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体长(5.56±0.31)cm、体质量(2.67±0.40)g的麦瑞加拉鲮鱼幼鱼为试验动物,采用静水试验法,在水温28.1±0.6℃条件下,开展了氟虫腈、乐果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氟虫腈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20mg/L(95%置信限[0.009,0.066])、0.017mg/L(95%置信限[0.007,0.064])、0.010mg/L(95%置信限[0.004,0.041])、0.004mg/L(95%置信限[0.002,0.017]);乐果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15.500mg/L(95%置信限[150.453,372.135])、142.233mg/L(95%置信限[64.565,190.985])、62.517mg/L(95%置信限[25.136,102.825])、28.708mg/L(95%置信限[12.759,46.174])。麦瑞加拉鲮鱼幼鱼对氟虫腈、乐果的96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004mg/L、2.8708mg/L,2种农药的毒性大小为氟虫腈、乐果。最后,还就氟虫腈、乐果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以及麦瑞加拉鲮鱼幼鱼对氟虫腈、乐果的安全浓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确定了杨树多酚氧化酶(PPO)测定的最佳条件为pH=4.0,温度5~30℃,时间1 min。利用试验得到的反应最适条件进一步研究了戊唑醇、多菌灵、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和阿维菌素4种农药对杨树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药剂对杨树PPO的影响不同,200和400 mg/L戊唑醇可诱导杨树PPO活性升高;100、200和400 mg/L多菌灵对杨树PPO活性升高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400 mg/L甲维盐对杨树PPO活性升高具有诱导作用;400和800 mg/L阿维菌素能够诱导杨树PPO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产腈水解酶的菌株Rhodococcus rhodochrous tg1-A6催化3-氰基吡啶合成烟酸,实验结果表明,腈水解酶的最适底物浓度为130mmol/L,最适催化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pH7.0.经过15h连续补加底物3-氰基吡啶,反应体系中产物烟酸的浓度可达到165.2g/L.在产物浓度累积不高的情况下,菌体经过7批次(共67h)的催化,烟酸的最终质量浓度累计可达到529g/L.  相似文献   

4.
以草鱼肝脏匀浆上清液为GPT酶液,用L25(56)正交和分光光度法,测试其催化反应的最适条件及对Nic的敏感性.试验表明:在酶液浓度0.1 mg/mL、α-酮戊二酸3μmol/mL、反应体系pH8.5、反应温度50℃及反应时间70 min时,GPT转氨基速率达到最大值,其中酶浓度和底物对其活力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pH值和温度对其活力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GPT反应最适条件下测得,0.25、0.5、1.0、2.0及4.0 mg/L的Nic与GPT共存1 h,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23.08、26.56、26.40、31.13及35.95%,Nic浓度与GPT活性抑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479).初步推定草鱼肝脏GPT是Nic致其死亡的生化靶点.  相似文献   

5.
室内测定4种杀虫剂对黑翅土白蚁工蚁的生物活性.毒力测定结果显示阿维菌素、氟虫氰、灭蚁灵和吡虫啉对黑翅土白蚁工蚁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0.154 0 mg/L,0.160 6 mg/L,0.351 2 mg/L和0.136 8 mg/L,表明阿维菌素、氟虫氰和吡虫啉对黑翅土白蚁工蚁的毒力显著高于灭蚁灵(超过后者的2倍),而前三者毒力相当.  相似文献   

