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选用了应用最广泛的涡动粘性系数法中的kε模型对高速超高压射流辅助钻井钻头井底湍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高速超高压射流的结构特性和喷管内外流场的分布规律.模拟精度基本达到了工程技术要求.对高速超高压射流喷管内外(井底)湍流流场的全场数值模拟表明,高速超高压射流井底流场是由射流冲击区、漫流区、涡流区和返流区组成的,对于有较大锥形角的斜面或曲面内流道喷嘴,一般可不必考虑流体的压缩性影响(约为5%).  相似文献   

2.
高速超高压水射流喷管内外湍流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选用了应用最广泛的涡动粘性系数法中的-κ-ε模型对高速超高压射流辅助钻井钻头井底湍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高速超高压射流的结构特性和喷管内外流场的分布规律。模拟精度基本达到了工程技术要求。对高速超高压射流喷管内外湍流流场的全场数值模拟表明,高速超高压射流井底流场是由射流冲击区,漫流区,涡流区和返游戏我组成的,对于有较大锥形角的斜面或曲面内流道喷嘴,一般可不必考虑流体的  相似文献   

3.
井底边界条件下单喷嘴射流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符合井底边界条件的轴对称单喷嘴淹没非自由射流流场,给出了不同喷嘴直径、不同喷速、不同喷距下的流场矢量图,并研究了上述工况下的射流轴心速度衰减规律。结果表明,除射流区、撞击区、漫流区、返回区之外,还存在一明显的回流旋涡区,射流出口雷诺数对轴心速度衰减的影响很小,而漫流的存在使得射流轴心速度在靠近井底的区域内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和有关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符合井底边界条件的轴对称单喷嘴淹没非自由射流流场,给出了不同喷嘴直径、不同喷速、不同喷距下的流场磁量图,并研究了上述工况下的射流轴心速度衰减规律。结果表明,除射流区、撞击区、漫流区、返回区之外,还存在一明显的回流旋涡区,射流出口雷诺数对轴心速度衰减的影响很小,而温流的存在命名得射流轴心速度在靠近井底的区域内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某些简化并应用流体力学基木理论,对单喷嘴井底平面流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推导了单喷嘴井底平面流场的速度和压力分布规律的近似式。多个喷嘴,多股射流冲击到井底后形成的流向不同的横向流将产生相互干扰,但在未受千扰的各自流动区域中,本文的分析结果仍可适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SSTk-ω湍流模型,对高压圆盘气体轴承出流气体形成的低度欠膨胀超音速圆盘缝隙射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低度欠膨胀超音速圆盘射流起始段1的流场波系,与低度欠膨胀超音速轴对称射流类似;起始段2中由于黏性作用逐渐深入核心区,使核心区宽度持续减小。进入亚音速基本段之后,核心区消失,射流对称面上速度持续下降,直至出现滞止区。与此同时,缝隙射流发生规则分离,两股气流偏离滞止区向两侧流动,在射流左右两侧的远场形成规则对称的两个大尺度环状漩涡。  相似文献   

7.
理论研究、台架实验和现场经验表明:井底流场的特性与钻井效率、钻井安全、钻头寿命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喷嘴几何形状、喷嘴布置方式是决定井底漫流场是否合理的关键因素。为了发展有预见性的定量化井底流场研究技术,应用势流理论对井底漫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台架实验对比表明,井底漫流场数值,模拟能比较客观的反映不同喷嘴组合、不同侧倾角、不同后倾角条件下几股射流的相互作用情况,可为评价井底流场的优劣、钻井效率的高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双射流流动特性数值模拟和PIV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根生  宋剑 《自然科学进展》2004,14(12):1464-1468
提出了将同轴直射流与旋转射流组合形成新型双射流的喷嘴结构和原理,并采用RNGk-ε模型对双射流喷嘴内外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喷嘴压降一定时,存在3种轴心速度衰减曲线;喷嘴加旋流道导程是决定轴心速度衰减模式的主要因素.存在一个最佳导程可以同时满足大的射流冲击面积和作用距离的要求.应用PIV实验系统对优化后的双射流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射流表面流场特性,运用可拓学基本原理,建立主流场速度与射流速度耦元、耦合方式的可拓模型.利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射流表面主流场速度与射流速度耦合情况下减阻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射流表面减小黏性阻力和压差阻力的原因及对射流孔附近壁面流域边界层控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主流场速度越小与射流速度越大耦合情况下射流表面减阻效果最好,节能效果明显;主流场速度与射流速度耦合对边界层的控制行为表现在射流表面模型使射流孔下游流域黏性底层厚度减小,边界层厚度降低,导致壁面所受黏性阻力减小;同时形成的反向漩涡在壁面形成的反向流对仿生射流表面产生逆流向的推动作用,对压差阻力产生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磨料射流在喷嘴内动力耗散及流场分布,获得合理磨料混合方式,在一定假设条件下,采用湍流RNG数学模型,利用ANSYS FLUID 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两种混合方式下喷嘴内射流流场;在模型参数及初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析和比较了两种流场的速度、能量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前混合式喷嘴内速度场分布均匀,紊流强度小,出口具有较高动能;后混合式喷嘴内由于涡旋的形成损耗了部分能量,出口速度和动能明显降低.通过对比分析,前混合式磨料射流在煤岩钻孔及割缝上是较为合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利用激光粒子图像速度场测量技术对环型多孔式喷嘴的加湿与不加湿旋流扩散燃烧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湿度对旋流扩散燃烧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燃烧流场湿度增大,火焰明显变暗,火焰宽度和高度增大,回流区漩涡与燃烧器出口和喷嘴轴线间的距离减小,轴线上最大回流速度降低,轴线最大回流速度点与喷嘴的距离增加,逆流区宽度和喷嘴旋转射流扩展角减小,流场轴向出口的不均匀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Reliablek -ε湍流模型对高压射流双流道钻头内高压高速三维流道进行了水动力学设计 ,并提出了“流体齿”的概念。通过计算获得了高围压井底条件下一股高压小排量射流和两股低压大排量射流相互作用时井底湍流场的流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该条件下的射流结构可划分为范围很小的核心高速区和速度衰减区 ,井底漫流区的厚度随着高压射流离井底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在钻头体附近和环空返流区内流体表现为螺旋流动状态  相似文献   

