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2007—2014年环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水量、水质监测资料以及湖区水质监测资料,以CODMn、NH3-N、TP、TN为主要污染指标,阐述入太湖各湖区污染负荷量的时空分配,评估环太湖主要河流入湖污染负荷量对湖区水质时空变化的影响。通过环太湖入湖河流水量分析,考虑污染负荷量的历史长序列变化规律,定量了环太湖入湖河流水量、水质等相关因素对太湖水体污染负荷量贡献率,分析环太湖河流入湖污染负荷量对太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对太湖入湖河流的治理成效,说明对入湖河流污染物的控制是缓解和治理太湖污染负荷输入的重要途径,为制定和实施环太湖河流入湖污染负荷限排总量意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洞庭湖水体污染来源及其对洞庭湖水环境的影响,在对2020年水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现状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以2014年为基准年,对洞庭湖入湖河流及周边等污染来源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2020年洞庭湖水体主要污染因子为TN、TP,入湖河流总体水质为优,湖体和出湖口断面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全湖属中度富营养水平.与2014、2017年相比较,入湖河流、湖体总体水质为优和轻度污染的状况没有变化,西、南洞庭湖区域中营养水平亦未变化.(2)2014年输入洞庭湖TN、TP、COD污染负荷总量分别为56.45×104 t、26.97×103 t、280.01×104 t,以入湖河流污染物通量为主,占入湖总负荷的88.4%、78.7%、86.5%,其中TN通量以沅江、湘江、松滋为主,分别占入湖总通量的73.3%、74.4%、81.2%.(3)入湖河流污染物通量是洞庭湖污染物输入的主要来源,对洞庭湖水质状况起着决定性作用,大气降水、航道航运污染对洞庭湖水环境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3.
基于统计模型LOADEST的宝象河污染物通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染物通量的估算是掌握河流输移负荷的简便方法,可为流域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LOADEST模型利用连续的水量数据和离散的水质数据,建立污染物通量回归方程,进而估算河流不同时间尺度(日/月/季节/年)下的污染物通量,此外,模型还考虑删失型水质数据的情况,是估算低频率水质监测河流污染物通量的有效途径.以滇池污染严重的入湖河流—宝象河为例,利用LOADEST模型建立污染物通量回归方程,进而估算1999—2008年河流的入湖通量和水质情况.结果表明:(1)TP、COD、TSS多年平均入湖通量分别为18.9×103、1374.0×103、5608.6×103kg/年,TN为239.2×103kg/年,其中溶解态氮(NO3--N,NH4+-N)占83.8%;(2)2001年后各污染物年均浓度均超过Ⅳ类水质标准,超标最严重的为TN;(3)丰水期入湖通量占年通量的40%以上,暴雨径流冲刷成为污染物进入河流的主要方式;(4)NH4+-N、TN、TP年和不同季节入湖通量、浓度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年增长率达6%以上;COD入湖通量和浓度在1999—2004年呈增加趋势,2005年后呈下降趋势;由于流域开展水土保持治理措施,TSS的入湖通量和浓度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西蜜湖地处杭州西部,由上埠河及附近山区的山水汇聚而成,再经由西蜜湖流入西部的主河流;因此,对西蜜湖水质情况的了解就相当于对杭州市西部地区水质情况的了解。随着湖四周建筑群的投入使用,湖水污染程度加剧。为此,选取西蜜湖中4个具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取样,监测其pH值、高锰酸盐指数(CODMn)、溶解氧(DO)、氨氮(NH3—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石油类、总磷(TP)、总氮(TN)、氟化物(F-)这些指标。结果显示pH、BOD5、石油类、F-质量浓度均符合国家Ⅰ类水质标准,但NH3—N、TP质量浓度高于Ⅴ类水质的标准,由此可以得出富营养化是西蜜湖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了解杭州市西部山区水质变化、采取改善水质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南四湖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质量状况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南四湖入湖河流水环境质量状况及风险程度,于2013年采集14条入湖河流的水样测定了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3种常规指标和Cr、As、Cd、Pb 4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层次分析法和风险熵评价了入湖河流水质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及重金属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14个监测断面污染最严重的为薛城大沙河、薛城小沙河、城郭河和老运河,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943、1.744、1.302和1.713,且TP污染突出。层次聚类的结果与之基本相符。重金属的风险熵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铬(六价)、铅和砷的风险较低,而重金属镉有一定的风险。总体来说,南四湖入湖河流水质较好。  相似文献   

6.
