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沿竖向耗能剪力墙滞回特性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沿竖向耗能剪力墙的抗震能力,进行了这种剪力墙和普通实体墙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建立了剪力墙的剪力-剪切变形滞回模型和耗能装置的滞回模型,并利用多垂直杆元模型计算这两类剪力墙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计算曲线和试验曲线比较一致,表明了所采用的计算模型和滞回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对粘贴有橡胶层的柔性板的时滞反馈控制进行了研究,滞回模型采用Bouc-Wen模型,控制律的设计采用瞬时最优控制方法,传感器和作动器采用压电片。提出了一个处理滞回结构主动控制中的时滞问题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直接通过时滞系统的微分方程进行控制设计,并且无需做任何假设和近似处理,因此能够处理任意大小的时滞量的问题。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给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模拟钢筋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文章基于截面纤维模型,采用钢筋和混凝土的单轴本构关系,利用CANNY程序对框架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进行模拟;并将计算的结果与7根不同配筋、截面、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轴压比的柱试件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所采用的材料本构模型及其分析方法能够较全面准确地反映钢筋混凝土柱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复杂受力行为。  相似文献   

4.
以重塑泥炭质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全球数字系统(global digital systems,GDS)动三轴仪对土体进行循环加载试验,分析一系列围压、固结比(Kc)、频率下土体滞回曲线演化规律,采用滞回曲线长轴斜率(k)、中心偏移量(d)、动应变幅值(εm)和包围的面积(S)对洱海高原湖相泥炭质土滞回曲线形态特征进行定量描...  相似文献   

5.
考虑钢框架节点局部断裂的滞回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杆端多弹簧弹塑性模型中引入了断裂机制 ,采用根据J积分撕裂模量法建立的判别裂纹失稳的失效评定图设定模型参数 .通过和有关试验结果的比较 ,验证了建立的模型及算法可以充分反映局部断裂后节点滞回性能的主要特点 .根据若干算例结果 ,归纳出适用于整体结构分析的考虑节点局部断裂的非线性弹簧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形状记忆合金(SMA)单向拉伸试验结果为基础,建立其超弹性的Preisach滞回模型方法以Preisach滞回理论为基础,采用数值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创建了SMA超弹性一维滞回模型在完成SMA应力-应变单向拉伸试验的基础上.提取两组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数据,一组用于训练Preisach滞回模型,另一组用于验证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用经训练的滞回模型计算出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实验结果吻合程度很好.结论所提出的SMA超弹性滞回模型.可以有效的表达SMA超弹性应力-应变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结构钢弹塑性各向异性损伤本构模型的基础上,采用U.L格式的壳体大挠度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四边简支板件进行面内拉压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分析,结合GBJ17-88塑性设计中对箱型截面翼缘宽厚比限值的规定,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给目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新思路中主要用于评估结构弹塑性位移反应的Pushover方法提供目标位移的评估工具,文章以现行抗震规范的弹性加速度反应谱为基础,应用单自由度体系的最大位移与最大加速度的关系,计算出抗震体系的弹性最大位移反应,又以1735条实际地震记录作为输入进行大样本数值分析,以此为基础,得到单自由度体系弹塑性最大位移与弹性最大位移的比值随体系自振周期的变化规律,回归得出体系的弹性与弹塑性最大位移比值谱及其计算公式,由此得出可以由规范弹性加速度反应谱及位移比谱简化公式计算抗震体系弹塑性位移谱的简化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累积损伤的弯矩曲率强度退化滞回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构件强度退化的一般数学表达式,提出了以损伤值为变量的强度退化函数的概念,指出了强度退化模型的本质就是确定强度退化函数。以Kawashima实验室1997年进行的1组试验为基础,通过考察不同加载路径对构件强度退化的影响,在弯矩-曲率层面上建立了强度退化函数的具体表达形式。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滞回模型能够反映强度退化现象,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用S.K.Kunnath等人1997年完成的另一组试验进行了验证,进一步说明了所建立强度退化滞回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可调滞回模型的电流变隔震装置的设计原理,并对其基本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单层电流变减振装置和可调滞回模型的电流变隔震装置进行了设计和性能分析,提出了装置阻尼力的4种滞回模型:拟摩擦型、限位Ⅰ型、限位Ⅱ型和拟黏滞型,并进行了滞回模型的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外加电场强度与极板剪切变形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容易地控制电流变隔震装置的力学性能,得到不同滞回性能的隔震装置.在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极板直径、参数A和系数a,减小极板间距都会改善装置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剪跨比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复合墙体的抗震性能和恢复力特征,对6个1/2缩尺试件进行水平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考虑不同剪跨比对试件的破坏结果、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根据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复合墙体的滞回特性和受力特点得到该墙体的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剪跨比增大时,试件的延性及耗能能力提高,刚度退化速率降低;试件滞回曲线捏拢明显且都为反S形;提出的不同剪跨比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复合墙体恢复力计算模型与复合墙体的试验曲线有较好的吻合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OpenSEES软件的二次开发平台,对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恢复力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统计和理论分析,建立了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弯矩-曲率滞回模型,并通过编制Visual C++程序,将其植入到OpenSEES软件的材料子类中,用于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计算,分析过程中无需迭代计算无黏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解决了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受力分析的关键问题.利用OpenSEES软件,基于已建立的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恢复力模型,选用基于柔度法的非线性梁柱单元,采用位移控制,计算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弯矩-挠度滞回曲线,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说明已建立的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恢复力模型的可靠性,为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装配式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ASCBRB),对其基本构造、受力机理和滞回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ASC-BRB的有限元模型,进一步分析了ASCBRB的滞回性能,并研究了关键构造参数对其滞回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理论恢复力模型能够有效描述ASCBRB的滞回特征,理论结果与有限元结果整体吻合较好。碟簧组合压并后,支撑刚度显著增大,能够防止强震下结构层间变形的快速增加,减小层间变形集中效应。进行ASCBRB设计时,各关键构造参数需合理匹配,使得ASC-BRB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和复位能力,并可以有效减小结构在强震下的层间变形集中效应。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一类二阶非线性广义Burgers方程形如ε(d2x)/(dt2) (A-Bx)(dx)/(dt)=0,t∈(0,1)的转向点问题(其中ε为正的小参数,A、B为实数且B≠0).在适当的条件下,用一种较简便的方法研究了转向点的所处位置,以及问题解的渐近性态.  相似文献   

