育系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以“西洋美声”为代表的西方声乐系统的影响而使得本土民族声乐系统失去原创力。通过加强对民间传统艺术资源的研究与借鉴,推动声乐教育系统的本土文化生态意识,促进二者结合的实践是新时期我国高校声乐教育系统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民间传统艺术资源之于当前我国声乐教育系统的借鉴与影响的基础上对实现声乐教育与民间艺术资源的融合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呼吸是影响声乐演唱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人的呼吸器官、生理机能及其在声乐演唱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吸取了前人在呼吸研究领域的经验,提出了一个解决声乐演唱呼吸问题曲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声乐表演是表现性的艺术活动,表现欲望是主体心理面对歌唱活动所持有的一种积极参与心态。对表现欲望的培养利于表演者更为深入地理解艺术内涵、调节自身紧张的情绪,并且可以给声乐教学创造积极的能动作用。声乐演唱及教学过程中对表现欲望的激发和培养可以通过对审美主体素质的提高、对审美客体上的优化、对适宜教学环境的创新三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李西林 《科技信息》2010,(27):I0254-I0254,I0405
声乐演唱除做好理解作品、领会作家创作意图外,还要从音色变化、力度变化、咬字吐字等技术层面进行揣摩、体验和实践,才能做到声情并茂,歌声动人达到预期的演唱效果。本文在全面论述声乐演唱情感表现一般规律的基础上,重点从声乐演唱中如何把握音色变化、力度变化及咬字吐字方法和技巧等方面,谈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  相似文献   

8.
高师声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教学的基础环节,当前高师声乐教学普遍沿用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通过反复的模仿演唱与发声练习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虽然可以让教师明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是也隐藏着某些弊端。微格教学法以学生本位为主旨,借助现代科技力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10.
混声唱法是声乐演唱中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一门技巧,混声实际上就是真声和假声的混合统一。如果真声过多,发出的声音就会滞重,位置过低;如果假声过多,发出的声音就会轻飘,显得跟气息脱节,音色也缺乏感染力。不管是真声多还是假声多,对声音都没有好处。要想出来的声音圆润、优美、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就必须要找准真声和假声的“切合点”,也就是“混声唱法”,这样出来的声音才会统一、优美、有穿透力。本文主要对“混声唱法”的有关问题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高师音乐声乐培养目标与现行教学模式、声乐技能训练与“以审美为核心”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要求的角度看,高师声乐教学不仅要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教育能力,更应重视声乐审美意识的培养。而高师声乐审美意识与审美品格的提高,既是对声乐艺术审美属性的张扬,又是对声乐教学目标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12.
浅谈歌唱心理素质在声乐教学及表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艺术是一门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学生掌握的知识本领要通过艺术实践来验证和提高,而舞台演唱——声乐表演就是一种最好的艺术实践。声乐表演既是声乐教学成果的展现,也是声乐教学更高层次的提升,它要求表演者有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为此,本文从声乐教师的角度,就歌唱心理素质在声乐教学及声乐表演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声乐作为一种西方艺术表现形式传入中国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发展,如今已经被广大的中国民众所喜爱和学习。声乐演唱作为一种复合型艺术形式,不仅对演唱者的演唱技巧,而且对演唱时的肢体动作以及心理活动都有很高的要求。为了逐步完善演唱者的舞台表现力,声乐中的表演需要得到更高的重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研究声乐教学中的艺术再创作对于准确诠释声乐作品并富于表演独到的见解,从而使作品人性化、情感化,真正体现其审美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秉承了我国传统的和谐统一的审美追求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巨大影响,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交融的产物,形成了如下的美学特征:“词情、曲情、声情相触合”的情感美学特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相交融”的创造性美学特征;“传统风格、时代气息相共存”的现代性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唱法”是一种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科学的发声技术,而不是划分风格和声音的标准,声乐教学有必要在加强技术训练的同时,注重作品的演唱风格,寻求声乐教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声乐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可塑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声音的自然、淳朴的歌唱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因素,对提高学生的声乐学习,改正一些不良的发声状态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声乐教学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诸如歌唱时的心理反应,注意力、意志力与记忆力的培养,以及联想和想像情绪与情感等等,都与心理素质有关。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声乐艺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歌唱情感是演唱者对自己演唱的作品所持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也是一种能带给听众美感、给人以教化的艺术。因此训练歌唱情感,发挥其在声乐艺术中的价值是很有必要的。歌唱情感训练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自身修养的提升;理解歌曲中的情感;把想象融入歌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