6.
以5~7日龄的中华鳖稚鳖为试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实验法,在水温(27.4±1.3)℃条件下,开展了乐果、三唑磷、氟虫腈对中华鳖稚鳖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农药对中华鳖稚鳖均呈现以蓄积为主导的急性毒发效应,乐果对中华鳖稚鳖的急性致毒高峰期略滞后于三唑磷和氟虫腈;3种农药毒性强度大小依次为三唑磷、氟虫腈、乐果,其对中华鳖稚鳖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28μg/L、0.28 mg/L和124.4 mg/L;所构建的中华鳖稚鳖累计死亡概率与质量浓度和实验时间间数学模型和半致死时间—质量浓度回归方程可作为侦查和分析农药排放时间和致中华鳖稚鳖大量死亡时间的重要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氧化乐果对水生动物的毒性作用,采用96 h静水试验法检测泥鳅在不同浓度(24.67、30.41、37.50、46.24、57.02 mg/L)氧化乐果中暴露24、48、72、96 h时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氧化乐果对泥鳅的毒性作用是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对泥鳅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76.91、51.17、46.03、35.89 mg/L,安全浓度(SC)为6.8 mg/L,属于高毒等级的水体污染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李多酚氧化酶(PPO)的特性,包括不同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抑制剂对PPO活性的影响,以及PPO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李PPO的最适酶促反应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5.5;Km为123mmol/L;Vm为0.522△OD/min;90℃热处理2min可钝化PPO的活性;抗坏血酸和亚硫酸钠为强抑制剂,质量分数为189mg/kg的亚硫酸钠和317mg/kg的抗坏血酸能有效抑制PPO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对甘蔗多酚氧化酶(PPO)进行提取和部分纯化,研究了PPO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甘蔗PPO酶促反应米氏常数Km为54.4 mmol/L,米氏方程:V=1250[S]/(54.4+[S]).蔗汁中邻位多酚类物质是甘蔗PPO的最适反应底物.最适反应条件为:pH值6.2,40℃;该酶在pH5.8和温度低于3℃0时较稳定.试验了6种甘蔗PPO抑制剂:单独使用柠檬酸、草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PPO活力抑制效果不明显;70 mg/L亚硫酸氢钠、110 mg/L抗坏血酸、120 mg/L硫代硫酸钠可完全抑制PPO活力.现行甘蔗提汁的浸渗工艺较适合蔗汁酶促褐变反应,应作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农药对家蚕的安全性,指导农药的安全施用,避免家蚕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以家蚕(皓月×菁松)为试验生物,采用浸叶法对18%吡虫啉·氟酰脲悬浮剂等5种杀虫剂进行了急性毒性测试。结果表明,18%吡虫啉·氟酰脲悬浮剂、20%呋虫胺可溶粒剂、0.5%除虫菊素·苦参碱可溶液剂、20%唑虫酰胺.虫螨腈微乳剂、80%吡蚜酮·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5种杀虫剂对家蚕96 h的LC_(50)分别为0.451、0.923、0.766、23.18、21.40 mg a.i./L,其毒性依次为剧毒、高毒、高毒、中毒、中毒。尽管有2种农药对家蚕毒性中等,但其对家蚕96 h的LC_(50)临近中、高毒分界值20 mg a.i./L,其与另3种农药对家蚕均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不宜在桑园附近或桑叶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1.
 营养胁迫及农药胁迫等逆境在农业田间生产中十分常见.为明确不同营养胁迫条件下,常用杀虫剂使用对小麦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影响,研究了3种质量浓度的吡虫啉、灭多威、氧乐果分别处理清水及营养液中培养的小麦苗后5d内,对小麦苗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5mg/L吡虫啉处理营养液组及清水组小麦苗后6h时,小麦苗PAL均受到抑制,活性显著降低;在处理后12h时,营养液组小麦PAL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升高了37.8%,而清水培养的小麦苗PAL未出现显著升高;100,200,400mg/L灭多威处理对2组小麦苗中PAL活性的影响与吡虫啉处理类似.氧乐果处理后6h,营养液组小麦苗PAL活性比对照显著升高了107.8%,在处理后24h时,营养液组小麦PAL活性又显著降低,而后变化不再显著;而清水组小麦苗PAL活性在氧乐果处理后12h及48h时,活性显著降低,在处理后5d内,均无显著升高阶段.可见,杀虫剂对小麦苗中PAL活性的影响与药剂本身的性质有关,还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营养状况对小麦苗的PAL防御响应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清水培养组小麦与营养液培养组小麦相比,在药剂胁迫下,PAL活性在营养物质充足条件下的防御响应更为显著,并迅速恢复为不受影响的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2.
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氧化乐果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检测波长、缓冲体系、缓冲液pH、缓冲液浓度、SDS浓度和分离电压对氧化乐果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7.5、20 mmol/L NaH2PO4-Na2HPO4缓冲液、10 mmol/L SDS、209 nm、25 kV的条件下,氧化乐果的测定效果最佳.测定氧化乐果的检测限为0.15μg/mL,线性范围为0.5~30μg/mL.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回收率为92%~105%.该方法可成功应用于农田水样中氧化乐果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氟虫腈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紫外检测器、Hypersil ODS2柱,以乙腈+甲醇+水为流动相(体积比为30∶40∶30),对氟虫腈的分析可取得满意的效果。该法线性范围是0.02 mg/mL~0.60 mg/mL,最低检测限为8.0×10-8mg/mL。氟虫腈的含量为96.4%,有关物质为3.1%。  相似文献   

