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自回归模型(GNAR模型)的轨道车辆转向架运行状态辨识方法。对不同状态的转向架系统输出信号建立GNAR模型,通过模型特征量,辨识系统不同状态,实现转向架运行品质实时动态监测。在ADAMS/Rail平台下的虚拟样机仿真实验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GNAR模型的特征量能够体现车辆转向架系统运行状态信息变化,用于判别其是否偏离正常功能,通过对这些特征量的监测和辨识,可以保证车辆系统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2.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动态系统辨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小波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辨识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方法.该方法有效地将系统辨识所需要的结构形式与多层神经网络及小波基函数所构成的分辨率信息处理过程相结合,建立了从数据到符号的自适应机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快、逼近精度高、鲁棒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神经网络能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非线性连续函数的特点,通过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构建非线性动态系统的辨识模型。针对该模型输入值超出径向基函数的映射区域时将导致系统辨识输出值为零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径向基函数结构的自回归系统辨识的方法,有效地消除了零现象。这使得自适应辨识模型在较大的输入向量下能够逼近实际系统的输出,从而提高了系统辨识的鲁棒性。该方法的可行性得到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4.
将线性回归分析推广到7种自回归模型的自回归分析,获得自回归模型参数的估计公式、估计标准误公式、变量的区间估计公式、总体自回归系数的检验统计量.通过实例分析论证了自回归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给出了一个非线性模型的参数辨识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7.
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辨识其稳态模型的新方法,并得到了稳态模型的强一致性估计。辨识输入信号为优化过程中设定点的正常阶跃变化信号。本文还研究了估计残差的渐近分布和残差收敛速度,最后的计算机数字仿真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描述伺服系统的动态特性与摩擦非线性,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连续模型直接辨识方法. 该方法以离散输入输出数据与速度方向的逻辑值作为辨识输入,通过等价变换将未知参数都转移到模型的线性部分中,再运用基于状态变量滤波器的直接辨识法求得未知参数,从而获得伺服系统的非线性连续模型. 通过仿真及在双向转台伺服系统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有噪声的情况下仍能准确辨识出非线性连续模型,能准确描述伺服系统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9.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的新一代机器学习方法,在分类和回归估计方面已显示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简要介绍支持向量回归新方法的基础上,给出用于非线性系统进行辨识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和多输入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构造方法,并将支持向量机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辨识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具有比神经网络更强的非线性系统辨识能力和更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应用非线性回归分析中的S型增长模型及移动平均线理论,对按时间次序排列的单一数据序列,给出了一种非线性移动的自回归预测模型,将其应用于股价指数的历史数据中,对该预测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作了初步验证,得到的结果相当理想,本模型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用小波理论识别非线性多自由度系统参数的方法.首先将系统的微分方程投影到由Daubech ies尺度函数张成的子空间中去,然后利用Daubech ies小波的性质将系统微分方程转变为由未知参数构成的一个超越代数方程组,从而最终将系统参数识别问题转变为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小波分析和ARIMA模型的交通流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实际交通系统时变复杂的特征和交通流变化的不确定性,应用小波分析理论,对原始交通数据进行了消噪处理,使消噪后的数据更能反映交通流的本质及变化规律;采用综合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时间序列模型对交通流进行预测;并对实测交通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用于交通流的实时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13.
