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查明钒钛磁铁矿球团固结机理,本文记述了攀枝花铁精矿球团固结与物相变化的实验研究,研讨了氧化反应与球团结构、高温焙烧与物相组成及石灰石添加物对球团结构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攀枝花精铁矿经细磨成球后,在1250℃氧化焙烧可获得质量好的球团矿;赤铁矿晶体大小不是固结的主要原因;而再结晶的重要作用却在于改变球团结构:固相反应生成稳定的钛赤铁矿及矿物的紧密堆积。攀枝花铁精矿球团固结应以氧化反应完全为前提,适当控制焙烧温度和渣相,形成以钛赤铁矿为骨架的稳定物相组成与结构。  相似文献   

2.
通过X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微观测试技术研究混凝土中钢筋锈蚀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层是铁锈和水泥凝胶体的混合物,钢筋的锈蚀产物由针铁矿α-FeO(OH)、四方纤铁矿-FeO(OH)、纤铁矿γ-FeO(OH)、赤铁矿α-Fe2O3、磁赤铁矿γ-Fe2O3、磁铁矿Fe3O4、和方铁矿FeO等相组成;锈蚀钢筋表面有较多的锈蚀凹坑和密集的锈蚀麻点,是由大面积的均匀腐蚀与稀疏的局部点蚀共同组成的全面锈蚀;钢筋的锈层结构分为内外两层,外锈层结构疏松,而内层结构致密,与钢筋基体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生成的铁锰结核(壳)具有不同的稀土元素特征。在弱氧化条件下形成的成岩型结核中,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Ce异常不明显,稀土元素主要存在于Fe相中;在强氧化条件下形成的水成结核(壳)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高,Ce表现为较强的正异常。Ce的丰度主要受非晶质的Fe控制,而三价稀土元素的丰度主要受Fe、Mn和P相矿物的共同作用。而铁锰结核(壳)中铁锰矿物主要受生长环境的影响,因此,铁锰结核(壳)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在一定程度上受铁锰结核(壳)生长环境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对镍铁矿原料及不同温度还原焙砂进行矿物学研究,探究镍铁矿选择性还原焙烧发生的相变.研究结果表明:镍铁矿主要金属矿物为褐铁矿,其次为赤铁矿;Ni在不含锰的铁矿物中分布较均匀,而在含Mn的铁矿物中分布相对集中,并与Mn伴生.镍铁矿在还原焙烧过程中Fe、Ni和Co随温度升高逐渐发生还原、相转化和迁移富集的过程.选择性还原焙烧必须严格控制焙烧温度,要达到Ni、Co和Fe的选择性还原并形成Ni高、Fe低的合金相和磁铁矿,焙烧温度采用750℃较合适,在该温度下形成的合金相组成为55.55%Ni、9.86%Co及33.99%Fe,Ni的金属转化率为88.49%,铁氧化物主要为磁铁矿.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添加稀土元素Nd的超细Fe-B非晶合金,研究了离子浓度对产物组成的影响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分析了反应过程中pH值的变化规律对金属离子还原机理的影响.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光谱(ICP) 、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 (XRD)和电子透射显微境(TEM)等手段对产物的组成、表面原子的价态、晶相和形貌及颗粒大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调节离子浓度可以得到组成不同的非晶合金,溶液中Fe2+和Nd3+ 相对独立反应,分别生成Fe-B物相与Nd(BO2)3和Nd(OH)3的混合物相,表明Nd3+的存在没有直接对BH-4还原Fe2+的过程产生影响.非晶Fe-B物相呈链球状,粒径约为250nm,非晶Nd(BO2)3和Nd(OH)3的混合体颗粒粒径<100*!nm,呈网络絮状分布.样品表面Fe和Nd原子分别呈+2价和+3价,B以B0和B+3混合价态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6.
攀枝花矿区存在贯入式和韵律式两种类型的铁矿床.相比韵律式铁矿,贯入式铁矿相对富TiO_2、Fe_2O_3(t)、MnO,贫SiO_2、Al_2O_3、CaO、Na_2O+K_2O和P_2O_5;两类铁矿石具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REE,亏损HREE,具弱的正Eu异常.微量元素相对富集Ba、Ti、Nb、Ta,亏损Th、La、Ce、P;两种类型铁矿中磁铁矿和钛铁矿的主要氧化物含量变化不大,贯入式铁矿中磁铁矿具稍高的TiO_2、FeO和MgO值,钛铁矿相对富MgO、贫MnO、FeO和Fe_2O_3;贯入式铁矿中磁铁矿的δ57 Fe变化范围小,铁同位素组成较轻.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地幔的富铁、富挥发份的超临界流体贯入玄武质岩浆中,与玄武质岩浆相互作用、结晶沉淀形成了韵律式铁矿,后期贯入的富铁超临界流体沿先存侵入体、围岩的薄弱面侵位、沉淀形成了贯入式铁矿.  相似文献   