14.
报道一种由天然植物产物配制而成的植物源杀虫剂"查虫清"对5种害虫的生物活性及对2种蜘蛛和草蛉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查虫清"对菜蚜、小菜蛾,假眼小绿叶蝉和菜青虫主要表现为拒食作用,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12.03、15.05、55.07、35.37 mg/mL."查虫清"对茶尺蠖2龄幼虫主要表现为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快速安全地检测白菜中氧乐果农药残留,用改进的氯化钯乙酸溶液作比色剂,和氧乐果农药发生比色反应,利用分光光度计在300~1100nm采集吸光度谱图。将氧乐果乳油农药和白菜汁混合,利用乙醇萃取,在0.5~400mg/kg随机配置了60个样本,分别和等量的乙酸氯化钯溶液反应。实验证明,当样本质量比大于50mg/kg时,吸光度曲线的走势发生变化,且和质量比的相关性较差;当样本质量比大于90mg/kg时,吸光度曲线和样本质量比相关性更差。引入支持向量机SVM进行三分类建模,利用5-折交叉验证,当光谱数据归一化为[0,1],核函数采用径向基RBF函数时,测试集样本质量比范围的预测效果最好,准确率达到96.7742%,为快速检测蔬菜中氧乐果的质量比范围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拮抗酵母菌0732-1产生抗菌物质的影响,明确0732-1产生抗菌物质的最适培养条件。以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菌为指示菌,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0732-1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酵母菌0732-1产生抗细菌物质(ABS)最适碳源为果糖,其次是葡萄糖;以葡萄糖为碳源时,最适氮源为硫酸铵。当酵母菌0732-1接种入PSB培养液中,培养条件为初始pH为9.0;装样量为8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20℃;培养96 h时,发酵液中ABS的抑细菌活性最强,且随着发酵液随发酵液pH值的降低而抑细菌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新型杀虫剂对蚯蚓的生化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研究了吡虫啉与抑食肼对蚯蚓体内的蛋白含量、纤维素酶和SOD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吡虫啉在浓度低于0.2mg/L、抑食肼低于25mg/L浓度范围内对蚯蚓纤维酶活力有抑制作用。低浓度吡虫啉对蚯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有抑制作用,高浓度吡啉和抑食肼则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黑曲霉S13液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 2 0株细菌和霉菌中筛选出一株木聚糖酶高产菌株黑曲霉 S1 3.它的最适产酶培养基为 :半纤维素 1 % ,NH4NO3 0 .3% ,微量元素液 0 .0 0 5 % ,吐温 0 .2 % ,Vogel's母液 4% ,麸皮 0 .2 5 % ,起始 p H为 6.0 .种龄 36h,接种量 5 % ,装液量 60 m L( 2 5 0 m L三角瓶 ) ,摇床转速 1 2 0 r/min,发酵温度 2 8℃ ,发酵时间 48h,液体酶活可达 40 0 .0 IU/m L.  相似文献   

19.
以“雅荷”百合组培苗为材料,采用N、P、Mg、K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无土箱培百合的生长和地下子球鲜重、周径的影响.旨在揭示组培苗栽培当年的需肥规律,为缩短组培苗到商品种球的生长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生长前期(栽后第3~10周)以叶片增长量和子球鲜重为考量标准时,组培苗对养分的最佳需求量为N 80 mg/L,P 30 mg/L,Mg 24 mg/L,K 40 mg/L(ρ(N)∶ρ(P)∶ρ(Mg)∶ρ(K)=8∶3∶2.4∶4).生长中期(栽后第11~22周)以鲜重为考量标准时,理论最佳施肥量是N 200 mg/L,P 60 mg/L,Mg 48 mg/L,K 200 mg/L(ρ(N)∶ρ(P)∶ρ(Mg)∶ρ(K)=10∶3∶2.4∶10),试验最佳结果是N 200 mg/L,P 60 mg/L,Mg 96 mg/L,K 200 mg/L.生长后期(栽后第23~34周)以鲜重为考量标准时,理论最优施肥量为P 60 mg/L,K 400 mg/L;试验最优施肥量是P 60 mg/L,K 200 mg/L.筛选了适宜“雅荷”百合组培苗生长的最佳N、P、Mg、K施用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