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氧弹燃烧-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了豆类中的钙含量.首先对pCa-1-01型钙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进行测试,此电极对钙离子浓度在0.1100 mmol·L-1范围内有较理想的能斯特响应,斜率为-29.33mV/pCa(25℃);然后用氧弹燃烧技术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酸液吸收燃烧所得产物;最后在样品液中加入离子强度调节溶液KCl及pH值为10的NH4Cl-NH3·H2O缓冲溶液后定容,用钙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的电动势,再计算不同豆类中钙的含量.结果表明,黄豆中钙的含量最高,花豇豆中钙的含量最低,回收率为96.12%100 mmol·L-1范围内有较理想的能斯特响应,斜率为-29.33mV/pCa(25℃);然后用氧弹燃烧技术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酸液吸收燃烧所得产物;最后在样品液中加入离子强度调节溶液KCl及pH值为10的NH4Cl-NH3·H2O缓冲溶液后定容,用钙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的电动势,再计算不同豆类中钙的含量.结果表明,黄豆中钙的含量最高,花豇豆中钙的含量最低,回收率为96.12%98.06%,相对标准偏差在0.44%98.06%,相对标准偏差在0.44%1.19%之间.  相似文献   

2.
 钙离子是细胞中一种很重要的第二信使,通常它以钙离子浓度振荡的方式转导多种生理学信息,影响细胞分化、成熟和凋亡等各种生理过程,最终导致生物效应。通过实验研究了细胞钙浓度的变化对周期信号的响应和建立在多细胞模型的基础上,从肝细胞内钙离子振荡的动力学模型出发,以胞间耦合因子作为影响因子,数值分析单细胞、耦合的多细胞下的胞内钙振荡形式。实验结果表明:细胞钙振荡对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周期信号的响应是不同的:对有的参数周期信号能产生强烈响应,有的不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细胞间的差异性导致钙振荡不同,胞间耦合影响多细胞钙振荡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Hindmarsh-Rose(HR)神经元模型构建一个复杂网络,利用仿真模拟,研究了拓扑结构对复杂耦合神经元体系的集体响应能力的影响.选取细胞膜钙离子渗透性参数r为控制参量,当设置该参量处于不同分岔点附近的临界值时,体系可呈现出丰富的点火模式。此时,若适当调节拓扑结构参数,即可实现不同模式之间的双向转变:耦合合适的细胞数目,体系的点火模式可以从分岔图中的左侧不同态跃迁到右侧不同的状态,而当添加适量的随机长程链接时,则可以实现反向的转变.这些结果表明,生物体系可能通过改变其自身的拓扑结构,借助于不同态之间的跳变方式,来实现感受外界不同刺激信号的目的.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揭示生物体系信息过程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高粱品种间不同发芽阶段的测定,观察到高粱种子发芽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及其与发芽条件的关系,为高粱生产和研究提供了一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5.
以32P标记的RII多肽为底物,研究了在脑提取物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N)活性的测定过程中,CN活性依赖的一些离子或蛋白及测活条件对CN活性的影响,对脑提取物中CN活性的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脑提取物中的ca2 足以激活CN活性,在测活反应体系中不需再补加Ca2 ,但补加钙调素(CaM)是必须的,其在反应体系中的最适浓度是0.13 μmol·L-1;抑制反应体系中的CN活性的最适EGTA浓度为0.16 mmol·L-1;对于脑提取物中的CN活性,Mn2 是比Mg2 更有效的激活剂,其最适终浓度为0.5 mml·L-1;脑匀浆过程中蛋白酶抑制剂的加入有助于在90min内保持CN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常见蔬菜及淀粉类食物抗氧化活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红细胞溶血,脑匀浆脂质过氧化的生物测定法,测定了多种常见绿叶蔬菜、瓜类、豆类、非绿叶蔬菜及淀粉类食物的抗氧化活性,初步确定了许多日常食物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尤其是绿叶菜中的通菜、芫荽及淀粉类食物中的莲藕显示出极高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在内噪声存在的情况下,耦合细胞体系对外噪声的选择效应。模拟过程中发现:体系中钙离子振荡行为对多个噪声强度表现出较好响应,改变耦合强度和耦合单元数目时,出现了多重随机共振和不同共振态之间的转变现象。为解释这种转变现象发生的机理,计算了钙离子振荡时间序列的标准差来表征体系的活动强度,发现上述转变现象与体系的活动强度密切相关。模拟结果表明:耦合细胞体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发调节自身结构参数来合理利用内外噪声,并借助于随机共振模式转变的机制,对外界不同的刺激信号作出选择性的响应。  相似文献   

8.
利用Berridge提出的细胞内钙离子振荡最小化模型,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二维(N*N)耦合细胞体系对外界刺激的集体响应行为. 发现在一定的耦合强度下, 当耦合单元数目取适当值时(如Cµ = 0.07, N = 4), 体系输出信号的信噪比有极大值, 表明在二维耦合体系中也产生了动力学体系尺度共振现象. 同时还发现随着耦合强度的变化, 该体系对外界刺激的响应所对应的体系尺度发生了迁移, 而且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大其响应的体系尺度范围也有所扩大. 这些现象表明耦合单元数目、耦合强度都对生物细胞体系感受外界刺激的能力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生物体系有可能利用这些现象来提高其自身对外界刺激的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PVC为电极膜,二癸基磷酸钙为电活性物质,研究了钙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作方法.该电极在钙离子浓度10-1~10-5mol/L范围内电极电势符合Nernst方程,检出下限为10-6mol/L,适宜pH范围为4~9.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钙离子选择性电极可代替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容量法进行土壤及水样品中钙含量测定,回收率87.7%~90.5%.  相似文献   

