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三相三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滑模控制在保证系统鲁棒性的前提下跟踪误差较大的问题,采用一种滑模控制与反推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在αβ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然后设计反推滑模控制器,最后对其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反推滑模控制不仅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而且有效地改善了跟踪误差.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压大功率场所对大容量谐波抑制与无功补偿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型大功率有源电力滤波器NHAPF的拓扑结构。对其控制策略和基本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NHAPF的谐波抑制特性进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无谐波检测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SAPF)的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方法的思路是控制由SAPF产生的补偿电压跟踪电源电流的K倍来实现电流谐波的抑制.因为控制参考信号直接通过检测电源电流得到,无需谐波的任何信息,故提出的控制方法实际上消除了传统方法中必须的谐波检测的过程.和传统的控制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新型控制方法更简单,易于实现,降低了系统成本,避免了由复杂的谐波计算所带来的延时,能够获得更好的谐波补偿效果.仿真和实验结果都验证了所提出的新型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传统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通过检测负载谐波电流进行谐波补偿,补偿对象固定单一,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APF控制策略,只需检测并网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电压,就能对所有接入到电网的非线性负载进行补偿。首先对APF进行数学建模,接着介绍虚拟谐波电阻的基本原理及最大谐波功率点跟踪控制算法,通过该算法使APF吸收的谐波功率达到最大,并对直流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比例-积分(PI)控制器参数进行设计,最后通过搭建PSCAD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三相混合电力滤波器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由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组合构成的三相混合电力滤波器及其基本工作原理.针对传统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复合控制方法,该方法同时检测负载侧和电网侧谐波电流,相应的控制系数KL、Ks可分别控制,控制KL可控制滤波器的谐波补偿特性,控制Ks可控制滤波器的谐振抑制特性.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研究,然后搭建实验样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控制方法时,电网电流谐波含量大大减少,其中含量最多的5次谐波减小为原来的1/10左右.  相似文献   

6.
单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单周控制的单相有源电力滤波器只能同时补偿谐波和无功电流、且要求电源电压无畸变的情况,利用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和无功分量检测方法,将单周控制作为电流跟踪控制,在推出控制方程和控制电路的基础上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证明在电网电压存在畸变的情况下,采用该方案的有源电力滤波器补偿效果良好,而且可以根据需求实现灵活补偿.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谐波污染不断增加,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是补偿谐波及无功功率的重要装置,其核心技术之一是补偿电流的跟踪控制.在分析APF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对比了几种主要控制方法以及智能控制方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APF补偿电流跟踪控制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控制方法在对谐振注入式暕源滤波器进行控制时,滤波器控制功率与实际需求功率相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二DSP的谐振注入式暕源滤波器数字双环控制方法.采用基波分压或电流旁路方式,连接基波谐振支路,通过逆变器调节实现控制,运用扰动法跟踪谐振注入式暕源滤波器暓大功率点,根据YI数字编程软件量化、编码离散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比较强的拓扑结构,分析了混合有源滤波器(HAPF)各部分器件参数选取的方法,并介绍开关管关断尖峰电压的抑制措施;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混合有源滤波器较好地发挥了无源滤波器(PF)和有源滤波器(APF)的优点,并减小了系统的容量,具有良好的无功电流和谐波电流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10.
提升算法是一种新的双正交小波构造方法.在时域对信号进行变换就可完成对信号频域特性的分析.介绍提升算法的原理及实现步骤,将Daubechies9/7小波滤波器的提升格式应用于电力有源滤波器的设计.它使得计算复杂度大大降低.有效地减少运行时间,提高滤波器的实时性,具有更好的实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在概述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起源、发展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针对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器设计方法较多,工程应用烦琐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直接电流控制PWM调制策略,可有效实现谐波抑制效果。并采用MATLAB/SIMULINK中的电力系统工具箱对所设计的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器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2.
陈晓宏 《科技信息》2009,(29):109-110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抑制电气化铁道产生的谐波污染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拓扑结构,并分析了这种新型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控制策略及滤波特性。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新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滤波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具有优良的滤波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一种电力有源滤波器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一种用于电力无功与谐波补偿的有源滤波器主电路及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该方案不需要实时检测与计算非线性负载的无功电流成分,并具有电流跟踪控制响应快和简单易行等特点。利用PSPICE软件进行仿真研究的结果证实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基于逆系统方法的逐步反推(backstepping)滑模控制策略.在明确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SHAPF)的仿射非线性模型具有强耦合非线性特点后,利用逆系统方法进行线性化解耦,与原系统复合形成2个独立的伪线性子系统.设计伪线性子系统建模和参数不确定性误差的backstepping滑模控制器.与传统控制策略的仿真对比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进一步提高SHAPF的滤波性能.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一种用于电力无功与谐波补偿的有源滤波器主电路及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该方案不需要实时检测与计算非线性负载的无功电流成分,并且具有电流跟踪控制响应快和简单易行等特点。利用PSPICE软件进行仿真研究的结果证实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有源滤波器PWM变换器具有延迟环节,难以实现优化控制.分析了PWM变换器的PID控制原理及其无法实现优化控制的原因,指出了实现的方法、条件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总结出一类时滞系统状态观测器的统一表达式和ITAE优化控制律.根据PWM变换器的特点,提出了将ITAE优化控制律和PID控制器结合实现对PWM变换器的优化控制的方法.MATLAB仿真结果表明,ITAE优化后的控制器能够快速跟踪信号,具有相对其他优化方法更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神经网络的有源电力滤波器预测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有源电力滤波器预测控制方法。此方法将神经网络内模控制技术应用到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控制系统中,同时针对APF控制系统中神经网络计算时延问题,引入了一个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仿真分析表明,这种控制方法补偿了系统滞后,能充分利用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特性,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种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压交流配电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并联变压器谐波阻抗控制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新原理.实时检测并联变压器一次侧的谐波电流,通过逆变器向二次侧注入谐波补偿电流,在一定的补偿系数下,并联变压器一次侧对谐波电流呈现近似为零的低阻抗,而对基波电流呈现很大的一次侧自阻抗,从而输导配电系统中的谐波电流流入并联变压器支路.这种滤波原理在10~35 kV高压交流配电系统中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滤波新原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比较强的拓扑结构,分析了混合有源滤波器(HAPF)各部分器件参数选取的方法,其次对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的i p iq方法进行分析。将广义积分控制器引入电流补偿控制环节中,并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在跟踪变化的周期信号时,它的稳态精度与动态响应速度都比传统的PI控制器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降低有源部分容量的混合电力滤波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更经济地滤除电网中的谐波电流,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电力滤波器结构。与普通的混合滤波器相比,其有源滤波器的容量和成本进一步降低。由于无源滤波器承受了电网电压,而LC构成的基波谐振支路分流了无功电流,使得有源滤波器的额定电压和电流大大降低。在所提出控制策略的作用下,该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网谐波电压产生谐波电流并阻止负载谐波电流流入电网侧。由PSCAD/EMTDC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中的有源滤波器的容量仅为滤波器总容量的2.11%,而滤波器投入后电网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仅为4.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