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代大别山区的"蛮人"部落是多个民族部落的融合体。大别山区蛮人部落的解体,是长期渐进的历史过程。由畜牧转向农业,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到茶叶的主产区,内部经济生活的演进是蛮人部落解体的内力,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民族大融合是它的外力。大别山区蛮人部落的解体在隋统一时基本完成。大别山区文化的特征随之成型。  相似文献   

2.
4—6世纪江淮西部蛮人部落在完成封建化(汉化)的过程中解体。其高潮在5世纪后半期6世纪初,蛮人部落主体部分纷纷北附,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及民族统一战略是决定蛮人部落北向的决定性因素。对北魏孝文帝的历史贡献应有更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蛮坡渡即今江油市青莲镇所在地,包括流经该处的盘江、涪江两岸。据说历史上曾有白马氐人部落在此长期居住而得名,并被今天的白马人称其为祖居地之一。历史上的白马氐人居住地域广阔,何以蛮坡渡在其历史记忆中被历代传述,成为民族记忆?本文拟从文献记载、历史记忆和田野考察几方面相结合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南北朝至宋,今渝鄂湘黔数省交界地的"蛮"系民族中,尤以巴人后裔冉氏、向氏、田氏发展最快.他们各率部众,屯据三峡,称雄渝东南,在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其后裔主要演化成当代的土家族,继续在今天的重庆民族大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蛮书》是研究南诏历史的一本地方志。在该书中,樊绰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参照历代史书详细地反映出了当时南诏政权各方面的情况,为后代史家研究南诏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通过对《蛮书》的作者及其版本、主要内容,并对其史料价值做出考证和分析,来说明《蛮书》是迄今研究南诏前期社会情况最重要的地方风土志史书。  相似文献   

6.
南诏时期的乌蛮是一个内涵丰富并处于不断分化发展的民族群体。在其内部,除了被史家记为乌蛮的那部分,尚存施蛮和顺蛮等多个"乌蛮别种"。对于施蛮、顺蛮的研究而言,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着眼于施蛮、顺蛮的分布、迁徙,对其民族关系、民族文化及社会发展关注较少。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对施蛮和顺蛮进行研读和挖掘,既可以拓展乌蛮乃至西南民族研究的视野和内容,也可以为人们了解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一些生动案例。  相似文献   

7.
南北朝后期,三峡一带的盘瓠"蛮"系民族有冉氏向氏二姓,他们在峡江地区割据称王,屡生聚众起义之事.北周武成至天和年间发生的那次起义,规模不凡,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蛮汉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考察蛮汉山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类,评价了各旅游区的价值,特色和开发条件,把蛮汉山区划分为4个景观小区,提出了各小区发展方向及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9.
板楯蛮原是三峡地区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其族名有三:或板楯蛮、或蜜、或白虎复夷。该民族因多种原因或迁徙北方、或南移湘西、或滞留三峡地区。在先秦至西汉时期,板楯蛮因屡建战功,朝廷对之轻徭薄赋;秦惠王时,因“白虎为害”事件,导致巴人内部的分裂;东汉至魏晋六朝,因朝廷加重赋税,又导致板楯蛮无数次“反叛”朝廷,最终使板楯蛮地区社会动荡,生产停滞,经济萧条,人民流徙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0.
板楯蛮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历史文献入手 ,结合考古资料和民族学有关资料 ,运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 ,揭示了我国古代南方蛮族的重要一支———板蛮的渊源和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1.
他们曾经是让人恐惧的猎头蛮人,而现在,他们更乐于展示自己温和的一面。丰收节庆典每一年,沙捞越从前令人闻风丧胆的"猎头"部落——达雅克人——都会按照传统习俗聚在一起,庆祝他们最重要的节日——丰收节。对今天沙捞越的各个部落来说,丰收节代表着他们对宗教的认同,以及不同种族间的宽容和谐,这个节日让从前彼此敌对的各个部落走到了一起,节日这天的气氛轻松而愉悦。这一天是对过  相似文献   

12.
大理地区,从公元二世纪汉武帝在云南设置郡县之日起,一直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历史的发展,唐朝初年,西洱河地区除了原来的河蛮以外,还先后成立了六个大的部落,叫做:“六诏”六诏即越析诏、浪穹诏、施浪诏、邓赕诏、蒙隽诏、蒙舍沼。蒙舍诏在最南面,所以又称南诏。由于我国西部民族吐蕃的崛起,其势力侵入洱海地区、北方五诏与河蛮部落,受到吐蕃威协,常弃唐归附吐番,南诏则始终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写作<菩萨蛮·黄鹤楼>与<水调歌头·游泳>的时间相距29年,因革命形势与作者心境不同而抒发的情感不同,词的气韵也有别,景物所呈现的感情色彩亦各异,景语所言之情语亦不同.两词所共同的,除所睹之物与所视之景相同外,更深层的则是诗人始终同中国革命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的诗魂诗魄,抒发的是心系群众、心系国家、心系天下的大境界、大气魄、大情怀.  相似文献   

14.
《双红豆词》是清末周天麟专集唐人诗句写成的一部集句词集。该集由《吴船曲》和《燕台曲》两部分组成,分别记载了词人在吴地、燕地与两位年轻女子的爱情悲剧。该集不仅是专写爱情的最早的一部集唐词集,具有很强的叙事性,而且全部作品仅使用《菩萨蛮》一个词调。  相似文献   

15.
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用现代民族语言资料及有关语言古籍资料,对《蛮书》中“言语音白蛮最正”一段的结构、语义及与蒙舍、诸部落的语言、汉语、东爨语言进行比较和分析。认为白蛮和乌蛮及各部落使用的是一种共同语,即“白一乌蛮语”。这种共同语中的白蛮方言是南诏语,亦即古白语。  相似文献   

16.
六与六安是两个不同的历史地理概念.驺虞是传说中的神兽,是仁政与和平的象征.六城被称作驺虞城大约始于东晋.与东晋王朝在六城废墟设立据点以“感化”大别山区蛮人有关.  相似文献   

17.
武宁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在用法上各有特点,与普通话的程度副词相比也有多方面的差异。文章在大量方言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三个程度副词在语义、语用、语法结构方面的差别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温庭筠《菩萨蛮》十五首词以富为美、以艳为美、以柔为美,然而在这富丽的艳词背后却饱含温庭筠理想落空的绵绵恨意,联系整个时代和词人的真实情况,我们可看到这样一位士子特立独行的真本色、真性灵。  相似文献   

19.
梅山武术     
正梅山武术是湖南娄底市新化县的地方拳种,是梅山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梅山峒蛮"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属性的传统体育文化,"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传说其缘起于蚩尤部落狩猎采果与战争格斗,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武术流派中保存原始武术技法和格斗方式传统拳种。2008年入选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4年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增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叙写"南洋"土著形象的篇章,由于"南洋"民族生态的复杂多样性,每位作家作品中展现的"南洋"当地人群像也各不相同,然而却几乎同一标志性地呈示出某类相同的文化性格形象图谱,其中"蛮性"与"野性"是其主要通约化文化性格类征之一,作家分别赋予了其多重丰富的生动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