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页岩溶剂萃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实现油页岩的清洁、高效利用,自制液固萃取设备,采用氢氟酸酸化前处理方法,对油页岩进行了溶剂萃取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二硫化碳和N-甲基-2-吡咯烷酮(CS2-NMP)混合溶剂具有较高的萃取率,萃取率可达到8.9%,且萃取物含有的物质数量最多。CS2-NMP萃取物中烃类物质质量分数达到62.1%,成分类似于柴油;且含有β-雌甾醇、L(+)-抗坏血酸等高附加值的化合物。X射线荧光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经酸化处理后的萃余物因SiO2反应及有机质的溶解,萃余残矿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2.
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当前能源发展趋势和油页岩自身特性提出了一条新的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路线:油页岩首先炼油产生页岩油和燃气;炼油产生的油页岩半焦废料与细油页岩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循环流化床燃烧发电、供热;循环流化床排出的页岩灰经处理后作为水泥、陶粒、建筑砌块等建筑材料的原材料.本技术路线将为储量巨大的油页岩资源提供一条高效、经济、洁净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马玉平  徐红 《安徽科技》2022,(10):39-42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的发生和突破,颠覆性技术成了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颠覆性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研究剖析颠覆性技术概念与内涵,针对安徽省颠覆性技术现实基础进行系统性分析,探究安徽省颠覆性技术评价机制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空天科技等领域发现更多有价值的颠覆性技术并推进转化应用。  相似文献   

4.
强调了油页岩是石油的补替能源,还是非常规新能源之一。对大固本区的油页岩层位,构造形态,成矿因素及沉积环境进行了论述。全区共有7层油页岩可采层,最小含油率3.5%,最大含油率11.9%,并对油页岩的发热量物理性质、水份等一些工业指标进行了评价。估算油页岩资源量(含油率≥3.5%)14639.17万吨,折合页岩油706.33万吨;另外贫矿资源量2877.93万吨(含油率3≤3.5%),折合页岩油95.79万吨。对油页岩开发利用及如何加强研究,扩大勘探范围,增加资源量,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集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国内外油页岩的利用状况,介绍了油页岩成因、储量及其特性。提出了油页岩综合利用的"集成技术",阐述了该技术的重要思想,详细分析了其经济效益,为油页岩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抚顺矿业集团对油页岩进行炼油所采用的工艺为抚顺式干馏工艺。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工艺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抚顺矿业集团研发出的三种抚顺式干馏工艺的流程、产品及主要技术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抚顺矿业集团对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形成了油、热、电、化工等多联产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7.
三维地震识别就是一个以三维迭后地震资料为对象的多储层、多目标、多(矢量)特征参数的灰色油气识别。首先对目的层地震数字序列提取灰色、模糊、分维、振幅、自相关5类19个地震特征参数向量,然后在地质建模的基础上,进行灰色模式训练与识别,获得整个评价区的油气检测结果。其输出结果,是以形象、直观、醒目的彩色图形形式显示输出的各储层、每个目标的空间识别分类结果及各测线识别结果的精细描述图,便于结果的地质解释和评价。该方法在辽河某油田油(气)勘探潜力评价研究中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济阳坳陷浅层气藏地震响应特征多样。由于真假亮点及非亮点气藏的存在,使得地震"亮点"技术存在局限,无法精确检测真亮点及非亮点气藏。为此,通过改进技术方法,探索了适合济阳坳陷浅层气藏勘探开发的地震识别技术。针对几种不同类型的含气层,以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进行正演模拟,分析不同类型含气层的叠前道集响应特征。以地震正演模拟为基础,计算弹性参数,筛选储层敏感参数。利用叠前地震直接反演方法,获取叠前地震敏感参数。应用叠前地震直接反演的敏感参数检测济阳坳陷浅层气藏,能够较好地检测出亮点气藏和非亮点气藏,提高了浅层气藏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陕西铜川地区油页岩含油率测井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页岩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油页岩的含油率是油页岩工业品质评价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目前,油页岩含油率主要是通过对岩芯的实验室测定来获取,受取芯和测试成本影响,可利用的含油率数据十分有限,且由离散样品获得的含油率数据难以准确反映强非均质性的有机质在地层中的准确分布。油页岩具有典型的测井曲线特征,利用测井资料估算油页岩含油率,可以在较低的经济成本基础上获得更多且连续性好的数据。通过铜川地区油页岩探井的测井与有机碳、含油率资料,结合ΔlogR方法,初步建立了油页岩有机碳(TOC)质量分数和含油率(ω)解释模型,对油页岩层段进行了识别和有机碳和含油率解释计算,通过对比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利用研究区大量石油测井资料进行油页岩工业评价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油页岩中有机质的密度远低于其他岩石基质,因此,在CT图像中有机质的灰度值往往接近于孔隙裂隙的灰度值,从而在图像中表现为灰度值差异不明显,有机质和岩石的边界模糊等问题。【方法】为了精准识别分割出油页岩CT图像中的有机质,对深度学习领域的图像分割方法进行研究,并自主搭建了描述有机质分割的OM-Unet语义分割网络架构。通过在传统Unet模型中引入混合空洞卷积模块、由粗到精的部署策略和轻量化自适应特征融合模块,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分割油页岩CT图像中的有机质,并结合MIoU等评价指标对其分割效果进行评估。【结果】OM-Unet模型的MIoU为80.66%,相较于三相分割方法、Unet、CBAM-Unet、DeepLabV3、HDC-Unet和LAFF-Unet模型分别增加了8.01%、17.68%、9.5%、2.54%、2.83%和9.13%.OM-Unet模型的MPA为89.16%,相较于三相分割方法、Unet、CBAM-Unet、DeepLabV3、HDC-Unet和LAFF-Unet模型分别增加了12.85%、20.62%、15.82%、8.81%、9.55%和15.34%.【...  相似文献   

