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白云石是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中最为重要的自生矿物之一,多数已属于铁白云石的范畴.白云石的分布方式,以及相应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尤其是碳、氧同位素特征,表明这些白云石是在较早成岩阶段形成的,印支期不整合面及暴露时间间隔中大气淡水作用对白云石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白云石的物质来源与同期或非同期海相碳酸盐物质的溶解有关.白云石形成机制的研究为对砂岩储集的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
主要以孔隙衬里方式产出的自生绿泥石是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华庆地区三叠系长8油层组合量最高的自生黏土矿物.自生绿泥石含量与砂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关系的计算表明,自生绿泥石对姬塬-华庆地区砂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关系产生直接影响.总的来说,随着砂岩中自生绿泥石含量的增加,要获得相同渗透率所需要的孔隙度是增加的;但对于不同的渗透...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裂缝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及长4+5油层组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型砂岩储层,广泛发育的裂缝系统对储层物性改善和油气运聚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综合应用野外剖面和钻井岩心,结合测井及镜下鉴定资料对该地区裂缝发育特征及其成因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姬塬地区各油层组发育早期东西向和北西-南东向共轭剪切裂缝为主,...  相似文献   

4.
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陇东地区延长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发现沉积和成岩控制储层物性。沉积微相带不同,储层物性就不同;成岩作用中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破坏作用,溶蚀作用是储层物性改善的关键因素。沉积微相带是控制油气藏储层展布的内在因素,成岩作用是储层形成过程中控制物性演化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5.
陇东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的重要产区之一,砂体成因类型包括砂质碎屑流、浊流和滑塌。针对陇东地区长7油层组,利用X井长7全井段取心资料,分别开展了厘米级砂体成因解释(小尺度)、不同成因(期次)砂体组合解释(中尺度)和测井相解释(大尺度)。通过厘米级砂体成因解释,识别砂质碎屑流成因砂体366层,单层厚度以0.3 m以下居多;识别浊流成因砂体225层,单层厚度以0.1 m以下居多;识别滑塌成因砂体91层,单层厚度以0.15 m以下居多。通过不同成因(期次)砂体组合划分,识别砂质碎屑流成因砂体共106层,浊流成因砂体共37层,滑塌成因砂体共38层。通过测井相组合解释,砂质碎屑流成因砂体厚度范围是0.6~6.03 m,浊流成因砂体厚度范围是0.6~6.14 m,滑塌成因砂体厚度范围是0.46~1.26 m.从各尺度砂体类型(或组合)厚度和层数2方面综合分析,砂质碎屑流成因砂体是长7主要的的砂体类型。各类型砂体的发育规律与中期基准面有较好的响应关系,砂质碎屑流成因砂体在中期基准面上升早期和下降晚期发育程度最高,浊流成因砂体在中期基准面上升早期-下降早期发育程度较好,滑塌成因砂体在中期基准面上升早期和晚期较发育。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含有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油藏具有低孔、低渗、低压的特征,为典型的致密砂岩油藏.通过大量的铸体薄片、物性测试、扫描电镜分析等,对三叠系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深入讨论.认为延长组致密砂岩具有非常复杂的孔隙结构,大量微孔的存在使致密砂岩储层具有非常高的束缚水饱和度;高排驱压力使油气充注时阻力过大,油气仅充注在致密砂岩背景中的优质储层.延长组砂岩储层致密的最主要因素是强压实,强胶结,溶蚀作用相对较弱.绿泥石环边的出现可以减缓上覆地层的压实作用,而相对较少的塑性颗粒可以降低因压实作用而导致的塑性颗粒变形.后期溶蚀作用的强弱与溶蚀前储层的储集物性和胶结物成分有很大的关系,砂岩储层在溶蚀前孔隙较发育,则后期的溶蚀作用愈彻底;浊沸石胶结越发育,后期的溶蚀愈强烈.延长组优质储层的发育往往与弱压实、强溶蚀和裂缝发育相伴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流体包裹体技术,利用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结合地层的埋藏史和热史,研究了该盆地具有代表性的三叠系长6油层组油藏的成藏年代.分析表明:研究区三叠系长6油层组烃类包裹体非常发育,且与烃类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主要为105~115℃.根据埋藏史和热演化史分析结果,最终确定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藏为一期成藏,其成藏时间距今约110~125 Ma,为早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8.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的物源及沉积特征.基于露头和岩心等资料,分析古水流方向、重矿物、轻矿物以及岩屑类型在平面上的差异分布特征,探讨靶区的物源方向及砂体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陇东地区主要受东北、西南方向两大物源体系影响,西北和南部控制较弱,但仍有混源沉积的特点;物源供应的差异导致砂体分布具有明...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延长组长8段为典型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致密砂岩储层.由于其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较强,因而对其渗透率的分析预测是该区储层研究的难点,结合环县地区长8储层的具体地质特征和测井曲线类型,利用遗传算法全局寻优的特点,建立了适合本地区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计算的公式.研究表明,使用公式预测的渗透率与利用岩心分析的渗透率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因此,遗传算法在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计算公式的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宜川地区延长组层序进行详细划分,论述层序演化特征,并分析层序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方法在对露头剖面、钻井岩心及测井曲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层序界面识别、准层序样式及演化、层序的划分和对比、沉积体系域识别及其组合样式,对地层进行划分。结果该地层自下而上为S1,S2,S3和S4;S1至S4分别经历了湖盆形成及扩张期、鼎盛期、回返期、萎缩消亡期。结论研究区的层序对于生储盖的组合、储层的展布以及储层的储集性能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区有利储集层为长8和长6油层组。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体系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野外剖面观察、岩心描述及测井、测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体系的类型、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深入讨论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体系垂向上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河流三角洲、湖泊和湖泊浊积扇六大类沉积体系.长8期湖盆开始形成,主要发育神木-乌审旗、安塞和正宁-合水等三角洲沉积体系;长7期湖盆进一步扩展,三角洲规模萎缩;长6期湖水大面积退缩,三角洲前缘连片,面积最大,东北三角洲前缘已推进至吴旗-甘泉一线,西南缘推进至华池-庆阳一带;长4 5期以浅湖亚相为主;长3、长2期以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长1期湖盆继续萎缩至消亡,局部出现沼泽环境.盆地沉积体系的演化,在纵向上构成了五套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预测超低渗透油藏的油井产能,必须认识清楚油井产能的影响因素.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超低渗透砂岩储层的油井产能与地层单因素参数间的相关性统计分析,影响这类储层油井产能的因素不仅包含油层厚度和地层渗透率,还包括储层孔隙性、电性等多个因素.由多参数确定的油井产能预测模型将存在更加复杂的结构表达式,实际产能预测问题应是一个非线性系统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优质烃源岩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石油聚集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叠系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最主要的含油层系,主力烃源岩为长7段中下部的"张家滩页岩",累计厚度大,分布面积约5×104km2.烃源岩地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张家滩页岩残余有机碳质量分数一般为6%~14%,有机质类型主要为腐殖-腐泥型,分布范围内烃源岩均已达到成熟,为一套优质烃源岩.勘探实践证实,烃源岩的分布和质量对石油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主要与延长组构造背景、储层致密性及后期保存条件有关.延长组长6段及其以上油藏与分布在陕北斜坡西部已发现的长8油藏平面上大面积准连续分布,且均分布在长7优质烃源岩展布范围内,因此,张家滩页岩分布范围控制了延长组长6及其以上地层油藏和西北、西南部长8油藏分布.  相似文献   

