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的故意可以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学者对二者的区别有周详的阐述。但对犯罪构成的理解,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地深入探讨。从犯罪形态的角度,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剖析,进一步理解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之间的认识因素、意志因素、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以及其法律后果等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合同诈骗罪主观方面犯罪故意的形式只能是直接故意。主张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故意形式也包括间接故意的观点是错误的。本文从理论上进行澄清。  相似文献   

3.
滥用职权罪的罪过形式不能由过失构成,从立法原意、立法发展进程、该罪自身特点、相关司法解释、实际可操作性和国外立法的实践等方面来分析,应当是故意,既可以是直接故意,又可以是间接故意。  相似文献   

4.
英国刑法犯罪故意的历史来源主要有两个时期:一个是古罗马时期,英国刑法犯意有意识作了区分;一个是中世纪时期,英国刑法犯意实现了从碎片化到整体性。英国刑法犯罪故意的存在样态同样基于两个维度进行考察,一个维度是惩罚的正当性,是故意的应受谴责性,一个维度是英国刑法犯意从无意识放宽到严格限制的有的放矢。在反思英国刑法犯罪故意的现代语境下,基于概念上的前思和思维上的选择,认为故意采纳"结果目的性"理论,过失采纳"结果必然性"理论,最终得出达到合理人标准是故意应受谴责性的实质结论。  相似文献   

5.
在间接正犯的各种存在类型中,利用有故意的工具实施犯罪的间接正犯是一种最为复杂的情况,中外刑法学者对其中一些问题一直都争论不休。深入研究此种类型的间接正犯,既有利于对其它各种类型的间接正犯的深层理解和全面把握,又有利于对该种类型间接正犯在学术理论上的完善和司法实践中的准确认定。  相似文献   

6.
目前,故意杀害孕妇致使胎儿在孕育生长过程中遭受第三人不法侵害的案件频繁发生,我国关于胎儿保护立法不完善,因此在审理故意杀害孕妇胎儿案件时定罪量刑问题存在很大争议。通过对故意杀害孕妇人数计算问题、法学界关于故意杀害孕妇行为认定的评析和对故意杀害孕妇量刑适用的探讨,并借鉴国外立法,结合我国司法实践,进而探讨对我国故意杀害孕妇立法的量刑界定。  相似文献   

7.
我国一些论者在对违法认识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往往对形式违法性与实质违法性不加区分地使用,从而导致逻辑上的混乱以及理论上的争论。尽管对违法性认识可分为形式违法性认识和实质违法性认识两个侧面,但在具实用性的意义上,对违法性认识问题的探讨应限制在实质违法性认识层面。我国虽没有实质违法性的概念,但我国刑法中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就已经包含了对实质违法性的认识的要求,因此在我国没有必要引入违法性认识概念,否则会导致体系的混乱以及不必要的重复评价。  相似文献   

8.
死刑适用在故意杀人案件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我们可以在现行刑事立法的框架下,贯彻死刑政策精神,通过对共同杀人案件、雇凶杀人案件、杀害亲属案件、被害人有过错的故意杀人、激愤杀人、同意杀人等故意杀人案件严格控制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实现少杀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抢劫案中,犯罪分子恣意滥杀被害人的情况常有发生,区分必要的故意杀人和非必要的故意杀人,将非必要的故意杀人排除在抢劫“致人死亡”之外,可以让“杀人犯”现身并给予处罚。这种区分有利于澄清长期以来的模糊认识和理论分歧,既有利于震慑和惩治“杀人犯”,又有助于使被害人免遭滥杀。  相似文献   

10.
论持有型犯罪之主观罪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上起诉机关对持有型犯罪主观罪过举证责任的免除并不意味着实体上主观罪过不是该类犯罪的构成要件,只要我们坚持罪过责任原则,我们就必须承认主观罪过是持有型犯罪的主观构成要件,罪过此时最大的意义在于被告人可以此进行无罪辩护,该类犯罪的主观罪过既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该类犯罪故意的成立并不必然以对持有物的“明知”为前提。  相似文献   

11.
证券、期货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可以作为内幕交易罪的客体内容,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与证券信息保密则不宜作为内幕交易罪的客体内容。不作为型内幕交易本身就是一个矛盾性提法,它包含着不作为与内幕交易的作为的对立。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间接故意不能构成内幕交易罪;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不宜视为内幕交易罪的主观要件;由于确定故意未能将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区分开,因而在内幕交易罪主观要件中就不宜适用确定故意来表述。  相似文献   

