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复合酶法提取香菇多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复合酶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采用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处理,对酶量的配比、作用温度、最适pH值、作用时间进行正交实验.确定了酶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加酶比例为2∶1(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酶解反应温度55℃,pH值6.5,反应时间3 h,多糖的提取率为16.1%,与传统水提法相比较提取率提高了8.6%.  相似文献   

2.
以啤酒糟作为主要原料,以香菇紫金Ⅰ号为菌种进行木聚糖酶发酵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分及其配比,并对其粗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固态发酵培养条件为:碳源为啤酒糟:玉米芯:麸皮=6∶2∶2,1.5%的酵母膏作为氮源,pH为5是最适反应,三角瓶装装瓶量为5 g/125 mL,25%的接种量,为期8d的培养,1∶3.2的料水比.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5,相对酶活在30~60℃范围内仍保持在80%以上,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3.
以废玻璃、废陶瓷、粘土和赤泥为主要原料,以木屑为成孔剂制备陶瓷透水砖,分析不同配比对透水砖透水性能的影响.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木屑加入量(A)、烧成温度(B)、保温时间(C)及废陶瓷骨料粒度(D)对透水性能的影响.透水系数的极差分析表明,影响透水系数的因素主次为:ABCD,最优实验组合是A3B1C2D2,即木屑掺量为10%,烧结温度为1 000℃,保温时间为1.5 h,骨料粒度为150μm.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酶解法提取海南龙血树叶总皂苷的工艺.采用酶解-乙醇浸提,以龙血树叶总皂苷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海南龙血树叶总皂苷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酶质量浓度0.20 mg/mL,酶解温度50℃,pH=5.0,酶解时间为1.5 h,料液比1∶12.在此条件下,海南龙血树叶总皂苷提取率为4.13%.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胰蛋白酶水解文蛤肉制备多肽的最适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几种影响因素(pH、温度,时间和酶量)对胰蛋白酶水解文蛤肉的影响,分析探讨了影响胰蛋白酶水解文蛤肉的关键因素并确定胰蛋白酶水解文蛤肉的最佳水解条件.结果表明,采用pH8.5、温度50℃、加酶量:(87500:1)U/g、反应时闻5h的水解条件,利用胰蛋白酶水解文蛤肉悬液,可以得到分子量分布在500-3500Da范围内的文蛤多肽.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对珠江口海域牡蛎酶解液中镉离子的脱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壳聚糖清除牡蛎中镉离子的最优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壳聚糖脱除酶解液中镉离子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单因素结果为振荡速率150r/min、酶解液pH值为7.0、吸附时间50min、壳聚糖添加量为8 mg/mL.从简化实验和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将振荡速率设定为150r/min;对酶解液pH、吸附时间和CTS添加量三因素通过响应面Box-Behnken来进行工艺优化,最佳工艺为时间53.3min、pH 7.6、添加量为8.4mg/mL,预测脱镉率为61.8%.经验证在此条件下的脱镉率为(61.5±1.3)%,略小于预测值61.8%,这表明优化后的壳聚糖吸附条件对珠江口海域牡蛎酶解液中隔离子具有着较好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7.
无患子皂苷具有非常强的表面活性以及抗肿瘤、杀菌、消炎等生物活性.为探究复合酶法提取无患子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总皂苷的提取率作为评价依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进行探究,得出无患子总皂苷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复合酶质量浓度为0.6 mg/mL,酶解温度为50℃,pH值为4.5,酶解时间为2.5 h.在该条件下无患子总皂苷的提取率为64.40%.  相似文献   

8.
从实验室温水沤麻液中分离到了一株产甘露聚糖酶(mannanase)的芽孢杆菌HDYM-03菌株,经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研究了菌株72 h连续发酵过程中产酶及生长的动态变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优化得到其实验室最优产酶条件为:碳源6%魔芋粉,氮源3%蛋白胨,初始pH值8.0,装液量10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2%,37℃振荡培养48 h.在研究条件下发酵液酶活力为5 122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1倍.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法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超声功率(A)、时间(B)、溶媒用量(C)和频率(D)4个因素对熊果酸提取的影响.得出超声波法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最佳工艺参数:用15倍量无永乙醇浸泡24 h在输入功率40%下超声10 min.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海南番木瓜总皂苷的提取工艺.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45nm处测定海南番木瓜总皂苷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用75%的乙醇,pH=7,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20min,海南番木瓜总皂苷的提取率最高,为2.66%.  相似文献   

11.
对一株地热田产碱性蛋白酶菌株H-1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源、pH值、温度对产碱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发酵菌株H-1产碱性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8.0、最适的无机氮源、有机氮源分别为硫酸铵、豆饼粉.  相似文献   

12.
以树脂D072为载体,采用动态吸附法负载Fe2+,制备了非均相芬顿反应催化剂,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动态吸附法制备非均相芬顿反应催化剂的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Fe2+溶液初始浓度2 000 mg.L-1、pH=4和反应时间为40 min时D072负载Fe2+的平衡吸附量为113.6 mg.g-1(干)。D072对Fe2+的动态吸附符合Thomas模型,KTH为7.55×10-2mL.min-1.mg-1。通过吸附前后树脂D072表面SEM形貌比较发现,D072表面没有明显的裂纹。可见,动态吸附法能够避免催化剂的磨损。以D072为载体的非均相芬顿反应催化剂静态法对三种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率达到97%。  相似文献   

13.
首次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体系中β-环糊精(β-CD)与表柔比星(EPI)的超分子包合行为.考察并讨论了温度,时间和β-CD浓度对包合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PI与β-CD形成1∶2的超分子包合物后,包合物荧光强度相对于EPI增大近一倍.在36℃,pH=7.4时,包合常数K=8.14×103(L/mol)2.最后通过改变pH值考察了表柔比星从β-CD空腔中的释放速率,当pH分别为5和7.4时,5h内EPI的累积释放率分别达到了36.1%和26.1%,该研究结果对于表柔比星的缓释临床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紫番薯为原料,分别研究索氏提取法、热回流法、超声波提取法的原花青素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提取剂、提取次数、提取剂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pH值等因素对紫番薯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以吸光度作为提取率的评价指标,分析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率最高,热回流法次之,索氏提取法最低,超声波...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羧甲基淀粉钠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羧甲基淀粉是重要的变性淀粉之一,用途广泛,本文以马铃薯为原料,用乙醇溶剂法制备了马铃薯羧甲基淀粉钠,研究了氯乙酸、氢氧化钠、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乙醇浓度、乙醇溶液体积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以粘度为目标,用正交实际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采用壳聚糖小球吸附废水中的腐殖酸,探讨了反应时间、pH值、温度、壳聚糖小球用量、腐殖酸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壳聚糖小球吸附腐殖酸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壳聚糖吸附腐殖酸的速率很快,50 min可达到吸附平衡;pH值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壳聚糖小球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显著;在30℃下其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