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残疾人智能辅具技术是现代社会帮助残疾人回归正常生活的重要工具。残疾人智能辅具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安全保障全面化、人机交互学习化和技术产品模块化的趋势。残疾人智能辅具技术能够修复残疾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残疾人与社会的关系、优化残疾人与自身的关系。在残疾人智能辅具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存在尊重伦理、身体伦理、公正伦理和责任伦理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伦理问题,需要在残疾人智能辅具研发中发展人性化技术、合理把握技术使用限度、建构公正技术体制和恰当评估技术责任分配等。  相似文献   

2.
技术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规定了技术的使用限度,社会属性蕴含着人类越过技术使用限度的可能。技术使用处于限度之内,技术是为人的;越过其限度,技术将面临伦理困境。现代技术的伦理困境是一个理性悖论:工具理性的技术,作为人类追求自由与解放的手段与初衷,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逐步走向其对立面。其根源在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断裂。要超越现代技术的伦理困境,人类必须充分认识技术的使用限度,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和人性化技术,重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怨恨对技术合理性的反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合理性是现代性的一个核心问题,其作为现代性运动的必然结果,充分彰显了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理性安排世界秩序,以摆脱命运的偶然性的欲望与能力。技术合理性在建构技术社会的过程中,集技术功能、社会功能和精神气质结构功能于一身,不仅重新构筑了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而且重构了人的精神气质结构,尤其透射出在以技术合理性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中怨恨的积聚过程。  相似文献   

4.
边疆民族地区的技术转移展现为三个层次:技术器物的转移、技术制度的转移与技术观念的转移。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且内在具备在时间上永远向前,空间上永远扩张的本质特征。由此导致边疆民族地区的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消除摩擦的策略在于弥合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裂痕,重建技术与大自然之间的平衡,重建人的发展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平衡。具体措施主要有三点:1.转移及引进绿色技术;2.转移及引进人性化技术;3.走技术的民族性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5.
技术伦理面临的困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讨论技术伦理研究中面临的多种困境.在提出技术伦理涵盖的三个层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道德多元现象带来的基本伦理原则之间的冲突与对抗,技术进步与社会进步之间的矛盾等现象,而现代技术所具有的单一性、创新性、功能潜在性与发展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则决定了传统的伦理准则无法提供对这些特殊之处的解决办法.在以上意义上,可以说技术伦理的意义并不在于它能够提出什么样的答案,而在于它本身体现了(包括了个人在内的)人类社会对自己的活动的反思、说明、辩护、批判,说明我们发明了技术,在使用着技术,但我们本身不是技术.在更大的程度上,它说明了人类意识到技术发展是可以被控制的,是可以按照人的设计发展的,是社会自信力的表现.对技术伦理的关注宣告了技术决定论的结束.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合目的性的基本样态,休闲活动自古以来存在于人类生存发展以及社会演化进步的历史长河中,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理论释义及实践状态。数字技术赋能下的现代休闲生活得到极大丰富与发展,然而在资本逻辑与数字技术的共同影响下,现代休闲生活同样出现了与休息分离、“劳工化”转向、自由意志流散等异化图景,为此需要对此进行严肃审视,在多个角度的剖析下寻绎数字技术下现代休闲生活的归正逻辑,以推动现代休闲生活更好地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7.
技术上升为信仰是现代技术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技术信仰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技术的顶礼膜拜也造成了唯技术论、效率崇拜、物质至上和道德沦丧等诸多自然社会问题。技术信仰既是技术系统对社会敌托邦式扩张的结果,更是人类思维缺陷和伦理信仰缺失所致。解决技术信仰导致的诸多问题,就要重塑人的伦理信仰,规范技术行为,推进技术民主化,进而建立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学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历史唯物主义构建了一种"实际性"的解释历史的方式,技术则是这种"实际性"的十分重要的支柱。技术的"实际性"不仅体现在它提供了任何社会都要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设备和方法,而且还体现在它以自身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精神观念的演进,规定了精神观念影响、教化大众的方式与途径;同样,技术的"实际性"也是制度安排的根据,是制度创新的源动力和物质载体。从技术的"实际性"出发,笔者认为,对现代性问题研究的关键在于揭示各种现代社会因素之间的具体作用机理,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如何在相互作用中共同规定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性质与总体特征。技术不能仅被理解为生产技术,在存在论意义上,技术是存在向存在者转化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现代技术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社会的人文价值信仰和追求却经受着考验 ,并引发出各种各样的人文价值冲突。本文揭示了现代技术的人文价值冲突的存在 ,分析了这种冲突形成的文化观念根源和社会存在基础 ,提出了现代技术人文价值冲突的实践整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技术发展本质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发展是本质是什么?从技术与自然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看,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技术的发展最终应该与自然界的进货运行相一致,与人性的发展要求相一致,调适技术-控制技术-和谐技术,技术的发展历史印证了技术发展与自然进化运行一致的本质,而用工技术-机器技术-智能技术,则预示着技术发的更为人性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哲学从对宇宙、自然的研究向对人、人的活动和社会的研究的转向,使其成为实践哲学的源头。这一时期的哲学家已经开始关注技术实践活动,对技术的选择、应用、评价等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对古希腊技术实践思想进行挖掘,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分析和解决现代社会中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尔库塞和海德格尔都对现代技术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及其对人的全面异化进行过深入研究,前者最终陷入绝望,而后者为对抗现代技术的统治,先是积极参与纳粹暴政,战后又极力抹杀正义与邪恶的界限并最终导致消极的听天由命态度。从两位思想家的困惑和教训中,我们可以充分看到应对现代技术统治之困境,从消极方面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埃吕尔与温纳的技术本质观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埃吕尔给技术下了一个本质主义的定义,温纳对技术采取了非本质主义的描述;埃吕尔认为技术已成为一种环境,温纳则认为技术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所讨论的技术都是广义的技术。埃吕尔和温纳的技术本质观的意义就在于他们指明了现代技术这种无所不包的性质,揭示了整个社会的技术化和人的技术化生存的现状与趋势,彰显了技术对人的形塑。  相似文献   