太湖周边农村生活污染调查及入湖系数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太湖平原河网地区农村生活污染入湖负荷的估算问题,以苏州市项城区望亭镇为研究区,使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观测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研究区内13个行政村中的41个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染情况,获得污染负荷产生并迁移入湖的相关信息.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估算研究区内生活污染负荷入湖系数.结果表明,太湖周边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染入湖负荷主要由厕所排放和生活污水贡献;不同类型的农村生活源的入湖系数并不相同,厕所排污的入湖系数COD为0.3%~1.8%,TN为0.7%~3.0%,TP为0.6%~1.9%;生活污水的入湖系数COD为3.7%~27.5%,TN为8.1%~33.4%,TP为10.1%~31.2%;综合入湖系数COD为0.7%~4.8%,TN为0.9%~4.1%,TP为1.3%~4.0%.  相似文献   

7.
锦江中氨氮污染及生物转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锦江呈现出明显的氨氮污染不断加剧的趋势. 从2007~2008年度连续四个季节对流经成都市区的锦江14个断面的氨氮污染及其生物转化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COD的污染情况对影响锦江氨氮生物转化的因素进行了初步评价. 通过现场调查温度、溶解氧等常规水质指标,并采集水样进行实验室无机氮和COD浓度分析. 结果发现:锦江全年第2季度COD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64%的采样点断面为劣Ⅲ类水质(>20 mg/L),第1季度仅采样点9(毛家湾)劣于Ⅲ类水质,第3和4季度COD浓度均低于20 mg/L;而锦江全年氨氮污染情况均非常严重,第1季度和第2季度锦江所有断面的氨氮浓度均为劣Ⅴ类水质(>2 mg/L),除了彭山县城(采样点14)外,第3季度和第4季度中的氨氮污染均显著劣于Ⅲ类水质(1 mg/L);锦江14个主要采样点中,中和场到江安河锦江汇流处(采样点6~8)之间的断面中COD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污水处理二厂(采样点4)和一厂(采样点5)的排放口氨氮污染情况最为严重,之后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 另外,氨氮的生物转化主要集中在锦江下游黄佛(采样点10)到江口(采样点13)之间的河道,表现为氨氮浓度不断减少,硝酸盐浓度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西湖流域污染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西湖水质环境状况 ⒈ 湖区及各溪流水质现状评价 湖面监测点:少年宫、湖心亭、西里湖; 溪流监测点:金沙涧、长桥溪、龙泓涧、赤山溪。 据调查,西湖流域多年水质监测数据与国家GHZB1-1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和湖泊富营养化特定标准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⑴ CODMn 入湖各溪流此项指标夏季污染最为严重,主要由于夏季暴雨产生的地表径流随带污染物入湖。以1999年为例各溪流COD污染大小排序为长桥溪>龙泓涧>金沙涧。湖区COD与各入湖溪流COD成正比关系,夏季COD值最高,其余月份相对较好。湖区的COD指标基本控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金沙河水库农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四类主要污染源的污染物入库量及理论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结果可知,目前金沙河水库尚能满足地表Ⅱ类水质要求,但总磷(TP)的剩余水环境容量仅为25%,存在一定风险,亟需控制.根据污染负荷分析结果可知总磷(TP)的最大贡献量来自于畜禽养殖污染,其次为农村生活污染,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氨氮(NH3-N)的最大贡献量均来自于农村生活污染,研究结果可为金沙河水库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水库污染负荷及水环境容量核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煤炭型城市河流水体污染问题与城市持续发展、居民健康生活的矛盾日益突出。本研究以宿州市(煤炭型城市)城区河流新汴河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8月对新汴河20个样点进行采样,测定水体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_(Cr))氨氮(NH_3-N)、叶绿素a(Chl-a)等指标,基于水质标识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汴河水体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主要污染因子中TP、NH_3-N浓度指标优于Ⅲ类水。COD质量浓度为33.48 mg/L,处于Ⅲ类水—劣Ⅴ类之间。TN质量浓度为4.823 mg/L,整体处于劣Ⅴ类。新汴河综合水质总体处于Ⅳ类水,水质整体呈污染状态。X8、X9、X10、X19、X20号样点污染指数较高,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新汴河水质总体虽未达富营养化状态,但仍存在向富营养化转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