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评价多菌灵在新疆干旱区农田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和安全性,在加工番茄农田进行了多菌灵施用的田间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多菌灵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添加回收率为87.3%~94.5%,最低检测浓度为0.03mg/kg,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多菌灵施用后7d,其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30%~46%,28d时残留率低于10%,60d后多菌灵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限(≤0.03mg/kg)。多菌灵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随着多菌灵浓度增加而增加,半衰期却随着多菌灵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多菌灵在加工番茄农田土壤中的半衰期为6.48~10.27d。  相似文献   

2.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害螨对于茶叶生产十分重要.在泸州市纳溪区选择不同树龄的3个茶园进行喹螨醚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200g/L喹螨醚SC 33mL及10%喹螨醚EC 67mL对茶叶害螨均有良好的防效,施药后3,7,14,21d前者防效分别达到70.56%,79.00%,78.59%,87.20%,后者分别为64.08%,80.39%,77.93%,88.14%,均显著优于目前我区茶叶生产上使用的主要药剂73%炔螨特EC.同时,喹螨醚具有触杀和胃毒双重功效,药效时间较长,不但能杀死幼若螨、成螨,还可直接杀死螨卵,是一个防治茶叶害螨较理想的新药.  相似文献   

3.
百菌清是杨梅生产上普遍使用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在杨梅采收前预防杨梅褐斑病和赤衣病。试验结果表明,在杨梅果实生长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次,施药后5d、12d、19d、26d,33d杨梅果实中的百菌清最终残留量分别为:6.353、1.658.1.102、0.503、0.236mg/kg,其中施药后33d杨梅果实中的百菌清最终残留量符合“DB33/372.3—2008《无公害杨梅》(浙江省地方标准)”百菌清的最大残留限量≤0.5mg/kg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以滴有不同浓度毒死蜱和炔螨特农药的水晶皇冠梨为研究对象,探讨高光谱图像技术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检测水果表面农药残留量的可行性.分别配制不同浓度分布的毒死蜱水溶液和炔螨特水溶液样本各20个,按100μL和150μL取农药溶液滴在梨表面,在835.467 8~1 648.356 8 nm范围采集高光谱图像,提取感兴趣区域数据得到4组样本数据,每组20个,每组随机抽取5个样本作为预测集,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每组数据分别建立数学模型.滴有150μL和100μL农药溶液区域的建模结果为:两种农药的残留样本相关系数分别都大于0.99和0.95;RMSEC和RMSEP的最大值分别为0.634 9,1.323 9和1.742 5,3.441 7.结果表明:150μL农药样本区优于100μL农药样本区的建模结果,高光谱图像技术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法检测梨表面农药残留量是可行的,为水果表面农药残留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丁硫克百威在土壤中的安全性,采用室内盆栽法研究了丁硫克百威2、8、20和50 mg/kg 4个浓度处理对棉花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规律。结果表明:(1)低浓度丁硫克百威残留对土壤蔗糖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恢复"的变化趋势,50 mg/kg处理以抑制作用为主;对土壤脲酶表现为"抑制-促进-恢复"的变化趋势;各浓度残留在整个试验期内对碱性磷酸酶有轻微抑制作用,但差异不显著;8 mg/kg处理浓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变化趋势,2、20和50 mg/kg处理浓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以抑制作用为主。(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硫克百威在土壤中的残留,添加回收率为84.6%-87.4%,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g/kg,符合农残分析的要求,结果可靠。7 d测得降解率达到50%左右,30 d时降解率达到90%以上,丁硫克百威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但是半衰期却随之减小,为6.05-8.53 d。本研究结果说明不同浓度丁硫克百威残留会影响棉花根际土壤酶的活性,但是这种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药时间延长有些会恢复至对照水平。在土壤环境中丁硫克百威会被降解,降解半衰期较短。  相似文献   

6.
触破式微胶囊农药的降解和残留及对天牛的药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HPLC法对触破式微胶囊农药的残留量及降解规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施药 45d后残留农药为本底值的 36.6% ,这与杨树天牛生测得到的规律完全吻合的 ,施药 38d生测时 ,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的死亡率为 90 %。说明了触破式微胶囊农药具有残效期长、使用安全、杀虫效果好和对环境安全的特点 ,是防治天牛类害虫较为理想的农药剂型  相似文献   