12.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二种犯罪。尽管刑法条文规定明确,但实务中有时却难以区分。就两罪相同之处而言,理论界和司法界争议不大,一般认为两罪的犯罪主观方面均为直接故意,犯罪主体均为一般主体,犯罪客体也基本相同。就两罪区别之处而言,一般认为两罪区别在于犯罪客观方面,然而客观方面具体有哪些区别呢?理论界和司法界分歧较大,理解认识不一。通过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笔者以为,两罪客观方面具体表现为犯罪手段不同,获取财物时间不同、获取财物之方式不同、获财数额要求不同等四个方面,突破了已有的刑法理论区分标准,从而比较容易把握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部分东欧国家以及我国,响起了一片倒社会危害性之声,仿佛它是破坏法制的“万恶之源”。与此相联系,国内一些学者在犯罪故意的明知内容上主张用违法性认识取代社会危害性认识。其实,在犯罪故意中,行为人明知的社会危害性是对狭义社会危害性的认识。所谓的狭义社会危害性,是指对法益造成的实际危害或现实威胁,即李斯特倡导的实质违法性,它不包括犯罪主观方面和行为人的自身情况。这样的概念并不模糊,正如贝卡利亚所言,它是“任何中等智力的人都能够理解的”。在我国当前的国情条件下,坚持社会危害性认识说,仍是必要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张双兰 《甘肃科技》2005,21(1):38-39
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引人注目。通过对各种经济案件进行分析 ,大都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有密切的联系。因此 ,本文就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的动因及如何防范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5.
故意伤害罪之伤害故意特指对造成轻伤、重伤后果所持有的态度,而不是泛指对任何损害他人健康结果所持的态度;故意轻伤未遂不成立犯罪、故意重伤未遂适用伤害致人轻伤的法定刑;不能确定何人的行为造成伤害的后果时,对于同时犯,应适用伤害未遂理论;多次伤害的,应认定为同种数罪,再根据适用刑罚的实际效果为标准确定是数罪并罚还是一罪从重处理。  相似文献   

16.
赵目贺 《世界博览》2012,(23):33-35
作为本该公开透明的新闻监督机构,BBC故意隐瞒内部的性丑闻,这让它遭遇到史上最严重的信任危机。英国广播公司(BBC)上一次走进国人视野,缘起于伦敦奥运会期间个性十足、幽默新颖的体育解说,而这一次,则是因为性丑闻。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校园师源性侵害犯罪罪前情境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性犯罪的情境因素是性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前所面临的直接促使其形成与原有心理结构相适应的犯罪动机和将这种动机转化为侵害行为的外在形势的综合,中小学校园师源性侵害犯罪作为性侵害犯罪案件的一类,具有时空条件、被害人情况及加害人与被害人特定关系等罪前情境因素。为了减少乃至最终根绝中小学校园师源性侵害行为,必须从加害人角度、被害人角度、社会角度及家庭角度开展综合性的情境预防。  相似文献   

18.
一、转化犯概述 学界对转化犯的定义各不相同:如王作富教授认为转化犯是指在刑法上将行为人实施的某种行为后有出现了新的情况而嬗变为另一犯罪而依彼罪论处;储槐植教授认为:“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出于一犯罪故意,行为实施过程中发生性质转化而改变罪名的犯罪形态。”;也有学者将转化犯定义为是指某一较轻的犯罪,由于法定条件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张诺维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5):91-93,9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故意自陷麻醉状态的行为方式层出不穷,因为该行为在犯罪时丧失了行为的辨认能力或者控制力,导致目前司法界对这一特殊犯罪行为性质的认定众说纷纭。笔者从法律规定、刑法理论等方面展开探讨,阐述了自陷麻醉状态下实施犯罪行为具有可罚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故意自陷麻醉状态的行为方式层出不穷,因为该行为在犯罪时丧失了行为的辨认能力或者控制力,导致目前司法界对这一特殊犯罪行为性质的认定众说纷纭.笔者从法律规定、刑法理论等方面展开探讨,阐述了自陷麻醉状态下实施犯罪行为具有可罚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