14.
由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健康危机已成为现代性危机的重要表征.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厘清科学技术与生命健康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尤为必要.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生命困境体现为由科技异化导致的卫生环境问题、卫生意识问题、卫生体制问题.要走出这一困境,则必须深刻剖析生命的主体结构、生命活动的展开形式及其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层关联...  相似文献   

15.
Most protagonis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gnore modern insights in the nature of technology, which has led to an emphasis on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The notable exception is transition management. However, both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and transition management have been criticized as ignoring distributions of power in society, and for not offering guidance in the choice of the most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The reviewer criticizes this approach: the issue is not to choose the right technologies, but to address the root causes of unsustainability in society. In addition to politization of transition management the reviewer argues that strong visions are necessary to lead the way. Technologies could help to develop those visions.  相似文献   

16.
发明社会学是技术社会学研究的早期阶段,发明社会学研究内容涉及否定发明的英雄理论、发明的组合累积模式、发明过程以及发明与社会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探索。发明社会学研究代表了半个世纪前的技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高峰期,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当代学界的重视和认可,今天重新审视发明社会学,对于技术社会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基因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也使得遗传资源保护成为广受关注的重要议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遗传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大国而言,遗传资源保护不仅必要,而且迫切。针对当前我国遗传资源保护存在的种种不足,必须增强人们的遗传资源保护意识,确立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在内的综合性遗传资源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不同时代人的生存方式和状况总是反映出时代特征。作为现代社会总体特征的现代性同样展示为现代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境遇。技术理性对现代生存危机而言无疑具有根源性。这种根源性充分体现了它与现代性的共生性。换言之,现代人类生存的各种困境都与现代性的技术理性有直接关联。在某种意义上,技术理性已经广泛渗透到现代高度发达的工业化、资本主义制度、文化等各个层面。从生存论的论域中去审视和拷问,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都是在发展理性的冠名下,技术理性得以被推崇,成为现代性中的主导因素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当前提高科技与社会研究的水平,有两个问题需要予以特别注意;(1)分析框架的多元化。分析框架规定着科技与社会研究的范围,制约着研究者的视野,进而影响到研究的质量。长期以来,我们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单一,而且,该框架也固有许多缺陷。应当尝试各种可能的框架,在比较和综合的过程中,选择和建立新的更佳分析框架。(2)加强科技社会史的研究。对于科技与社会研究。科技社会史具有激发直觉和灵感、提供历史的检验等作用;此外,科技与社会研究和科技社会史研究以科技社会嫡史学为中介,存在一种互相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加强科技社会史的研究,是提高科技与社会研究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现代哲学家对于技术的经典分析越来越彰显出对于技术理解的一种权力的视域。这肇始于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哈贝马斯、芬伯格和约瑟夫.劳斯继之。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作为座架拥有摆置的权力;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技术作为一种不自觉的意识形态而宰制着人;芬伯格主张技术体现出一种知识与权力的双面特征,在技术的定形中体现的是一种类似于游戏的权力的运作;约瑟夫.劳斯则在科学技术的实践形相的背景下细致阐述实验室内外知识、技术与权力的互渗关系。对于技术权力化趋势可能产生的更复杂的后果,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时间距离来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