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探究雪茄烟叶在晾制过程中,随着烟叶颜色变化,烟叶水分含量和外观颜色参数的变化,以雪茄烟叶中部叶为试验材料,测定了烟叶水分含量和外观颜色参数,并利用简单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分析方法探究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烟叶在晾制过程中,随着烟叶颜色由绿变黄最终变褐,烟叶的外观颜色参数和水分含量也随之发生改变.简单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不同部位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片和主脉的颜色变化规律,采用色差仪分别测量叶片正面、背面及主脉的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计算出总色差值ΔE,并分析叶片正、背面之间及主脉与叶片之间颜色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鲜烟叶叶片正、背面亮度值和红度值以上部叶最高,下部叶最低,黄度值则以下部叶最高,中部叶最低;烘烤过程中叶片正面亮度值低于叶背,红度值和黄度值为叶片正面高于叶背,叶片各项颜色参数均在38℃之前显著增长,并在42℃之后数值逐渐稳定;从总色差值来看,叶片正面颜色变化速率略快于背面。鲜烟叶主脉各颜色参数均随烟叶部位提升而增大;烘烤过程中主脉颜色参数变化较为明显的阶段明显滞后于叶片,至定色末期时变化幅度开始加剧。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正、背面颜色参数变化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主脉与叶片各颜色参数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雪茄烟叶品质,改善德雪1号烟叶晾制质量,以德雪1号下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晾制方式下的晾制过程中烟叶颜色、呼吸强度以及影响颜色变化的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德雪1号下部叶晾制过程中晾房晾制烟叶变黄速度较慢而变褐速度较快;呼吸强度都呈现双峰变化规律,晾房晾制烟叶呼吸强度变黄期较低而变褐期较高;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烟叶抗氧化能力表现为变黄期晾房晾制较高而变褐期较低。综上所述,采用晾房晾制烟叶内部生理代谢旺盛,有利于改善德雪1号烟叶晾制后的烟叶品质,提高其在晾制期间颜色变化的协调性,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烤烟烟叶的分组依据主要有烟叶的部位和颜色,传统的分组方法主要是依靠人的感官(视觉、触觉、嗅觉)进行分组评判,这种评判方法主观随意性强,容易受到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福建三明产区的K326烤烟,除完熟组以外的7个主组共78片烟叶提取外观特征,包括烟叶的几何特征(如长度、宽度、伸缩度、面积)和颜色特征(如色调、饱和度).将传统烟叶分组中定性的分组因素量化,再经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判断烟叶的组别,为烟叶进一步精准化分级做准备.分组实验的正确率为91.30%,已经达到了人工分组水平.  相似文献   

5.
烤烟烟叶的分组依据主要有烟叶的部位和颜色,传统的分组方法主要是依靠人的感官(视觉、触觉、嗅觉)进行分组评判,这种评判方法主观随意性强,容易受到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福建三明产区的K326烤烟,除完熟组以外的7个主组共78片烟叶提取外观特征,包括烟叶的几何特征(如长度、宽度、伸缩度、面积)和颜色特征(如色调、饱和度).将传统烟叶分组中定性的分组因素量化,再经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判断烟叶的组别,为烟叶进一步精准化分级做准备.分组实验的正确率为91.30%,已经达到了人工分组水平.  相似文献   

6.
机器视觉技术在烟草异物剔除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一个核心技术领域,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作用日趋突出.烟草异物剔除系统是根据烟叶的色度来识别和剔除异物的.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纸箱板、麻绳等的颜色和烟叶颜色极其相似,想剔除这类杂物是很困难的.就此问题文中给出了一种有效的过滤方法.该方法使纸箱板、麻绳等的剔除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反射与透射图像结合的烟叶自动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进行烟叶外观分级需由日视和手感同时进行,而现有的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烟叶进行自动识别时,通常只利用了烟叶的反射图像,对烟叶的内部品质特征难以进行有效的模拟.本研究在自行设计制作的灯箱内拍摄同一烟叶的反射和透射二幅图像,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自动提取烟叶的颜色和几何特征.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建模,解决分级过程中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实验结果证明,透射图像特征能够反映烟叶的某些内部分级因素,结合二类图像特征进行的识别效率明显高于使用某一类图像单独进行识别.同时,建模时所需特征参数大大减少,提高了运行效率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重庆烟区烤烟生育期内的生态环境差异与颜色变化差异,进一步推进"渝金香"烟叶品牌的精益生产,对不同部位烤烟生长的生态条件进行监测,并对不同部位烤烟生育期的颜色变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生育期内不同部位烤烟的生育期的生态环境有较大差异;(2)烤烟在生育期内亮度(L~*)不断增加,而a~*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 b~*值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中部叶在成熟期明显高低上部叶;(3)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气温与降雨量的变化低对烤烟颜色的变化有较大程度的影响,降雨量越低,烟叶黄色越浓。  相似文献   