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 EKF)算法在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估算领域广泛应用。但作为一种基于模型的算法,电池模型误差影响SOC估算的精度。为了抑制电流的幅值与阶跃电流因素对模型误差的影响,提出一种动态修正观测噪声协方差的模糊双卡尔曼滤波(fuzzy dual Kalman filter, FDKF)算法。该算法首先将一阶电阻-电容(resistor-capacitance, RC)等效模型转换为自回归各态历经(autoregressive exogenous, ARX)模型的形式,用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 KF)算法更新转换后模型的参数,且在SOC估算的过程中获取电流与电流变化量的数据,并通过建立模糊控制系统调整观测噪声的协方差值来抵消模型误差。结果表明:FDKF算法在某储能工况下估算误差的最大值为0.39%,小于EKF算法的3.92%和双卡尔曼滤波(dual Kalman filter, DKF)算法的1.12%,可见FDKF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升SOC估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非线性约束条件的平稳自回归模型的L1 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1-估计是统计问题中一个重要估计,时间序列模型的L1-估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估计量的多种性质都被研究过,许多统计学者讨论它在无约束条件下情况下的估计问题及其有关性质,且得到了较好的结果,然而,仍有一些基本问题有待解决,本文讨论了平稳自回归模型的L1-估计在非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渐近性质,该约束条件是由非线性等式和不等式给出,这种估计问题属于随机优化问题,用最优化的方法克服非线性约束问题在估计研究上的困难,为估计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并得到L1-估计问题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同步自回归模型和小波特征进行纹理图像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纹理图像分割的边缘准确性和区域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同步自回归模型和小波特征实现纹理图像分割的方法,包括特征提取、粗分割和细分割3个阶段.先提取图像的同步自回归模型参数特征,然后利用K-均值聚类实现对纹理图像的粗分割,细分割则是在粗分割的基础上提取图像的小波特征,然后利用最小距离分类器对粗分割图像中不稳定象素进行重新分类,实现图像的最后分割。  相似文献   

16.
最小二乘小波支持向量机在非线性系统辨识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基于小波分解和支持向量核函数的条件,提出了一种多维允许支持向量小波核函数.该核函数不仅是近似正交的,而且适用于信号的局部分析、信噪分离和突变信号的检测,从而提高了支持向量机的泛化能力.基于小波核函数和正则化理论提出了最小二乘小波支持向量机(LS WSVM)并将LS WSVM用于非线性系统的辨识,提高了辨识效果,减少了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LS WSVM在同等条件下比传统支持向量机的辨识精度提高约13 1%,因而更适合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
蒸汽管网输配效率表征蒸汽输送过程中的能耗占输送蒸汽能量的比例,输配管网的能耗表现为排出冷凝水带走的能量和沿管壁热传递散失的能量2种形式.为研究2种形式的能耗在输配能耗中的比例,提出对蒸汽管网建立动态非线性外源自回归模型,并针对天津市空港工业区蒸汽热网进行了案例研究.应用该模型对蒸汽源在不同压力、过热温度条件下的管网输配能耗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蒸汽压力的提高对减少管网输配中产生的冷凝水和降低散热损失均有明显效果,提高过热度可以有效减少冷凝水的产生,但不降低总体能耗.  相似文献   

18.
伺服系统Hammerstein非线性模型及参数辨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伺服系统建模中,针对线性模型无法表达系统在低速、运动换向条件下摩擦与死区等非线性现象的问题,采用包含静态非线性部分和动态线性系统的Hammerstein模型来代替线性模型对伺服系统进行了描述.根据静态非线性模型逼近伺服系统的非线性特性,非线性模型采用分段非对称多项式基函数来解决摩擦在运动中存在的非对称特性.对于多频率正弦输入信号和伺服系统的速度输出信号,由迭代最小二乘方法来估计模型的参数.通过辨识实验中的线性模型和Hammer-stein模型的输出,说明采用Hammerstein模型方法能有效地对系统非线性部分建模,Hammer-stein模型的输出误差比线性模型的输出误差约减少90%,因此显著地提高了系统的模型精度,实现了对系统非线性动态行为的精确预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性能,提出了多模型小波网络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多模型小波网络的结构.用多模型小波网络对非线性系统进行建模与控制,在仿真试验中将其与单小波网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多模型小波网络控制的均方差为0.158,单小波网络控制的均方差为0.374.试验结果证明多模型小波网络方法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其控制性能优于单小波网络。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指数自回归模型的辨识问题,证明了该模型的最小二乘问题的非凸性,并给出其保证凸性的条件,最后运用混合算法,辨识了该模型,并用数值算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