15.
To predict the extent of turning force uncertainty quantitatively,this paper proposes a fuzzy-grey prediction procedure based on the symmetric fuzzy number and linear planning theory and grey set theory.To ve rify the developed procedure,a measuring system of turning force is schematized to acquire the evaluating data.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rediction results a nd measured data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ediction is an extent of variable force rather than a certain point for the given turning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6.
研究开洞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复合墙体的抗震性能,对6片1/2缩尺的开洞密框复合墙体进行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不同参数对结构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试验考虑了墙体的配筋率、开洞形式对构件的承载力、刚度、变形、延性耗能、破坏形态及刚度退化等的影响,得出相应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并建立相应的开洞复合墙体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肋柱配筋率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复合墙体承载力、延性变形性能,而肋梁配筋率的增加有利于约束后期横向滑移变形,变形性能较佳;随着墙洞比系数的减小,复合墙体的强度、刚度有所增加,滑移变形较少,极限位移变形较少,前期刚度退化较平缓,后期下降段强度变化较明显,滞回曲线相对饱满,延性耗能、抗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FRP增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恢复力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FRP增强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其组成框架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基于FRP增强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结果,分析了各类试验节点的滞回特性.考虑刚度退化的影响,提出FRP增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三折线恢复力模型及其特征参数取值范围,并给出层间混杂FRP加固节点的恢复力模型表达式.结果表明,各类FRP加固节点的抗震性能相对于对比构件有明显的提高,相对而言层间混杂FRP的增强作用更为有效.所建立的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与试验值非常接近,此模型可用于FRP增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及其节点的抗震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18.
叠合板式剪力墙恢复力模型特征参数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周反复荷载下,对4个叠合板式剪力墙和2个普通剪力墙进行对比试验,系统分析试件的刚度退化趋势.基于理论公式及试验数据,建立往复荷载作用下构件的三折线型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基于小波变换原理,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的恢复力模型特征参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简便,可较好地反映试件在各阶段刚度的变化,更符合刚度退化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运用数理逻辑的方法,对点集拓扑学中集族运算的两个结果∪γ∈ф Aγ=ф和∩γ∈ф Aγ=X进行了证明.澄清了一些错误认识,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具有n次方非线性恢复力的系统,在强迫振动中可能出现频率为激振频率ω的1/n的次谐波响应.但实际为人们所发现的只是一些特殊系统,例如n=3(杜芬方程)的情形,而缺乏一般性的理论证明.本文利用基本摄动法,从理论上就n为任意奇数值(对于恢复力而言,n只可能为奇数)的情形,讨论了次谐波响应的可能性,对上述结论给出一般性的理论证明,并提出求次谐波共振解的一般较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