9.
对在不同的测量仪器上测量同一颜色样品,测量结果不同的问题,利用颜色系统之间的线性变换原理及相对测量基准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以提高测量结果之间的相互比对性.取两组马海毛纤维样品,每组6种试样,分别在两对颜色测量仪器上测量,应用线性变换原理,对测量结果的修正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云烟87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烟叶烘烤中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总色差ΔE与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各部位烟叶烘烤中颜色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叶片颜色值均在42℃前增长,且在38℃前增幅最明显,主脉颜色值显著变化的时期滞后于叶片,总体在54℃之后,上部叶颜色值的变化慢于中、下部叶。(2)烘烤中叶片、整叶总水含量在42~54℃期间失水幅度逐渐增大,主脉失水较难,中、下部叶在48℃之后明显降低,上部叶在54℃之后。叶片、主脉自由水含量分别在38℃之前和48℃之后快速降低;叶片束缚水在38℃前呈增长趋势,主脉束缚水含量增长时期较长,但均在54℃之后急剧降低。(3)主脉颜色值与含水量指标的相关性最好,各部位烟叶主脉L*值与主脉束缚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脉a*、b*、ΔE值与总水、自由水及叶片束缚水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上部叶叶片a*值与叶片、整叶总水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中、下部叶叶片颜色值与叶片自由水含量的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基于颜色图直方图的监督颜色恒常性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颜色物体识别等应用中,获取不随光照变化的颜色恒常性特征是问题的关键。监督颜色恒常性方法,即通过在环境中放置校正用的颜色片来计算并消除光照的影响,由于其简单方便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基于对直方图光照不变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监督颜色恒常性算法。该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较,不需要知道颜色片的反射率和成象系统的通道响应,从而大大简化了实现的要求。文中给出了算法的基本思想,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微量元素在低焦油卷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锌、硒、钾的化合物溶液作为添加剂,喷洒于烟丝卷制成烟支后,对卷烟焦油、烟气中烟碱以及使用的添加剂安全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对卷烟焦油有降低作用、使用安全、在卷烟的色香味上基本保持原有风格,且杂气、刺激性有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在设计配色模纹时,采用提综图、穿综图和提综图的排列循环以代替配色模纹分区图中组织图的功用,有利于变幻构作配色模纹,并运用数学方法探析色纱与组织配合呈现模纹的多样性,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配色模纹的潜力,也揭示了配色模纹能四季适用于各类纤维织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旋转机械的摩擦故障将产生一定带宽的有色噪声。采用主分量自回归(PCAR)谱分析方法比用FFT或自回归谱分析能更有效地对有色噪声和谐波分量给出合理的谱估计。通过计算机仿真计算和汽轮发电机组摩擦故障的分析比较,本文方法的应用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5.
以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为指标,研究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在烟叶配打中的运用.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影响烟叶品质最显著的3个因子分别是:总氮,烟碱,糖碱比;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湘西龙山CX2K、X34和X3F烟叶,湘西龙山B4F和C4烟叶,湘西龙山X4F,四川攀枝花B2F,C3F和B2L烟叶,湘西龙山CX1K、B1K和C1L烟叶,湘西龙山B2K、X2F、B23和B2L烟叶可以分别聚类到不同的类中,每类烟叶性质相似.  相似文献   

16.
转蔗糖: 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基因提高烟草的耐旱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蔗糖: 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sucrose: sucrose 1-fructosyltransferase, 1-SST)以蔗糖为底物催化生成蔗果三糖等低聚合度的果聚糖.将从莴苣中克隆的1-SST基因重组到pCAMBIA1300-als中,构建了在CaMV 35S启动子调控下的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将1-SST基因导入烟草中,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获得了转基因植株,RT-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烟草中正常表达. 对T0代转基因烟草进行的耐旱性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6d的转基因植株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显著低于未转基因对照,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速度也明显比对照慢. 对转基因植株叶片糖分分析表明,转基因烟草植株积累果聚糖,并在干旱胁迫后含量明显增加,而未转基因对照植株不积累果聚糖. 在14%PEG溶液中未转基因烟草种子的萌发率仅为转基因烟草种子的一半;在附加200mmol/L甘露醇的培养基中未转基因烟草种子根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而转基因烟草根的生长发育正常.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转1-SST基因烟草植株耐旱性的提高可能与该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烟叶中核心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索氏提取技术对烟叶末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用GC/MS和双柱复检法对烟叶中的核心香气成分进行了定性,半定量分析,质谱共鉴定了65种香气成分,为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由于在样品前处理中采用丙酮直接萃取核心香气成分,避免了传统的碱洗,酸洗过程,获得了比较客观的分析结果,为烟叶中核心香气成分的分析开拓了崭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GC法快速测定烟样中生物碱含量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用GC技术对烟叶中4个主要生物碱作了定量分析,提出了一种快速,简便,准确测定烟叶样品中生物碱的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极大地简化了烟叶样品的前处理过程,缩短了色谱分析时间,整个色谱分析时间只需5min。  相似文献   

19.
 选取了在云南省广泛栽种的云烟85和K326两个典型的烤烟品种作为考证样本,利用位于滇中的楚雄地区可靠的1990~1998年烤烟单位产量及品质数据资料及同期昆明Dobson观测站的臭氧总量的实测数据,考虑到烤烟的生长期,相应选择了4~8月份的UVB月平均观测值来探讨臭氧量与烤烟生产的关系.基于此,着重分析了UVB月平均观测值的变化与烤烟的产量、上等烟的比例、以及烟草化学成分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臭氧总量的增减可以影响烤烟产量;大气臭氧变化对烤烟的化学品质也有一定影响;而制约烤烟生产的其他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应当予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白城烟草公司太阳能辅助加热气流上升式连体密集烤房技术的原理,设计了太阳能辅助烤烟系统,对烟叶实际烘烤节能效果进行了实验和分析,达到了预期目的,该方法可以在密集化烤房的节能改造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