11.
以岷县150km范围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了该区域的地震地质资料及地震活动性资料,分析了该区域的地震构造特征和活动环境,结果表明该区域地震构造环境复杂,断裂活动强烈,强震活动自1885年来有三个活跃期,弱震自1970年来有两个活跃期,在时间上与强震活动的前两个活跃期相对应,弱震及强震活动规律均显示自2003年以来该区域进入地震活动的活跃期,并将在未来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内呈持续活跃状态,正确认识该区域的地震活动水平与特点对该区域防震减灾事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传统地面干馏油页岩技术中存在的高成本、高污染问题,结合油页岩本身具有的高温热破裂的特性,提出了对油页岩进行电法原位加热开发的技术。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油页岩电法原位传导加热开发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开发过程中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预测了该模型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3.
以宕昌县及其周边150km范围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了研究区域内地震地质资料及地震活动性资料,分析了该区域的地震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环境,表明该区域地震构造环境较复杂,属于断裂活动强烈区域,强震活动自1880年来有三个活跃期,弱震自1970年来有两个活跃期,在时间上与强震活动的后两个活跃期相对应,稍有滞后,弱震及强震活动规律均显示自1982年以来该区域处于地震活动的活跃期,并将在未来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内呈持续活跃状态,正确认识区域内的地震活动水平与特点对该区域防震减灾事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小颗粒油页岩颗粒与作为热载体的高温页岩灰在混合器中混合,并进入主反应器。经过固-固传热,油页岩温度升高并发生干馏,生成热解油气。传统的反应器中并无任何构件,热解油气会与从混合器落下的颗粒发生对流,使得热解油气中的含尘量很高。在反应器物料层内加装带有孔道的特定结构部件(内构件),热解油气可通过导气孔进入内构件并被油气回收系统收集起来,经冷凝分  相似文献   

15.
对煤矿安全构成威胁,对生产布局产生影响的陷落柱一直是煤田地质勘探的难题,本文利用地震资料的再处理,成功解译出了原来没有发现的陷落柱,为生产布局和防治水工程布置提供了依据。在研究中本文还总结出了“人工解释与微机解释相结合、垂直剖面和沿层切片解释相结合和人机交互解释”数据和解译的方法,本方法对华北煤田陷落柱的解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物识别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识别技术可以用来鉴别身份或证明身份,主要包括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指纹识别、DNA识别、气味识别、签字识别和声音识别等,其中指纹识别是最常用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在人类的物理生存空间和虚拟生存空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介绍生物识别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两种类型生物识别技术,一种基于生理特征: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和指纹识别;另一种基于行为特征:签字识别和声音识别。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与个人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个人识别的基本思想,首先介绍用于个人识别的生物特征:形态学特征、功能特征和生化学特征,然后较详细地介绍利用指纹、掌形、脸、眼纹等形态学特征和笔迹(签名)、声纹等功能特征进行个人识别时,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思想,最后讨论个人识别技术发展的有关动向: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和建立复合的个人识别装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地震采集的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步骤与方法,着重说明了原来评价体系中不常用的一个阶段。即采用现场质量统计分析的方法。使用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目的在于控制地震采集质量,从而达到提高野外采集质量,缩短勘探周期降低勘探单住成本。  相似文献   

19.
依据地震反射波终止关系,在研究区地震剖面识别出基岩顶面、地层侵蚀不整合面、地层超覆不整合面、地层平行不整合面这4种地震层序界面,将断陷层地震单元划分为5个地震层序(SQ1~SQ5),从而建立梨树断陷高精度地震层序地层格架。以外部几何形态、内部反射结构、振幅、连续性、频率、波形和层速度等参数为依据,在研究区内共识别出弱振幅中连续亚平行、中振幅好连续平行、中振幅中连续乱岗状、中振幅好连续上超充填、强振幅差连续杂乱、叠瓦状前积、楔状体、侵蚀河道、丘形共9种反射地震相类型。结合三维地震属性(均方根振幅和平均能量)分析,以较高的精度和合理性分析区域地震沉积相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层序体系地震沉积相分布既具有北部、东南部物源在各时期相对稳定且持续发育的明显继承性,又存在其空间展布范围此消彼长的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奉节县村庄发展潜力评价与类型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形、交通、规模和资源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借助TOPSIS评价、SOFM网络模型和系统聚类等方法,对重庆市奉节县332个行政村(不含社区)进行综合评价和类型识别,并对各类型村庄特征与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各村庄地形本底和交通区位值总体呈现中部高、南北低分布格局,村庄规模和资源禀赋分布特征不明显,二者具有负向对应关系,各村庄维度值空间聚集不显著,以中、中低等级为主;2)各村庄接近度值呈现中部高、南北低以及沿梅溪河线状高值聚集分布格局,各等级数量呈正态分布,总体以中、中低等级为主;3)利用SOFM模型法将研究区村庄划分为24种类型,各类型村庄具有大分散、小聚集的分布特性.基于发展水平和4个维度,运用系统聚类法,将村庄类型合并为6种类型,数量上以Ⅱ、Ⅳ、Ⅴ和Ⅵ为主,占总数的78.92%;面积上以Ⅳ、Ⅴ和Ⅵ为主,占70.05%.综合来看,研究区村庄总体上在近年来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今后仍需针对不同类型,采取发挥优势、补足短板、有序推进的策略促进村庄发展.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村庄分类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