7.
为制定甘草规范化种植中农药啶虫脒在甘草上的安全使用技术标准,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啶虫脒在甘草和根际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甘草样品经乙腈提取,土样经丙酮提取,均采用柱层析法净化和DAD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在本文设定的色谱条件下,样品的最小检出量为2 ng,最小检出质量分数为0.01×10~(-6).在0.1~10.0μg/mL的范围内,啶虫脒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中啶虫脒的添加回收率为85.4%~97.4%,相对标准差为4.76%~6.40%;甘草对应根际土壤中啶虫脒的添加回收率为89.9%~99.1%,相对标准差为2.98%~5.56%,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药后甘草根及土壤中啶虫脒的消解动态完全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残留消解速率较快,半衰期分别为6.82,8.13天.参照韩国规定的啶虫脒在中药材黄芪上的最大残留限量(0.1×10~(-6)),建议3%啶虫脒乳油依推荐剂量一次施药后在甘草中的安全间隔期不得少于39天.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敌草隆在砂土和壤土中的残留消解动态,明确土壤中不同敌草隆浓度对敌草隆消解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快速准确的敌草隆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对比砂土和壤土在不同时间的敌草隆残留量。建立的敌草隆在砂土及壤土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表明:敌草隆在0. 01~5 mg/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灵敏度、准确度均符合要求,相关系数为0. 99,且目标峰分离效果较好;敌草隆的添加回收率为94. 9%~95. 7%,相对标准偏差为0. 93%~1. 64%,最少检出量为0. 01 mg/kg敌草隆在砂土和壤土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敌草隆在砂土中的半衰期为14. 7~16. 5 d,在壤土中的半衰期为20. 4~22. 4 d; 0、90、180、360 m L/hm~2 540 g/L噻苯·敌草隆悬浮剂施用于砂土及壤土中,浓度越大,敌草隆消散越慢。本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砂土和壤土中敌草隆残留消解动态,为敌草隆在田间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扑草净的环境安全性,以制定安全、合理的使用准则,选择吉林、黑龙江和湖南的三个试验区域,研究了稻田中扑草净的消解规律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扑草净在稻田水和水稻植株中的降解速率较快,半衰期相对较短(稻田水中扑草净半衰期为0.7~1.9d,水稻植株为2.0~2.2d);而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较慢,半衰期较长(4.9~17.4d).收获期,对土壤、植株、糙米及稻壳样品进行了最终残留量的测定,均未检出扑草净.由此可见,扑草净较易降解,在推荐施用剂量(25%扑草净(WP),2.250kg/hm2)下,环境和水稻中残留量较低,对环境和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0.
测定“绿满园”水剂对柑桔红蜘蛛Panonychus citri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非靶标生物金鱼Carassius auratus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64%“绿满园”水剂800倍和1000倍稀释液在施药后7d和15d对柑桔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杀螨剂:15%扫螨净和57%炔螨特,其中以8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最好,15d的防效达97.21%,800倍和1OOO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明显.金鱼的死亡率随“绿满园”浓度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绿满园”水剂对金鱼的急性毒性小于阿维菌素.  相似文献   

