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乙醇溶剂中,通过Mn(Ⅱ)盐与N,N,N-三(2-甲基苯并咪唑)胺(NTB)反应合成了[Mn(NTB)(Im)]Cl2、[Mn2(NTB)2(H2NCONH2)]Cl4*3H2O、[Mn(NTB)(NO3)](NO3)*3H2O和[Mn(NTB)(HO-phen-OH)]Cl2 4种新配合物,并运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对H2O2岐化反应的催化活性,以及对过氧化氢模拟酶[Fe(NTB)Cl2]Cl*3H2O对H2O2岐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所合成的锰配合物具有明显的活性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解决过氧化氢酶(CAT)的基础结构和催化机理的问题,用三价铁盐与N,N,N-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NTB)和N,N,N,′N′-四(2′-苯并咪唑甲基)邻二胺反式-环己烷(CTB)反应,得到了铁过氧化氢模拟酶(FeMCAT)配合物[Fe(NTB)Cl2]Cl.3H2O()、[Fe(CTB)(OAc)Cl]Cl.2H2O()和[Fe(CTB)](ClO4)3.3CH3OH.2H2O(),并用元素分析、电导率、NMR、IR和UV-Vis等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对H2O2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测试表明:所合成的FeMCAT对H2O2歧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化合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分别以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NTB)和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N3)为配体,合成了四种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模拟化合物[Cu(NTB)(ClO4)2.CH3OH.3H2O,Cu(NO3)2,NTB.2CH3OH.3H2O,Cu(NO3)2.N3.4CH3OH,Cu(ClO4)2.N3.6CH3OH.6H2O]并对它们进行了红外,紫外谱图表征,利用邻苯二酚氧化法检测了活性,活性数据值表明,配合物具有抑制O2-的活性,其中Cu(ClO4)2.N3.6CH3OH.6H2O的活性高于其它配合物,IC50=4.34。  相似文献   

4.
两个七配位Cd(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光谱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两个新型单核镉配合物[Cd(NTB)(η1-NO3,)(SCN)(H2O)](1)和[Cd(NTB)(η2-OAc)(N3)]·CH3OH·H2O(2),其中配体NTB为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配合物中镉离子均为七配位变形五角双锥配位构型,其中四个氮原子来自配体NTB,另外三个配位位置由小分子辅助配体填充.两个配合物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氢键.此外,对化合物1和2的光谱性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以邻菲啉(Phen)与锰盐在少量醋酸存在的CH3CN/CH2Cl(2φ=2∶1)混合溶剂中,室温挥发的方法培养出浅黄色配合物[Mn(3Phen)(2CH3COO)(6H2O)·H2O].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每个结构单元中含有3个晶体学独立的锰原子,锰原子通过醋酸根的多种桥联模式处在同一直线上,分子间通过氢键组装成三维超分子配合物.同时对配合物的红外和紫外光谱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N-苯基异羟肟酸过渡金属配合物仿生氧载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考查了N -苯基异羟肟酸过渡金属配合物ML12 ~ML4 2 [M =Co(Ⅱ ) ,Cu(Ⅱ ) ,Mn(Ⅲ )Cl]的二氧亲和性和仿生催化氧化性能 制备了种二氧加合物 [CoL3 2 ·O2 ·Py]·H2 O ,并以元素分析 ,IR和TG分析表征 .测定了它们的氧合反应平衡常数和相应的热力学参数ΔHo、ΔSo.模拟单加氧酶 ,研究了锰 (Ⅲ )配合物对苯乙烯的催化环氧化 .讨论了分子结构对二氧亲和性和催化环氧化性能的影响 .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水杨醛缩三乙烯四胺Schiff碱(H2L)及其4种金属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分析等方法表征,确定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u2Cl(H2O)L]Cl(1)、[Ni2Cl(L)]Cl.H2O(2)、[Co2(Cl)2(Phen)2L]Cl2.5H2O(3)和[Zn2(Cl)2(Phen)2L].8H2O(4),分别为1∶1型、1∶1型、1∶2型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其中,H2L=C20H24O2N4,Phen=C12N8N2.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高氯酸钕与咪唑、DL-α-丙氨酸的配合物晶体.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其组成为[Nd(C3H7NO2)2(C3H4N2)(H2O)](Cl4)3.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配合物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以邻菲口罗啉(Phen)与锰盐在少量醋酸存在的CH3CN/CH2Cl2:(ψ=2:1)混合溶剂中,室温挥发的方法培养出浅黄色配合物[Mn3(Phen)2(CH3COO)6(H2O)·H2O],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每个结构单元中含有3个晶体学独立的锰原子,锰原子通过醋酸根的多种桥联模式处在同一直线上,分子间通过氢键组装成三维超分子配合物,同时对配合物的红外和紫外光谱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3种新的锰(Ⅱ)的多核配合物,分别为Mn3(L)Cl6·12H2O(I),Mn2(L)Cl4·8H2O(Ⅱ)和Mn2(L)(NO3)4·9H2O(Ⅲ),其中L为1,1,4,7,10,10-六-(2′-甲基苯并咪唑基)三乙四胺(TTHB),由三乙四胺六乙酸与邻苯二胺共热缩合而得,根据配合物的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顺磁共振及元素分析,推测配合物中Mn(Ⅱ)的配位环境为四方锥或变形八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