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滇东-黔西南泥盆纪时位于古特提斯洋东缘,构造格局可划分为特提斯洋板块的哀牢山大洋裂谷系,扬子板块的滇东南-黔南被动陆缘裂谷系和滇东北-黔南陆内裂谷系三个构造单元。三裂谷系中发育有三个性质和内部结构不同的沉积盆地。盆地中晚古生代沉积建造和火山活动受盆内同沉积断裂拉张和走滑控制,在每一盆地中泥盆纪沉积相展布格局和岩相古地理演化与裂谷系中同沉积断裂活动相对应。  相似文献   

2.
滇西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滇西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与特提斯演化密切相关。泥盆纪—石炭纪,伴随古特提斯洋开启,扬子大陆边缘发生裂解,兰坪—思茅地块、保山地块等相继形成独立地块,其间被哀牢山洋、昌宁—孟连洋分隔。晚二叠世,古特提斯洋关闭,滇西发生造山作用,其间在李仙江和澜沧江一带曾出现过火山岛弧。中三叠世,伴随中特提斯洋开启,地壳拉张裂陷,兰坪—思茅盆地开始形成。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中特提斯关闭,本区再次发生造山作用,造成下侏罗统缺失、从中侏罗世开始,由于新特提斯洋开启,地壳再次下沉接受沉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新特提斯洋关闭,本区地壳大面积隆升,并在早期左行、晚期右行走滑断裂的影响下,形成一系列的走滑拉分盆地。晚古生代以来本区构造时开时合,整体显示手风琴式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发育于滇西古特提斯多岛洋构造格局基础之上,其形成演化与特提斯—三江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对盆地形成早期火山岩和盆地不同时代碎屑岩的构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主要具有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的性质.其演化经历多阶段复杂的演化历程.中三叠世,伴随中特提斯洋开启,地壳拉张裂陷,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开始形成.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由于受中特提斯关闭引起的造山运动的影响,下侏罗统普遍缺失.从中侏罗世开始,由于新特提斯洋开启,盆地再次下沉接受中侏罗统—白垩系的沉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本区地壳…  相似文献   

4.
闽西南晚古生代-早三叠世沉积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西南晚古生代-早三叠世具有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建造特征,被动大陆边缘大陆坡向南倾斜,大田、漳平一线相当于当时陆坡下部的位置,沉积盆地中心位于大田-龙岩-永定一带,具有北、南两个方向的物质来源.闽西南晚古生代古生物有特提斯域亲缘分子,早三叠世溪口组是被动大陆边缘最后的海相沉积,其构造演化历史与古特提斯洋的演化在时间和地质特征等方面非常相似.晚古生代-早三叠世早期,闽西南海域可能是古特提斯海域的一个分支,它的构造演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古特提斯的演化.  相似文献   

5.
兰坪-思茅盆地原型的性质及演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发育于滇西古特提斯多岛洋构造格局基础之上,其形成演化与特提斯—三江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对盆地形成早期火山岩和盆地不同时代砂岩的构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的原型主要具有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的性质.其演化经历多阶段复杂的演化历程,中三叠世,伴随中特提斯洋开启,地壳拉张裂陷,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原型开始形成.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由于受中特提斯关闭引起的造山运动的影响,下侏罗统普遍缺失.从中侏罗世开始,由于新特提斯洋开启,盆地再次下沉接受中侏罗统—白垩系的沉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本区地壳大面积隆升,兰坪—思茅盆地原型遭受强烈变形,继而在中生代裂谷盆地基础上叠加了新生代的拉分盆地.构造演化控制了盆地沉降作用、沉积作用、火成活动和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6.
东古特提斯的演化是中国大地构造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国古特提斯蛇绿岩的综合对比显示,不同地区的蛇绿岩在源区特征和演化时序上体现的相当一致,岩浆源区缺乏来自俯冲板片的成分而基本是洋中脊型(MORB)的,这使古特提斯蛇绿岩区别于世界上大多数蛇绿岩,因而也暗示古特提斯洋盆的演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应当把它作为具有时空分布和独立动力学机制的热演化系统。提出了一种建立在洋盆演化和深部动力学过程之上的工作模型。  相似文献   