10.
高迪  张丹丹 《科技信息》2009,(29):I0043-I0043
钙离子在细胞的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与细胞的功能、信号的传递及其损伤和凋亡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钙离子是单个细胞生存和死亡的信号,并调控它的种种功能。本文对细胞内游离Ca^2+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温度25±0.1℃、离子强度为0.1mol/L(NaNO3)的40%二氧六环-水(v/v)介质体系中,测定了六种氨基酸的酸解离常数及其铜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比较了纯水与混合溶剂情况下,氨基酸配体的解离变化和金属铜配合物的稳定性,讨论了有机溶剂组份在氨基酸配体酸解离过程及金属铜离子配位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对于二元金属配合物中可能存在的配体间相互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原子吸收法测定溶液中的钙离子,酸性介质不同,测得值不同.硝酸对钙离子测定有负干扰作用,盐酸对钙离子测定有正干扰作用.固定比例时,混合酸性介质相比单种类的酸性介质受酸浓度变化影响要小得多.实际测定中应配置工作曲线,或加入一定浓度的等比混合酸,减低影响,补偿干扰.  相似文献   

13.
胞浆钙离子浓度的规律性增加,已经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许多重要生命活动中得以证明,如肌肉收缩、细胞分泌、卵子授精、神经传导、个体发育、细胞凋亡以及病原生物(寄生虫、细菌、病毒)对哺乳动物细胞的侵袭过程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因此,活细胞不同微区中钙离子浓度规律性变化的成像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目前多个厂家可以提供钙离子成像系统,但用户在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时,往往得不到有关设备的足够信息,因此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文中详细比较了4种不同配置的钙离子浓度测量系统在检测胰腺腺泡细胞和肝脏实质细胞胞浆钙离子浓度的振荡样增加时的性能差异,分析了这些差异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为钙离子成像系统的使用者和制造商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4.
苔藓和地衣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指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花植物苔藓和地衣具有各类生境分布的广泛性、小范围内个体/种群/群落分布的稳定性、独特的生理特性及其对环境变化的生物敏感性,在环境变化响应与指示研究中已成为重要工具种。目前对隐花植物的监测指标包括:(1)物种生物量、种类组成及丰度指数等;(2)植株体内某元素积累量与环境含量间的相关性;(3)环境变化引起细胞代谢速率、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含量、各种酶含量及活性等的改变;(4)整合环境因子与监测种的生理生态指标间的相关性,构建监测模型。但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性,选择合适的生物监测工具种及相应的监测指标,构建合理的"污染物类型-监测工具种-监测指标"的监测体系,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生物监测的可行性及可信度。  相似文献   

15.
两极与中低纬地区粪土层生物标志物性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新的生态环境信息的载体,粪土沉积层很好地恢复了第四纪古生态记录,包括历史时期鸟类数量变化乃至人类文明历史,以及它们和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南极阿德雷岛企鹅粪土沉积物、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Ny-Alesund的海鸟粪土沉积物、中国南海西沙群岛中的东岛海鸟的聚居地沉积物、安徽省蒙城县尉迟寺人类文明古文化遗址等沉积物的生物标志物性质,并分别与生物标型元素组合对比.尽管同为粪土沉积层,但是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沉积环境不同、鸟类或人类粪便的不同以及当地植被的不同,四地沉积物的生物标志物显示出了不同的特征.相对生物标型元素组合,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生态信息,包括历史时期鸟类数量和植被丰度变化.生物标志物和生核标型元素相互印证,完善了我们对粪土江积层的了解,加深了对这四个区域生态和环境演变过程的理解,使我们得以更好地研究古生态演变和古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和响应.  相似文献   

16.
沈雪松 《广西科学》1994,1(4):59-60,66
利用热力学熵增原理解释生物体系自组织现象的非平衡态。综述微量量热法在生命科学生物代谢过程中的应用及生物热分析在生命系统生理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是核科学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典型应用之一.它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的化合物作为示踪剂对生物体内相应的生理或生化过程进行示踪,通过断层成像的方式显示示踪剂在生物体内的分布情况,进而反映生物体在某些方面的功能状态.脑成像是PET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本文系统介绍了PET成像的原理及其在脑成像方面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应用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模拟生物矿化过程,利用CO2缓慢扩散,在硫酸软骨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二元体系中,与富集在有机/无机界面的钙离子相结合,合成了碳酸钙晶体。系统地研究了室温下各种因素对碳酸钙晶体形貌和晶型的影响,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等对所得的碳酸钙晶体进行了形貌与结构表征。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比下的硫酸软骨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二元体系或在不同时间下,生成的碳酸钙都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和形貌。  相似文献   

19.
以上海城区黑臭河水的生物-生态处理工艺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理论分析水生植物在黑臭河水治理过程中的生理响应顺序,为科学解释污染物净化机制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植物的生理特性对COD和NH+4-N去除的优先级关联排序均为POD>CAT>Chla>SP>Chlb,表明反应体系对黑臭河水中COD和NH+4-N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微生...  相似文献   

20.
李向华  胡春弟 《科技资讯》2006,(21):117-117
Nernst方程式是无机化学及物理化学当中一个重要的公式。本文在介绍Nernst方程式传统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该法更加直观、易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