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130名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二语写作输出策略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①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经常使用转换表达策略、语篇衔接策略、修改策略,有时也使用依赖母语策略;②依赖母语策略与作文成绩呈显著负相关;输出策略对作文成绩不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③高分组学生和低分组学生在依赖母语策略和语篇衔接策略上存在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2.
对韶关学院133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不经常使用元认知策略;建立学习重点、安排和计划学习、评价学习这三类元认知策略都与英语专业四级成绩具有相关性;成绩合格组和不合格组在建立学习重点及安排和计划学习两类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TOEFL(常译为“托福考试”,全名Testing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是美国考试中心ETS(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的英语水平考试,旨在为非英语国家学生去美国、加拿大的大学、学院学习提供统一的水准测验。美、加有2000余所大学、学院与ETS有联系,并各自定有TOEFL的成绩录取分数线。考生达到所报学校的分数线即可被录取(需GRE成绩者还要考GRE)。ETS不决定考生录取与否。除大学外,美、加许多研究所、奖学金颁发机构也利用TOEFL成绩。TOEFL采取“多种选择”形式答题,考试项目有听力、语法结构与综合填充、阅读与词汇三种,考试时间约三  相似文献   

4.
天南地北     
别致的录取通知书日本许多大学的录取通知别具一格,十分有趣。如大阪大学文学系的录取通知书是以诗歌来表示的: “白兔在吾妻山上跳舞”这句诗表示已被录取;若书上“吾妻山上风暴紧”的诗句,即表示没被录取。  相似文献   

5.
目前,口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目的,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培养口语能力已成为当代外语教学的趋势。作为培养口语能力的重要途径──句型操练,也因此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传统的以“结构法”为其理论基础的句型教学已暴露出种种弊端:句型材料大都按照语法项目编排,如此不但脱离了实际运用,而且往往致使教学偏重于语言形式的操练,不利于学生有效地习得运用语言的能力,枯燥乏味、机械的句型操练最终成了师生的教学“负担”。70年代兴起的“功能意念法”,为改变这一状况带来了可能性,本文通过对“结构法”与“功能意念法”各自理论及教学特点的研讨,并结合作者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一种集各自之所长于一体的切实可行的句型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6.
彭芳 《科技信息》2012,(31):318-319
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问卷调查实验的方法,对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对研究对象进行买证研冤。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前测中两组学生的阅读水平没有显著差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阅读策略使用上都基本类似;后测结果显示实验组与控制组的阅读成绩有显著差异,进行访谈后发现实验组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有明显提高。本研究表明,元认知策略训练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将元认知策略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学生一旦掌握了元认知策略,他们将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学会怎样学习而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7.
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130名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二语写作输出策略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①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经常使用转换表达策略、语篇衔接策略、修改策略,有时也使用依赖母语策略;②依赖母语策略与作文成绩呈显著负相关;输出策略对作文成绩不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③高分组学生和低分组学生在依赖母语策略和语篇衔接策略上存在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8.
我国英语语法研究较少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学习者如何使用语法学习策略获取语法知识,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以443名来自五所高校大一年级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有效受试,运用测试、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他们使用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情况。研究表明,受试运用语法学习策略的总体意识不强;女生使用语法策略的频率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显著;英语语法成绩与语法学习策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低语法水平组与高语法水平组在情感、社交和认知策略的运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作业是学生巩固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语文作业枯燥乏味,作业内容单调,读、背、抄唱主角,日记、作文字数不能少,考前题型反复操练;从形式上看,大多借助纸笔完成,以书面的形式来呈现;从时间上看,多为“今天的作业明天交”——限时完成;从作业承担者角度看,多要求个人独立完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学者对听力策略调查进行了大量探讨与研究,但大多都限于对非艺术类本科生大学英语听力策略的调查研究。本文侧重调查艺术类大学生,通过问卷对一年级232名艺术类本科生进行听力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1)艺术类学生使用听力策略的频率普遍偏低,属于低频范围,特别是社会/情感策略;(2)听力策略的使用与听力成绩未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对艺术类学生听力教学及策略培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院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学生具有一定的外语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但是学生的社交策略和情感策略运用能力较差。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策略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广东省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和特征进行调查,为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提供可靠数据。使用《语言学习策略调查问卷》(中文版),对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30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300人)、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120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600份有效问卷,对数据分析表明:广东省高职高专学生英语策略使用频率较低,仅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补偿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使用最频繁。因此,对广东省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训练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声像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一个数字化系统,它是由声像档案数字化信息以及对它的管理、传输、开发利用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分析了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主要内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加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学困生语言学习策略培训,提高学困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本文结合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理论基础,重点阐述了学困生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学困生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次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三峡大学2006级艺术体育专业的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受试者英语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是英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邹荣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10):124-126
建构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认知结构是为了完善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实现学习迁移的有效前提。教师应从构建最佳的知识结构入手,增强认知结构的变量性,在教学中掌握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策略,从而促进学习迁移和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中学生学商的特点及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方法:对44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不同性别、年级学生的学商及学习动力、学习自控力和学习策略的特点,并按学习成绩将学生分为学困组和学优组,对两组的学商进行差异检验,了解学商和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学生在学商及三个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学生在学商及三个因子上差异显著;学优组的学商及三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学困组。结论:学商与学习成绩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对外汉语教学方兴未艾,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研究如何使汉语口语学习更有效便显得既迫切又必要。韩国、欧美学生基本代表东西文化圈汉语口语学习的特点,使用问卷调查、访谈与课堂观察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他们的汉语口语学习策略(CSLS)使用情况,研究得出:韩国、欧美学生使用最多的是社会策略;使用较少的是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文化背景对韩国、欧美学生CSLS的使用总体影响不大,但明显影响记忆策略的使用。建议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对军校非英语专业学员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现状,学员英语学习策略的运用与英语考试成绩的相关性,以及高分组学员与低分组学员在学习策略运用上的差异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析,对军校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活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和访谈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显示:学生使用学习策略总体频率属中等,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情感策略;各策略之间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其中元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之间的相关极其显著;情感策略与B级成绩之间的相关程度最高,元认知策略与B级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程度最低;母语策略使用频率较高,对英语学习造成负面影响。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改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