11.
为了检测沉积物中的噻虫嗪的残留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噻虫嗪的含量。结果表明:在0.05~1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8 330 x,相关系数r=0.9 998。当添加浓度分别为0.1、1.0和2.0 mg/kg,噻虫嗪在2种来源不同沉积物中的添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3.4%~91.0%和89.2%~96.1%,RSD分别为1.4%~3.1%和1.7%~5.7%。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方法最小检出量为5.0×10-10g,沉积物中的最小检出浓度(LOQ)为0.1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靠,准确度、精密度及其灵敏度均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可用于沉积物中噻虫嗪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用质量浓度为200mg/L的2,4D与45%的施宝克(杀菌剂)1000倍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浸泡罗岗甜橙果实3min,然后用薄膜袋包装果实,25摄氏度、湿度74%下贮藏,用HPLC方法分析了果实内2,4-D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处理果实放置24H的果皮内2,4-D含量比对照果增加3.29倍;放置24h的果皮内2,4-D含量明显高于果肉。处理的果实放置24h以后,通过从果皮吸收,使果肉内2,4-D含量显著增加,贮藏5d的果肉2,4-D含量达到最高值,贮藏30d的果肉内2,4-D含量为1570.35NG/G,以后显著减少,低于农业部颁发的2,4-D残留量,符合柑橘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实验中检测陇南油橄榄加工废弃物油橄榄果水和果渣中食品功能因子,用基础饲料喂养7 d后的小鼠,一次性空腹灌胃 20000、25000、30000 mg /kg·bw标准的油橄榄果渣粉和10、20、40 mL/kg·bw标准的油橄榄果水,开展小鼠急性毒理实验,同时以400 mg/kg·bw的标准和5 mL/kg·bw的标准连续空腹灌胃90 d,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开展小鼠慢性毒理实验。观察一次性空腹灌胃7 d后和连续灌胃90 d后小鼠生活状态和异常反应,检测小鼠体重、重要脏器的变化,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变化,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果水中有16种食品功能因子,占比16.90%,果渣中含有有38种食品功能因子,占比50.07%。急慢性毒理实验说明油橄榄果渣和果水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的SOD、CAT和GSH-Px活力,显著降低血清中的MDA含量,少量降低小鼠体重但是影响其生理功能,同时病理解剖未发现明显异常。陇南油橄榄加工废弃物中食品功能因子众多,营养丰富,且均无急慢性毒理作用,还具有降低体重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中6种雌激素残留(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erol,17α-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ynylestradiol,17α-雌二醇17α-estradiol,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雌三醇estriol,雌酮estrone)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检测方法.样品...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桑葚鲜果的抗酒精性肝损伤作用,通过采用瓦勒-霍赫法(ValleHoch)体外测定桑葚鲜果醇提物和水提物对乙醇脱氢酶的影响。桑葚鲜果的乙醇、甲醇和水的提取物对乙醇脱氢酶都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激活率分别为89.34%、60.56%和135.45%,其中桑葚的水提取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微生物肥取代传统复合肥对永春芦柑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选择2015年种植、树体长势一致、立地条件接近的果树,处理组施用微生物液体肥料,对照组施用等量氮、磷、钾复合肥料,于芦柑成熟期采集果实和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施加微生物肥有助于促进芦柑果实着色,综合色泽指数降低15.0%~52.7%;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下部、内堂果实产量增加,单果质量提高3.3%~4.4%;果形指数略微降低,果实更扁圆;芦柑耐贮藏能力提高,果实硬度和果皮厚度分别增加1.3%~3.8%和0.2%~17.2%;果实可滴定酸质量分数降低17.3%~33.2%,固酸比提高21.7%~42.2%;上部果实维生素C质量比提升23.2%,其余部位差异不明显;土壤养分水平有明显提升,速效钾和有机质质量比分别提高13.4%~19.4%和2.0%~47.0%,除土层深度0~20 cm的土壤外,其余深度土壤的有效磷质量比提升42.4%~187.9%.  相似文献   

17.
果菠萝蛋白酶催化功能基团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以菠萝果为材料,应用本实验室开发的工业生产法工艺制备粗酶制品,进一步经DEAE-纤维索(DE-52)和 Sephadex G-75柱层析纯化,获得圆盘电泳单一纯的果酶制剂,测定酶的分子量为29 800,含 19种不同氨基酸,总残基数为286个。化学修饰研究结果表明:巯基、氨基、Trp残基和唯一的His残基是酶活性必需基团,而Ser和羧基与酶活性无关。用邹氏作图法判断 Trp残基的必需基团数,表明酶分子中六个Trp残基仅有一个是酶活性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8.
桑树MaACS和MaACO基因的鉴定和表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离和鉴定桑树中参与乙烯生物合成的酶的编码基因MaACS 和MaACO,研究其表达模式。创新要点:基于最新公布的桑树基因组数据库数据,获得5个MaACS 基因和2个MaACO 基因,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分析,同时鉴定了其在不同桑树组织中、不同发育时期桑椹中和不同激素作用下的表达模式。研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和鉴定基因,利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基因的表达量。重要结论:MaACS 和MaACO 基因在根、茎、叶等不同组织中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在桑椹发育过程中呈现出两种表达模式,其表达量被脱落酸和乙烯利上调。  相似文献   

19.
以毛桃为砧木,柴叶桃和寿星桃为接穗,嫁接后分别于5、10、15d剪砧,研究了观赏桃芽接剪砧最适时期,结果表明:紫叶桃嫁接后15d剪砧,寿星桃嫁接后5天剪砧,不仅嫁接成活率(92.0%-98.6%)和成苗率(91.4%-92.0%)高,新梢生长旺盛,根系生长良好,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异速生长也符合观赏的要求,而且净收益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