7.
朝阳钒钛磁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结合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化学分析等分析手段,对朝阳地区钒钛磁铁矿石的化学组成、元素赋存状态、矿物组成、矿物间的嵌布关系及粒度分布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该铁矿石中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钛磁铁矿和钒磁铁矿,长石是最主要的脉石矿物.矿石中主要矿物嵌布关系复杂,磁铁矿与钛磁铁矿颗粒结合紧密,大多结合成连生体,不利于铁矿物与钛矿物之间单体解离;主要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磁铁矿嵌布粒度相对较粗,钛磁铁矿和钒磁铁矿嵌布粒度相对较细.该研究为该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一菡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14(14):142-146,160
通过对香山西矿床辉长岩及钛铁矿石中磁铁矿单矿物的稀土元素配分分析,发现磁铁矿既有与其钛铁辉长岩一致的稀土元素配分形式,也存在"三重弯曲"或多重弯曲现象。而且不同辉长岩中磁铁矿的稀土总量差10倍以上。此外,香山西矿床磁铁矿单矿物与钛铁辉长岩具有较高的正铕异常与岩石中大量的斜长石堆晶有关,但成矿环境是否为氧化环境还需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紧耦合惰性气体雾化技术制备Al82Ni10Y8非晶和纳米晶粉末,并利用超高压固结成形技术对雾化粉末进行致密化.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对合金的热稳定性、物相组成、微观组织和形貌进行分析,研究合金的致密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块体材料保持了原始粉末状态的非晶及纳米晶结构;非晶相的粘滞流动和在三向应力作用下氧化膜的破裂促进颗粒结合是低温下材料获得较高致密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硼铁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元素赋存状态、各矿物间的嵌布关系及粒度分布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硼铁矿石矿物组成复杂,种类繁多,主要含硼矿物为硼镁石和硼铁矿,其中硼镁石含硼量占硼总量的89.01%,主要含铁矿物为磁铁矿,85.60%的铁赋存于磁铁矿中,蛇纹石是主要脉石矿物;硼镁石、磁铁矿、硼铁矿和蛇纹石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粗细不均,硼镁石、磁铁矿、蛇纹石嵌布粒度相对较粗,硼铁矿嵌布粒度相对较细.  相似文献   

11.
用交流阻抗法、线性极化法等电化学测量法,研究了08CuPVRE和08CuP耐候钢的抗大气腐蚀性能。用重量法测定了腐蚀速率,并将该测量结果与cor-tenA钢和A_3钢作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铜、磷和稀土元素对提高钢的抗大气腐蚀性能是有利的,08CuPVRE钢具有很好的抗大气腐蚀性能,电化学测量法是研究金属耐蚀性能快速而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干湿周浸加速腐蚀实验研究了不同稀土含量的耐候钢和对比普碳钢的腐蚀行为及其耐蚀性能.采用失重法测得了各试样的腐蚀率;结果发现,稀土耐候钢的腐蚀率远远低于普碳钢的,不同稀土含量的耐候钢的耐腐蚀性不尽相同.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对带锈钢样的表面锈层结构及电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本实验条件下钢电化学腐蚀的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出锈层电阻、极化阻抗等表征锈层性能的电化学元件参数值.稀土耐候钢锈层中存在半无限扩散和有限厚度扩散两种过程,有限厚度扩散极化阻抗反映了耐候钢内锈层的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13.
利用干湿交替腐蚀试验模拟工业大气环境,研究了层状结构氧化铁皮对热轧低碳钢工业大气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SEM和电化学手段对比分析带氧化铁皮和不带氧化铁皮试样的腐蚀增重行为、锈层结构和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带氧化铁皮试样的腐蚀速度远低于无氧化铁皮覆盖的基体钢,带氧化铁皮试样的自腐蚀电位低于基体钢,单一物相层状结构的氧化铁皮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够有效保护基体钢板;氧化铁皮的完整性是保护带钢基体不被腐蚀的前提,如果氧化层被破坏,在破损位置处,氧化铁皮与钢基体接触发生电偶腐蚀,加速腐蚀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高铬铸铁三体腐蚀磨损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24%Cr 高铬铸铁在弱酸性介质条件下的三体腐蚀磨损机理及含碳量、稀土残留量等因素对高铬铸铁腐蚀及腐蚀磨损特性的影响,建立了高铬铸铁三体腐蚀磨损机理的解析模型.结果表明:在三体腐蚀磨损过程中,高铬铸铁腐蚀与磨损交互作用特点为铸态条件下以磨损促进腐蚀为主,淬火条件下以腐蚀促进磨损为主;随着含碳量的增加,三体腐蚀磨损抗力呈下降趋势;当铸铁中残留一定数量的稀土元素时,铸态高铬铸铁腐蚀与磨损交互作用的特点转变为以腐蚀促进磨损为主;当有合适的稀土残留量时,高铬铸铁的腐蚀特性与三体腐蚀磨损特性最佳.  相似文献   