14.
覆压下岩石的孔渗变化往往会对油藏的后续开发产生一定影响。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储层覆压孔渗特征,利用YC-4型覆压孔渗测定仪对鄂尔多斯盆地133块致密油岩心进行了覆压孔渗实验,并利用同步辐射成像技术,分析了3块不同渗透率岩心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孔隙度比值和相对渗透率比值与有效覆压有很好的相关关系,随上覆压力的增加,其相对孔隙度比值和相对渗透率比值变化均较大,与传统的认识不同;(2)在油层条件下,其相对孔隙度、渗透率比值以及不可逆渗透率损失与渗透率均具有很好的半对数关系,在油层条件下的孔隙度、渗透率的值与在地面的孔渗差异较大,其影响不可忽略;(3)致密油岩心的渗透率越低,其微观非均质性越强,孔隙连通性越差。  相似文献   

15.
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系统讨论了湖泊三角洲前缘砂体的成因类型及组合形式.从成因类型上看,三角洲前缘砂体包括:(1)水下分流河道砂体;(2)河口坝砂体;(3)远砂坝砂体;(4)席状砂砂体.从组合类型上看主要包括:(1)叠置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2)叠置的河口坝砂体;(3)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组合砂体;(4)席状砂-远砂坝-河口坝组合砂体等.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三角洲前缘砂体组合形式的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为弄清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关键成岩矿物形成的时间与过程,通过对自生矿物之间的产状及其与其他矿物互生关系的镜下观察,并利用流体包裹体、碳酸盐碳氧同位素记录的成岩流体信息,深入讨论了盆地南部自生成岩矿物成因及期次。研究认为,泥-微晶方解石、菱铁矿和白云石(旬邑地区)为成岩早期沉淀的矿物,其中,菱铁矿的形成时间早于自生绿泥石包膜;泥-微晶方解石沉淀时间与菱铁矿大致同期;旬邑地区白云石胶结物与北部物源区的泥-微晶方解石和菱铁矿胶结物的形成同期;中-晚期亮晶方解石和铁方解石等的形成时间整体早于白云石和铁白云石。石英次生加大边的两个世代分别对应90.0~100.0 ℃和110.0~120.0 ℃;自生微晶石英生长的时间略早于或同时于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时间。自生绿泥石包膜主要形成于成岩早期,一般呈两个世代生长,第一世代自生绿泥石形成于20.0~50.0 ℃,以颗粒绿泥石环边赋存状态为主;第二世代形成于部分机械压实作用以后,只生长于孔隙接触的颗粒表面或第一世代绿泥石形成的微晶石英晶体表面,形成温度约为50.0~70.0 ℃。研究区延长组自生伊利石的分布较为广泛,其形成具有多源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产状、成因及其与储层发育的关系,证明了以孔隙环边衬里方式产出的绿泥石是深埋地层中孔隙保存的重要机制,环边绿泥石的沉淀及其在成岩过程中的再生长不仅提高了岩石的机械强度和抗压实能力,还降低了自生石英在碎屑颗粒上的成核数量并抑制石英的次生加大,从而使砂岩中的原生和次生孔隙得以保存.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成因还表明这种产状的绿泥石是三角洲前缘推进的良好标志,同时也说明中国中新生代的湖泊可能并不是真正的淡水湖泊,它们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盐度,其对海源流体具有继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