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荷兰政府坚持批准向台湾出售潜艇的错误立场,导致了中荷两国关系的倒退。荷兰政府的错误决定,不仅引起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愤慨,而且在荷兰国内也遭到各方人士的反对。据西方通讯社报道,在荷兰政府内部,包括外交大臣范德克劳也曾经表示不同意政府的做法。在议会中,一些反对党明确反对政府的这一决定。它们指出,荷兰政府的行动违背了1972年荷中建交公报原则。去年12月18日,下院第一次讨论这一问题时,因执政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和自由党拥有多数席位(在总共150席中拥有77席),反  相似文献   

2.
评荷台通航     
今年一月间,荷兰当局批准了该国马丁航空公司与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签订的通航协议。根据这项协议,荷兰国家航空公司即荷兰皇家航空公司以马丁航空公司包机的名义,自4月2日起每周一班飞台北,而“中华航空公司”从4月13日开始,亦每周一班飞阿姆斯特丹。这是荷兰政府继1981年批准为台湾建造两艘军用潜艇之后,又一次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制造“两个中国”的行径,背离了中荷两国1972年外交关系升格公报的原则。为此,中国政府向荷兰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并严正地要求荷兰政府撤消对该协议的批准。然而,荷兰政府却置若罔  相似文献   

3.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世界性经济衰退使荷兰受到巨大冲击,造成了这个西欧小国经济停滞、失业增多、赤字升高的严重后果。1978—1982年,荷兰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仅增加0.7%;1984年失业人数增至82万,失业率高达14.5%;预算赤字一度上升到9%,几乎到了失控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荷兰国内企业的盈利能力急剧下降,工业和贸易对国际市场的应变能力遭到很大削弱。面对这种困境,荷兰政府,特别是以吕贝尔斯为首相的政府在1982年底上台后,实行了以减小预算赤字和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为主的经济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控制公共部门的开支。1983年以来,荷兰政府  相似文献   

4.
2019年末,一则"荷兰官方给自己国名正名"的消息在中国国内传播,大意是说荷兰政府认为目前在国际上通用的英文国名比较混乱,最终确定使用theNetherlands,"以后大家要把荷兰改称尼德兰了"。这是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报道,暴露了一些自媒体知识水平的局限性。事情现已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5.
正4月6日,荷兰就是否支持欧盟与乌克兰联系国协定举行公投,约有61%的参与者投了反对票。本次公投结果将不仅关系到乌克兰的未来及欧盟与乌克兰的关系,同时也考验荷兰政府对欧盟支持及欧盟内部整合的能力。尽管这次公投只是咨询性的投票,不对荷兰政府构成强制性约束,但仍然对荷兰政府形成巨大的政治压力。公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市科协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支持和资助下,受北京实验动物学学会的委派,我于1996年10月ZO~24日参加了在荷兰乌德勒支(Utrecht)召开的“生命科学研究中替代方法和实验动物应用第二届大会”。共有来自荷兰、美国、法国、日本、中国等万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人参加了此次大会,通过参加此次大会对动物试验替代方法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将出席这次会议的情况做一总结汇报。一、会议的概况此次大会受到荷兰政府的高度重视,荷兰卫生、福利和体育部的部长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致词。世界各国在此…  相似文献   

7.
王露露 《世界知识》2013,(16):58-59
“虚设元首” 我,荷兰王国的新臣民,不孝,工作所迫,数年未遂我留守北京父母之心愿。今年4月下旬,二老终于盼星星盼月亮把我从荷兰政府所在地兼荷兰王都海牙市盼回生我养我的京城探亲,可我却染了不敬之嫌,错过了4月30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的123年来第一次国王加冕典礼,没能同1600万荷兰顺民一起在王宫前广场上振臂高呼“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万岁万万岁”。咳,忠孝古难全。  相似文献   

8.
陈华 《华东科技》2007,(9):10-10
2007年8月30日,"浦东-南荷兰协同创新项目洽谈会"在上海浦东创新港举行.本次活动是由浦东新区科委与南荷兰政府共同推动,目的是为了加快中国与欧洲国家的科技合作,进一步支持双方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协同创新,促进技术转移、共同研究和市场拓展等合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很多城市老人,年过八旬,没和子女住一起,孤独又缺少照应。新沪商联合会想出一个模式:资助同一社区60多岁的老人来当义工。在上海做了一年,被照顾的高龄老人有1200个。  相似文献   

10.
家有病残老人是双职工上班时最不放心的事,老人在家不但寂寞,而且还容易发生意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加坡有关当局在新加坡卫生部的支持下于今年初试办了一座“托老所”。“托老所”与托儿所的性质一样,双职工在上班前把老人送到这里,下班后接回家中。老人们白天聚首在一起不会感到孤独,晚上回家仍可与子女享受天伦之乐。“托老所”除有服务人员照顾  相似文献   

