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美国著名作家西德尼·谢尔顿曾写过一本畅销小说。该书中译本的书名为《滴血的钻石》。8年前,当我读到这本小说时,不仅被情节曲折、笔法高超和语言明快所吸引,同时萌发了“彻底学习”一下钻石知识的念头。下面就是我学习过程中的散记。 钻石的发现 钻石是经过琢磨的金刚石,确切地说应该叫宝石金钢石。  相似文献   

2.
钻石的英文名称由希腊文adamant演化而来,意指磁石及坚硬之材。公元16世纪中叶演变成英文diamond,并沿用至今。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或说金刚石是钻石的原石,有时对二者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公元前3000年,印度人就发现了金刚石。古佛经中所说的“金刚不坏”及民间所称的“夜明珠”,其实描述的都是钻石,因为钻石具有硬度最大、光泽强、色散强等特点,并有磷光效应等特殊性质。  相似文献   

3.
钻石来自天外?你也许听说过硬币来白天堂,但你听说过钻石来白天外吗”严格地讲,钻石的矿物名叫金刚石,是一种结晶碳,金刚石只有在经过切削打磨之后才可以称作钻石_钻石以其罕有珍贵、质地最硬、永不磨损、光芒璀璨的特点得到人类的厚爱目前有科学家认为,组成钻石的碳来自外太空。他们说,大约50亿年前,超新星(爆炸、濒死的恒星)向太阳系释放碳,陨星则把碳带往地球,当时地球的高热和高压将碳变成了钻石。科学家早就认为黑金刚石(也叫黑钻石)就是这样形成的,现在他们把这一理论用干一切钻石的形成过程。科学家们曾经推测,钻石…  相似文献   

4.
宝石奇葩     
自然环境下形成的矿石,只有具备了美丽、稀少和耐久三大条件,才能谓之宝石。这其中,钻石、玉、祖母绿、红宝石和蓝宝石当属宝石中的精品。钻石钻石(指宝石级的金刚石)被誉为宝石之王。钻石是由有规律重复排列的碳原子组成,碳原子之间的结合及排列情况是导致其各种性质的根本原因。钻石产生于地球的深部。地幔中的碳在约900-1300℃的高温和强大的压力下形成了钻石。今天人们发现的钻石一般形成在约10亿-30亿年前,并因火山喷发而被带至地表。印度人最先在河流中的砂、砾石中发现了钻石。古印度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树,这种树每颗树籽的…  相似文献   

5.
正瑞士的一家公司最近利用一项特殊技术,把逝者的骨灰做成钻石——钻石是碳的结晶体,骨灰中的碳经过超高温熔炉加工,最终可变成璀璨的钻石。如果把这样的骨灰钻石佩戴在身上,人们就可以与逝去的亲人永远相伴。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起,科学家就开始在实验室里制造人工钻石。将一个人的骨灰制作成钻石的过程,涉及到运用特殊化合物对骨灰进行处理,将  相似文献   

6.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2,(3):80-80
问:为什么钻石价格昂贵? 答:因为钻石是碳元素的晶体.由于碳原子在晶体中联结得十分牢固,所以才坚硬无比.没有任何物质能划伤它。钻石价格昂贵的原因在于钻石的折光率在天然晶体中最高,色散强烈。转动钻石时,会反射出五彩斑斓的光彩,异常美丽。  相似文献   

7.
"宝石之王"当之无愧 尽管人类发现和认识钻石只有短短几百年的时间,但是,这几百年来它一直是人们争夺的对象.古往今来,人们一直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原因就在于,钻石将宝石的两大基本要素——美丽和稀少发挥到了极致,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宝石之王". 钻石的美丽不用多说,既然是饰品,其外形特征自然是极其重要的.优质矿石经过细致的切磨能够使光线在钻石里充分折射和反射,显示出异常夺目的光彩.为了达到最好的加工效果,有时候仅设计就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  相似文献   

8.
《科学24小时》2010,(11):51-51
遍布小孔的钻石片或许对新一代超级电脑的计算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美国加州大学科学家利用现有技术,在大钻石片上刻了无数充氮小孔。这些充氨钻石可以存储信息的数量是目前硅芯片系统的数百万倍,同时信息处理速度也是后者的数十倍。  相似文献   

9.
小偷潜入一个富商的别墅,企图偷窃一枚重达30克拉的大钻石。历尽千辛万苦,小偷终于偷到了钻石,正当他欣喜万分地想夺门而逃的时候,富商正好忘了件东西回来取,与小偷迎面撞上。富商返身快跑想去报警。小偷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个铁锤要挟富商说:“你乖乖地站着,如果不老实,我就用铁锤把钻石敲烂。”把钻石看得比命还重要的富商此时却哈哈大笑:“你砸吧!钻石是地球上的物质中最坚硬的,一把小铁锤是敲不烂的。”请问:铁锤能敲烂钻石吗?(答案在本期内)《钻石砸得碎吗》答案:铁虽然比钻石软,但铁锤的冲击力足可以把钻石砸碎,就像扔出皮球能打碎…  相似文献   