13.
深井条件下超高压射流钻头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Reliable k-ε湍流模型对高压射流双流道钻头内高压高速三维流道进行了水动力学设计,并提出了“流体齿”的概念。通过计算获得了高围压井底条件下一股高压小排量射流和两股低压大排量射流相互作用时井底湍流场的流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条件下的射流结构可划分为范围很小的核心高速区和速度衰减区,井底漫流区的厚度随着高压射流离井底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在钻头体附近和环空返流区内流体表现为螺旋流动状态。  相似文献   

14.
空气钻井潜孔钻头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川渝地区油气田现场空气钻井用潜孔钻头为模拟对象,根据实体模型、底部包络面和实钻井眼建立流场模型,采用RNG k-ε方程作为气相湍流模型,用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法描述固相,进行潜孔钻头的旋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气相在喷嘴出口形成的扇形面积小,未完全覆盖钻齿,钻齿处岩屑携带效率低;转盘转速对井底流场影响很小;钻头中心区域和切削结构中部(径向狭长区域)存在回流;流量分配不均和回流影响携岩效率和钻进速度;借鉴PDC钻头水力结构的设计思路,在潜孔钻头每个切削结构中心位置增加1个喷孔,在潜孔钻头中心增1个中心喷孔,发现改进后钻齿上分配的气量明显增加,过流流速增大,钻头中心区域回流现象基本消除,改进后结构有利于及时清除岩屑,减少重复切削,可以提高机械钻速以及延长钻头寿命。  相似文献   

15.
用湍流x-e方程模型对风琴管式喷嘴外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出轴向速度、径向速度的分布规律和衰减规律,为提高清除岩屑效率提供依据。计算结果表明,在喷嘴出口处存在抽吸现象,射流剪切层的边界处具有大尺度的涡流结构。射流剪切层的边界形状为波状,流场中轴心速度和沿径向的轴向速度衰减规律不随雷诺数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喷距的增加,沿径向的轴向速度衰减变慢。随着喷嘴出口到井底间距离的增大,射流轴心速度衰减变慢,但其变  相似文献   

16.
用湍流κ-ε方程模型对风琴管式喷嘴外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出轴向速度、径向速度的分布规律和衰减规律,为提高清除岩屑效率提供依据.计算结果表明,在喷嘴出口处存在抽吸现象,射流剪切层的边界处具有大尺度的涡流结构.射流剪切层的边界形状为波状,流场中轴心速度和沿径向的轴向速度衰减规律不随雷诺数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喷距的增加,沿径向的轴向速度衰减变慢,随着喷嘴出口到井底间距离的增大,射流轴心速度衰减变慢,但其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钻头水功率配置,提高井眼净化效果,对新近引入石油工程中的星形喷嘴射流进行了模拟研究,建立了喷嘴射流流场的流动控制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其进行离散,结合Realizable k-ε模型对方程组进行求解,并将计算结果与圆形喷嘴射流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发现,淹没条件下喷嘴出口截面形状对射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射流的起始段,起始段内星形喷嘴射流流场较圆形喷嘴射流的要复杂。当喷距大于4倍喷嘴当量直径时,星形喷嘴最大、最小截面上轴向速度和湍动能的衰减趋势同圆形喷嘴的衰减趋势一致,两个截面上射流速度剖面满足自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不同湍流模型对空化射流流场数值模拟影响问题,本文基于ZGB空化模型和WALE亚格子模型,采用大涡模拟(LES)和RANS模型对风琴管喷嘴空化射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内外流场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以及空化云演变规律,并将空化云演变规律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ES模型速度、压力分布更符合实际情况,空化云演变规律与高速摄像拍摄结果基本吻合,LES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模拟风琴管喷嘴空化射流流场。对风琴管喷嘴结构优化、打击力度与目标靶距的预测更准确。  相似文献   

19.
对三孔喷枪所产生的同源三股射流流场中速度分布、温度分布的实验数据进行分,发现各射流剖面上速度的分布不是轴对称的。经过坐标变换并对射流流股内侧按类似伴随流的方法处理后,射流则具有自模性。 若采用提出的射流积分方法,可以求解三孔喷头所产生的同源三股射流主段内的速度场、温度场。文中算出了三孔喷抢射流流场的自模性、射流主段速度分布、温度分布、射流边界扩展规律、射流轴心速度衰减规律等公式,这些公式与实验数据相符合。同时还找出了伴随流速度u_c以及三个流股之间相互干扰与喷孔夹角α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些结果为设计三孔喷枪提供了实践和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CFD 技术,通过建立井底流场计算模型,运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气体钻井的三牙轮钻头井底流场进行
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喷嘴侧倾角、前倾角和后倾角对井底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喷嘴不同侧倾角设置比相同侧
倾角设置更利于井底清岩;三喷嘴复合前倾角比复合后倾角的井底清岩能力更强,但对牙轮切削结构的清洗效果较
差;在不改变气体排量的情况下,通过三喷嘴混合复合前倾角和后倾角的方式,可以在保证一个相对较好的井底清岩
能力的情况下,提高射流对牙轮切削结构的清洗能力和环空的携岩能力。分析结果为气体钻井系列牙轮钻头的设计、
评价以及现场气体钻井的技术措施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