7.
Rodinia裂解与华南微板块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Rodinia研究的历史、现状及主要进展,分析了华南相关地块在Rodinia中的位置以及从Rodinia到Pangea的演化历程.分析结果表明,扬子陆块从Rodinia裂离后,其间在Gondwana形成时,可能发生过湘桂地体、云开地体、浙闽地体、保山地体和腾冲地体的碰撞拼贴造山作用过程.在古特提斯演化阶段,这些地体随古特提斯洋的开启而与扬子陆块裂离,并逐渐形成多岛洋的构造格局,之后又随Pangea的形成而再次与扬子陆块碰撞拼贴增生.因此,Rodinia,Gondwana,Pangea等的形成、裂解和裂离后地体的拼贴增生是认识华南大地构造格局和演化的关键之一.Rodinia应该是华南大地构造研究值得重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西藏羌塘中央隆起区物质组成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李才  王天武等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31(1):《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31卷1期-25-31.3页-《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31卷1期-25-31.3页
对羌塘中央隆起区的物质成分及构造演化规律的认识,涉及到青藏高原特提斯演化、羌塘盆地的形成发展及高原的隆升过程。对羌塘中央隆起区构造演化在认识上目前有较大分歧,主要有两种观点:1)认为扎布(察布)-查桑地区发育裂谷,没有发育成特提斯洋盆;2)龙木错-双湖(-澜沧江)古特提斯缝合带,代表古特提斯洋的闭合遗迹之一。基于对羌糖中央隆起区物质成分及属性,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净羌塘中央隆起中央盆世一早白垩世的构造发展历史划分了六个阶段,即D2-CI初始裂谷阶段;C1^2-C2裂谷阶段;P1海底扩张-大洋化阶段;P2-T2板块汇聚-消减阶段;T3-J1板块碰撞阶段;J2-K1碰撞-整体抬升阶段。羌塘中央隆起构造演化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威尔逊旋回。  相似文献   

9.
通过羌塘荣玛地区新生代火山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探讨羌塘地块的构造演化。结果表明,其年龄跨越的时代从新太古代到新生代(2 651~24 Ma B.P.),并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分为12个年龄组:2 651~1 381 Ma、1 182~1 147 Ma、921~911 Ma、832~741Ma、659 Ma、562~535 Ma、423~414 Ma、320~291 Ma、243~200 Ma、156~140Ma、127~117Ma、24Ma,记录了羌塘地块与超级大陆演化相关的构造热事件、泛非运动、加里东运动、古特提斯洋与中特提斯洋的发展演化和新生代岩浆活动,并指示羌塘地块存在前寒武纪年龄记录,但这不是结晶基底存在的充分条件,只是必要条件。将其与拉萨地块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锆石的前寒武纪年龄对比发现,三者均具有泛非运动记录,暗示羌塘地块、拉萨地块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均起源于冈瓦纳大陆。  相似文献   