10.
钻石传奇     
公元前327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印度,在德干高原的深谷中发现钻石并带回欧洲。亚历山大大帝用希腊语“Adamas”为钻石命名,意思是“坚不可摧、不可毁灭”,随着语言的演变,就成了今天的英文“Diamond”。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友》2008,(3):15
钻石一直是高贵奢华的代名词,而将钻石理念引入数码产品会是什么样子呢?钻石般闪耀的蓝色光泽与动听的音乐孕育成了此款由琥珀公司出品的“蓝钻”MP3播放器。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款音乐MP3,更可以把它当作一条项链来佩戴,彰显出独特的个人魅力。  相似文献   

12.
正想要找到钻石,靠一颗植物就可以?近日,美国科学家在西非发现一种挑剔的植物,只生长在金伯利岩的土壤上方,而金伯利岩正是钻石人探勘钻石的指标石。这次发现意味着,只要找到这种植物,找到钻石的机会将大幅提升。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教授约瑟表示,这一发现或可改变钻石开采行业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3.
"玉不琢,不成器"这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三字经>上的一句话.意思是说玉必须经过琢磨,才能成"器",否则再好的玉,也是块没有成器的"料".  相似文献   

14.
钻石是举世公认的、人们孜孜以求的珍贵宝石。你有没有想过如此高贵典雅之物是如何来到地表的呢?关于钻石的来源有许多动人的传说,这也是科学家想要揭开的一个谜。 为钻石着迷 1868年,一个年轻的非洲部落男子在位于今天南非地域的橙河流域附近发现了一块让他着迷的玻璃状石头。这个年轻人,现在只知道大家都把他叫做黑小子,他把这块晶莹的石头带给一个喜欢彩石的当地人,希望以此抵押作为一夜的住宿费用。但是这个叫做斯科克的当地人却让黑小子大大震惊。他竟然愿意用自己所有的家畜来交换这块石头,他的家畜包括500头绵羊、10…  相似文献   

15.
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王冠上镶嵌着一颗重达109克拉的稀世钻石——"柯依依"大钻石。说它是稀世之宝毫不夸张,世界上有许多奇珍异宝,如冠冕状大莫卧儿钻石、八角形意大利  相似文献   

16.
<正>大型钻石的起源一直是个未解之谜。一些大型的钻石表现出与普通钻石不同的物理性质,这表明它们可能有着特别的地理学意义。然而相关的研究一直很少,因为大型钻石价格昂贵而且极少含有能解释其地理来源的包裹体。美国宝石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一些大型钻石的碎料(在加工钻石切割出的少量碎片)进行了检测,发现部分碎料  相似文献   

17.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称,由气体制造的人造钻石出人意料地硬,甚至比天然钻石还硬。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超硬钻石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有用。研究人员说,这些钻石不仅特别硬,甚至把测量设备都弄破了,而且约在一天内就可以造出宝石级的晶体。该方法是使用带电粒子或者等离子体冲击密闭容器内的氢和甲烷。这种晶体可通过高压高温的过程使其变得更坚硬。在10分钟过程里,钻石晶体被加热至摄氏2000度,且让其承受海平面大气层5万-7万倍的压力。研究人员发现,得到的钻石比天然钻石至少硬50%。研究人员说,这为制造钻石晶体开拓了一条新路,如新一代以钻石为基…  相似文献   

18.
钻石传奇     
眩目光芒的背后无论你是否拥有过钻石,你对它都不会陌生。你可以轻易地在众多珠宝玉石中找出璀璨的天然钻石,它们的确是造物主的恩宠和奇迹。钻石之所以备受人们的推崇,也许跟钻石自身的经历有关。钻石的生成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大概30亿年), 而要把这些分布在地表深处的宝贝找到并最终挖掘出来又是相当费神的事情:每天在散布于全球的大大小小的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中国材料科学家在对各种形式的碳进行实验并创造出了一种坚硬到可以划伤钻石表面的玻璃。这种透明材料具有不可思议的强度,还可以作为半导体。这为光伏领域带来了一些令人期待的可能性。这种被称为"AM-Ⅲ"的新材料和钻石有一些相似之处,因为它主要由碳原子构成。但钻石的原子和分子排列是完美的晶格结构,而AM-Ⅲ的原子和分子排列不整齐,结构更加混乱,  相似文献   

20.
谁是盗贼     
在一个庞大的珠宝展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粒巨大的钻石,价值超过千万元。为了防止这颗钻石被人偷去,珠宝商邀请一家防盗公司制造了一个柜子,这个柜子是用特别的防盗玻璃制造的,这种玻璃可以承受锤子的撞击,甚至子弹的射击。此外,珠宝商又在会场里安装了一台监视仪,屏幕上可显示出这颗巨大的钻石。就在开幕节第一天,在人山人海的展厅里,一个男子迅速地走到玻璃柜旁,用一个锤子向柜一击,玻璃竟然应声破裂,男子抢去了钻石,乘乱逃走。警方事后到场调查,发现那些碎玻璃,的的确确是防盗玻璃,而监视仪的屏幕上刚好只显示出那个人的手,看不见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