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放归圈养大熊猫以复壮野生大熊猫种群,一直是大熊猫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心愿。本刊特约“熊猫爸爸”张和民教授和熊猫保护专家谢浩高级工程师,以他们的亲历,给我们讲述大熊猫野放的故事……在长江上游,秦岭、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的密林之中,生存着最后的大熊猫野生种群。800万年以来,大熊猫历经气候和环境的剧变,  相似文献   

2.
和磊 《科学之友》2005,(11):35-36
中国保护大熊猫行动正在探索新的途径,中国正在通过模拟大熊猫的野生环境,对圈养大熊猫进行野化训练,使大熊猫最终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是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大熊猫属的动物。它是中国特有珍贵野生动物,有“国宝”。和。“活化石”之称,被誉为“野生动物保护世界里的旗舰物种”。  相似文献   

4.
大熊猫的现状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大熊猫的原地保育和移地繁殖,以及研究进展作了扼要报导.原地保育的总趋势仍然是栖息环境和分布范围不断在缩小,数量不断减少.拟新建的14个自然保育区和17条走廊连接带有待实现,可延缓野外大熊猫的灭绝。移地保育在各动物国、研究基地及自然保护区国养场,已具不同程度的条件和规模,并初见成效,但围绕大熊猫的繁育,增加大熊猫的数量所进行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还很不够,使圈养繁殖的幼仔数量增长缓慢,未能充分发挥出移地保育的优势.文章指出,保育大熊猫的现实虽然不容乐观,但有利条件不少,只要加强国内外合作,抓住时机,在现有基础上,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保育与研究,前程似锦.  相似文献   

5.
童光来 《科学之友》2005,(11):39-40
“大熊猫爱吃肉,尤其爱吃羊肉……”“大熊猫力气大,遇到金钱豹也不怕,交起手来,一般大熊猫会赢……”  相似文献   

6.
万里长城、兵马涌和大熊猫被誉为中国的三大“国宝”,而大熊猫的故乡在四川。这是为什么呢?大熊猫曾经分布于南至缅甸、越南北部,北达山西及北京周口店的广大地区,后来因受冰川气候影响,其分布面积开始缩小。19世纪50年代,湖南、湖北西部和四川东部仍有大熊猫活动,但由于人类活动频繁,目前已荡然无存。经历了冰川气候影响和人为的“劫难”后,大熊猫最终选择了四川盆地西部的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凉山及秦岭南坡中段的中、高山地区为栖息地,至今仅在1000余只。这里特殊的生态环境,能为大熊猫提供大量的食用竹类、饮用水、活动…  相似文献   

7.
大熊猫的研究进展冯文和(四川联合大学生物系)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世界濒危“活化石”动物,具有极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深受世界人们的喜爱.1961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将它的图案作为会旗和会徽,大熊猫成了全球性野生生物自然保护的象征,对它的研究,一直引起生...  相似文献   

8.
物以稀为贵,被誉为“国宝”的大熊猫,目前全球只剩1000只左右,而其中绝大多数或野生于或被人工圈养在中国。有科学家曾预言,未来一百年,大熊猫将会灭绝。2500万年前大熊猫与近亲黑熊分化,后因地球沧桑变化几乎绝迹。那么,当代大熊猫是怎么被发现和猎获的呢?笔者的家乡人、祖籍孙中山先生故乡──中山市翠亨村的杨帝泽、杨帝林兄弟于70年前在西南山地猎获了史载第一只活体大熊猫。杨氏兄弟的祖辈是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与孙中山先生同村。现在在杨帝泽先生祖居的墙上还悬挂有美国四星上将杨帝泽将军的任命书、美国国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单种群按年龄结构分布的莱斯利(Leslie)模型,并用于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圈养大熊猫种群的动态研究,预测其发展趋势,为基地三期工程建设以及有计划地将人工繁育的大熊猫放归大自然的目标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DNA指纹在野外数量调查中的应用冯文和(四川联合大学生物系,成都610064)大熊猫是我国特有、古老的珍稀野生动物,1984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列为世界上十种濒危动物之一。为了保护大熊猫物种,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管理规划,1974—1977年,...  相似文献   

11.
苑坚 《科学之友》2005,(11):41-41
2004年年底,四川一些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相继出现的竹子开花现象,引起众多专家的重视,虽然他们观点各不相同,但基本观点倾向于认为竹子开花不会导致大熊猫种群的灭绝。  相似文献   

12.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稀有动物。由于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深得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关心和喜爱。目前,有关大熊猫的研究,多集中于大熊猫繁殖方面,这说明大熊猫种群繁衍及大熊猫未来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熊猫的未来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是我国野生大熊猫重要研究基地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熊猫研究工作者在保护区内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大熊猫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对区内大熊猫的长期跟踪观测,更使他们获得了许多有关大熊猫的鲜为人知的生存和繁衍的秘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系统地对不同季节,不同年龄大熊猫睾丸组织进行了精子发生的细胞学观察,以及曲细精发育的测定。大熊猫精子发生分批进行,在曲细精管切面,从基膜向管腔分别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及变态精子。  相似文献   

15.
和磊 《科学之友》2005,(21):35-36
中国保护大熊猫行动正在探索新的途径,中国正在通过模拟大熊猫的野生环境,对圈养大熊猫进行野化训练,使大熊猫最终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保护大熊猫行动正在探索新的途径,中国正在通过模拟大熊猫的野生环境,对圈养大熊猫进行野化训练,使大熊猫最终回归自然。这种转变的开天之作就是全球最大的熊猫基地———碧峰峡大熊猫基地的创建,该基地于2005年8月底竣工。9月,世界最“排场”的大熊猫“迁徙”从卧龙中国保  相似文献   

17.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已基本建成大熊猫细胞库,可为大熊猫克隆工程提供技术及资源支持,对大熊猫资源保护具有拯救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闻香识偶     
大熊猫是对物种资源保护工作者极具挑战性的物种之一。人工喂养的大熊猫酣态可鞠讨人喜爱,但这种圈养的做法却有着潜在的危险。10年前,大熊猫野生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圈养个体又难以雌雄配对,繁衍后代屡告失败。1996年,两只大熊猫从中国送到了美国。此后,受卧龙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和美国圣  相似文献   

19.
在大熊猫发情期,叫声和遗留气味标志是主要的通讯联系方式.若直接相遇时,则外加体语和接触表示意图.通过叫声大熊猫可以提供身份、性别、生殖状况和感情状态.每一种大熊猫叫声都有一定的结构和生物学意义,将无敌意或友好的叫声播放给发情期中的大熊猫,会加速它的发情过程.  相似文献   

20.
张欣 《科学之友》2005,(11):38-38
1870年,第一个见到大熊猫的西方人大卫神甫在他的见闻笔记里这样写道:“大熊猫似乎以植物为食,但有机会吃到肉食的时候,也绝不会拒绝。我甚至认为在冬季里肉食是它的主食……”不过,尽管早在19世纪已经有人知道“大熊猫吃肉”这个秘密,但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认为大熊猫是“植食性动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大熊猫调查队在卧龙听到当地农民反映,在野生大熊猫的胃里发现大型啮齿动物的残渣,还有人看见大熊猫捕获一只竹鼠,卧龙地区的研究者也发现熊猫的粪便中有金丝猴的毛。王郎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粪便中则发现林麝的毛、骨、蹄和肉。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