10.
地质矿产部地科院汤耀庆通过对新疆北部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成矿作用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对蛇绿岩的详细研究和分类,认为新疆北部显生宇岩石圈板块构造演化历程中,主要是岩石圈的“有限拉张”形成的“有限洋盆”与不同规模的地块相间的构造格局,不存在深遂浩瀚的大洋。将新疆北部显生宙以来地壳演化阶段概括为:古克拉通地幔上隆,地壳减薄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古地温梯度和中-新生代构造热历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7口井的镜质体反射率剖面,恢复了四川盆地早白垩世末—古新世时的古地温梯度.结果表明,古地温梯度介于20~25℃.km-1,总体呈南部略大于北部、东部大于西部的分布特征.根据古今地温梯度的对比,川西坳陷新生代早期以来地温梯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川东和川东北地区晚中生代以来地温梯度下降,而川中和川南地区晚中生代以来地温梯度升高.结合构造演化背景分析,盆地中新生代热历史主要受二叠纪末期的构造热事件、中生代晚期以来岩石圈厚度演化以及现今活动构造的影响.其中,二叠纪末期的构造热事件波及盆地大部分地区;现今活动构造对川南地区有明显的影响;中生代晚期以来的岩石圈厚度演化,可能是控制中新生代盆地大部分地区热历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运用沉积盆地波动分析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典型井的构造周期波进行了分析。塔里木盆地在其地质历史时期100Ma的周期是很明显的,自寒武纪以来共经历了4个完整的周期,每一完整周期都由正相位和负相位两个半周期所组成,而第三纪为第5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研究发现,该周期与盆地构造演化阶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表现在周期正相位为伸展构造体制,周期负相位为挤压构造体制。塔里木盆地发生周期性构造反转,与古天山洋、古昆仑洋及特提斯洋的俯冲、地幔羽的活动及不同地块、不同时期的拼贴而导致的地幔羽“休眠”状态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3.
哀牢山和右江西部是华南板块古大陆边缘海西—印支期火山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文章通过对该区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认为火山岩产于洋盆裂谷系、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系、不成熟岛弧和弧后盆地裂谷系四种不同的板块构造环境中。有意义的是古特提斯洋板块相对华南板块于海西期扩张和印支期俯冲,哀牢山和右江西部的火山岩和板块构造环境出现相对应的同步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兰坪-思茅盆地位于澜沧江缝合线与金沙江缝合线之间,它是在澜沧江洋和金沙江洋消亡后发展起来的一个中新生代陆内盆地。在中生代,该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受特提斯构造带的控制。对盆地地层格架和区内碎屑岩的骨架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微量元素以及火山岩化学成分的分析表明,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是由两个不同类型的盆地叠置而成的多旋回叠合盆地,其早期为一后造山裂谷盆地,晚期为坳陷盆地。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可反馈滇西特提斯构造演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西部的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作为反演前陆盆地构造演化的物质基础,因缺少精确的同位素地层年龄阻碍了对盆山演化的进一步理解。作者在四川盆地西部须家河组中发现了一套火山(碎屑)岩夹层,通过 LA-ICP-MS U-Pb 同位素定量分析,获得1件凝灰岩样品中岩浆锆石的结晶年龄,其加权平均值为(214.7±1.6)Ma,属于晚三叠世诺利期。该年龄结果对四川盆地西部须家河组岩石地层单元的划分与对比可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为进一步约束龙门山隆升与川西前陆盆地的演化、古特提斯洋关闭等重大事件时限提供了新证据。基于四川盆地及周缘的区域火山活动对比结果,表明诺利期中期(210~222 Ma B.P.)是中国西部地区一次强烈的区域火山喷发阶段,其范围从羌塘地体延伸到东昆仑地体,所对应的构造事件并非传统的印支运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东特提斯地区有关地块编制地质时代——古纬度图,我们得出如下结论:①东特提斯开始形成于奥陶纪末——志留纪初;②东特提斯洋主体由特提斯——Ⅰ和特提斯——Ⅱ二支海槽组成,其间被中间地块或岛群断续分开;③藏北、藏南、帝汶等地块来自冈瓦纳,而中伊朗、塔里木、斯兰等地块(或岛)来自欧亚。这些结论也被各种地质资料所证实。图2,表12,参13。  相似文献   

17.
邓爱华 《科技潮》2009,(12):30-33
方念乔巴黎居里大学理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土资源部岩石圈构造和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等。多次参加国内外组织的海洋科学调查,航迹遍及西太平洋、西印度洋、北大西洋、北冰洋以及南中国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等边缘海,在东特提斯岩石圈演化、中国东部地区层序地层学和海平面变化、印度季风区海陆对比、边缘海构造演化和油气资源效应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8.
月球亚平宁山脉重力异常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球亚平宁山脉位于雨海东南侧, 是月球上最大的山脉, 其高差可达3000 m以上. 月球重力资料显示, 跨越该山脉的重力异常剖面呈现明显的“深大断裂”特征. 本文利用嫦娥一号获得的月表地形数据和Lunar Prospector获得的月球重力数据, 通过模拟亚平宁山脉地区壳幔结构, 分析了其重力异常成因, 指出该地区有可能存在“岩石圈”断裂. 结合月球热演化和反演的壳幔模型推断, 距今38.5亿年前后, 月球岩石圈可能存在横向运动和挤压, 造成了该断裂的形成, 山脉邻近区域特别是雨海盆地的岩石圈变形和岩浆填充对断裂演化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沉积-构造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从晚侏罗世至今可能经历了新特提斯洋的两期俯冲作用,早期俯冲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以桑日群和恰布林组为代表,雅鲁藏布江古蛇绿岩在此期形成;而晚期俯冲从中白垩世至始新世,以混杂岩、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和日喀则为代表,拉孜-浪卡子断裂可能代表了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的实际地表位置,由此提出包括新特提斯洋两期俯冲作用在内的五个阶段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沉积-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与相邻褶被带的区域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新地质资料,塔里木盆地和周边褶皱带的区域构造演化可分为四个阶段:(1)前震旦纪:“古新疆克拉通”的形成;(2)震旦纪一中泥盆世:“古南天山洋”的开合和“新疆克拉通板块”的重新拼合;(3)晚泥盆世-三叠纪:“新疆克拉通板块”的局部裂解与拼贴,“新天山洋”的开与合;(4)侏罗纪-第四纪:冈底斯地块北向碰撞,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区域构造格局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