15.
The physico-chemical behavior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low sulphur 16Mn steel and their ability to enhanc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steel in sea water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e and La in 16Mn steel all have the abilities such as deoxidation, desulphidation, refining grains and cleaning grain boundaries and matrix etc. The anodic and cathodic polarization curves show that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added in 16Mn steel enhanc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steel in sea water.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周浸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Q450NQR1高强耐侯钢和Q345钢在浓度为0.01mol/L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经过6,24,48,72和96h周浸腐蚀试验后的耐腐蚀性能,并测试了不同周浸腐蚀时间后试样的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密度.研究发现,Q450NQR1钢腐蚀速率随试验时间延长而下降,其表面的锈蚀产物膜在周浸腐蚀试验48h后基本达到稳定.Q450NQR1钢在浸泡各个周期内相对Q345钢均有更好的耐腐蚀性.电化学极化实验证实Q450NQR1钢的腐蚀电流48h后趋于稳定,而Q345B 48h后腐蚀电流密度略有增大,这与周浸腐蚀试验结果是一致的.微观腐蚀形貌及EDS分析认为这是由于Q450NQR1钢中添加的Cu和Cr元素参与了腐蚀成膜,并促使腐蚀产物膜整齐致密.XRD分析结果表明,Q450NQR1钢随时间延长,腐蚀产物中的α-FeOOH含量不断增加,在48h后含量基本稳定,大量α-FeOOH促使了锈层更加致密稳定,从而提高了Q450NQR1试样的耐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金相及俄歇电子能谱分析研究了碳钢离子注入Y,Cr元 素在海水,HF,H2SO4+H3PO4中的耐腐蚀改性作用.结果表明:稀土Y注入后 使碳钢耐水溶液腐蚀性能提高;Y,Cr复合注入使碳钢表面产生钝性,局部诱发小孔 腐蚀;Y在表面注入层均匀富集产生的非平衡态合金化作用是耐蚀性提高的主要原 因;注入过程中高能离子轰击引起的表层微观结构变化对耐蚀强化起着一定的作用; Y,Cr复合注入合金化的耐蚀改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碳含量和组织类型对低合金钢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碳含量和显微组织的低合金钢的耐腐蚀性能和腐蚀行为,并与商业耐候钢09CuPCrNi进行了相应的比较.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轧后水冷钢的主体组织为板条状贝氏体,轧后空冷钢为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M/A小岛和少量渗碳体(珠光体)的混合物.用干湿循环加速腐蚀实验对耐蚀性测定结果表明:低碳钢(0.03%C)和轧后水冷的较高碳含量钢(0.1%C)的耐蚀性均明显优于09CuPCrNi;低碳含量钢的组织类型对其耐蚀性影响不大;较高碳含量情况下,单相贝氏体钢的耐蚀性优于由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等构成的复相组织钢;轧后水冷时,不同碳含量的钢耐蚀性差别不大;轧后空冷时,低碳含量钢的耐蚀性优于较高碳含量钢.用扫描电镜对锈层进行观察,可以看出耐蚀性较好的样品在腐蚀后期形成了致密的内锈层.  相似文献   

19.
The influence of oxide scales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s of B510L hot-rolled steel strips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Focused ion beam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ies of oxide scales on the surface and cross sections of the hot-rolled steel. Raman spect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were used for the phase analysis of the oxide scales and corrosion products. The corrosion potential and impedance were measured by anodic polariz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xide scales on the hot-rolled strips mainly comprise iron and iron oxid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ass gain and test time follows a power exponential rule in the damp-heat test. The corrosion products are found to be mainly composed of γ-FeOOH, Fe3O4, α-FeOOH, and γ-Fe2O3. The contents of the corrosion products are different on the surfaces of the steels with and without oxide scales. The steel with oxide scales is found to show a higher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lower corrosion rate.  相似文献   

20.
稀土对钢耐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户外暴露试验,周浸法和交流阻抗法测定了稀土碳钢(A3),08CuPV和09CuPTi的耐大气腐蚀性能。实验表明,稀土能改善08CuPV和09CuPTi的耐大气腐蚀性,并随稀土含量增高,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增强,稀土对碳钢的耐大气腐蚀性没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