11.
"低地之国"还世界一个奇迹据遨游太空的宇航员说,在宇宙飞船上看地球,能够看到的人造建筑只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的万里长城,一个就是荷兰的拦海大堤。荷兰位于欧洲西部,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不大,却是世界上平均海拨最低的国家。"荷兰"在荷兰语里就是"低地"的意思。荷兰有四分之一的土地处在海平面以下,最低的地方甚至比海平面低6米多,三分这一的地方海拔不到一米,只有东部略高,是个名副其实的"低地之国"。在这样恶劣的地理环境中,荷兰  相似文献   

12.
爱心无价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英镑了。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自己的健康状况不好,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跟前,弯下腰,低声说 :“先生,我也非常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它的底价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道,“现在它已升到10万英镑了。”青年并不沮丧,真诚地说:“…  相似文献   

13.
肖菲  张敏 《长春大学学报》2014,(5):600-603,650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批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留守老人,其生存状况堪忧。通过对留守老人现象十分突出的安徽省姥桥镇官塘村的深入调查,从留守老人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揭示其生存现状与问题,并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认为留守老人物质条件匮乏、精神生活孤独这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进而提出了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在世界各地最近继续有所发现。西欧方面,也有大量发现。1962年初荷兰哥罗宁根省北部滨海发现了一个蕴藏量极大的天然气田。经过逐步勘探,据1963年10月的估计,这个地区天然气的蕴藏量超过一亿亿立方米,可能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田。一家拥有一亿二千二百万美元的名为“荷兰天然气联合”的公司已组织起来,来经营这片财富。这家公司的参加者是荷兰政府、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和美国埃索油公司。后两者各占股分25%。由于哥罗宁根天然气田的发现,人们进一步研究了邻近的北海海下地层后,相信北海有个更  相似文献   

15.
正荷兰最伟大的画家是天气中国朋友一听说我住在荷兰,十有八九会说,那里风景优美。稍懂艺术的还会脱口而出个"伦勃朗"或"梵高"。起初我没觉得这评论有何英明之处,毕竟我在荷兰呆久了,一来审美疲劳,二来知道荷兰有不少比其风景和画作更引人注目的长处。可当我对荷兰这小国寡民居然孕育了如此之多令世界瞩目的艺术巨匠感到不解时才意识到,中国朋友们无意中"点了穴"。还别说,在荷兰如画的自然风景和云集的绘画大师之间真存在着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新冠疫情下,受社会疏离、经济压力及精神焦虑等因素影响,日本孤独问题加剧,自杀率升高。为减轻国民的孤独感和社会疏离感,2021年2月12日,日本政府新设"孤独担当大臣",首相菅义伟任命坂本哲志担此重任。继英国之后,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设立此官职的国家。事实上,日本的孤独问题由来已久,由其衍生出的问题,诸如"蛰居族""孤独死"等已成困扰日本社会的顽疾。  相似文献   

17.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12,(14):71
苏格兰老人成为全英国人的"祖父"据外媒报道,近日苏格兰一名退休老人被告知,他是生活在距今19万年的非洲一名女性的直接后裔。从遗传学的角度讲,全英国人恐怕都要管他叫"祖父"。虽然当时还有其他女性,但只有这名女性的DNA遗传了下去。这名72岁的老人伊恩·柯纳德日前接  相似文献   

18.
外刊概要     
正1日本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日《东洋经济》2016年3月12日日本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一代被称为"团块世代",是上世纪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到2050年,他们将全部成为高龄老人(75岁以上)。日本国立人口问题研究所的研究显示,2025年日本的高龄老人将增加到2179万人,而"中坚力量"(20岁?64岁)将比2015年  相似文献   

19.
外刊概要     
<正>1百岁老人生日礼物"难倒"日本政府【美】《新闻周刊》2015年9月23日在日本,政府每年会向新满百岁的老人赠送一只名为"sakazuki"的银质酒杯和一封来自首相的祝贺信。然而,近年快速增长的老年人群体使政府财政捉襟见肘,因而被迫寻找成本更低的礼物作为替代。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百岁及以上老人的数量1963年仅为153人,而2015年已超6万人。今年,日本有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物种,我们对自然界和我们在其中的位置有着一种好奇心。我们想知道,而且必须知道,我们是怎样成为今天这样的?我们的未来又如何?" 人类起源之谜,始终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外科学家。为寻找祖先的踪迹,他们走遍千山万水,黑发变成了白发,长年累月过着飘泊不定、四海为家的日子,经受着孤独、寂寞的考验乃至死亡的威胁。长埋地下200万年"巫山人"化石的"出世",进一步点燃了中国古人类学家寻找人类祖先的希望,他们勇敢地挑战国际权威理论,向这一世界性难题发起了冲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